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十三 石宝借兵(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十三 石宝借兵(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石宝看了察哥一眼,并没有反驳,道:“这位大人所言极是,我永乐朝却是无法低档宋廷的大军。如果借不到贵国人马,我朝危矣。”

察哥听了哈哈大笑,道:“都说南人读书多,口尖牙利,擅长雄辩之术,我看也不过如此。让我问住了。”

石宝道:“我朝危矣,难道贵国安逸吗?”

李乾顺道:“此话怎讲。”

石宝道:“我永乐朝占据江南52州,有雄兵百万。可是宋廷也是80万禁军,100万厢军,特别是那个跟贵国交战甚多的西军,更是骁勇。如今宋廷调动了10万西军和其他禁军、厢军100多万跟我朝在江南厮杀。我朝渐渐不支了。陛下请想,宋廷派出百万大军南下,中原还剩多少人马。西军总共有多少人马,如今10万西军在江南,这陕西诸路岂不是只剩下空壳。如果陛下借给我5万人马,我将横扫陕西的秦凤路和永兴军路,此次之征战所劫掠的财富、人口都归陛下所有。未来我永乐朝年年进贡,向大夏称臣。宋廷所献岁币,我朝加倍供之!此乃天赐良机。若陛下不派兵,江南大战之后,宋廷至少会增加数十万虎狼之师。这些精兵要是提调到西北,只怕贵国危矣。”

李乾顺道:“先生所言有理,萧合哒先安排永乐朝使者到馆驿休息,不可怠慢了贵客。带朕跟群臣商量之后再给贵使回复。”

石宝、王寅走后,李乾顺对诸位文武大臣道:“大家都议议出兵的事情吧。”

诸大臣一听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李乾顺一直是一个英明皇帝,怎么今天如此轻信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诸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也不敢说活。

李乾顺看着诸大臣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他看见了太子李仁爱坐在那里若有所思,于是问道:“太子有何见解。”

李仁爱急忙起身施礼道:“启禀父皇,这个永乐朝是什么政权,我等从未听说国。我看还是要查明真相要紧。毕竟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轻动。”

李乾顺见太子虽然只有12岁,却回答的中规中矩,他非常满意,道:“其他臣工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察哥道:“就算那个什么永乐朝的军师说的是真的,我们何必把兵借给他们,这些财富、人口我们自己去取也就是了。中原的江山让他们永乐朝去做,不如陛下登基一统天下。”

李乾顺道:“太子和晋王所奏甚合朕意。朕这些年来励精图治,一心要抱当年横龙川之耻。如今我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好用兵。”

诸几个大臣见李乾顺轻信石宝所言,有些着急,赶忙出班阻拦。他们还没说话,就让李乾顺给拦住,他道:“各位臣工要说什么,朕已经知晓。尔等不知,自从王寅等人来到我大夏借兵,我就排出细作去宋国境内打探。如今得到的消息是西军确实大举南征,陕西各路留下的西军不足3万分别驻守在各地,可谓十分空虚。现在就是千载难逢的出兵机会!”

诸大臣听了李乾顺的话后,都切切私语起来了。

晋王察哥道:“陛下圣明。不过既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咱们独立出兵,不必理会王寅、石宝等人。”

李乾顺道:“爱卿可知辽国太宗皇帝耶律德光之故而?”

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借口中原的后晋皇帝石重贵不肯上表称臣,率领辽国铁骑占领东京汴梁。耶律德光也一度在中原称皇帝,但是后来中原百姓奋起反击,辽国的契丹铁骑虽然晓勇,但是终不敌中原百姓万众一心、人多势众。后来无法,耶律德光在中原无法立足,率军北归,后来在河北栾城驾崩。他的死因辽国史官也是讳莫如深,耶律德光死的时候仅仅46岁,就突然暴病身亡,这百余年来也成了一桩谜案。诸大臣都知道这件事情,听了李乾顺说了这件事后都沉默不语了。

李乾顺道:“我国国力与大辽国比如何。”

察哥道:“自是不如。”

李乾顺道:“既然不如大辽国,那我们就不必觊觎中原。这次作战无非有三种结果,上者:我军攻占渭州、京兆等地,将跟我大夏作战多年的西军连根拔起,立永乐政权为傀儡,让他们想我们进贡称臣。中者:未能立永乐政权为傀儡,席卷汉地财富而归,再次上表宋国说明我们受妖人蛊惑发兵,宋国必然顾及脸面恢复给我大夏的岁币。下者:西军从江南归来,与我军大战。西军在江南与百万永乐政权军队交战,必然是疲惫之师,我军养精蓄锐6年,这次正好与西军见一下高低输赢,以报当年横龙川之仇!无论上、中、下那种结果,我大夏都可以收复陇右之地,获得大笔财富。”

诸大臣听闻李乾顺的分析,齐声称赞道:“我主圣明!”

李乾顺道:“六年前我大夏国出动3万军队与西军5万人马会猎于横龙川,这次朕要以以虎博兔、泰山压顶之势起兵5万,兵发宋国!”

随即李乾顺任命晋王察哥为元帅、李良辅为先锋、潇合哒为参军带兵出征。对外宣传借给永乐政权10万人马,并且任命石宝为军师,王寅、庞万春为大将一并出征。

西夏国虽然已经汉化了不少,但是还是保留着很多草原民族的特点,比如军队还是以骑兵为主,集结速度也远快于宋军。李乾顺由于早就有东征之意,因此在万寿节之前就开始集结部队了。所以下旨后不到10天5万军队已经集结完毕了!西夏国人口不过百万,这次集结已经是起了西夏的倾国之兵了。

石宝看到西夏的军队军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江南跟西军打过交道,秀州一站西军只是几千骑兵就冲乱了方七佛和他带领的20万人马。当时西军的骑兵,特别那几百个铁甲骑兵,让他印象深刻。可是这次西夏军队集结点5万大军中,骑兵就有了3万,西夏骑兵中胡汉各族士兵都有,盔甲兵刃可能没有西军骑兵整齐,但是那股子彪悍气质远超西军。而且这些骑兵中带着弓箭的就有3千人之众,这些都是宋军极少的马弓手!西军中铁甲骑兵只有1千人,其中南征的只有500人,就给起义军带来了灾难般的毁灭。这次西夏3万骑兵中全身铁甲的铁鹞子就有8千多人!整个宋军中,能够使用神臂弓的士兵都是要精挑细选出孔武有力的士兵才能担任,所以人数并不多。但是西夏2万步兵中背着类似神臂弓的夏弩至少有2000多人,背着普通弓箭的士兵就不计其数。要是说这是军队的缺点就是服装不够整齐,队列有些散乱。但是总体来看那是要强过起义军百倍的军队,石宝第一次看到如此强悍的军队,不由得惊呆了。他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西军能够跟这样的军队抗衡百年之久!

察哥看着被惊得目瞪口呆的石宝道:“石军师,我大夏的军队的军威如何呀?”

石宝道:“天下至强之军!”

察哥统领大军向大宋境内出发,石宝原以为是自己借的兵马,而且他也有军师的名头,军队相关事宜总得有些参考一下自己的意见吧。没想到西夏的将领对石宝等3个人都是爱答不理的,军队的进军路线也根本不跟他们交待。其实西夏军队没有必要跟石宝等人交待,西夏军和西军打了100多年了,都是知根知底的,西夏军队每次出征的路线都是固定的,根本就无需商议。察哥大军一出西夏边境,直奔秦州扑了过来。

西军跟没就没想到西夏均会夏季出兵,主力又在江南,因此一开始就手忙脚乱起来。秦州府的黄铎堡是每次都是西夏和西军交战的主力战场,这个黄铎堡西军的最精锐的怀德军的驻地,可是这次怀德军全军南征,留在黄铎堡守军面对5万大军不敢交战,直接弃了城堡退往了秦州。秦州守将是折尊道,这个折尊道是折可求侄子,只是岁数跟折可求差不多。本来也是个能征惯战的大将。可是现象西军主力不在,自己手里虽然有500铁甲连环马但是西夏军队却有8千多铁鹞子。而且这次西夏兵马号称10万,铁鹞子3万。折尊道怎么也不敢出城与西夏军队会战。

折家军队本来就是不善于守城的部队,面对西夏的大举进攻秦州只是守了几天,在这几天折尊道还是把西夏大举进攻的消息及时送了出去。西军驻守在各地的兵马自动放弃了守护城池向渭州、京兆、延安、环洲、庆州等地集结。折尊道感觉很难在在守住秦州了,于是放弃秦州,突围向渭州而去。

折尊道是走了,但是秦州的百姓确实是收到了刀兵之祸,损失惨重。西夏军则是士气高涨,他们已经跟西军交战百年,从来就没有想到能够这么轻松得到了秦州重镇。打下秦州后再向哪个方向进军,西夏军中产生了分歧。

原本他们以为在秦州会是一场恶战,没想到只是打了几天。得到了秦州后,以石宝的意思是尽快攻打渭州,因为渭州是西军家属的所在地。如果拿下了渭州,可以以西军家眷为人质,西军行动必然遭到掣肘。石宝的意见潇合哒也是统一的,但是潇合哒跟西夏军将领都看不起石宝等人,所以潇合哒就没有支持石宝。察哥和李良辅都想尽快消灭西军的在陕西两路的有生力量,现在西军把守的各镇中只有种师中在延安府有万余士兵,如果攻下延安府消灭西军的有生力量,那么陕西各路就可以任由西夏军驰骋了。

察哥是西夏军的主帅,所以他决定让庞万春带领西夏军中一部分汉军守住秦州,自己带领大军直奔延安府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