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八一七 靖康之变(八十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八一七 靖康之变(八十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18 08:16:47 来源:笔趣阁

种世仁夺了禁军的兵权,镇江府内外军事之事都决于他一人之手。不过种世仁从出仕以来就是文官,虽然在西军中长大,但对军事之事也只是一知半解。

不过种世仁这一路南下,深知锦衣卫的重要性。他掌握兵权之后,立刻命令樊瑞在军中挑选精明之士加入锦衣卫,打探消息。另外命令项充抓紧训练水师,以防金兵南下。

樊瑞招募了一些人手充实锦衣卫,不过新招募的锦衣卫一时也难堪大用。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手下为数不多的老人派出去联络江南各地锦衣卫。如今江南锦衣卫只有秀州、杭州、泉州、江陵和襄州五个据点。

樊瑞决定先派人去联络秀州和江陵的据点。因为秀州是锦衣卫起家的地方,在那里锦衣卫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而江陵则由韩世忠驻扎在那里,哪里可是有8000水师的,如今看来这只水师可是最可以依靠的力量了。

樊瑞派遣人去秀州,将镇江府的情况报告给当地的锦衣卫。秀州的锦衣卫要是知道了镇江府的情况,那里的飞鸽就可以飞到延安府,因此种师道也就知道镇江府的情况了。

另外樊瑞本想亲自去江陵寻韩世忠搬兵护驾,可是如今种世仁身边根本离不开人,他也就只好作罢。于是选派自己的两个亲信,包道乙和燕小乙去江陵搬请韩世忠前来镇江护驾。

这个包道乙跟樊瑞是亦师亦友,善用飞刀取人性命。樊瑞从西征回来后,觉得自己一身的“呼风唤雨”的本事得有个传人,后来他发现这包道乙对奇门遁甲颇感兴趣,于是也就让他加入锦衣卫留在了自己身边,二人闲来无事,也经常探讨一些道法心得。

而燕小乙本来是大户人家的仆人,为人激灵,善相扑弩箭,后来主家遭遇了兵灾之祸,自己也就成了难民,樊瑞见燕小乙机灵懂事,便留在身边,如今也就是一个家仆,并没有进入锦衣卫。

樊瑞选这两个人也是深思熟虑的,其中包道乙是正经锦衣卫出身,并不是他最近在镇江府临时招募的那些锦衣卫。深知锦衣卫的联络方式,到了江陵也行事方便,而燕小乙为人精灵,知道察言观色,做事情让樊瑞放心。

二人接到了樊瑞的指派,拿了种世仁的亲笔书信,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奔江陵而来。到了江陵,包道乙并没有直接去荆湖北路经略府衙门去找韩世忠,而是带着燕小乙来到了江陵锦衣卫的驻地。

原来江陵的锦衣卫据点是一个转卖西北货物的商栈,如今金军南下,围困襄州,而巴蜀的刘星源又自立为王,江陵的商栈通往西北的商路已断,往日生意兴隆的商栈如今已经是非常冷清了。

包道乙到了商栈立刻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商栈的锦衣卫自然有人接待。不过他在锦衣卫得到的消息可是让他吃惊非浅。

原来锦衣卫指挥使王定六已经失踪多日了,如今锦衣卫归属时迁掌管。时迁用飞鸽传书,让中原、江南各地的锦衣卫全力探查,寻找王定六的下落。

在三河镇的时候包道乙还是见过王定六的,当时王定六决定走旱路,而樊瑞走水陆,本来相约在镇江府相聚,没想到王定六迟迟没有来镇江府。

包道乙等锦衣卫都觉得王定六走旱路是舍不得他那三匹宝马良驹,而之所以没有到镇江府是因为王定六又去探查别的消息去了。但是,后来又各种流言蜚语也在镇江府传了好一阵子,最终樊瑞下令镇江府的锦衣卫不许讨论王定六的去向之事,这才让各种流言平息了下来。

没想到在江陵府得到了王定六失踪这么一个惊天的消息,王定六在锦衣卫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王定六的神秘消失顿时让包道乙六神无主。

包道乙如此反应,各地的锦衣卫们也都是如此,他们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寻找王定六,如今偌大的江陵锦衣卫的据点也没有几个人了。更没有什么人安排包道乙见韩世忠的事宜。

包道乙心慌意乱,也不去经略府去请韩世忠,连续几天在镇江府周围转来转去,向没头苍蝇一样到处寻找王定六的下落。

燕小乙看不下去了,他劝说包道乙不要忘了了这次来江陵府的任务,还是快去经略府请韩世忠发兵镇江府才好。

而包道乙却觉得寻找王定六最为重要,他对燕小乙道:“小乙兄弟,没想到王定六大人失踪,如今他生死不明,时迁大人命令各地锦衣卫全力查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因此我必须要查找王定六大人的下落。”

燕小乙则道:“包大哥,这里是江陵,你去哪里找,要找也要去三河镇找啊。”

包道乙当时愣住了,道:“王大人日行数百里,说不定也到了江陵附近。”

燕小乙道:“就是到了江陵,也轮不到包大哥你立这个功劳吧,这里的锦衣卫恐怕将附近的村寨山庄都过了即便筛子了。”

包道乙一听便锤头丧气坐在椅子上,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燕小乙道:“我们来干嘛来了?”

包道乙这才反应过来,道:“对,搬兵!搬兵!”

燕小乙道:“我听我家主人说,这王大人这次不远千里去东京,就是把康王和平西侯要请到西北,成就一番大事。”

包道乙道:“还请小乙兄弟说明白些。”

燕小乙道:“包大哥,那王定六大人虽然手眼通天,可是毕竟是华夏王爷的家将。平西侯可是华夏王的长子,孰轻孰重还要仔细掂量。”

包道乙道:“听小乙一番讲解,到让我茅塞顿开,明日你我便到经略府衙门找韩世忠大人要兵。”

燕小乙道:“没有包大哥不圣明的。”

第二日,包道乙和燕小乙来到了经略府,他们发现经略府也是冷冷清清的。包道乙将锦衣卫的腰牌和种世仁的亲笔信递了上去,接待他们的军官看了看这两样东西,满脸的疑惑。让他们在公事房中等候,自己则进入经略府去报信。

包道乙和燕小乙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前来接待。

包道乙疑惑道:“莫不是韩世忠不认锦衣卫腰牌和平西侯爷信件。这里荆湖北路毕竟是宋朝廷的地盘,不归华夏军统辖。”

燕小乙道:“我看不会,如果韩世忠大人不受华夏军的指令,江陵的商栈也不会开那么大。”

二人正在交谈之际,公事房的大门开了。二人急忙站起身,向门外施礼

包道乙以为是韩世忠公事繁忙,所以姗姗来迟,没想到他抬头一看,却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夫人走了进来。

包道乙、燕小乙二人对视一眼,面露尴尬,却不知道如何答话。

那夫人的身后的丫鬟这道:“这是我家经略相公韩世忠大人的夫人梁红玉,你二人有什么话跟夫人讲便是。”

梁红玉倒是分厂大方,她走到主位上坐下,将腰牌和书信放在了桌子上,道:“你二人真是锦衣卫?”

包道乙道:“小人是锦衣卫,这个燕小乙是樊瑞大人的亲随。”

梁红玉道:“樊瑞?没听说过。你么真的从镇江府来。”

包道乙道:“真是,受平西侯之命令,请韩大人发兵去镇江府保护康王。”

梁红玉冷笑道:“你们既然从镇江府来,难道不知康王已经在江陵继承大统,改元建炎了吗?你还一开口一个康王的,想必是金虏来的探子,来人给我抓起来。”

梁红玉话音未落,立刻从公事房外,闯进几各力士,将包、燕二人押了起来。

包道乙此时大骇,他高叫道:“夫人冤枉,我等却是受平西侯之命来求救兵的。”

梁红玉道:“那里来的骗子,先关起来再说。”

包道乙大声呼喊“冤枉”,此时燕小乙倒是冷静,他道:“夫人且慢动手,我们也是跑不了,小人确有下情禀报。”

梁红玉一想也对,她摆摆手道:“松开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说辞。”

燕小乙道:“夫人,我们确实从镇江府来。那个时候只是传说康王要继位,我们离开时,他确实还没继位。我们实在不知,这锦衣卫的腰牌和书信都能证明我等的身份。”

梁红玉道:“都说你们锦衣卫行事速度快,怎么康王继位的事情的明诏都传到了江陵,你们二人怎么如此之慢。”

燕小乙道:“夫人,这镇江府锦衣卫实力弱得很,哪有什么轻骑快马让我们骑乘,我们就是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能快得那里去。再说我们在镇江府盘桓了几日,寻找王定六大人,故而耽误了时辰。”

梁红玉上下打量了一番燕小乙,道:“你倒是一个伶俐的小厮,我且问你,王定六大人怎么了?”

包道乙一听急忙将话头岔过去,道:“夫人,小乙不是锦衣卫,这里详情他不知道。是王定六大人下令让我们探究周围的水路情况,听说是要为康王和平西侯回西北探路。”

梁红玉听后将信将疑,道:“怨不得这城中的锦衣卫少了不少呢?”

燕小乙道:“夫人若是还有怀疑,就去验证着锦衣卫的腰牌,还有平西侯爷的亲笔书写。”

梁红玉道:“最近江南锦衣卫战死了不少人,这腰牌恐怕也流落道民间了,至于这书信吗?我会查验的。你们二人先去休息,我自有主张。”说罢她一挥手,对那几个家将道:“给他们找个干净的所在住下再说,别为难他们。”

燕小乙见状道:“夫人,这军事紧急,还请夫人转告韩世忠爵爷,赶快出兵啊!”

梁红玉听了有些不耐烦,她拍了一下桌子,呵斥道:“这等事情还用你这小厮教我不成!你先去休息,早晚给你一个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