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七八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七八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洪七被完颜娄室一棒子打入了湍急的河水之中,洪七本来就水性就不怎么样,在水中喝了几口水就晕了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昏很晨晨的醒来,发现自己处在矮小窝棚之中,显然是被人救了起来。

洪七勉强站了起来,感觉头重脚轻,腹内饥饿,走出窝棚,想寻些吃的。走出窝棚,外面使用简陋篱笆院子。只是一个老者带着以孩子走了进来。那老者见洪七从窝棚里走了出来,边对洪七道:“这位壮士,你可大好了。”说的却是汉语。

洪七没想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汉人,不禁一愣道:“多谢老者救命之恩,不知此地乃何处。”

那老汉道:“这里是这里叫阿勒锦,距离会宁府百余里。我们这里的人就是以打渔、打猎为生。那日在河滩之上见你昏厥,看你的发饰倒是汉人,因此将你救了起来。你已经昏睡3日了。要是在不醒,我们只能放弃你了。”

洪七道:“这是为何?”

那老汉一指四周道:“你看看,我们这个村子受不了金人的盘剥,正在准备整个村子向东迁徙。”

洪七道:“听老汉会说汉语,倒是让我奇怪,这个村子住的是汉人吗?”

那老汉警惕道:“我还没有问你是什么来路,你到问起我来了。”

洪七道:“我是中原人,流落幽州当了乞丐,名唤洪七。被金军掳掠道军中,作为养马的马夫,前几日跟跟金人起了争执,被扔进了河里,多亏老丈相救,才能得活命。还请老丈指一条明路,让我回到中原。”

洪七说话半真半假,不过到是取得了老汉的信任。那老汉道:“你落入的那条河为仆干水,这里百姓都行胡,所以这里叫胡家窝棚,我是这个屯子的屯长,你叫我胡老伯便是。我们原本是幽州的汉人,原来契丹人就对我们族人进行残酷盘剥,我们族人不堪忍受,数十年前就北上到这里,以渔猎为生。

后来这里女真人崛起,开始女真人还是笼络我们,我们也帮助女真作战反对契丹。但是如今女真建国,对我等盘剥更甚与契丹。他们推行猛安谋克制度,要不是当初我们帮过老王阿骨打,整个部落都会被投入猛安谋克。即使是这样,我这里的成年男子也都被强征进入加入金军,如今村子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

洪七深圳猛安谋克制度的厉害,叹了口气道:“如今天下甚苦,那里都一样。敢问老者想去何处。”

胡老汉道:“那里有什么目的,只是想沿着仆干水一路向东而去,只要没有朝廷管辖的地方就好。”

洪七道:“老伯能否带我一程,我若孤身南行,这深山老林的,定难回到中原。”

胡老汉道:“我们也有此意,现在屯子里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是缺少你这样的小伙子。”

洪七只是想跟着胡老汉走出大山,将金人就要南下的消息传递出去,可没想要跟着这群人讨生活。不过现在这些话又不便讲,毕竟现在他不可能回到会宁府再加入金军。于是他问道:“老伯,咱这个村子迁走你就不怕官府追查吗?”

胡老汉道:“会宁府离这里只有百里,我们今年的赋税还有5天就要上缴了,所以要赶在这几天走。我们在这里渔猎多年,对于仆干水的水纹情况还是非常了解到。未来的7天是仆干水水流最急的日子,我们只要乘船沿江而下,可一日百里。我们迟迟不上交赋税,那会宁府的官员定会来追查,可是那是我们已经沿河而下几百里了,他们那里去找。”

洪七道:“要是他们也派船只寻找呢?”

胡老汉道:“这个你放心,仆干水7日之后就会变得平缓,然后就会上冻。不出半月就会大雪封山,那时候道路艰难,谁也找不到我们了。”

洪七一听还有半个月就大雪封山,心中有些焦急。他在金国待了几年了,只不过都在幽州和黄龙府一带活动,没想到这里大雪封山如此之早。真的要是封山,自己还不能将消息送出去,那就麻烦了。

胡老汉看出洪七一脸愁容了,于是问道:“洪壮士为何满脸愁容。”

洪七急忙掩饰道:“也不知几日没有吃饭了,感觉腹内饥饿而已。”

胡老汉一听笑道:“这倒是怠慢了。”说着就去给洪七准备吃食了。

第二日胡老汉集合起来全村的老少,这个村子只有20几户人家,不足百人,都是老少妇孺,最大的孩子不过十四、五岁。也许是受大金人盘剥太甚,他们对于搬迁没丝毫的抱怨,也没有表现出对他们被强征入金军的家人的思念。其实对于这种情况洪七是非常了解的,因为金人的猛安谋克制度是终身制的,只要加入猛安谋克就是终身为军,什么时候回家那是没有定数的。除非是天下太平无仗可打了,但是现在四出征战,被迫进入金军猛安谋克的男人大概率的命运就是战死。

仆干水现在的水流已经很急了,村子边上有一个简陋的码头,有七八条船,还有几个木筏子,村民陆续的登上船只,船只装不下的物品绑在了木筏子上,村子里的各种牲畜、家禽都给杀了,将肉做成了可以保存的腊肉,一并带走。为了尽快离开这里,村里的妇孺都划桨操舟,而且面对湍急脸上毫无惧色。

洪七见这里的小孩妇女都可以战浪操舟心中佩服不已,都说汉人文弱,只不过是优渥的环境造成的,如果在这白山黑水之间住上几年,要不练就一身求生的本领,只怕都无法生存下去。

众人自知洪七不习水性,因此给他找了一艘还算大的船只。洪七登上船只,胡老汉下令开船,这个胡家窝棚的村民带着洪七沿着仆干水一路东去。他们白天行船,晚上宿营,也加上仆干水水流湍急,七八日的路程,洪七觉得已经向东南行进了千里了。

胡老汉感觉金国朝廷再也追不上来了,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了,水流也缓了下来,仔细观察水纹,水流有些浑浊,眼看就要上冻了。

胡老汉便带着族人弃舟上岸,找到了一个地势平缓的地区,趁着还没有上冻赶快组织村民挖地窖,搭建地窨子,准备过冬。

洪七自告奋勇去四周探查,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所在,到底归那里管辖。胡老汉觉得这种事情也只有洪七能做了,但是他也不放心,怕洪七走了。这村子里老的老,少的少,要是村子能够长期存在下去,洪七的成年男子的身份恐怕是不能少的。即使要走,也要给村子留下“种子”再走。

胡老汉想了想,点手教过一个小孩子来,道:“忠孝,您跟洪七去探访一番。给你洪七叔打个下手也好。”

洪七当然知道胡老汉的意思,他现在也无法离开村子,毕竟一个人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是不可能走到中原的。他只是想找找有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有没可能跟锦衣卫联系上。毕竟自己失踪后,这金国的锦衣卫知道后世应该派人寻找的。

洪七见忠孝这个孩子也就十四五岁,从里到外透着机灵,因此也是非常喜爱这个孩子。接下来的几天他就四处探查周围的道路,发现这里似乎真的是无主之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他都探访了百余里,都没有找到百姓生活的气息。洪七不断地将探究的地形划出地图,跟他记忆中金国的地形图进行比对,他感觉这里应该是金国的东方,但是就是对应不上具体的位置。

由于找不到回中原的道路,甚至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这让洪七越来越烦恼。不过这种情况却让胡老汉高兴起来。胡老汉跟洪七商量,给他取上几房媳妇,让他在这里安心住下来,也好为新的胡家窝棚百姓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洪七自知过不了这一关,虽然心中装着事情,但是还是应承下来。胡老汉给洪七一下子取了3为夫人。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洪七也想开了,反正暂时是无法将消息传回到中原了,就安心在这里享受起齐人之福了。

最近的日子过的不错,洪七成了村子里重点保护对象,每日除了交公粮,什么都不需要做,倒是养的满脸红光。不过洪七字军中待过,他知道这种日子是不能就长的,因为村子似乎可以自产自足一切所需,但是他观察后这新的胡家窝棚是附近是没有盐矿的,如果没有食盐,人是无法生存的。

洪七找到了胡老汉,道:“老伯,咱在这里没有盐巴总是不行的。屯子里存的盐巴总是要吃完的,还要找到盐矿。”

胡老汉笑道:“这些事情不需要你操心,你只要做好你的事情就好了。”

洪七当然知道胡老汉说的“自己事情”指的是什么,他道:“如果咱们的盐吃完了,咱们屯子也就没有办法在此地常驻了。”

胡老汉道:“这个我早就想好了,我为啥带着村民一路向东。向东有大海,我想这里离大海不远了,只要能找到大海,我们就能得到盐。”

洪七一愣,他没想到这个胡老汉还有这种见解,不禁也对胡老汉高看了一眼。不过他道:“我在这里探究了方圆百里,也不见大海。”

胡老汉:“那就向东探200里,不行就300里,反正今冬的盐我们是够用的,只要用一个冬天的时间找到大海就行。即使找不到大海,我们也可去高丽国避难”

洪七对高丽国没有什么感觉,因此也就没往深处去想,于是道:“那我就带人忠孝去探查往东到大海的道路。”

胡老汉道:“在你成亲的这些日子里,我已经派忠孝去向东探路去了,今天也应该回来了。”

洪七越看越觉得这个胡老汉不简单,他们前辈就能从幽州千里道会宁避祸,今日胡老汉又能够带着整个屯子的人决绝的离开会宁府,又有目的东来,再派人跟着自己探访四周,又趁着自己成亲派人寻找大海。这一环环,绝不像普通的百姓。

洪七正在生疑虑之时,忠孝突然跑了回来。他就如胡老汉的地窨子,有些惊慌道:“屯长爷爷,不好了,有人,还是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