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二六三 张连献策

穿越之玩转大宋 二六三 张连献策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华夏军占领中兴府后,开设了两家国营农场和诺干家私营农场。国营农场的苦力就是战俘和囚徒,私营农场的庄丁可就是来路各种各样了,其中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人市”人市是专门贩卖奴仆的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有。

西军攻占一地之后按照无论杭州之策、洪州之策还是那个加里宁格勒之策,当地富人、士绅、官员都不好过被拉倒市场上贩卖的不是少数,其中中兴府是原来西夏国的首都,这里集中了前朝的大量的官员、富商。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来,不单单是中兴府本地的人,就是其他各地的华夏军的农场主也经常到这里来买奴仆。有买就有卖,其他各地的也有人带着奴仆到这里交易,所以中兴府成了整个西北最大的“人力”市场。

张方非常配合的帮着梅花查抄了李秉中的府邸,他就是梅花口中的可靠之人。李秉中家查抄的金银财宝、房子、田地、商铺,再加上各种家产价值超过了100多万贯。当然张方明白,自己以及李秉中的家人全都被计算在了李秉中的家产里,早晚被人拉倒人市上变卖。甚至李秉中商铺里的伙计和掌柜的命运不一样,伙计估计没啥事,还是留下当伙计,他这十几家店铺的掌柜的也都逃不了被抄家、发卖的命运。

这些天他们这些家人们路路续续就有被来出去变卖的,先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年轻的小姑娘最为抢手,这几天年轻人买的差不多了,府里剩下的人越来越难卖了,有时候早上拉出去十几个人,晚上却被送回来七八个。

张方一直纳闷自己为什没有被拉出去变卖,要说岁数自己不到40岁,虽然算不上年轻力壮,那也是不是老弱病残,而且自己还是能够识文断字的账房应该好卖,就算自己做账眼神不太好,但是不影响干活。张方和留在府里的人越来越担心,如果他们知道如果不能被卖出去等待他们的命运更惨,大概率的是放在国营农场里跟战俘和囚犯为伍,在那里做苦工。

国营农场里的战俘都是华夏军挑剩下的,身强力壮的早就给整编入了华夏军。国营农场工作非常艰辛,据称时隔不就就有累死的老弱战俘在国营农场中被秘密火化,骨灰都磨成灰洒在田里。

这些都是传言,但是华夏军根本就不解释,所以李秉中府中卖不出去的人这几日都人心惶惶的。这天晚上,没有被卖出的人又给赶了回来,现在府中20只剩下多人了,都是老的老小的小的。

看守他们的华夏军也都对他们不客气了,其中一个士兵骂骂咧咧的给他们弄了一桶红薯粥,道:“你们这些猪猡,快些吃。明日再卖不出去都给你们打入国营农场。”

听了这个话张方紧忙起身,问道:“军爷为何不卖我,我能干活。”

那军爷骂道:“谁不知道你是个瞎子,要是把你卖了,买主发现了找我们退货岂不是麻烦。你就等着去农场吧。”

张方一听急忙道:“军爷,求你……”

那个士兵那里听他的解释,扬手就是一鞭子,把他打倒在地,转身就走了。张方此时已经心如刀割了,他知道自己完了,难免去国营农场一死了。不过让张方欣慰一些的是自己老婆和孩子都让人买走了,据称卖他们的农场主还是不错的,起码饿不到也冻不着。

就在这是梅花来到了李秉中的府上,梅花是折赛花的亲兵,自然到哪里都有几分面子的。看守李秉中府邸的一个10夫长见梅花来了,紧忙迎了上来,笑道:“梅花姑娘,您来了。”

梅花道:“都安排好了?”

那十夫长道:“都按照您的安排做好了。”

梅花随机取出了一袋子钱递给了那个十夫长,道:“中华银行刚刚开张,这是我用军票换来的500钱,你给兄弟买些就喝。”

那十夫长道:“那里敢要姑娘的钱财。”

梅花道:“这么沉重的钱袋让我背回去不成。”

十夫长道:“好,我就收下了。不过咱们附近也有几家酒馆收军票了,方便的很。”

梅花没有跟十夫长继续聊天,大步迈进的府里。在院子里正在麻木喝粥的张方看到梅花,似乎有有了希望,毕竟查抄李秉中府邸的时候,折赛花突然走了,就是他帮助这个梅花查抄的府邸。梅花对自己好像还是很赞赏的。

梅花看了一眼这些家人,问道:“就剩下这么几块料了。”

十夫长道:“姑娘来晚了,年轻的都卖了。只有这些人了,要是一半天没人买就送走了。”

梅花道:“这几天白天陪着公主,没有时间。想卖给家奴都难。算了,再到别家看看。”说完转身就走。

张方觉得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急忙高喊道:“姑……奶奶慢走。”张方并不知道梅花叫什么,想叫“姑娘”可是有觉的不妥,所以张嘴就叫了一声“姑奶奶”。

梅花一听说有人叫他姑奶奶,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她其实就是来卖这个账房的,这些日子他让这里的十夫长先别买这个人,磨磨他的性子。十夫长带着梅花进得院子其实是在一直“演戏”。

梅花继续演戏,道:“你是李秉中的那个账房。”

张方道:“正是,姑奶奶,小人能干活,能算账,你卖我吧,我给你当牛做马……”

“行行行!”梅花组织了张方,对十夫长道:“他怎么没卖出去。”

十夫长道:“他是个瞎子。”

张方急忙解释道:“我不瞎,我能看见。”说着她向前急跨两步,想让梅花看看自己的眼睛,没想到没看见地上的石块,一下子摔了一个大马趴。

十夫长道:“你看看,连路都看不清,还说不瞎!”

张方趴在地上委屈的哭了出来。

梅花怒喝道:“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成何体统。算了这个人我就买了。”

张方一见梅花卖了自己,立刻破涕为笑,不住的磕头,道:“谢姑奶奶恩典。”

十夫长道:“请姑娘跟我取文书。”

梅花和十夫长一会儿就把文书写好,十夫长把文书递到了张方面前,道:“看的清楚吗?看清楚就画押,以后梅花姑娘就是你的主子,你的小命就捏在人家的手里,明白吗?”

张方根本就没看,急忙道:“看明白了,看明白了。”

张方画押后,梅花就带着张方走了。十夫长看着梅花道背影道:“跟着公主的人心眼就是多,卖个大男人,还让这个男人对他感恩戴德的。”

旁边一个华夏军的士兵问道:“十夫长大人,你说这个梅花姑娘看上这个瞎眼账房了。”

十夫长道:“那里这许多废话。”说着就把梅花给的钱袋子扔了过去,道:“这是梅花姑娘赏的,去买些酒肉来。”

梅花是折赛花的亲兵,已然学会了骑马。如今她是骑着马,用一根绳子绑着张方的手,张方在步下跟着走。不过他一点埋怨都没有,甚至对梅花感恩戴德。

梅花问道:“你是李秉中的账房,你叫什么?”

张方道:“小人就叫张方。”

梅花笑道:“一个大男人怎么叫这个名字。”

张方道:“就请主子给改个名字吧。”

这一下倒是难到了梅花,她原本大字都识不得几个,只是做了火器营教习后后才学了一些字。不过有了汉子拼音之法相助,再加上梅花天资聪颖,所以现在倒是学会了几百个字,不过让起名名却有些难。此时她抬头看到了那个“连升酒馆”,这个“连”字她还是认得的。于是道:“这个连胜酒店也是李秉中的买卖吧。”

张方道:“正是。如今也给查抄了,归华夏军商队经营了。”

梅花道:“我看这个连字挺适合你的,你就叫张连吧!”

张连道:“谢主子赐名,我还想请问我这次回去侍候的主子贵姓。”

梅花想了想,无奈还得用李老憨的名义,道:“我们家姓李,是神机营的百夫长,你要小心。我是他小夫人,他不常回来。但是我们家有封地,平时由大奶奶持家。见到大奶奶要小心伺候,莫要瞎打听,要是出了差池我就打折你的腿。”

张连听了连声称是。他没想到西夏公主的亲兵竟然是一个神机营的百夫长的小夫人,这个大夫人得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连道:“不知主子家的农场在那里,未来经营什么营生。我在李秉中家做账房有年头了,多少知道一些。”

梅花道:“我们家的封地有200亩,就在这个中兴府附近。我们怎么也要在买上4-5个长工才好经营。另外我家大奶奶善于做豆腐,也可做些经营。”

张连道:“小人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但讲。”

梅花道:“你说吧。”

张连道:“这兴庆府,不中兴府,周围的地盐碱地多,有时候盐碱上翻地面都成为了银色。因此中兴府也有一个土命叫银川,这里并不适合中粮,放牧还可以。现在很多华夏军的农场开设在这里是不明智的。”

梅花奇道:“这个你倒是知道,我可以禀告我家公主,换一块封地并不难。不知西夏国内那里土地最好。”

张连道:“西凉府土地最好,而且那里土地最适合中豆子,种豆子人也多。能开很大的豆腐坊。”

梅花道:“好,我就去跟公主说管一块封地,不过你说能开很大豆腐坊,倒也不必,我家大奶奶就是有这个手艺而已,要是对外经营并不擅长。”

张连道:“主子还会卖人吗?”

梅花道:“你想说什么?”

张连道:“如今已经是入夏,播种的时节已过。所以我们去到封地,也只能种植一些瓜菜,顶不得大用,不如开一个豆腐坊,倒是一个好买卖。李秉中出事之前还想在西凉府开这个买卖呢!”

梅花想了想,也有些心动,道:“继续说。”

张连继续道:“只需找一个懂得经营之人,然后再卖7、8个伙计就可开张。”

梅花道:“我家大奶奶虽然会做豆腐,可是卖不出怎么办。”

张连道:“所以要找一个懂经营之人。”

梅花道:“你是说你懂的经营?”话音就有点冷。

张连急忙道:“主子误会,我不懂经营,但是这连胜酒店的老板懂,李秉中当初就要派他到西凉府去。”

梅花道:“就是那个殴打潘老汉的那个掌柜的,我看恐怕不是善类,你莫要胡乱推荐,要是他对大奶奶有二心,又当如何?”

张连道:“我倒是有办法让他对主子们忠心耿耿。”

梅花道:“何法?”

张连道:“主子可知道刀子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