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七八 靖康之变(四十三)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七八 靖康之变(四十三)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3-10 14:04:21 来源:笔趣阁

李良嗣道:“你们手下有多少人马?”

翟兴道:“我弟兄二人各管3个营头,我们也绝不行吃空饷手段,这6各营都是实打实的,一共合计3000人。”

李良嗣点了点头,他接管洛阳城防后,就开始整军备战,他发现洛阳城虽然号称是3万大军,但是各营吃空饷严重,实际人马也就2万出头,这也是大宋军队的通病。如果翟氏兄弟手中有3000人马,则占了洛阳守军的一成五,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时迁道:“你手下如此多的弟兄,又都是本地人士,王襄大人是否知晓?”

翟兴道:“大人容禀,王襄相关对军队并不十分上心,我兄弟二人下属军队原本跟其他大人所属的军队并无不同,只是去岁金兵南下,小人觉得战火早晚烧到西京,因此开始逐渐充实队伍,招募士兵,保卫家乡。”

李良嗣道:“能够未雨绸缪,你倒是有些见识。”

随即李良嗣低声问时迁道:“时大人,你看这……”

原本李良嗣和时迁商量如果翟兴、翟进兄弟却是人才,就任命他们为洛阳的兵马提辖,统领洛阳的兵马,共同抗金。可是如今发现他们兄弟二人确实有些本领,可是竟然自己建立了一支几乎相当于“私兵”,这在华夏军中可是大忌。当初岳飞建立背嵬军可是差点丢了脑袋的。

时迁想了想,道:“翟氏弟兄是王爷钦点的人物,就依照王爷的意思办吧。金军马上就来了,守卫洛阳城要紧。”

李良嗣道:“这里的情况还请大人仔细的报给华夏王殿下。”

时迁点了点头道:“这个放心,我自会安排。”

李良嗣道:“翟兴、翟进,我看你二人颇有些见识,想抬举抬举你们,你们可愿意。”

翟氏兄弟本以为留在洛阳仕途无望,听到李良嗣这么说自然喜出望外,急忙道:“我兄弟唯大人马首是瞻。”

李良嗣吓了一跳,急忙道:“休得胡言,是唯华夏王殿下马首是瞻。”李良嗣话是对翟氏兄弟说的,说话的时候却双眼却看着时迁。

时迁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淡淡的说道:“你二人要记住,你们二人的前程都是华夏王爷赐给的。”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道:“愿意为华夏王效力!”

李良嗣道:“本官暂时任命你二人为洛阳城兵马提辖官,协助本官守卫洛阳城。正式任命等本官上报给华夏王,再由华夏王殿下确认。”

翟进原本以为李良嗣也就提拔自己为一个都虞侯之类的官职,没想到一下子提拔到了提辖官的职位,这可真正的五品官,虽说是武职,自己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而翟兴的想法却与翟进不同,他暗道:这华夏王封的五品官到底算不算数呢?而且这华夏军中也没听说国有兵马提辖的官职?

兄弟二人虽然想法不同,但是都是向李良嗣施礼道:“多谢大人提携。”

李良嗣问道:“你二人有把握守住洛阳吗?”

翟进道:“咱们西京城高水深,若三军用命,定能保城池无恙。”

李良嗣又看了翟兴一眼,道:“依你之见呢?”

翟兴道:“金军有多少人马?何时到洛阳?”

李良嗣看了一眼时迁,时迁道:“金兵为怀州兵马,一共也不足万人。少则三天多则五日就能道洛阳。”

翟兴道:“这金军若不是疯了,就是有真的过人的本领,若不然也不敢区区数千人马就敢攻打西京。”

李良嗣道:“此话怎讲?”

翟兴道:“金兵这两年几乎横扫中原,东西两路人马都有20万大军,都不曾进兵此处,如今这个金国将领疯了不成。”

时迁也探听了一些萧仲恭的身份,知道这萧仲恭原本是辽国名将,自然不是疯子。可是他也想不出来这个萧仲恭为何要尾随李纲来洛阳。

时迁道:“你就当他是个疯子!”

翟兴道:“若是疯子带领几千人要攻打西京,西京也是危险。”

李良嗣道:“此话怎讲?”

翟兴道:“我朝承平已久,士兵疏于操练,更无决战之心,若诺敌人拼了性命攻城,除了属下的一千多人马,其余兵士断断不肯拼死相博,久攻之下,孤城难守也!”

李良嗣道:“可有良策?”

翟兴道:“小人有三策同用可保西京无虞。”

李良嗣道:“快快道来。”

翟兴道:“一可将城门用砖瓦砌墙全部堵死,断了士兵的退路,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士兵无有退路自然拼死决战。二请大人大开府库,重赏将士,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得到赏赐,定可提升士气,奋勇杀敌。三可派遣去潼关搬兵,此处距离潼关不过400里,援军七八天就可赶到,届时里应外合,何愁金军不破。”

李良嗣闻之大喜,道:“此乃妙计也!就可实施。本官立刻命人砌死城门!”

时迁闻听急忙阻拦道:“且慢?如果城门被堵,李纲大人怎么进城呢?”

翟兴道:“这李纲又是何人?”

时迁就将金兵是尾随李纲而来的事情说了告知了翟氏弟兄。

翟兴听了眉头一皱,道:“李纲大人是什么后时候从怀州撤兵的。”

时迁只是跟李纲匆匆见了一面,告诉他金军正在身后尾随而来,然后就匆匆赶往洛阳寻李良嗣了。他和李纲只是聊了几句而已,并不知道李纲队伍的具体情况。

时迁支支吾吾道:“李纲抱怨军中已经断粮多日,只能靠采集野果、扑杀野兽度日,士兵也疲惫,看起来已经走了十几天路了。”

翟兴立刻道:“不好,金人有诡计也。”

李良嗣、时迁闻之皆是大吃一惊,道:“此话怎讲?”

翟兴道:“怀州到这里不过几天路程,李纲大人的部队竟然走了十几天还没到,怪也。”

时迁道:“我刚才说了,是李纲的部队已经断粮,一边行军还要一边筹粮,故而行军缓慢。”

翟兴道:“金兵可不缺粮食。如果金兵真的要歼灭李大人的队伍,只怕早就动手了。”

李良嗣闻听大吃一惊,道:“难道金兵向趁乱尾随李纲的队伍进城。”

翟兴道:“正是如此。李纲大人队伍行军缓慢,进入河南府(洛阳属于河南府)境内山川河流增多,行军更是不便。金军可以随时跟住李纲大人,待他们的人马入城之时,乘机发起进攻,一举夺下城池。”

李良嗣也吓了一跳,道:“金人真用此计吗?”

翟兴道:“行军作战,万事小心。就算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李良嗣道:“那如何应对呢?”

翟兴道:“还请大人火速砌死城门,并且派人通知李大人迅速逃往他处,只要不让金兵尾随入城,采用下官刚刚所献的三计,定能保得住西京周全。”

时迁一听急忙摆手道:“不可,不可。”

翟兴奇道:“有何不可?”

李良嗣道:“翟将军有所不知,华夏军源承西军,西军在西北立足百余年不到,就是作战之时相互支援,一路有多方支援。如今李纲大人的军队虽然不属于华夏军,但也是抗金的义军,怎能见死不救。”

时迁也道:“李纲必救也,否则见死不救此先河一开,后患无穷也。”

翟兴道:“如此一来,必须行一步险棋了。”

李良嗣道:“快快讲来。”

翟兴道:“洛阳南便是龙门山,龙门山有一个进入洛阳近路之处便是龙门沟。这个山势并不险峻,但是林密草高,却可以埋伏伏兵。届时毁坏从洛阳东门外的官道,让李纲大人绕道南路进入洛阳,将金兵引入龙门沟,我军在那里伏兵,届时一并杀出,龙门沟内地域狭小,金军无法发挥骑兵作战优势,我军虽不能全歼敌军,起码能打击金军锐气。等金军退去,我们便可让李纲大人顺利入城,然后再整军守城,则西京无忧也。”

李良嗣道:“此计甚善。河北义军按照行军时辰快进入河南府辖区了,因此需要尽快通知李纲大人。”

时迁道:“我亲自出城去见李纲,让他从洛阳南城入城,将金兵引入龙门沟。”

李良嗣道:“这战事如何安排,就请翟大人派将吧,本官无不应允。”

翟兴吓了一跳,道:“下官一介武夫,哪敢逾制派将。”

李良嗣道:“事到如今,没有那么多讲究。你就是怎么安排吧。”

翟兴见李良嗣信任自己,道:“那下官就献丑了。”

李良嗣道:“你且道来。”

翟兴道:“我听说小将郭盛骁勇善战,我家兄弟翟进也有几分勇武,就请他二人各带5000人马,埋伏在龙门沟两翼,等金人入沟,听我号令一起杀出,不求全歼敌军,只求将其击败就可。”

李良嗣道:“准了。”

翟兴道:“还请大人将东门外的官道或用巨石堵塞或挖深沟阻断,将沿途的桥梁全部拆毁,摆渡船全都烧掉,以免金人从东路进攻。”

李良嗣道:“好,这事本官去做。”

翟兴道:“大人断了西京东门外官道后,还要到南门外的龙门石桥接应。一旦前方战事不利……”

李良嗣道:“明白,我就带兵前去增援。”

翟兴道:“非也!龙门石桥乃是城南进入洛阳的要道,如果龙门沟作战不顺,请大人不必记挂我等,迅速拆了石桥,关闭城门,坚守待援!”

李良嗣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见死不救……”

翟兴道:“若是再救,只怕西京数十万百姓就没救了。”

时迁此刻道:“就按照翟兴将军的意思办吧,有事我来担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