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五三 安朵伪造求救信 连环计巧入中国城

安多夫人本来就是心怀锦绣、腹有心机之人。她早就看出来了,华夏军现如今是遇见难处了,要等他们缓过精神来,早晚要吞并大理国。

现在华夏军最缺的就是粮食,因此在签订《老龙江条约》的时候让大理国每年提供10万石粮食。这大理国一共才400万人,而且山多地少,如此征粮必然给大理国的百姓带来巨大的负担。

安多夫人让刀白凤以段和誉的名义给杨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对他说既然是为华夏军正征粮,就请杨志亲笔写下告示,并且盖上大中国公的印信,这样即使百姓有怨言,大理国朝廷也有的解释。

杨志接到接到这封信后,找沈柏景、萧让商量。

杨志道:“这个刀白凤倒是有些计谋,我要是写下征粮告示,只怕大理国的百姓都会恨我华夏军的。”

沈柏景却道:“我当过地方官。当初朝廷也征收税款付给辽国、西夏过岁币,当地百姓才不管税款的用途呢,谁征税就恨谁。”

萧让道:“如今咱们只能等待时机,现在不宜再动干戈,我看只要拿下粮食,做什么都值得。中原战况如何,咱们也不知道。不过王爷连万里之外的西域都能征讨,小小的女真过自然不在话下。等咱们能够战胜女真,在中原建国,早晚处理大理国这个烂摊子。”

杨志听罢,点点头,于是就写下了征粮的告示,并盖上了大中国公的印信,然后派人送到了刀白凤的面前。

刀白凤拿到了杨志的告示放到了安朵夫人面前,笑道:“就看妹妹的本领了。”

安朵夫人笑道:“小妹别的不行,模仿他人的书法那是一绝。这个杨志的字如同七岁学童一般,仿之有何难处。”

说罢安多夫人刷刷点点就按照杨志的字体写了一封求救信。刀白凤命令大理国的工匠又刻了一封大中国公官印,盖在了印信之上。大中国公的官印本来就是大理工匠所造,如今复刻一套毫无难度,安多夫人仿写的书信又是惟妙惟肖,这一封完美的信件就伪造好了。

刀白凤看着这件伪造的信件高兴道:“我这就派人去打箭炉,将那些汉人赚骗出来就地歼灭。”

安多夫人笑道:“太后莫急,我特意将日期往后写了几天。咱们先断商路,再取金家沟,最后再取打箭炉,这顺序可不能乱了。”

刀白凤听了赞道:“妹妹高才,这连环计定能赶走中原人。”

刀白凤立刻让夷兵在老龙江设下关卡,断绝了大中国城道打箭炉的商路。同时派出不少人大理士卒化妆成商队进入大中国城进行接应。

杨志和萧让都是锦衣卫出身,他们都感觉出来这几天街面上有些不对劲了。街面上的商人确实不少,可是很多人目光闪烁,四处游走,对做买卖倒是不怎么上心。

杨志对萧让道:“萧大人,我怎么觉得现在大中国城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萧让道:“我也有所察觉。不如让这些商人都暂时去城外露营,白天再进行交易。”

杨志道:“我也是这个意思,最近来的商人有些可疑。另外,那个关押夷人的苦力营也要去城外。明天是二月二了,大理国成为春耕节,就让他们都去城外开荒种地。现在天色已晚,今晚给他们做点好的,让他明日出城。”

萧让道:“这个我让沈柏景来安排。”

就在二人商量政务之时,有军卒来报说是大理城送粮食的车队来了。杨志、萧让一听大喜,如今大理到处缺粮,没想到刀白凤竟然能够亲自送来粮食,这让杨志、萧让大喜过望,戒备之心也就没有了。

杨志拉着萧让来到了大中国城的城门,看到长长的运粮车队缓缓的向大中国城靠近。杨志见光押粮的士兵就有2000多人,不禁一愣。他急忙吩咐道:“关闭城门,士兵上城,快!”

萧让一听也紧张起来,急忙跟着杨志上了城墙。华夏军的组织能力还是一般部队不能比的,很快就城墙之上就刀出鞘,箭上弦,杀气腾腾的列好的队伍。

萧让问道:“怎么了,哪里不对。”

杨志道:“我突然想起这城中有如此多的奇怪的商人,要是刀白凤派来的可就坏了。你看这些士兵,一个个孔武有力,肯定是夷人精兵,如今大理国北方并无战事,用的到这许多士兵精锐押粮吗?我看其中有蹊跷。”

萧让道:“大人所言极是,这等精兵应该派往腾冲防备段毅迪,来大中国城作甚。”

杨志道:“你赶快带人禁止城内走动,那些商人如果作乱,立刻斩杀绝不留情。”

萧让道:“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

萧让转身下城去弹压城内秩序,杨志站在城头之上对着城下喊道:“领头之人过来答话。”

这时之间一个精干的小伙子,走到了大中国城墙之下,高声道:“城上中国将领听着,我奉太后之命,给大中国城送粮食,快快开城。”

杨志问道:“我乃杨志是也,你是何人。”

那人一听是杨志,纳头就拜,道:“小人名唤金大坚,参见大中国公,我是送粮来了,有公文在此。”说着,就将一封公文顶在了头顶。

杨志对公文完全没有兴趣,他问道:“护送几车粮食,你们为何来如此多的人马。”

金大坚听了一愣,道:“启禀公爷,哪里是几车粮食,这1万石粮食,光大车就有1000多辆,我们一路之上小心翼翼,哪里敢有半点放松。我觉得这些人马还嫌少些呢。”

杨志想起来当初签的条约的时候就说过大理国10万石粮食一时间难以凑齐,先给1万石军粮祝华夏军过冬。没想到大理国冬天很短,这冬季已经过了,粮食才运到。

杨志还是不放心,道:“我要先验验粮食,咱让你们入城。”

金大坚道:“公爷请自便,您是下来查验,还是小人带几辆车进城去验。”

杨志想了想,对自己的亲兵道:“你们几个下城去,随机选择三辆车,让那个金大坚也进城。”

他转身有对金大坚,道:“我派人出城,你就原地等着。”

杨志道几个亲兵出得城去,不一会就赶着3辆大车进入了大中国城。杨志在城门口亲自检查,他将城里车外勘察了一个仔细,没有发现任何藏匿职务。打开了几袋粮食,袋子里装的确实是粮食。

杨志再看金大坚,这个金大坚面色入场,对着杨志不断的点头哈腰,道:“大人您看,这是公文。如今天色已晚,我们都还没有吃饭,您看我们是进城吃饭,还是在城外宿营。”

杨志看不出任何破绽,这时候萧让也走了过来,对着杨志道:“城内都安排好了,一切正常。这里情景如何?”

杨志道:“看来是虚惊一场。”

杨志对金大坚道:“你们辛苦了,赶快进城,将粮食卸入粮库之中,便可用餐。”

金大坚道:“还请公爷体谅我等辛苦,这1万石粮食非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能否先让我们吃些饭食,再行卸车。”

杨志一想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于是对萧让道:“你让沈柏景多做些饭食,领着这些送粮将士吃过晚饭再干活。”

沈柏景接到给这些战俘营的苦力做些好饭食的任务有些不甘心,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华夏军了,所有的心思都占在了华夏军的立场去思考了。他认为战俘营的苦力就是编练之策剩下的苦力,要不是怕放了他们再到十万大山中跟华夏军做对,自己才懒得管他们呢。

现在大中国城粮食也不富裕,平日里就给他们一些稀汤烂菜,让他们饿不死而已。明天就要春耕,按理说应该给他们做些好的,好让他们能够恢复一些体力。

可是沈柏景真的舍不得粮库中剩余不多的粮食了,于是将粮库中的挤压的陈粮都取了出来了,用碎米、陈年的小麦给这些苦力们蒸了一顿“干黄米饭”。

一万多人这一顿饭就要消耗粮食近百石,这让沈柏景心痛不已。这些吃了好几个月稀汤的苦力,见到了干饭,一个个喜出望外,疯狂的吃了起来。

这时候,萧让将金大坚带了过来,对沈柏景道:“这是大理国来送粮的,连赶车的把式带士兵3000多人,你多煮些,让这些人也饱餐一顿。”

沈柏景见是送粮食的,心中大喜,急忙道:“这都是给苦力们吃的,我给这些军士在煮些精细的吧。”

金大坚此时眼珠滴溜乱转,道:“我们都饿坏了,有口吃的就行。吃完了好干活。”

沈柏景道:“你们先垫垫肚子,我马上安排精细饭食。”

金大坚随机下令吃饭。这些大理兵也就取出碗筷开始排队取饭。

沈柏景让自己收下照顾金大坚等人吃饭,自己去粮库领取好米、好面。萧让看这里一切如常也就跟金大坚打了声招呼走了。

萧让、杨志所有的心思都盯在粮车之上,完全没有注意道,金大坚带来的士兵不少都是带着两把武器,很多人手持花枪,腰间海挎着腰刀,这在大理**队中是不常见的。

金大坚的带来的士兵可是不缺吃食的,他们吃了两口干黄米饭就开始牢骚。

金大坚道:“这干黄米饭原本就是给死囚的,难道他们要杀我们不成。”

有人立刻回道:“杀我们不太可能,可是那些猪猡们可就保不定了。”

金大坚的队伍中有不少夷人,那些儿苦力很多都是原本熟悉的乡亲。这些人不断将金大坚等人的说吃了这些干黄米饭后,华夏军就要将他们处死的谣言传到了苦力营。

本来这些苦力是不信的,因为他们经历了华夏军残酷的“编练”,那编练过程死人无数。在这些苦力心中,华夏军已经不屑杀他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