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八七 兵谏(三)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八七 兵谏(三)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康王将种世仁、李纲、宗泽、姚平仲、王渊等招入了府中仔细了密谋一番。众人定在三日后大朝之时发动兵谏,因为那天正好是王渊的禁军负责皇城的警戒。只要那天王渊将紫禁城大门打开,姚平仲的的武安军能够冲进皇宫,而王渊的禁军保持中立大事也就成功了。众人听了兵谏计划后都兴高采烈的,唯有李纲忧心忡忡。

宋徽宗已经决定难逃了了,这次难逃他决定带领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六贼,还有枢密院的指挥使高俅的等人。然后留太子赵恒为东京留守,带领诸大臣守卫东京。

宋徽宗已经提前命人通知随驾南巡的大臣们做好准备,得知能够跟着皇帝逃难的大臣们兴高采烈,需要留守东京的大臣们都垂头丧气。这里面最无奈地就是太子赵恒,赵恒这次被任命为监国,留守东京。

一般情况下皇帝出游巡幸,太子监国也是常理,但是现在金兵南下,这时候留下太子监国等于就是送死,可是他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今日便是宋徽宗皇帝准备在召开一次大朝会,这次朝会之后他就要去南方避难了。这天文武大臣来的格外的齐全,很多平日不上朝的闲散宗室、公侯都上朝了,很多没有接到南巡的拌架的大臣更是格外盼望今天能够出现奇迹,道君皇帝能带着他们一起走。更有不少人得知这次南下大臣的名单最终是由太监总管李彦起草的,这些人为了能够躲避战火,给李彦送了不少银钱,他们今天也希望能够搭上南下最后一趟“末班车”。

道君皇帝高高的坐在朝堂之上,看着文武大臣,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慨,他也非常难受,自从登基以来除了横龙川大战,给大宋朝开疆扩土之外他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去的功绩。虽然号称收复了幽州等六州,其实用钱买了六座空城,而且很快就有丢了。如今金人南下,自己无力抵挡,只能逃跑,这也是给当初铁马钢刀的太祖、太宗皇帝丢脸了。

道君皇帝面无表情,道:“朕自登基以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然自宣和七年以来,江南水患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朕心甚痛,今日已经决意南巡,体察民间疾苦。朕南巡之际,有蔡京等大臣伴架,太子留守东京监国。无论随朕南巡的大臣,还是留守东京的大臣,都要尽心竭力,共保大宋。”

宋徽宗的这些话在大臣听起来犹如放屁一般,大家此刻都伸着脖子期待宣布最终的南下名单。

道君皇帝见诸臣连一点反应都没,都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心里有些恼怒。他挥挥手让李彦宣布南下的大臣名单。

李彦也是宋徽宗信任的六贼之一,他此时趾高气昂的展开了圣旨,高声宣读起了南下伴驾大臣的名单。

张邦昌也想南下逃走,但是蔡京、童贯等人都忌惮张邦昌这些年的迅速崛起,在道君皇帝面前抢了他们的风头,所以他们跟道君皇帝建议坚决不带张邦昌南下。所以张邦昌这才支持了李纲,准备今天实施兵谏,逼迫道君皇帝禅让。

刘豫本来就是张邦昌的一党,但是他可不想陪在这里等死。得知张邦昌不能南下之后,他立刻给李彦送了重礼,请求李彦能在南下伴驾的随行大臣的名单中加上自己。可是李彦的名单都念完了,刘豫也没有听到自己名字。此刻他心如死灰,左顾右盼,只想找人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跟刘豫相同情况的臣工不在少数,他们现在也不顾的朝仪了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这声音开始小逐渐的越来越大,朝堂之上乱隆隆一片;还有一些人指着李彦就开始叫骂起来;更多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有哭太祖、太宗皇帝的,还有哭大宋江山的……总之金銮殿如同勾栏院一般嘈杂无序!

宋徽宗气的面色铁青,他把龙书案上的龙胆(惊堂木)派的拍拍作响,高声喝道:“御林军何在?”

随着宋徽宗的断喝,大殿之外跑进来百余名拿着金瓜钺斧的御林军来。这些大臣看了一眼御林军,也就安静了一会,随即又乱了起来。因此宋朝一直是优待士大夫的,所以有些大人并不畏惧皇权,另外就是宋徽宗这些年实在是一个标准的昏君,只是宠信六贼,做事优柔寡断,行为嬉闹乖张,所以很多大臣也不畏惧宋徽宗。

其中一个宗室突然站起身来,一头撞向了一个金瓜武士,嘴里不停的骂道:“你们这些走狗,有本事就打死我。”

那个武士哪里敢跟宗室老爷对打,急忙一闪身,可是金瓜武士手里的金瓜有1丈4尺长,这种东西拿着好看,可是摆弄起来非常不便。他一闪身,这个金瓜正好砸在金銮殿的龙柱上,将上边雕刻的龙头的犄角砸了下来。这掉落的犄角正好落在了群臣的队伍中,还砸了一个人的脑袋,这下子金銮殿上更乱了。

康王、种世仁、李纲等人面面相觑,都没想到大殿之上成了这个样子。就在这时有几个御林军慌慌张张的跑上点来,他们见大殿上乱作一团,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跳着脚大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武安军乱兵闯进了皇城了!”

这几个御林军一阵乱喊,大殿之上立刻安静下来了。这是有人要犯上作乱!大宋朝廷升平已久,诸大臣都不知如何应对。宋徽宗也不知道如何处置面前的情况。

这是李纲出班奏道:“陛下,武安军已经进京勤王多日,枢密院诸位大人均忙于南巡之事,未给与军饷赏赐,故而心生怨恨。”

宋徽宗此时看着高俅,问道:“武安军指挥使是谁?为何没有赏赐?今日皇宫守卫是谁?”

高俅此时满头是汗,他哪里知道武安军是怎么回事。于是只好道:“臣不知?”

面对高俅的一问三不知,宋徽宗更加烦躁。他见李纲还明白事情经过,道:“李爱卿,你看这事情如何处置。”

李纲道:“武安军千里勤王,未得朝廷赏赐,怨恨已生。陛下一心南巡,尽可南巡。不过请陛下禅让皇位,令立新君,颁发赏赐,以内安朝堂,外抗强敌!”

宋徽宗和六贼此时才明白今天是有人故意要闹事,宋徽宗道:“大胆李纲,你是想造反吗?”

此时种世仁也出班,奏道:“李纲大人那忠贞之士也,所奏之事皆为大宋江山着想,请陛下三思。”

蔡京此时色厉内荏的道:“尔等逼宫陛下,以小犯上,该当何罪!”

此时张邦昌觉得时机到了,如果他现在出面拥立新君,定能得到重用。于是窜出来指着蔡京骂道:“你这老匹夫住嘴,这大宋朝廷都是让你等六贼掌控,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即使这次选择南下避难之臣,李彦都敢收受贿赂。陛下若不立下决心,禅让皇位,这大宋江山就要断送在这些奸佞之人手中。”

张邦昌的话立刻引发了不少这次没能南下的大臣的共鸣,他们也纷纷指责起六贼,逼迫起宋徽宗禅让来了。

此刻童贯突然双目圆瞪,对着面前百官道:“尔等久沐皇恩,竟然在此逼宫作乱。都不怕诛九族吗?”童贯别看是一个太监,他可是曾经带兵打仗出身,这番发怒确有几分威严,当时震慑住了群臣。

此时种世仁出来道:“广阳郡王可知武安军指挥使为谁?”

童贯一愣,道:“本王管他是谁,谁敢犯上作乱,本王跟他势不两立。”

种世仁道:“此人正是跟王爷势不两立之人,此乃姚平仲是也,不知王爷记不记得。”

童贯一听是姚平仲,不禁倒退了几步,道:“竟然是他!冤家到了,冤家到了……”

种世仁道:“姚平仲以为王爷还掌柜枢密院,所以故意不放赏赐与武安军,因此带兵进宫向陛下讨赏!王爷胜捷军没在京师,若安心保护陛下南巡自然无碍,若是久留在京师,只怕本爵也无法弹压武安军。”

种世仁话语之间充满了威胁,童贯竟然被吓得脸色苍白。宋徽宗也看出童贯脸色不对了,于是问道:“童爱卿,这姚平仲何许人也?”

童贯道:“陛下,姚平仲是粗鄙将领,今日必然受小人蛊惑,才敢兵谏,我看不如暂避一时,以求平安。”

宋徽宗听童贯这么说,脸色吓得惨白,道:“难道就无他法了吗?”

这是大殿又闯进来数百衣甲整齐的禁军,为首之人正是王渊。高俅这才想起来今日是王渊当值,守卫皇宫。

高俅道:“王渊,为何放乱兵进城?”

王渊并没有理会高俅,他对宋徽宗道:“陛下,武安军前来讨饷,禁军不敌。如今武安军已经将金銮殿包围。臣带领部下金銮殿保驾,请陛下调遣。”

王渊说话之时还是满面笑容,但是众人都看出来他的禁军都是衣甲整齐,兵器上也没有血迹,显然是跟武安军一伙的。宋徽宗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种世仁道:“王渊,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赶快保护陛下。”

王渊道:“尊侯爷令。”

说罢王渊一摆手,禁军就把刚刚在上殿的御林军都缴械了,同时王渊亲自带着几十个禁军就把宋徽宗围住,亮出了刀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