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八九 靖康之变(五十四)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八九 靖康之变(五十四)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3-10 14:04:21 来源:笔趣阁

萧仲恭带领人马杀入了洛阳城,洛阳城有百姓有50万之众,是当时中原也许是世界的第二大城,而且城中各路人马还有3万多人,要是组织起来萧仲恭区区3000人马怎么也不会取胜。

但是洛阳城各路军马聚集缺少统一指挥,再加上金兵突然袭击,也就乱了方寸。王彦等人身边没有如智勇这样的奇葩亲兵,所以战事一开他们自觉不妙,也不知道金兵又多少人马,所以他们还是顺利的逃出了洛阳城。

萧仲恭经过一夜的征战,控制住了城池。此刻他心内狂喜,东路金军占领了汴梁,西路金兵虽然没有东路金兵的战绩辉煌可是也击退了华夏军,围住了襄州。不过这两路人马都有20万之众,自己只是一支偏师,区区几千人马就占领了洛阳城,这种功劳只怕也不必宗望、总弼小。

不过面对如此一座大城,萧仲恭也为了难,他手下人马太少了,要想守住这座城池也是不容易。为此萧仲恭一边向东京都宗望报捷,请求他派遣援兵守卫洛阳城,一边关闭洛阳城门,整顿军马,多插旌旗,虚张声势,以防李良嗣等人复夺洛阳城。

李良嗣逃出洛阳城后,来到了龙门山。此刻他身边只剩下了郭盛、关胜和几十个士兵。原来藏在龙门山金兵扎下的秘密营地被他们发现了。李良嗣仔细清点了一下金兵留下的锅灶,发现这里不过驻扎了几千士兵而已。

李良嗣叹息道:“难道偌大的洛阳城就被几千金兵夺走了不成!”

郭盛道:“大人勿忧,我这就下山去寻找王彦等人,如果金兵人少,咱们组织兵马再复夺洛阳城。”

李良嗣沉声道:“先聚集人马再说吧。”

郭盛遵命,带领10个骑兵下山而去。

王彦保护着李纲等人退出洛阳城,再北城之外遇见了同样退出洛阳的翟兴、翟进、折可求等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如何行动。原本再洛阳城内就一个人一个主意,现在更是吵闹成了一团。

折可求听着头都大了,他猛然道:“都别说了!咱们这谁官职最大!”

李纲一听,就要从坐着的山石上起身,不过他刚站起来就又坐下来了。他明白他的兵部侍郎、尚书右丞相都是钦宗皇帝封赏的,在这里也无人当回事。

王彦倒是识趣,道:“当然是侯爷您爵位最高,这里您说了算。”

折可求道:“你误会了,我是说李良嗣大人。王爷让李大人来洛阳整顿兵马,如今他却不知去向,赶快派人寻找李大人,未来去向请他决断。”

翟兴道:“诸位大人,我是洛阳本地人,熟悉洛阳大街小巷。昨夜南门火起,金人就是从那里入城,所以咱们人马都是从北城撤出。就连一丈青、黑旋风这等受伤的将领就顺利出来了,而且到如今也不见金兵出城追赶,可见金兵不是很多,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见李大人的踪影,我担心李大人是不是归天了。”

翟兴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众人都无法反驳,此刻现场一下子静默下来了。

就在众人沉默不语之时,突然有士兵来报,说是小将郭盛回来了。众人聚拢目光向远方观看,只听着马挂銮玲声音响亮,小将郭盛就来到了进前。

郭盛跳下马来,对折可求行礼,道:“侯爷,李良嗣大人如今龙门山落脚,他让我等召集各路人马去龙门山聚齐。”

折可求一听,吃了一惊,道:“李大人怎么跑到南边去了。”

郭盛简单的把李良嗣昨晚遭遇说了一遍,众人听后连称“侥幸”!

折可求道:“那咱们就去龙门山与李大人汇合。”

王彦却道:“侯爷,如今我们这里也聚集了五六千人了,要是贸然绕城南下,动静太大,如果城中金兵冲杀出来只怕我们也难以抵挡,徒收损失。不如派出精锐小队,将李大人保护到这里便是了。”

折可求刚要说“言之有理”,但是看到翟兴又欲言又止,于是问道:“翟大人有何高见。”

翟兴道:“高见不敢当。我只是觉得昨夜败得蹊跷,如今我聚集在这里金兵不敢出战,很有可能他们兵力不足。咱们若是大张旗鼓的去南城,到可以试探一下他们虚实,顺便召唤昨日逃散的各路士兵。”

王彦道:“若真有金兵大队又当如何?”

翟兴道:“所谓金军精锐者,骑兵也!洛阳城三面山水环绕,唯独东门外是平原,我军可以从北城,绕西城,专挑靠山近水之路行军。这些地区金兵骑兵施展不开,若金兵出城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万无一失。如果金兵不敢出城,就说明金兵兵力不足,那时我等可以考虑复夺洛阳之策。”

折可求道:“翟兴之计甚善,就按照他说的办!就请翟氏昆仲带路吧”

众人见折可求发话,也就不在争论了,他们立刻整顿了人马直奔南城而去。一路之上,他们并不隐藏行踪,而是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恐怕洛阳城中金兵看不到。

金兵偷袭洛阳城之时,大多数逃出城的将士都是寻找山高林密的所在藏身,如今看到大军招摇过市,纷纷加入。折可求的军队从北城出发之时的五六千人,到了龙门山就将近万人了。

折可求带领人马一路行军,洛阳城的金兵并没有出现,这让诸将都纷纷臆想,众人都觉得洛阳城中人马并不多。

李良嗣见折可求带回来万余人马,非常高兴。不过对于下一步如何行动,李良嗣也是好无见解。不过连番的征战,李良嗣深知种师道推荐的翟兴是统兵之帅才,此刻他只好问计翟兴。

翟兴道:“如今各位将军都有各自的打算,军队如散沙一般。现在说下一步去哪里都是虚妄之事。如今应该尽快整顿队伍,统一号令,聚集粮草,填饱肚子。”

听翟兴这么一说,众人才想起来自从昨夜征战以来,大家水米没有打牙,如今一经过翟兴提醒,都饥肠辘辘起来。

可是他们昨天晚上都是仓皇出逃,随身别说是米粮了,就连做饭的家伙都没带出来。人是铁饭是钢,眼前万余人的口粮立刻就成了问题。

李良嗣道:“眼下缺粮,如之奈何?”

李良嗣话问的大伙,可是众人如今都把眼光投向了翟兴。

翟兴想了一会道:“可南下到伊川借粮。”

所谓借粮就是抢劫,翟兴话一出口,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李良嗣。

李良嗣道:“我华夏军乃仁义之师也,上受天意,下护黎民,这借粮之事吗?哎,就按照翟兴说的办吧。翟兴大人,这里的将官随你调遣。”

翟兴道:“我兄弟翟进熟悉这里的山川地势,可以协助大人安营扎寨,坚守龙门山。我请孙立、关胜二位将军及1000人马,去伊川县城借粮。”

李良嗣道:“如此甚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翟兴和关胜、孙立二人,带领人马,下了龙门山直奔伊川县城而去。秋沙沟是到伊川县城的必经之路。翟兴等人到了秋沙沟已经是又累又饿。他看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也是无奈,只要命令士兵就地休息,然后命令火头军弄些野菜、草根充饥。

萧孟恭负责留守怀州,并且要负责运输给萧仲恭的军粮补给。萧仲恭带领人马尾随李纲的残兵直奔洛阳而来,身后的王彦从滑州尾随萧仲恭的部队。

王彦带领的人马不少声势浩大,打着宗泽的旗帜招摇过市。他们的行踪很快被萧孟恭发现了。他开始没有注意道王彦兵马的去向,他也听说了宗泽连胜13阵,在李固渡大破解珍的事情,因此他畏惧这只队伍,并没有与之交战。其实当时金兵大多数都地方守军都是如此心态,一般不招惹打着宗泽旗号的义军。

可是当萧孟恭发现王彦道队伍也是去洛阳的时候,立刻就担心起萧仲恭的安危了。本来押运粮草由收下将官带领就可以了,但是这次萧孟恭还是自己亲自出马。萧孟恭带领2000人马押运粮草紧随这王彦部队而来。

萧孟恭本想派人快马通知萧仲恭,可是他担心要是派遣新归附点士兵去,这些士兵要是看到宗泽的兵强马壮再投降宗泽,将自己的行踪告诉宗泽,那可就坏了。如果派自己心腹之人去,他的心腹士兵都是从北方而来,根本不熟悉中原的道路,要是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宗泽的大队人吗,也是不容易。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沿着义军进军的方向,悄悄在跟着义军走,并且派出探马打听消息。他相信凭借他兄弟的本领,绝不会被义军一口吃掉。如果双方僵持不下,他就可以从身后发动攻击,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帮助萧仲恭一举获胜。

不过萧孟恭本来出来的晚了很多天,押运粮食不可能走的很快,因此他总是在距离王彦队伍身后100多里的地方。王彦、萧孟恭的探马都没有他听到对方的存在。

直到萧孟恭发现去往洛阳东的道路被挖断,他才觉得不对劲,急忙忙派出探马四处打听,当他听说萧仲恭跟义军在秋沙沟发生了一场大战,然后生死不知的时候心中非常焦虑。

他、肖孟恭知道萧仲恭文才武略不同凡响,断断不会不明不白的死去。因此带领人马来到的秋沙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