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七四四 靖康之变(九)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七四四 靖康之变(九)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9 07:11:41 来源:笔趣阁

众人一听都面面相觑,半晌一个指挥使问道:“侯爷,那我等何处安身呢?”

种世仁道:“此一番中原蒙难,乃大不幸也。假以时日,我父定然带领华夏军东征,驱逐胡虏,再造中华。只不过今日诸公可自行散去,各奔前程。只是不许行汉奸之事,助胡为虐,他日华夏军到此,定不忘各位的功劳。”

李纲一听就急了,他急忙道:“万万不不可!我等皆朝廷官家,理应为国分忧,怎可只为苟且偷活,自行解散!”

种世仁道:“李大人,刚刚你还叫嚣要清君侧、正朝纲吗。人各有志,大人可自行为之,诺能成就一番事业,也可名垂千古。”

李纲见种世仁不断地出言讽刺,大怒道:“你!你……我撞死你这个奸臣!”说罢,他摘下来了乌纱帽,一弯腰就向种世仁撞了过去。

站在旁边王渊见状,一个健步就窜到了种世仁面前。王渊飞起一脚,就将李纲踢了一个四仰八叉。

李纲坐在地上痛哭流涕,道:“大宋亡矣!大宋亡矣!”

种世仁急忙搀扶起赵构,道:“王爷,跟我走吧。”说罢,搀着赵构在王渊的保护下就走,刘麟、李成紧紧跟在了他们身后。

中军帐中的诸将愣了一会,不知谁喊了一声,道:“王爷,下官愿意保驾。”众人一股脑的冲出大帐,向着赵构的背影追了过去。不一会,整个大帐之内只留下李纲已然。

李纲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他高声道:“来人,来人。”

他高叫了半天,他的两个亲兵领队王善、杨进走过来,他们搀扶起了李纲,问道:“大人,外边都乱套了,各营士兵各奔东西了,咱去往何方。”

李纲想了想,道:“快,快去辎重营,只要守住了粮草,我们就能聚集士兵。只要有了士兵,还能做些事情。”李纲在王善、杨进的搀扶下急匆匆往辎重营而去。

辎重营更是混乱,禁军的军官都知道军粮的重要性,还想带兵的一些军官开始哄抢粮草。那些不想带兵的禁军军官,已经开始放弃军队带着亲兵自寻出路了。还有一些人则紧紧跟随种世仁和赵构,他们觉得跟着这二人一定能有出路。

王定六早就备足了粮草,他的意思是晚上悄悄的离开军队,带着各府的家眷悄然南下。但是康王不干,非要跟诸将交代一番。王定六苦劝了半天,赵构只是不听。王定六无奈只好嘱咐种世仁、王渊,尽快安排军中事宜,一旦安排妥当,就立刻南下,不可耽搁。

王定六在车帐队伍前静静等候,算上刘豫的家眷,这只队伍大车超过了200辆,人数已经过千人了。王定六看着如此庞大的队伍就是心惊肉跳,他真的没有信心将如此多的人马带到京兆府。

王定六突然看到军营之中一片大乱,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早知道就是如此下场。”

此时种世仁带着赵构匆匆赶了过来,后边跟着黑压压的一众人马。王定六有些抱怨的看了种世仁一眼,道:“走,快走。”

随着王定六的命令,一支庞大的逃往队伍蜿蜒的向南方而去。王定六则逃出了一支飞往伏牛山的信鸽,他让樊瑞带领伏牛山的人马不要来东京了,而是去亳州征集船只,接应大队人马南下。

种世仁、刘豫的弃官而逃,康王在陈桥驿解散了北征的禁军队伍,王渊、李纲也不知所踪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宋钦宗的耳朵里。

钦宗皇帝闻之大怒,尤其是刘豫的逃走,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他将张邦昌、刘豫视作股肱之臣,没想到在金兵压境之际刘豫能够逃走。

对于刘豫的逃走张邦昌更是害怕,他早就吧刘豫的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亲属问候的几十遍了。刘豫是他一手提把起来的,如果钦宗皇帝一怒之下迁怒自己,将自己贬为平民甚至斩首都是有可能的。

钦宗皇帝召见了张邦昌,他指着张邦昌骂道:“刘豫这个田舍翁是你保举的吧。如今金兵大军压境,他竟然弃官逃命。本朝厚待士大夫,竟然出现如此恶行,实在可恶。你保举刘豫一路高升,该当何罪!?”

张邦昌扣头如鸡奔碎米一般,道:“陛下!那刘豫弃官臣毫不知情,为今之计只能尽早将神兵练成,击退金兵,然后在画影图形抓捕种世仁、刘豫等人。”

钦宗此刻也是没有办法了,他揉了揉太阳穴,道:“这神兵练得如何了。”

孙傅道:“恭喜陛下,这六甲神兵已经练成,就等金兵来了。”

钦宗皇帝一听,欣慰道:“还是孙爱卿一心为国,如果能够退去金兵,朕定然不吝封赏。”

孙傅一听大喜,跪倒在地,道:“谢陛下!”

宗望此番南下可谓人强马壮,8个月前的南征他们见识了宋朝富庶,也认识到了宋军的软弱。在幽州修整了大半年之后,他们兵马扩充到了20万,在高丽国征粮既解决了粮食问题,有编练了兵马,可谓一举两得。

自从靖康元年八月(也就是为华夏三年八月)南下攻打大宋以来,他们一路之上势如破竹,不过这次宗望生了久站中原之心,他攻城破寨之后并不是劫掠一番,而是派兵驻守,以便长期经营。这样也导致了进军速度慢了下来,直到靖康元年润十一月,金军主力才渡过黄河,向东京汴梁压了过来。

由于各地分兵驻守,等他们攻下怀州后他们手中的人马只有15万了。这一次宗望想攻破东京城,灭亡宋廷江山,因此他担心兵力不够,所以盼着宗弼前来会师。

宗望到了怀州后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到东京汴梁周围打探消息,另外又派人到河东联络宗弼。结果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让宗望无比兴奋,首先是他最担心的华夏军跟宗弼在河东路大战了2个多月,宗弼居然将华夏军逼退回了潼关。上次要不是华夏军(当时还是西军)的偏师来到东京,他们就将东京攻打下来了。当时种师中率领的人马是还给宗望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如今华夏军主力跟宗弼人马打了一个两败俱伤,这个结果对于宗望来说是最好的。如果他能一举攻破东京汴梁,在金国中就可以说一不二了,宗弼也没有能力跟他争短长了。

另一个好消息就大宋皇帝并没有发圣旨檄文,招各地厢军前来勤王,如今的东京汴梁只有十几万禁军,这些禁军的战斗力宗望是非常了解的。如今的东京汴梁在宗望眼中就是一块烤熟了了羔羊,等着自己下刀子了。

宗望命令绳果为先锋,自己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奔东京汴梁杀将过来。

绳果带领人马一路气势汹汹来到了东京汴梁城边,上次南征的时候,他受刘彦宗的陷害流落到了黄天荡(详见韩世忠火烧黄天荡)救了完颜昌。所以东京汴梁之战他并没有经历过。当他看到巍峨高大的东京汴梁成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好一座大城,如何能够攻破呢?

绳果是马上的英雄,他视宋军为无物,这次只是带领一个精锐谋克300骑兵,一马当先来到了开封城宣化门外。

不过绳果长于野战,但是却短于攻城拔寨。绳果看着高大东京城,只带着300人马的,且缺少攻城器械的他,是不敢对东京发动攻击的。

绳果看着高大的城墙有些丧气,心中暗道:难道这攻破汴梁的功劳也要归属那个该死的解珍吗?

想到此处,绳果叹了一口气,道:“先扎营吧,等大军到了再说。”

绳果刚要退兵,这是宣化门突然城门打开,一路人马竟然冲杀了出来。这只人马大概有3000多人,为首带队之人正是孙傅。

自从种世仁、刘豫等人弃官而逃后,宋朝廷的官员们也都开始人心惶惶了。只有孙傅志得意满,他对郭京的神兵是绝对的信任的。而且刘豫逃走之后,钦宗皇帝斥责了张邦昌,又将枢密院指挥权交给了孙傅。如今孙傅是兵部尚书代管枢密院,俨然成了宋朝廷的第一权臣。

不过他这个“权臣”上任还没有几天,金兵就出现在了汴梁城外。不过信心爆棚的孙傅并不担心,他虽然是文官,可是自幼练武,还是有几分勇战的。听说金兵来了他全身披挂,带着郭京和他的7777名六甲神兵,就来到城头。

郭京其实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骗子,不过骗子骗久了他觉得自己是得道的神仙了,他练就的六甲神兵是天下无敌了。

孙傅看着城外只有300金兵,他对郭京道:“大师,快些做法吧,将那300金兵一网打尽。”

郭京本想“施法”发兵,可是突然发现这金兵都是骑兵,距离城门远远看着。孙傅道:“大人,这金兵距离城太远,如果贸然派出神兵,惊走了这些金兵,不但毫无功劳,反而泄露了我仙家秘密。”

孙傅道:“这有何难,将这一小股金兵引到城下也就是了。”随即,他对站在城头上的禁军将领问道:“那个肯出战,将金兵引到这里。”

可是宋军将领早都被金兵吓破了胆,那个敢出城作战。孙傅连问了三声没人出声,孙傅大怒道:“一群贪生怕死之辈,本部堂亲自出战。”

孙傅下得城来,点起了3000人马,冲出宣化门直奔绳果的部队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