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九五 东京保卫战(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九五 东京保卫战(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西军获得钦宗皇帝的赏赐后,其他军队也都向李纲讨赏。禁军中王渊是西军出身根底是非常浅的,但是很多禁军将军都是大有来历的,有些禁军将领那都是几代从军,甚至有的跟着太祖、太宗皇帝征战的,背景相当深厚,面对他们的讨赏,李纲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干脆这些将领的讨赏奏报都转奏给了钦宗皇帝。

钦宗皇帝非常无奈,于是只好下诏,讲明若军前取胜就可获得奖赏。这也让守城将士士气振奋了一番。没想到金军分兵佯攻开封各个城门,虽然只是佯攻,但是守城的各禁军、厢军面对敌军无不丧胆,只是勉强守住了各个城门。

这次禁军将领可就不干了,纷纷请求援救。他们知道李纲初掌枢密院,也么什么根底。所以不少禁军将领直接给钦宗皇帝上书。那武将上的奏折能有什么好话,有的尽是抱怨和威胁,甚至有的说如果还让守城门,无有增援,就要开城放金军进城的言语。

钦宗皇帝大惊,急忙召集李纲、张邦昌、李邦彦等大臣商议守城之事。三位重臣看到钦宗皇帝满脸忧虑之色,都有些不知所措。

钦宗皇帝道:“如今东京危机,可是禁军将领上奏求援求饷竟然有威胁之词,我朝厚待禁军200年,这些军马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言语威胁,让朕寒心。”

张邦昌道:“陛下,禁军骄横早有先兆,那广阳郡王掌柜枢密院之时就禁军放纵不管,才有今日之祸。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如就此整顿军纪。”

李纲一听吓了一跳,道:“不可,如今正在用人之际,强敌在城外环伺。若此时整顿禁军,要是激起兵变,岂非大祸耶?”

李邦彦冷笑道:“兵变?李纲大人熟悉的很那?”

李纲一听,怒道:“李邦彦,你敢欺我乎?”李纲现在在军中待了一些日子,也有了一些肃杀之气,他一瞪眼吓得李邦彦倒退了几步。

李邦彦急忙道:“李大人息怒,我有一计可退金军。等金军一退,再整顿禁军也不迟。”

宋钦宗急忙道:“爱卿快快讲来!”

李邦彦道:“如今内有军心不稳,外有强敌环伺,东京城万难守卫。不如派遣使者去金营议和,许金人以重礼,使其退兵就是。”

李纲听了大惊,道:“陛下,这李邦彦乃是误国奸臣,请陛下速斩此贼。”

李邦彦狡辩道:“李纲,汝先起兵谏于前,后阻陛下南巡于后。你要以陛下的安危,挣你贤臣之名吗?”

李纲气的直跺脚,道:“陛下,这金人要的是大宋的江山,怎可以金银资敌。况且东京有兵马30万,东京周围还有各地勤王之师纷至沓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可退敌。”

钦宗皇帝摆手道:“朕累了,退下吧。”

李纲退出金銮殿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来同种师中商议对策,这时便遇到了王渊。

王渊听了李纲的叙述,道:“那陛下最终决定,是战是和?”

李纲道:“陛下只是借口将我支走,我出宫不久,陛下就又召见张邦昌、李邦彦二人进宫,种老将军的部下亲眼看到李邦彦已经出了卫州门去金营议和了。”

王渊听了以后,长出了一口气,他早就不想打了。不但他不想打,只怕大宋禁军上上下下都不敢打了。王渊内心欢喜,但是他害怕种师中的愤怒,也不敢表现出来。

种师中道:“未曾力战就要投降,这个李邦彦、张邦昌之流乃汉奸也,人人得而诛之。”

李纲道:“这金人只在夺取大宋江山,只怕此番出城议和,如与虎谋皮尔。”

种师中道:“金人狡诈,若趁议和偷袭东京,这京城危矣。”

王渊一听也吓了一跳,道:“对!如今金人在南城戴楼门外搭建土台数百,正是有进犯之意呀?”

种师道压了压,心中的怒气,道:“明日我让王进师傅,带领5000人马助你守城。我也道戴楼门观战,若是时机一道,让王进师傅带骑兵出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王渊点头道:“也只好如此。”可是此时他心中却暗暗祈求,盼望着李邦彦能够议和成功。

李邦彦接到了钦宗皇帝让他去金营议和的旨意,他心中暗暗叫苦,他和张邦昌主张议和,可是却不愿自己前去议和。可是如今皇帝圣旨以下,他也是无奈,只好举着耻辱的白旗偷偷的除了北门,直奔牟驼冈而去。

白旗代表投降古今中外都是这样,中国的秦朝以黑唯尊,故而认为白旗就代表投降。西方的罗马帝国时代也有这个说法。

西军自从宣和二年以来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心中自有一份骄傲。当他们看到李邦彦举着白旗走出城门的时候,心中充满了不屑。这种不屑不是对李邦彦的,而是对大宋朝廷的。在这一刻,西军对朝廷的忠诚降低到了极点。

李邦彦出了卫州门后战战兢兢,他生怕金兵突然出现,不由分说杀了自己。李邦彦带着的几个随从举着白旗在前边开路,李邦彦坐着一顶四人轿子中心情忐忑。走着走着,突然就遇见了2个金兵的斥候。这两个斥候,见到打着白旗的李邦彦一行人,高喝一声,催马就冲了过来。

李邦彦的随从一看2个金兵冲了过来,大声喊叫,四散逃开。李邦彦的轿子被四个轿夫扔在了当场,也四散跑开了。那两个斥候催马来到轿子面前,其中一人一把就将轿子顶给掀翻了,李邦彦坐在轿子瑟瑟发抖,发出了如同杀猪一般的嚎叫:“我是来投降的!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那两个斥候见李邦彦如此德行,哈哈大笑起来。李邦昌也不知道这两个斥候是否听懂了自己的话,也尴尬的哈哈赔笑。

其实各国的斥候也叫探马、夜不收都是军中的精锐,对这些斥候的综合要求非常高的,能听懂敌方的讲话属于基本的要求。因此这两个斥候是能听懂李邦彦的说话的。

其中一个斥候想戏耍一下李邦昌,他拔出腰刀一刀就斩下了李邦昌的帽子。李邦昌以为这两个金兵要杀自己,当他看着刀落下来的时候,吓得一声惨叫就晕了过去。

那个斥候见李邦昌如此的怂包,轻蔑的一笑,在马上一伸手就将李邦昌提了起来,放在了马鞍桥之前,二人一前一后直奔牟驼冈金军大营而去。

宗望听说抓住了一个宋国的使臣,心中大喜。此时宋朝廷派使臣出城必然有议和之意。若是能够借此时机获得最大利益也是不错的。宗望吩咐道:“将南国使者押入大帐。”

金军听说要押李邦彦入帐,立刻提起一桶凉水浇在了李邦彦的头上。李邦彦凉水一激转醒过来。当他听说宗望要见自己的时候,立刻如杀猪般的哀嚎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那些金兵不如分说,推搡这李邦彦就往大帐走。

宗望在大帐内见金军推进一个披头散发、不断哀嚎、狼狈不堪的宋朝官员,问道:“你就是前来投降的使者!”

此时李邦彦如同疯了一般,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言语。只是不断地挣扎,高声叫唤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宗望怒道:“这厮疯了不成。”

银术可道:“我来唤醒他。”说罢,银术可走向李邦彦,抡圆了就给了李邦彦一个大嘴巴。

李邦彦着着实实挨了一嘴巴,这才缓过神来。他吐掉两颗掉落的牙齿,满嘴是血,跪地磕头,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宗望道:“你是南朝前来投降的使者?”

李邦彦道:“对对。”随即他又觉得不对,急忙改道:“不对,不对。”

宗望一瞪眼,道:“尔敢欺我?推出去杀。”立刻有两个力士过来就拽李邦彦。

李邦彦磕头如捣蒜一般,绝望道:“不敢欺瞒,是议和,议和啊!”

那两个力士也听不懂李邦彦说什么,径直往帐外拉他。李邦彦双脚蹬地拼命反抗,道:“真的是议和、议和呀。”

宗望也不是真的要杀李邦彦,他挥手让力士闪开,然后道:“既然你是前来议和,就说说议和条件吧。”

李邦彦哪有什么议和条件,钦宗皇帝告诉他只要金军撤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李邦彦跪爬了几步,道:“本朝愿以中原之物力,结上国之欢心!”

宗望没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看向了银术可。银术可听了这话,戏谑道:“那里有如此议和的,我看你还是在欺瞒我国。”

李邦彦道:“不敢不敢!但请上国开出条件。”

银术可想了想,道:“既然你们又诚意,我就开出条件。因南国收留我国叛将张珏,导致我大军南征,所耗甚重。尔国需提供犒师之物合计: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一千万匹,马、驼、骡、驴之属各以万计;尊金主为伯父;南逃的燕云之人全部“归还”;割中山、河间两镇之地(历史上是还要加上太原共计3镇);再以犒师之物为交割之时,要以亲王、宰相到我大营为人质!”

银术可根部就是漫天要交,犒师之数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宋朝跟当初辽国的檀渊之盟每年的岁贡不过30万,这银术可开出的价格已经是这个岁贡的几百倍了,而且还要割让土地。

没想到李邦彦竟然没有犹豫,直接道:“咱们一言为定,我这就回东京,跟弊国主上禀明此事,凑足犒军之物凑齐之后,还请上国早日撤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