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二三 靖康之变(八十八)

穿越之玩转大宋 八二三 靖康之变(八十八)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05 09:01:34 来源:笔趣阁

宋高宗的行宫便是原来汪伯彦的府衙,所以汪伯彦对此非常熟悉。他很快来到了后花园外,守在后花园的月亮门之处的正是王渊。

汪伯彦见到王渊急忙道:“王将军,陛下安康否。”

王渊道:“大人,我这是刚刚轮值,真的不知。”

汪伯彦急忙递上一锭银子,道:“麻烦将军帮我通禀一声,就说汪伯彦求见。”

王渊收起银子,露出一脸笑容,道:“汪大人,刚刚圣上又吩咐,如果是汪大人或者是丞相大人求见,一律准见,不用通报。”

汪伯彦道:“圣上酒醒了吗?”

王渊一愣,道:“圣上醉了吗?刚刚还跟我寻弓箭,现在恐怕在后花园练习呢!”

汪伯彦吃了一惊,急忙忙走进后花园。此时雨过天晴,宋高宗在后花园中扎了一个箭靶子,此刻正在一箭一箭的往靶子上射箭。

汪伯彦见宋高宗左手推弓背,右手拽弓弦,将手中的弓拉得如满月一边,随即发出一箭,虽然没有射中靶心,但是也射中了箭靶。

汪伯彦将宋高宗面色红润,气喘匀实,丝毫没有半分醉酒姿态,心中暗暗惊奇。他没想到宋高宗能够隐藏自己酒量,以迷惑众人。

汪伯彦此刻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了。

宋高宗看了一眼汪伯彦,道:“还以为种世仁会先来呢,你有何计,尽管奏来。”

汪伯彦本想将万俟卨献给他的计策说给宋高宗听,但他此时才发现宋高宗的城府很深,话到嘴边就又收了回来。

溜须拍马是汪伯彦天生的本领,为避免尴尬,他说道:“刚刚将陛下酒醉,下臣心中挂念,因此到此处给陛下问安。刚刚见陛下身体康健,神采奕奕,也就放心了。”

宋高宗“哼”道:“前几日喝酒也是如此,没见你来问安。有什么话就说吧。”

汪伯彦道:“只是问安,只是问安。”

宋高宗见状冷笑道:“尔等心思,朕早已洞悉,无非是贪恋富贵而已。”

汪伯彦急忙跪倒在地道:“臣忠心耿耿,只为陛下。”

宋高宗道:“但愿你说的是真心话,否则朕定不饶你。”说罢,又发一箭正中靶心。

汪伯彦也没想到这个宋高宗还能拉弓射箭,他看这一箭仿佛射在自己心口一般,吓得他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宋高宗接着道:“朕已然继承大统,今生心愿足矣。明日我便登上城墙,杀敌报国……”

宋高宗话音未落,汪伯彦立刻匍匐在地,道:“陛下万金之体,万不可涉险。”

宋高宗道:“想当初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哪一个不是跨马提刀,披荆斩棘,才有大宋朝200年江山,朕比不得太祖、太宗,但是也绝不像靖康皇帝(宋钦宗)那样,蒙尘于敌虏。若镇江府不能守,朕决心已身殉国!”

汪伯彦此刻真的害怕了,宋高宗都有了殉国的心思了,他汪伯彦只怕也要死在这里了。想到此刻汪伯彦磕头如同鸡奔碎米一样,哭道:“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啊!”

宋高宗懒得再理会他了,摆摆手道:“若无事情奏报,就退下吧。”

汪伯彦此刻眼珠一转,道:“陛下刚刚丞相也说过,让陛下早日移驾江陵府,不知此计可行否。”

宋高宗道:“朕可不想当汉献帝了。”

汪伯彦一听心中暗喜:去江陵便是要想办法去西北。宋高宗把去西北称作当汉献帝,那岂不是将种师道比作了曹操。种世仁是种师道的长子,当初曹操之子曹丕可是篡了汉献帝位,推翻了汉朝,建立的魏朝。由此可见,宋高宗此刻已经不信任种师道父子了。

汪伯彦想到此处,低声道:“如果陛下不愿西狩,东行可行乎?”

宋高宗见汪伯彦话里有话,道:“有话尽管讲来,何必拐弯抹角。”

汪伯彦于是就把万俟卨的计策跟宋高宗讲了。宋高宗听了以后还是有些犹豫。

汪伯彦道:“此事若成,也许可保大宋半壁江山!”

宋高宗道:“好吧,你去安排,不过此时不可与丞相知晓。”

汪伯彦喜道:“陛下圣明,臣就去安排诸事。”

宋高宗见汪伯彦离开,立刻传旨道:“去传旨王渊,就说朕酒醉头痛,今晚谁都不见。”

种世仁回到府邸叫来了项充,把在大堂上宋高宗跟他讲的话说了。

项充一听就愣了,他道:“这个万岁爷是要去江陵,还是要死守镇江?”

种世仁道:“圣上之说是让我听我安排。”

项充道:“那是守还是走呢?”

种世仁道:“我们只有不到千人,如何面对数万金虏的进攻。走是必然的了,我叫你来就是问你何时可以开船,沿水路够奔江陵。”

项充道:“现在风驻雨停,但是长江之上还是水流翻滚,逆流而上太过危险。我估计还等两三天,等水流平缓些才好。”

种世仁道:“你快些准备,等水势平缓立刻弃城而走。也不知包道乙和燕小乙二人救兵到那里了。”

项充道:“如今逆流而上危险,雨停浪小之后,顺流东去倒是可以加快速度。要是顺利的话他们应该快到了。”

种世仁道:“但愿他们能够按时到镇江,有他们接应就好了。你快去安排西行之事。”

种世仁等项充走了觉得一阵阵倦意袭来,也就在书房混混沉沉睡去了。第二天天光大亮,他想到还要跟宋高宗商议西行江陵之事,因此早饭已没吃,匆匆赶到宋高宗的行宫。

种世仁见到了当值的王渊,王渊对种世仁道:“侯爷,圣上昨日吩咐过,他酒醉头痛,谁都不见。”

种世仁叹了口气,道:“圣上刚刚休息登基不久,就如此沉迷歌舞美酒,如何是好?”

王渊见状笑道:“咱们做臣子的只要当好差事也就是了。”

种世仁看了看王渊这老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咱们西军老人中也就是你够豁达,好好当差吧,我是不会亏待于你的。”说罢,种世仁转身就要离开。

王渊将种世仁要走,急忙道:“且慢,大公子。”

种世仁一听他叫自己“大公子”,显然这是王渊在强调他西军出身的身份。王渊是个激灵圆滑之人,此刻强调身份,想必有要事相告。

种世仁停下脚步,回头看王渊表情犹豫,遂道:“什么事,尽管说来。我在,你怕什么,天塌下来,有华夏军给你撑腰。”

王渊道:“大公子,其实当今圣上酒量深不可测,昨日根本没有醉酒,下午还练习了一会儿弓箭呢!”

种世仁一听,眉头一皱,道:“竟有此事?”

王渊道:“这还不算。昨日圣上下旨说你和汪伯彦大人,不论谁先来,都不用禀告直接相见。后来汪伯彦大人来了,不知跟圣上说了什么,然后就下了这道怪旨意,说是谁都不见!”

听完王渊的表述,种世仁大怒道:“汪伯彦这个狗贼,又要蛊惑圣架。我现在就要面圣,提醒陛下不要守着佞臣的蒙蔽。”说罢,就要往里闯。

王渊一听急忙拦阻道:“大公子,这里是圣上休憩之所,万万不可硬闯。”

种世仁此刻也冷静下来,道:“王渊,你虽然是御林军统领,可别忘了西军出身,我家世代对你不薄,你要分清远近亲疏。”

王渊立刻正色道:“大公子放心,汪伯彦如有对陛下不利之异动,我立刻禀告。”

种世仁道:“好,但如汝言!”

种世仁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府衙,召唤来了项充。他对项充道:“这个汪伯彦要犯上作乱,你先把手头事情暂时放一下,你带人去找汪伯彦,让他带着自己家丁上城守卫。”

项充道:“他如果不从又当如何?”

种世仁道:“我这就下令,让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带着自己的家丁上城守卫,若有不从就地擒拿!”

项充道:“若侯爷下令,下官即刻尊令行事。”

种世仁那里懂得调兵遣将,他命令好下,可是宋高宗登基后,跟随他逃难的随从又百余人被他封了各种官职,这些原本随从刚刚有了官职必然又开始招募家丁,虽然时日不多,百余官员的家丁也有千人。

这千余人每人负责那段城墙的防卫,谁负责守卫的饭食、武器,种世仁都没有安排,只是下令简单的将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丁赶到城墙上当差。因此命令一下,整个镇江府乱作一团。

种世仁也毫不在意,他本来也没想守卫镇江府。只是希望汪伯彦不肯上城墙,好给他一个把汪伯彦抓起来的理由。

种世仁这是一道典型的“乱命”,他的命令一下自然有人反对。不过现在镇江府最大的势力就是项充手下的这几百水师。任何一个官员反对,项充毫不手软,立刻将这些官员抓捕投入大牢,一时间大牢也是人满为患。

不过让种世仁震惊的是,汪伯彦并没有反抗,而是老老实实的听从了种世仁的命令,带着家丁上了城墙。不但他上了城墙,还让原来镇江府的三班衙役几十号人也都上了城墙。

种世仁忙活了大半天,将大多数的官员家丁都赶上了城墙,城墙之上这些官员的家丁没吃没喝,怨声载道。种世仁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命了水师的火头军,多做一些饭食送上城头。同时,他也亲自登上城头查看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