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六五 高丽国两派相争 女真兵渔翁得利

这一日,银术可点起10万大军,这些人马都是最近几个月扩充的新兵,真正战力强劲的就是他自己和完颜昌带领的两个猛安谋克6000余人,即便是这样,10万大军在严苛的猛安谋克的制度的约束下还是颇有几分的威风。

10万大军只是带了从幽州到高丽国边境的粮食,这些人也知道自己高丽国干什么去了,因此他们一入高丽国逢村抢村,遇寨夺寨,一路之上烧杀抢掠直奔高丽国的国都开京而去。

高丽国如今也是一片慌乱,自从高丽国主平定了李资谦、拓俊京叛乱之后,朝局之内又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金富轼、金富仪等朝臣“权贵党”为代表,他们主张保持对金事大。另一派则是以僧侣妙清、日官白寿翰等“西京党”为代表,主张反金独立。仁宗王楷起初宠信后者,利用其势力打倒权臣拓俊京,其后便巡幸其势力的策源地——西京(就是后世的平壤),并颁布新政策之诏书,以示万象更新。

但是得知后来金国迅速击败了辽国成为北方新的霸主,王楷又担心被金国吞并,开始向金国上书称臣,并送去金银助战,不想金银被石宝等人劫获。王楷派人征讨也没有得到获胜,听说石宝等人在原来渤海国故地建立了一座城池,居住了下来。(见四七九)

王楷几次向会宁的完颜晟发去国书请求册封,但是金朝都没有回信。这让王楷有些惴惴不安。国内以妙清、白寿翰为首的“西京党”,又开始鼓噪迁都西京平壤,建立“大华”盛世(高丽人一直以小中华自居),让金国蛮夷向高丽称臣。

两派人马在朝堂之上每日争吵不断,导致国家大事无法处理,不过这个正好给了石宝等人机会,他们顺利建立好了一座城池。

高丽国两派党争正在激烈之时,银术可带领人马就闯进了高丽国。高丽国国小民弱,也没有像样的城池,那里挡得住被猛安谋克严苛军纪约束下金军,即使在这些金兵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但是在只有木棒、锄头的高丽百姓面前还是显示了他们的凶狠。

王楷闻听金人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开京,惊恐不已,他急忙召集了诸大臣商议退敌之事。

王楷面对众大臣道:“诸卿,如今金兵入寇直奔开京,如之奈何?”

大臣尹彦颐是西京党的骨干,他立刻站出来启奏道:“陛下,女真本我朝人子孙,故为臣仆,此次入寇我朝,实乃天人公愤也。我朝内应修葺武备,驱逐顽敌,外应交好大宋,南北进攻,誓灭金匪,扬我天朝国威。”

尹彦颐话音未落,权贵党的金富仪就跳了出来对着尹彦颐骂道:“乱臣贼子,竟然献亡国之策。”

金富仪是权贵党的领袖之一,他的地位要高出尹彦颐不少。不过在朝堂之上如此责骂同僚也是不常见的事情。

王楷本人更加信任西京党,因为金富轼和金富仪兄弟的权贵党跟当初的权臣李资谦、拓俊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楷能够消灭这两大权臣,掌握朝中权利更多的是依靠西京党的。

王楷见金富仪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有些不悦。王楷道:“金爱卿,此乃国朝议事之地,怎可如此失品!”

金富仪见王楷发火,但是自持身份,并不惧怕,他对王楷道:“陛下。当初大辽国威震中国(很多地方都把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成为中国,所以金富仪才有这个说法),不经数年就遭金人灭国,金人强大不可敌也。如果妄开战端,我朝将危矣。请陛下下旨斩杀尹彦颐,臣愿意赴金军大营探查金军所需,以求合谈之道。”

此时西京党领袖之一白寿翰道:“我朝乃自古继承中华正统,那女真乃蛮夷之辈。蛮夷之辈能讲理乎?况且我朝已经将国书送往了金国都城,以表结好之意,女真已然大举入寇,若还委屈求全这才是亡国之道呢!”

王楷听了微微点头,在他心中可以对金国称臣,但是金国不能进入高丽境内烧杀抢掠,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因此王楷本人还偏向西京党的观点的。

这是金富轼说话了,金富轼原本跟李资谦交好,即使李资谦倒台后他还是保护了他的侄子李之氐,通过控制李之氐,金富轼继承了李家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如今又是当朝的丞相,真正的实力派实力派。

金富轼咳嗽了一声,沉声道:“白大人,金国10万大军入寇,不知我们能有多少人马迎敌啊。”

白寿翰道:“女真匪人逆天而行,总有人马千万又当如何。我日观天象,如今浩然王气凝结开京,此乃上天所佑也,定可一战成功。”白寿翰官职是“日官”,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所以他用观天象的借口鼓动王楷出兵。

金富轼哈哈笑了两声,道:“如此甚好,老夫就预祝白大人马到成功了。”说罢,他道微闭双目,一言不发了。

这到让白寿翰为难了,他主张抗金,但是对于带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而且朝中精锐大半掌握在金富轼手中,如果金富轼不同意派兵,也是无法出战的。

王楷将白寿翰左右为难,说道:“丞相是同意出兵了。”

金富轼连眼睛都没睁,道:“请陛下圣断。”

王楷道:“既然如此,就调动庆源兵马3万,西京人马2万,一共5万精兵交由郑知常、金安、文公仁带领,即日出兵,迎击金匪。”

金富仪一听就急了,因为庆源兵马是原来李资谦的起家的军队,这只军队是朝中最有战斗了的队伍了,当初李资谦就是凭借庆源李氏的财力和庆源军力控制住拉朝堂。后来李资谦被王楷除掉后,庆源军就指挥权就落在了他们金氏弟兄手中。但是无论是他金富仪还是哥哥金富轼,都没有李资谦的地位,所以不能完全掌控朝堂。

金氏兄弟平时不舍得用这只队伍拼杀,当初石宝作乱的时候王楷几次调动庆源军金富轼就是阴奉阳违,不肯出兵,只是怕军队受到损失。今日王楷要那这只队伍去跟女真人拼命,他自然不满了。

金富仪刚刚要出班阻止,金富轼却向他轻轻的摇了摇头。金富仪满脸疑惑,但是也不敢拗兄长的意思,只好默默的退了下去。

王楷将金氏弟兄不在反对,心中高兴,遂下旨,打开国库、武库,准备赏钱、兵器准备出兵事宜。

金富仪下朝以后直接就到了金富轼的家中,他对金富轼道:“兄长,你怎能同意调庆源军到阵前与金兵交战呢?况且郑知常、金安、文公仁都是西京党,我们的部队交给他必然作为前锋,徒增损耗。若庆源军损失惨重,那我金家在朝堂之上地位不保了。”

金富轼道:“这个道理我怎会不知,前番石宝自立为大中国公的时候,陛下让庆源军进剿,我就给拦了下来。如今陛下再调庆源军,我等再阻拦,陛下心中对我的毕生芥蒂,我们无李资谦的权,难道走李资谦的路不成。”

金富仪道:“那便如何是好?总不能将手中大权全都让给西京党。”

金富轼冷笑道:“哪有那样的事情。我这里自有打算,只怕这一战,我们真的能掌控朝堂了。”

金氏兄弟再商量对策的同时,妙清和尚也着急的西京党在自己的居所议事。妙清和尚是西京人,也是西京党的领袖,在平叛李、拓之乱是立了大功,深受王楷信任。不过他也觉得李资谦、拓俊京的余党势力甚大,在开京他们行事颇受掣肘,因此他一直想迁都自己的老家西京平壤。迁都最大的阻碍就是金氏弟兄和他们手中的庆源军。

西京党的党羽众多,有白寿翰、郑知常、金安、文公仁、尹彦颐等人,这些人都是脸上喜气洋洋的,似乎获得了很大胜利相仿。

妙清和尚很是看不起这些人,他觉得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本领的趋炎附势之徒,做事都不计后果,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

妙清对这些人,道:“尔等兴高采烈却是为何?”

白寿翰道:“大师,难道没人跟您禀报吗?金家同意调动庆源兵马跟金军决战了。而且陛下派郑知常等3位大人带队,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妙清道:“当初郑大人带领10万人马围剿石宝的一群土匪都不曾获胜,如今只有区区5万大军能取胜吗?”

郑知常道:“大人这次庆源、开京二处都是精兵,与上次的10万乌合之众自然不同。”

妙清道:“这么说,你有取胜的把握了?”

郑知常此刻却也犹豫了,道:“只是不知金兵战力如何。”

妙清道:“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敌情不明,盲目出兵,已经先败了。”

白寿翰等人听了都面面相觑,半晌,白寿翰才道:“大师当初定下内驱金氏、外抗女真方略就要实现,如今为何反悔呢?”

妙清怒斥道:“要先掌握朝堂,蓄养国力,才能外抗女真,建立‘大华势’高丽国。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也。如今朝廷内乱不已,国力衰弱,却要妄言抗金。一旦失利,国将亡矣!”

白寿翰吓得连连后退,道:“那我赶快去觐见陛下,请求他收回成命,与金人合谈。”

妙清道:“尔等无用之辈。我亲自去皇宫,却不是请陛下与金人议和,而是劝陛下迁都。你等要按我的计策行事,这次不但能够成功迁都,还能驱逐金氏家族的在朝中的势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