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八二 盗圣旨偷天换柱 筹军粮上任恭州

李若虚单人带着几匹马日夜兼程,这天晚上住宿在韶州不到2天路程一个驿站。他到了驿站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查阅了驿站的等级簿子。发现童贯1天前经过了这里,李若虚大喜。这里距离韶州不过120里,自己快马加鞭半天就可以到达,那时候童贯也就刚刚到达韶州,正好可以在进入广南东路之前将童贯缉拿。

想到此处,李若虚心情一下子放松起来,在驿站美美的睡了一觉。也许是心情放松,李若虚这一觉居然睡到了日上三竿。快到中午了。他起来之后只是觉得头还是有些晕,似乎没有睡醒的样子。

李若虚抬头一看,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暗道:不好,今日怎么耽误了时辰。急忙翻身起床,也没有梳洗,从驿站讨要了一些干粮,翻身上马,飞奔而去。

李若虚由于误了时辰,在快马加鞭赶到了韶州的时候太阳也快下山了。他急匆匆的进入韶州城,直接冲到了韶州城驿站外,高升道:“圣旨到!童贯何在!”

能进入御林军的士兵各个都是人高马大,相貌堂堂的,李若虚也不例外。此时,鲜衣怒马的他高声喝喊,让驿站的差役惊恐不易。一个驿丞模样的官员迎了出来,施礼道:“敢问大人有何公干?”

李若虚道:“我乃皇命钦差,快让童贯接旨。”

那驿丞往李若虚身后看了看,疑惑道:“那有一个人的钦差,大人莫不是耍笑我!”

李若虚大怒,他在马上,单手高举圣旨,道:“圣旨在此,谁敢质疑?”

那驿丞一见,慌忙跪倒在地,道:“臣恭请圣安。”

李若虚道:“圣公安!快让童贯接旨。”

驿丞道:“童贯大人并没有在下官这里。”

李若虚道:“胡说!他一个贬嫡的官员敢不按照驿站走吗?”

驿丞道:“童贯大人在这里打了个尖,然后就走了。”随机他对身边一个小吏道:“还不去取行程簿子给大人查看。”

李若虚看了看簿子,又看了看太阳,疑惑道:“如今已经快到酉时了,那有酉时赶路道理。”

驿丞道:“上差有所不知,这在往南就是南岭属于广南东路的领地了。哪里太阳更加毒辣,太阳高升之时易引发瘴毒烟气,即使本地人遇到也要大病一场,外乡人要是躲避不急可能会丢了性命!所以很多人过南岭都是夜里过岭,太阳升起来就在寻个阴凉之处休息以躲避烟瘴了。”

李若虚道:“原来如此。童贯他们走了多久了。”

驿丞道:“刚刚走了半个时辰,上差要是快马追赶,也许能在南岭山脚下追上童贯大人。”

李若虚一听大喜过望,拨转马头直奔南岭而去。驿丞从地上爬了起来,擦了擦头上等汗长处了一口气。此时驿站门后转过一人,竟然是时迁。

时迁摸出一张军票递给了驿丞,道:“说的不错,赏给你了。”

驿丞道:“大人,这编排上差可也是大罪。”

时迁又摸出一张军票,道:“只要你闭嘴就好了。”

当时的南方确实又烟瘴毒气,但是也没有那么厉害,起码没有土匪山贼、虎豹狼虫厉害,所以过往的客商根本没人敢夜里过岭,一般的都是白天结伴而行。李若虚哪里知道这些,他沿着官道一路难行完全没有注意官道之上空无一人。

李若虚骑马跑着跑着看到官道旁边一个茶棚,茶棚之中坐着几个人,这几人身材、相貌与本地不同,一看就是外向来人,李若虚大喜,暗道:难不成这就是童贯。

李若虚猜测的不错,茶摊上坐着的正是童贯和王定六,此刻童贯面沉似水,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

李若虚来到近前,见几人气宇轩昂与众不同,于是抱拳道:“敢问官人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童贯见到李若虚道:“你便是李若虚?老夫便是童贯。”

李若虚一听大吃一惊,暗道:这童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李若虚定了定神跳下马来,高举圣旨,道:“你若是童贯,就请接旨。”

童贯叹了口气道:“若有圣旨,你便宣来。”

李若虚见童贯看到圣旨竟然毫无反应,连最基本的礼节都没有,看起来有些吓人。李若虚有些心虚道:“见到圣旨还不下跪,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童贯道:“李若虚,你一御林军小吏竟然在老夫面前安狂傲无礼,还妄称有什么圣旨!”

李若虚非常奇怪,暗道:自己加入御林军之时,童贯和道君太上皇已经东巡镇江府了,童贯根本没有见过自己,怎知自己的名姓。此刻他也管不了真么多了,于是展开了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太……”读到此处他再也读不下去了。

本来圣旨上应该写的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李若虚是看过自己携带的圣旨到。但是今天他打开的圣旨发现这个圣旨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给换掉了,圣旨变成了道君太上皇下发的圣旨,内容也变成了赦免童贯的罪行了。

李若虚吓到魂飞天外,他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于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面露惊恐之色。

王定六一步上前抢过李若虚手中的圣旨,递给了童贯,道:“童王爷,你看可有错。”

童贯接过圣旨上下观看一番,道:“真没想到,锦衣卫又如此通天的本领。能够造的如此之像”

王定六低声道:“怎么是造,这太上皇的印信就在我身上,这就是圣旨,王爷您的罪全免了。”

童贯“哼”了一声道:“皇王圣旨在你手中竟成儿戏。你看看这圣旨上居然还有错别字。”

王定六尴尬道:“小的粗人一个,认字不多……”

童贯道:“皇上的圣旨和这太上皇的圣旨我也都看了,我就遵从太上皇的旨意吧。不过我原籍就是开封,现在开封回不去了,我就去京兆府吧,毕竟那是咱起家的地方。”

王定六道:“那感情好,咱们这就走吧。”说罢,王定六给了身边的锦衣卫一个眼神,那个锦衣卫抽出刀来,就向李若虚走了过去。

童贯急忙阻拦道:“此人无罪。能千里奔袭到此也是有胆有识之人,你就收留此人吧。”

王定六走到李若虚面前,一把将李若虚抓了起来,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若虚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王定六见状,哈哈笑了几声,道:“算你识相,跟我走吧,保你一条活命。”

沈柏景最近心情不错,在京兆府的陕西宣尉使任上就是3个字“享清福”,自从成立华夏国后,西北两路改成了陕西行省,原本沈柏景还想弄个布政使当当,但是现实让他想多了。

华夏军开始让陕西行省的官员都向朝廷上折子,如果想在华夏国干的就上辞职折子,然后华夏国会重新安排他们职位,不想上书就写请求调离西北的折子,然后就交接政务,等朝廷的旨意准备离开西北。

华夏国有现在有六个行省,地域广大,要是重新安排职位,很有可能安排到故宁、西宁、北宁等极其偏远之地,现在御史台才刚刚成立,选出来纳斯尔丁当监察御史,这个号称阿凡提的家伙一上台就向各个行省、府县派出御史,这些御史尽是选用科考落榜的举子,这些举子都是没什么背景,本来他们都是无望做官了,种师道让他们进入御史台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天大的恩赐。何况他们很多都是出自明德书院,这个明德书院更是对于华夏军都是忠心耿耿的,他们到了各地也不跟给地官员面子,详细记录官员的行为,一件件的上报。

御史台御史的这些行为让百姓们叫好,可是苦了地方官员,这些地方官员本来就有可能被派遣到了苦寒之地,现在又要受到这些落榜举子的监督,一时之间叫苦不迭,纷纷上书朝廷等候调离。

沈柏景已经投效了种师道,而起这次他们家族参加科举考试,一下子中了9个进士,这让沈家从四川的一个地方豪强,一下子成为了了西北的名门望族。沈柏景这次扬眉吐气了,以前他在官场之上没有背景,经常遭到排挤,今后在这华夏国的官场之上,他沈家就是背景!

沈柏景本来也写了辞官折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种师道让他写了一个请求调离的折子递交了上去。现在原来西北两路的请求调离的官员有几百位都集中在了京兆府,等候朝廷的旨意。现在的朝廷又被张邦昌、刘豫把持更加混乱不堪,几个越来只有少数有门路的官员被调走了,其他的大部分官员根本就没人理会。这些等待安排的官员在京兆府里也是心烦意乱的。

沈柏景完全不在意,他根本就不想走,他交接了政务之后就在自己的大宅当中做起了悠闲富家翁,他相信种师道总会用他的。因为他家的9个进士都给外放做了官,还有2个没有上榜的远房亲戚也当上了御史。

此刻他在刚刚写好了一幅字“一门九进士”,然后摇头晃脑正在欣赏这幅,这时管家进来道:“大人,宋廷圣旨到了。”

此刻的圣旨在陕西行省已经不怎么被当回事了,华夏军的军令和华夏王的钧旨才是这里真正的圣旨。

沈柏景听了一愣,道:“给我的圣旨吗?拿来我看。”

管家把圣旨递给沈柏景,道:“老爷请看。”

沈柏景打开圣旨一开几乎晕了过去,圣旨竟然封他位恭州知府!他一下子圣旨狠狠的摔在桌子上,骂道:“什么东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去找王爷。”

就在这是,院子里传来了家丁点高声呼唤,道:“华夏王殿下驾到!”

沈柏景急忙将圣旨踹倒怀里迎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