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二五 华夏军万里东归时 女真兵南下中原地

李山非常郁闷,还没有上任,就被文官们给弹劾下来了。王定六也是气愤不已,锦衣卫跟武将集团颇有嫌隙,但是从来没有惹过文官,当然此时的文官集团也是太弱小了。没想到从来没有被王定六看在眼里的文官们今天就给来了一个下马威。

王定六本想找种师道诉苦,没想到种师道一道钧旨打消了王定六的念头。种师道直接调萧让为亲军的棋牌官接替武松,让杨志、李山南下接替时迁、岳飞管控大理国。杨志虽然是武将,但是也算是锦衣卫出去的。种师道身边的旗牌官,未来可以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员的。种师道如此的安排萧让和杨志,自然是给了锦衣卫好大的面子。

不过种师道也在有意无意在调配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和锦衣卫三方的关系,现在华夏军种武将集团势力最强,文官集团势力最弱,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现在是都反对锦衣卫,而他自己却最信任锦衣卫。

种师道自己信任锦衣卫,也不能无限扩大锦衣卫的权势,万一有一天弹压不住锦衣卫也是件麻烦的事情。这次让李俊喜当了故宁行省的布政使,给了文官集团的面子。提拔了萧让和李山也是让锦衣卫心满意足,而且萧让当了旗牌官也就暗中消弱的锦衣卫的力量,也不至于让锦衣卫扩张的过于迅速。

种师道感觉现在就是文官集团过于薄弱,入境武松探查钦察草原连一个像样文官都派不出去,想到此处他也是无奈,于是下旨给张叔夜,让他策划华夏三年再次开设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一系列钧旨下达之后,种师道率领大军东归。将故宁行省的管理丢给了张久亮、岳飞、李俊喜等人。同时武松和李二也在挑选勇士,抓紧时间训练,准备进入钦察草原。

杨志虽然算是升官了,他跟段竞逐、云中鹤(胡日嘎)在草原上也有过不错的交情,但是这次远赴大理他却是有些不满意,毕竟他的目标是进入军机处。杨志在军中显示了自己的才华,但是总是阴错阳差的不得“重用”。他这次挑选了3000士兵,将岳飞从大理国带来的滇马、驴子、骡子都收拢到了一起,总共凑齐了2万匹的牲畜,浩浩荡荡离开了大部队,够奔大理国而去。

种师道在华夏二年十一月初八启程东归,这天天色阴沉,种师道又怕出现大雪封路的现象,于是招来了樊瑞询问。樊瑞预计最近不会下大雪,但是小雪还是会有的。

种师道不敢怠慢,催促大军迅速东归。当他们来到伊犁州的时候,已经行走了半月有余,此刻连续多天的小雪也让行军行军艰难,不得已他大军停在来伊犁州。

种师道知道金军的第一次南下围攻东京汴梁是在冬天,当时黄河水封冻,女真骑兵踏着冰进过了黄河包围了大宋的首都。紧接着就是道君皇帝宋徽宗仓促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赵恒,自己则带着蔡京、童贯等难逃去了江南。赵恒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而宋钦宗用的唯一的一个年号就是靖康。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种师道确实充满了信心,他能够打败耶律大石那种超时空武器组织起来的西辽军,害怕什么呢其他的军队呢?现在摆他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和粮食。

粮食华夏军建立了这么多的农场,又有白薯这个神奇的品种助阵,给他足够的时间华夏军的粮食危机会解除的。但是“时间”呢?种师道再有先见之明也无法控制时间,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回到中原,那么一切就都晚了。现在留在中原的西军留守部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跟在西域征战一年的华夏军相比,他们很难挡住金国的铁马钢刀的。

面对行军艰难,种师道只好命令吴震和刘光世先回高昌州为大军东归打前站,并且准备各种物资。然后命令张叔夜带领一些轻骑兵尽快赶回中兴府主持政务,因为按照这个速度行军,还需要走100多天才能回到中兴府,那时候什么春耕、科举等事物就怕给耽误了。再就是命令王定六启程,带着锦衣卫高手再次去东京打探各方面的消息,并且随时回报。

张叔夜、王定六、吴震等人带人离开后,种师道稍稍放心,他命令士兵暂时休息几日,等雪停了再走,种师道大军在伊利州歇兵几日,刚刚准备启程,没想到发现了王定六又匆匆的回来了。

种师道见到王定六匆匆回来就知道情况不妙,肯定是出了了什么大事情。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折赛花传来了一张紧急的消息,金军已经大规模的南下,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前锋直指太原!

王定六带着一批锦衣卫走得走得非常快,还没有到高昌州,就迎来了高昌州想伊犁州报信的锦衣卫。中原的信鸽只能飞到高昌州,王定六在中途遇到了中途前往伊利报信的锦衣卫,当天得知金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后,知道种师道一直提到的扭转乾坤的日子到了,王定六竟然有了几份欣喜。不过现在华夏军主力远在西域,这里距离玉门关还有5000多里,到延安府更是超过8000里,真的要跟金军决战难道让大军飞回去不成。想到此处王定六也焦急起来,因此亲自带着消息文书转回了伊犁州。

种师道接到这个文书后脑袋“嗡嗡”直响,难道历史改变了吗,金人提前南下了。他看了看日期,这次是锦衣卫加急发过来的,距离今日也只有10天,赶上了800加急文书了,真的算是不慢了。只不过这寥寥数语的飞鸽传书,真的无法了解到前方的更详细的信息了。

种师道迅速将军机处的诸将召集了起来,将折赛花发来了紧急军情告知了各位将军。诸将一听即兴奋又遗憾。自从第四次远征以来,华夏军都是坚信自己是战无不克、攻无不取的,他们真的盼望着跟女真人决一雌雄,因为种师道说过,跟金人决战之日,就是重整乾坤之时!那时候就会轮到种师道坐天下了,自己多年的征战就能换来公侯之位了。可是目前他们远在西域,不知道怎么能够迅速的回到中原。

种师道见众人目光闪烁,表情兴奋,得知如今士气可用。于是指着文书上的3根鸡毛道:“安国郡主传来警讯,用3根野鸡毛飞送至此,月前收到他的平安家书用了50多天,这次只用了10日,可见事情之紧急。诸卿有何见解,今日便可议上一议。”

朱五道:“安国郡主如此紧急的报信,只怕河东之地已经非常危机了,应该尽快催促大军东归,早日与金人决战。”

吴麟却有些忧虑道:“如今大军远离中原,如何能够赶到战场。安国郡主在太原又能够坚持多久?”

吴玠道:“太原我去过,那里易守难攻,金人善于野战,而短于攻城。我军倍道行军,只需2月就可到达河东,届时就可与金人决战。”

种师道却轻轻摇摇头,道:“那有倍道行军两月的道理,鹏举帅兵从大理国万里来援还走了3个多月呢,那已经是奇迹了。如今我们10万大军要能3个月到达中原已经是奇迹了。况且我军要是真的长途奔袭,到了中原也是疲惫之师,如何跟金人作战。”

朱五也忧虑道:“如今粮草还是不足,要是开战,也总是不踏实。”

种师道此时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如今的粮食要是平时使用还能过得去,但是要是打起仗来,消耗的粮草恐怕就是平时的几倍,现在华夏军征战已经一年了,各地的存粮都是非常紧张,如果要是再进行大规模的征战,只怕到时候士兵都要吃红薯了。

此刻种师道突然明白了自己可能记错时间了,也许根本就没有宣和八年,金人就是今年南下的。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哭笑了一声,暗道:苍天真的跟我开了一个玩笑不成?若今年不西征必然可以跟女真人正面对抗,可是如果跟女真人要是打上几年,那耶律大石还是会像旋风一样崛起。那时候只怕他凭借犀利的火器,整个天下都要沉浮在他和那个松本佣的脚下。可是如今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击败了西辽,女真又南下中原,这可如何是好呢。

种师道仔细回忆历史上的金军南下,似乎是兵分两路,而且好像种师中就死在了后来的勤王过程中,想到此处,种师中突然睁开了眼睛,问道:“吴麟,你要是金人会从哪里南下!”

此时萧让急忙将中原的地图铺在了桌面之上。吴麟也没想到种师道会问自己,慌忙之间看向了地图,半响,他说道:“怪呀。金人怎么能打太原呢?”

种师道说道:“你说怎么打。”

吴麟道:“这太原府天下坚城,世人皆知。昔日周世宗(柴荣)、我朝太祖(赵匡胤)两次几乎率领倾国之兵皆不能取,还是太宗皇帝(赵光义)聚集天下之力才拿下太原。拿下太原后兵力大损,紧接着被契丹人击败,自此在无复夺了幽云十六州之力!”

朱五听完道:“依镇西伯之意,就是安国郡主能够守住太原。咱们只要徐徐推进,等金人筋疲力尽之际,便可里应外合,大获全胜。”

吴麟道:“正是此意,只要安国郡主能守城百日,待我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定可获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