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十八 进军方略

穿越之玩转大宋 十八 进军方略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7:21 来源:笔趣阁

折赛花和吴氏兄弟跟着种山来到种师道大帐的时候,王定六已经到了。种师道正在看王定六给他的这次下江南那30个探马的名单。其中这个名单里就有时迁。种师道看着资料上对时迁描述,说明这个人有些窜房上树的本领,于是种师道想起里一条计策。

种师道还没实施这条计策,就看见折赛花三人进来了。

种师道向三人介绍了自己准备成立锦衣卫营和临时军机处的想法。三人都觉得这个军机处是个好东西。另外让他们三人奇怪的是虽然都认识王定六,但是对于提拔一个探马有些不理解。但是他们三个人也没有反对,因为他们无权反对。

其实种师道明白,由于时代的限制,这个时代的人当然不知道信息情报的重要性。他们对于成立专门打探情报的锦衣卫的重要性当然有些不理解,对此种师道也懒得解释。

种师道见几人对成立军机处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把折赛花献上的收编、筹粮、押运的三条计策跟众人说了,让大家在商量一下实施的具体细节。吴氏兄弟只知道筹粮策、王定六三策都没有听说过。几个人乍一听这三条计策也是冷汗淋漓。

种师道对四人说道:“这几天实施的收编之策整体上还是成功的,但是有些细节还是要完善。比如昨天就差点发生‘营哮’多亏弹压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顿了顿,种师道又说:“我看这个收编策稍微的改一改,最后剩下的老弱战俘不杀了,都给他放掉,让他们去杭州就食。一是消耗敌军的粮食,二是宣扬我西军的威风,三是可以派一些锦衣卫混入其中,等我军攻打杭州的时候里应外合。”

众人齐声称赞,于是种师道就亲自点了时迁带着一个10人队混入的战俘营。由于锦衣卫营的士兵身份都是高出一截的,时迁成了锦衣卫营的一个百夫长。

众人又开始商议筹粮之计,本来筹粮之计吴氏兄弟和折赛花已经商量了差不多了。但是现在王定六通报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杨可世给困在了湖州。最让折赛花尴尬的是这次杨可世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宗英。如今西军来到秀州的只有1万多人,大队人马还跟着刘延庆和童贯陆陆续续的往秀州赶。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果要救杨可世就要跟厉天闰的15万大军在再打一场,筹粮就要后延。厉天润的军队战斗力要强于方七佛,并且盘踞湖州已经有些时日了,属于以逸待劳,西军要是冒然去救恐怕要冒一些风险。

种师道看到折赛花的尴尬,笑道:“贤侄不必担心,河东军和西军我向来同气连枝,同为袍泽哪有不救之理?筹粮之策可以先缓上一缓,让那些苦力多喝几天稀粥也就是了。即使稀粥不够了,也不怕,方腊叛军还有很多苦力可抓。”

听到此处折赛花心存感激,对种师道说道:“其实也不必,到湖州与厉天润硬拼。可用围魏救赵之计,等我西军主力到后,在一并围歼贼军,杭州可唾手而得!”

折赛花于是又献上了围杭州然后伺机歼灭厉天润的计策。众人一听果然是好计,又一起将这条计策的的细节完善了一下。

在讨论围剿厉天润的计策之时,王定六又仔细的把探听到的湖州各种势力的情况说了一遍。当种师道听到太湖有水匪情况后,突然突然计上心来,他觉得这些水匪也许能够完成筹粮之策。

种师道问王定六道:“你所说的的那些水匪一共有多少人,能否诏安?”

王定六道:“太湖水匪号称有36路,其实是个虚数。最大的一路水匪名叫匪号混江龙。原本是个渔民,只是这些年花石纲的赋税太重,聚众到到太湖上为匪,收下聚集了千余号人,原来都是些穷苦的渔民,这些人在太湖上做些劫掠富户的勾当,太湖周围的府县对他都很头疼。至于是否能够诏安,小人不知,不过太湖水匪劫掠的粮食和水产,不少都卖给了咱们西军。具体您可以问问二公子。”随即救闭嘴不继续细说了。

西军的粮草由朝廷供应,由于童贯倚重西军所以军饷也能足额发放。但是在宋朝文官武将都爱财,西军不吃空额,所在的驻地又大多数贫瘠。所以西军将领要想发财就只有靠打仗的赏赐和劫掠,另外一个就是经商。西军四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商号,其中种家的商号就有负伤退伍的老二种世义负责。

这次南征朝廷下拨下来的除了粮草还有部分军费。这些军费用于在大军在驻地的采买,这个其实也是行军的惯例。但是西军将领自家都有自家的商号,所以这种采购肥水自然就不会流落在外人田里了。所以西军每次出征,各家的商队也是跟着出征的。

折赛花所献的三策中的第三策押运之策就是利用这些商队运送战俘。这一次后世称为了最血腥的一策,商队为了开始为了补充押运过程中死亡的苦力,开始劫掠人口。后来演变成了西军农场直接向商队购买苦力。有些商队直接转化为了奴隶贩子。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要原始的积累。后来的史学家研究西军崛起的过程中秀州三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最为血腥就是押运之策。甚至后来又学者总结,秀州三策每一个毛孔里都充满的血和肮脏的东西。

显然王定六知道的东西更多,但是他没有说出来。毕竟涉及到西军的商业运作,折赛花和吴氏兄弟不一样,吴氏兄弟是种师道的部将,而折赛花是折家人。折家也有自己的商队跟随大军南征,西军的采买折家的也从中受益。

种师道看见王定六如此知道进退,心中暗喜。于是说道:“也好,这押运之策也会涉及到各家的商队。我看随后我就让世义安排一下,总支不要亏待的各家才好。”说着用眼睛扫了一眼折赛花。

折赛花对商队事情真的不怎么上心,她只是对作战感兴趣。而且毕竟她是女儿身,早晚要外嫁,最终折家商队的收益跟她又有多少关系呢。于是她笑了笑,说道:“这些事情都由经略相公做主便是。”

种师道等人又商量了许久,下一步的军事调度,以及收编、筹粮、押运诸事尽量完善了每一个细节,这才安排相关人等实施。

跟随大军行动的西军商队离西军驻扎处并不远,而且各家都有商队跟随,各商队也都聚在一起,这样安排也更加安全一些。商队最大的两家就是种家的商队和栓子的商队,当然代表童贯的商队规模也不小,不过童川怕吃苦一般的不愿眼跟随商队行动,这次南征童川跟随父亲童贯住在军中。商队的事情就暂时交给种世义了,栓子的商队不属于西军的任何一家。但是他的商队是西军各家商队的相与,各家商队买卖都愿意跟栓子来做。而且河东一路的商队,栓子的家规模是最大的。

这天种世义和栓子正在一起饮酒,突然老管家种山到了。

种世义看见种山,问道:“老管家,找我何事?”

种山拿出一封信递给了种世义,道:“二少爷,老爷让我把这个给你看看。”

种世义接过信,高兴的对栓子道:“只怕又有买卖做了。”

种世义打开信封仔细读信,越看越觉得可怕。随着脸色越变越白,额头上的汗珠子也就下来了。

栓子扇着蒲扇,摇着他那颗肥头大耳的脑袋,笑道:“二爷,亏你当年还是各上马杀贼的将军,什么事情让你为难成这样。”

种世义看了看栓子,想了一想,说道:“栓子,咱们是多年的相与。我不瞒你,我家老爷子确实安排下一件买卖,不过我是不敢接,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接过来。说着,他们首种的信提给了栓子。

栓子看了看信,大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想了好一会,脸上突然泛起了一丝凶残,他一大腿说道:“富贵险中求,有啥不敢干的。不就是贩运人口吗?还不用我出本线,我看贩运猪羊,没啥区别!”

种世义说道:“好,既然你敢接此买卖,那你随我一同觐见老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