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七五 遇风暴船伙儿道新港 求出身张横献海图

种世信召见栓子,将王三的条陈递给了栓子,问道:“这王三一直想回中原,你怎么看?”

栓子看了看条陈,道:“他说要将李立的骨灰带回西北安葬,还说自己思念家乡,我看就让他回去吧。”

种世信道:“等扶桑国安定之后,你我都要回到中原,原本我想向家父建议这里交给李俊或王三呢,但现在看来这二人都不可用。”

栓子一愣,道:“此话怎讲?”

种世信道:“李俊本来很有些手段,原本适合管理者这里。但是他并非西军出身,又跟王三不和,未来这里西军子弟众多,李俊恐难服众。而且我听李丹说最近查到了一些与李立之死相关的消息,直指湖山的宋江,这宋江又跟李俊交好,咱们好不容易开拓扶桑之地,不容有失。”

栓子道:“说的也是,那王三呢?也不行吗?他可是咱们西军的老人了。”

种世信摆摆手,道:“我跟王三认识多年了,当初他被迫离开西军,来到商队行商,还是我的推荐的(种世信安排王三行商故事详见57回),那时候王三为人憨厚仗义,如今这个人油腔滑调很多,有些猜不透。比如这次他先是说在新港给李立建设祠堂,这次又说要将李立的骨骸带回中原这本身就是矛盾。又说要思念中原,咱们西军此处征战,他来扶桑不过2年,哪有那么多的思念,况且他的儿子王伦已经来到扶桑了。”

栓子道:“难道是他要躲避什么人吗?难道是李俊?”

种世信道:“反正他是无心在这里经营了,回去也好。还是让中原另外派遣适合的人选来吧。”

李俊、王三都要回归中原,二人共同抓紧时间囤积货物,这货物很快囤积起来了。李俊看到仓库里逐渐增多的货物心中高兴,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只要不出20天货物也就备齐了。

这一天他刚刚从仓库中出来,他的一个亲信兴冲冲跑来了。这个亲信是从太湖就一直跟着他的,李俊见他兴高采烈的,问道:“你这小子,捡到了金子不成,怎么如此兴奋。”

那亲信道:“大当家的,我在港口看到了一个故人。”

“故人?谁呀,咱们扶桑国还有故人吗?”李俊问道。

那亲信道:“是江南的朋友,名唤船伙儿的。”

“船伙儿?好熟悉的绰号?”

那亲信道:“就是在乌镇边上河道之中做些每本买卖的家伙。当初您还邀请过他到咱们水寨某事,他喜欢独来独往故而谢绝了。”

李俊一听想起来了,笑道:“有这么回事,只是几年不见他怎么到了这里来了。”

那亲信道:“不但他道这里来了,还开了一跳500料的商船,这商船之上装有1000多石的粮食!”

李俊一听大喜,要有这1000多石的粮食,他回中原的货物也就凑齐了,于是道:“太好了,头前带路,我去见见咱们这个故友。”

张横在海上遇见了风浪,闯过风浪后就迷失的方向,稀里糊涂的来到这里。到了此地一打听,这里是东瀛扶桑国的新港,让他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商户衙行,而且衙行伙计都说中原话,让他仿佛回到了中原一般。

张横跟伙计说自己带来了1500石的粮食需要交易,原本在海商之中粮食算不得稀奇的货物,张横以为这些货物买不了多少银钱,没想到这里的伙计一听说自己有1500石粮食需要交易,竟然待他如同上宾一样,将他引进了上房,并且告诉他衙行的一品大掌柜将亲自和他交易。

张横在原本是渔民出身,他可知道衙行的厉害,当初他打的鱼必须要通过衙行交易,衙行掌柜的往往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人物。今天这里大掌柜跟自己亲自交易,到让张横有些受宠若惊。

张横在雅间喝水,等待着衙行掌柜的到来。他等了时间不长,雅间的门分左右,李俊就走了进来。

张横没只觉得李俊有些眼熟,他站起来拱手道:“中原商人张横给大掌柜见礼。”

李俊上下打量了张横几眼,点点头道:“你是张横?我看到像是乌镇的那个船伙儿!”

张横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外他国竟然有人知道自己的匪号!他急忙用手去摸怀里暗藏的匕首,然后惊恐的看着李俊道:“你怎知我名号,是朝廷派你来缉拿我的吗?”

李俊听了哈哈大笑,道:“船伙儿,你仔细看看我是谁?”

张横上下打量了李俊半天,试探的问道:“你是太湖的混江龙大哥吗?怎地也被朝廷追杀到了逃到了这里。”

李俊一听“追杀”二字就笑了,道:“那里是追杀,我现在也算是为朝廷当差了。你怎么改名叫张横了。”

张横道:“混江龙大哥说笑了,船伙儿是我的匪号,我本命就是张横,只是在中原做无本买卖,不敢用正名而已。混江龙大哥怎么到了这里。”

李俊道:“也别叫我混江龙了,我就是李俊,至于怎么到这里,咱们慢慢谈。”

李俊摆下了酒宴,一边喝酒一边跟张横讲起了了他这几年行为。张横听了羡慕不已,道:“李大哥还是跟对了人,我当初要是投靠种师道侯爷也不至于落在如此下场。”

李俊道:“你这几年在做什么呢?”

张横于是就把他这几年的遭遇跟李俊讲了。5年前张横在乌镇救了历天润(张横救历天润见地26回。)二人沿着河路走了几十里才弃岸登舟。张横平日里痛恨花石纲,同情永乐义军,因此就将历天润藏在了家里养伤。等历天润伤养好了,方腊的永乐政权已经被西军剿灭了。

历天润怕宋朝廷抓捕自己,因此就有逃亡海外之心。船伙儿张横也是害怕受牵连跟着历天润一起就流亡海外了。张横、历天润先来到了占城落脚,混了几个月后觉得没有什么出路,又来到了暹罗国。

暹罗国正在爆发农民起义,历天润找到了大展身手的地方,他很快夺了一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位置,然后带领这支义军在暹罗国攻城略地,也威风了两年。但是好久不长起义也被暹罗国镇压下去,历天润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就退往了北方的蒲甘国,此时张横觉得跟历天润在混下去也没有什么出路了,所以就离开了历天润。

暹罗国大战之后,一片萧条,什么都缺,尤其是缺少粮食。张横看准时机,用起义以来搜刮来到的金银,买了一条海船,招募了一些水手,开始从占城向暹罗国买卖粮食。张横本来就是从事水上谋生的营生,这转行做海商倒也是逍遥顺手。这次他本来装了一船粮食从占城运往暹罗国,结果中途遇见了风暴,在海上迷失了方向。

在北宋时期航海罗盘刚刚出现但是应用的非常少,那时候探索海路主要是靠航海图。李俊、王三开拓扶桑航线,最初也是依靠赵良嗣的航海图,即使是现在西军商队来往扶桑也是以海图为主,罗盘辅助。张横是在暹罗国买到船、顾得水手,那里根本就没有罗盘,所以一旦迷失了方向,对不上海图,那就根本无法回到暹罗了。

张横驾驶船只在海上四处游荡,竟然到了琉球国。琉球国虽然国小人少,但是张横的船只还是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当地也有海商,他本想买一张从琉球回占城或者暹罗的海图,但是这里海商人数少,只有去大宋或者扶桑的海商。张横自然不敢回大宋,因此重金购买了琉球道扶桑的海图,按照海图指示来到了扶桑。

李俊深知海图是海商的命根子,张横所谓用重金购买,也许就是经过火并抢劫来到也是数不定的。他和王三开辟了中原到扶桑的商路,这次出海有很多的海商跟随,都是向西军商队叫了税钱的。即使是这样李俊开始还是不愿意,因为海商只要走一次,一般都是一边走一边画图,走一次后自己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海图了。

不过后来李俊发现西军是意在天下的,也不敝帚自珍,随着新港的繁荣,更多的中原商人来此交易,西军通过管理商户衙行和港口的税收,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他才明白共享海图的妙处。

李俊听了张横的话觉得他身上至少有2张海图,一张就是占城道暹罗国的,另外一张就是从琉球到扶桑的。于是他对张横道:“贤弟,这船粮食我肯定要了。另外还能送你一场富贵。”

张横道:“什么富贵!”

李俊道:“若要富白银万两,若要贵当朝为官!”

张横渔夫出身,自然羡慕当朝为官的,要不然他也不跟着历天润在暹罗国折腾了。

张横道:“在那里为官,扶桑国吗?”

李俊道:“扶桑国算什么,我可以让你在中原为官。”

张横兴奋道:“此话当真?”

李俊道:“你可记得朱五吗?”

张横道:“水寨二当家?”

“正是!”李俊道:“如今他已经是西夏国的阁僚了。”李俊本想说“军机处”,但是有懒得跟张横解释军机处的事情。

“西夏国?”张横疑惑道,“那是西北及其遥远的地方吧,他怎么到了那里。”

李俊也是无奈,只好简单将种师道平定方腊后,又占领西夏,实际成为西夏国主之事跟张横说了。张横听了目瞪口呆,没想到当初历天润惹上的西军如此厉害。

张横听了半天道:“那如何才能换一个出身呢。我可是文不成武不就的一个水匪而已。”

李俊道:“你有海图啊。平西侯胸怀天下,最重视地图。而且做事磊落,这新港的繁荣就是他老人家下令共享中原到扶桑的海图,这才导致此地商贾云集的。”

就如同当初赵良嗣当官以后将海图送给李俊一样,对于当时的人来讲,一个官身比起海图要强千八百。当时张横就向把海图献出处,但是转念一想,也不知李俊说的是真是假。于是道:“我总要见了朱五,问清楚才好。”

李俊听了笑道:“你这船伙儿倒是谨慎,也好你就跟我一起回中原吧。”

张横道:“中原现在是否还在抓捕我等。”

李俊道:“历天润都没有放在侯爷的眼里,何况谁又知道你救走了历天润。”

张横一听放下心来,道:“如此说来,我就回中原,用海图博一个出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