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八三 靖康之变(四十八)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八三 靖康之变(四十八)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3-10 14:04:21 来源:笔趣阁

萧仲恭、萧叔恭兄弟带领人马追杀折可求、王彦,他们来到龙门沟前隐隐约约的看到了王彦的大纛旗。此刻他们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妄图一举消灭王彦、折可求,然后趁乱抢夺洛阳城。

可是他们几千人马也是陆陆续续来到龙门山下,萧仲恭发动攻击的时候身边也就有千余士兵。不过萧叔恭觉得这千余人对付王彦的几百残兵足够了,因此带领人马一马当先就杀入了龙门沟。

进入龙门沟之后,他果然看到有不少义军士兵疲惫不堪散再各处休息,还有不少军官驱赶这些士兵继续行军。本来已经疲惫以及、懒得动弹的士兵,看到金军出现立刻来了精神,他们腿上如同长了弹簧一样从地上迅速爬起,来不及拿起地上的刀枪,就向龙门沟深处逃了过去。

萧仲恭一见“哈哈”大笑,吩咐道:“不要贪恋斩杀南蛮,驱赶这些腌臜往洛阳城方向,咱视时机夺城。”

萧仲恭此时间已经得意忘形了,他完全忘记了跟随自己进入龙门沟的不过区区千余兵马。他带着手下士兵紧紧追赶义军残兵。追着追着,他突然感觉不对,这些残兵表明邋遢,可是跑起了可是不慢,而且似乎对地形非常熟悉,自己带人追赶了半天,并没有斩杀一名敌军。

萧叔恭警觉之下勒住马匹,四面观看,发现四周山势险峻,树高草密,正是打伏击的好场所。而此刻那些义军残兵却都不见了踪影。

萧叔恭暗叫“不好”,他急忙吩咐道:“撤兵,快撤兵。”

萧叔恭话音未落,只听四面悬崖之上梆子声音大作,随着梆子声响,箭如飞蝗一般扑向了金兵。金军躲闪不及,不少士兵被当场射杀。

一阵乱箭之后,密林之内战鼓声“咚咚”响起,一时间龙门沟内杀声震天,郭盛、翟兴各带一队人马,从两侧的山坡之上杀了下来。

萧仲恭千算万算也没想到,敌军能在这里设置伏兵。如今天色已经快黑了,金军战了一天早就精疲力尽,只不过被胜利的精神支撑着作战,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而郭盛、翟进带领洛阳兵则是在这里养精蓄锐了一天的生力军,在加上足足有万余精兵是金军的数倍,他从山坡之上冲杀下来,以上克下,瞬间就将金兵的队伍冲击的七零八落。

萧仲恭自诩为知兵善战大将,可是面对如此景象毫无办法,无奈之间只好带着兄弟萧叔恭往龙门沟外冲杀。

陆续来到龙门沟外的金兵并不知道沟内发生了什么,还在陆续往沟内涌入。沟内的败兵则不断的向沟外逃。两部人马瞬间将龙门沟口堵得水泄不通,面对铺天盖地杀回了的洛阳兵,金兵开始惊慌失措,自相残杀起来。

折可求此时又换了一匹战马,一身铁甲的他又一次拔刀上阵。王彦等人阻拦不住,只好和关胜一起,一左一右跟着折可求一起往前杀,洛阳士兵那里看到过这么强势的将军,顿时也激起了仅存不多的血性,各个奋勇争先杀向敌军。

折可求坐着战马之上,指着萧氏兄弟高声道:“番将,中计也。下马受降,饶尔等不死!”

萧氏兄弟那里见状那里还敢乱战,萧仲恭对萧叔恭道:“兄弟,杀出一条血路,冲出沟去再做道理。”

萧叔恭见前面拦路的都是自己怀州兵,低声问道:“这怎么杀呀?”

萧仲恭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不下决心,你我均死无葬身之地也。”

萧叔恭顿时明白了,他高声道:“要活命的都闪开了。”说罢,挥舞大刀在前方开路。也不管前方是谁,只是用刀一通乱砍,竟然让他杀出了一挑血路,引着萧仲恭冲出了龙门沟。

萧仲恭跟随萧叔恭杀出了龙门沟,此刻天已经黑了下来。萧叔恭此刻已经有些惊慌了,他对萧仲恭道:“兄长,咱们怎么办。”

萧仲恭道:“先把咱们的信号打出来,让将士们向我们这里聚集。然后在缓缓沿着官道大路退却。”

萧叔恭道:“如果打出信号,只怕引得敌军追击。”

萧仲恭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我亲自断后,如果敌军敢来追赶,咱们寻得一个平坦所在,跟这群南蛮决一死战。”

萧叔恭一听,道:“我愿意遂兄长一同断后。”

萧仲恭率领契丹金兵倒也算是百战之师,随着些这“萧”字的灯笼挂在拉三军司命的大旗之上,混乱不堪的金兵逐渐向萧仲恭所在的位置聚拢,金军的秩序也逐渐的恢复了。

折可求带领诸将深陷在龙门沟内金军斩杀殆尽,带领人马来到龙门沟的入口。他往龙门山方向看去,这金兵竟然打出了三军司命的大纛旗,在召集溃兵。折可求也是征战多年的沙场大将,他一看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折可求对诸将道:“金军首领不可小觑,如此慌乱之时还知道收拢兵马实在难得。今日若不除去,定会成为华夏军心头大患。”说罢,举刀就要继续冲杀。

这是王彦一下子从马上跳了下来,保住了折可求的马头,道:“侯爷,不能打了!天色已晚,我军将士多有雀蒙眼(夜盲症)之人甚多,无力再战了。”

翟兴也劝道:“侯爷,如今我们已经取得大胜,足可以振奋人心了。不如退回守卫洛阳,等待华夏王的援军。如果盲目出战,若再生枝节,恐得不偿失也。”

折可求将诸将都无再战之意,况且翟兴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也就不在坚持了。他指着萧仲恭的旗号道:“今日就放过这个狗贼了。”

萧仲恭见自己周围又聚集了一些人马,心中有了底气。他命令自己旗牌官带着队伍,点上火把沿着城外官道向南退去。自己则和萧叔恭带领精锐骑兵为大军断后,以防被义军袭击。

自从北方乞颜部归降种师道后,华夏军得到了一批百岔铁蹄马,不过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种师道将不多的百岔铁蹄马主要分给了自己的亲军和锦衣卫。时迁作为锦衣卫的二号人物,也是分到了一匹。

这种百岔铁蹄马耐力速度都是一流,号称能够日行500里,但是这种马要是长途快速奔袭之时需要用“走马”骑法,就是让马快速的走动,而不是奔跑。可是今天时迁真的有些着急,他也不惜胯下马了,紧催座马直奔秋沙沟而来。

秋沙沟距离龙门山不到30里路,时迁很快就到了这里。不过他到了战场上一看也傻眼了。战场之上尸横遍野,各种制式的刀枪、旗帜、帐篷丢的满地都是,也有不少无主的战马在战场之上游荡。从尸体上看,显然是义军败了,而且是惨败。不过让时迁奇怪的是获胜的金军并没有打扫战场,也是不知去向了。

时迁正在疑惑之际,突然听到有人低声哀嚎。时迁仔细一看是一名义军的伤病,时迁急忙过去询问义军去向。那伤兵用尽最后力气一指,然后就气绝身亡。

时迁沿着士兵手指的方向,找了个下去,也就前进了几十里路,就发现了一群义军士兵。这群士兵为首之人正是孙立和王善。

秋沙沟战事一开,王善、孙立指挥人马将金军的精锐骑兵团团围住,打了一个不相上下,如果长期的这么打下去,凭借着义军人多势众早晚会获胜,没想到萧仲恭带领金军步兵从义军背后杀了粗来。平日缺少演练的义军自然不是对手,顿时溃败了。

好在萧氏兄弟的目标是王彦,所以王善、孙立被金兵冲散后,并没有遭到特别凶狠的追杀。他们逃出了十几里路后发现没有追兵了,于是开始树立起了旗帜,开始聚集残兵。他们是沿着官道撤退的,跟随着他们的士兵也算是比较多的,大旗树立起来之后,陆陆续续的聚集了5000多人。

孙立、王善打探了一下王彦的去向,有士兵看到了王彦、折可求带领人马从小路逃走了,随后金兵就顺着小路尾随追了过去。

孙立、王善这才明白为何自己能够轻易的逃离战场,不过他们也担心起来,下一步他们该是何去何从呢。

王善还是想回洛阳去做宋朝廷的官员或者去寻找李纲做他的部将,反正义军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而来。孙立自从宗泽死后,觉得没有了靠山,不过他发现华夏军还是凭借军功就能升迁,对于他这种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倒是一个好去处。因此他想去伏牛山,看看那里能不通过锦衣卫联系上华夏军。反正二人没有一个琢磨这怎么去营救折可求和王彦。就在二人意见相左,正再商议争执的时候,时迁到了。

时迁见二人在不住的争论,便询问道折可求的去向。当他听说折可求沿着小路去龙门山,金军随后尾随而去的时候,时迁顿时恼怒了。

时迁怒斥道:“你二人再次行无端争论之事,去不肯发兵前去救助平东侯爷,是何道理?”

孙立将时迁发怒,顿时语塞。

还是王善圆滑,道:“我二人正在商议如何援救折侯爷呢?”

时迁道:“有什么可商议的,快快发兵就是。”

王善道:“那条小路是如羊肠一般细小弯曲,只能单人独行,大军行进无法展开,如何施救。”

时迁一听也不知所措了,他算了一下时辰,如今就是沿着小路赶到龙门山也是晚了。如今只能祈求折可求能够顺利到达龙门山与翟氏兄弟汇合,如果那样倒有力量能够跟金兵抗衡了。

想到此处,时迁道:“走,沿着官道跟我去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