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二零 阮小七出仕助西军 折再兴豪夺但当县

看到时天秀远行,折再兴才想起询问华云平怎么找到了渔船。华云平这才把这几日的遇到的事情跟折再兴讲了。

原来正如华云平猜测,鸠摩智把华夏军引入了一条绝境。他们最后驻扎的地方只有一条路通往融共的官寨。华云平开始是循着来路找归途,这个本来简单,但是找来找去他发现。来路也是要经过煅龙岭,实际上几日之前他们就距离融共的官寨很近了,鸠摩智带着他们在煅龙岭转了好几圈,最终到了这绝地。

华云平原本想告诉折再兴,结果到了宿营地发现折再兴已经率领人马开拔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沿着华夏军战马留下的马粪追赶华夏军。华云平在打箭炉受伤后就成了一个跛子,走路就慢,哪里追的上大部队的行进。他无奈之下只好冒险超近走山上的小路。

天黑路险,华云平不小心跌入了金沙江。好在华云平有些水性,没有被江水淹死,正好被几个渔民救了起来。这几个渔民竟然能说北方的官话,这让华云平非常惊讶。

华云平道是走西宁州到大理的镖路,这一路越往大理,方言越重,到了大理国内虽然也说汉语但是腔调晦涩难懂,华云平经过了好长时间才勉强能够听懂。没想到到了这个大理的边境的地方,这里的百姓竟然能说北方的官话。

华云平询问之下才得知这里属于大理国边境之地,归属旦当县管辖。早在汉唐之时这里属于中原地版图,后来中原大乱出现了五代十国,一直到了宋朝虽然实现的中原地统一,但是始终没有讲这里再次纳入中原版图。

大理国建国比宋还要早了20多年,这个大理国是以白族、百夷各族(主要是苗族,瑶族等)建立的政权,汉族在大理国影响相对衰弱。但是大理的统治阶层也没有对汉人进行特别的打压。

这个渔村名唤石溪村,村里的百姓多数姓阮。这个阮氏家族是原本是中原山东人氏,早在数百年前的五胡乱中原之时就一路南迁,先到了江南,后来又到了安南交趾国。阮氏在交趾国成为的大族,但是后来交趾国的李氏当权,开始压榨阮氏家族。阮氏也是无奈,无力抵挡李氏,遂到处迁徙。不过他们迁徙的过程中也没有丢失汉家的语言、风俗,故而能说北方官话。

阮氏其中一支就来到了石溪村,来到这里之后在这里有繁衍的几百年,成为当地一个望族。阮氏之所以在石溪村安顿下来,主要是当地的百姓也是汉人为主。

阮氏原本就像在此地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是这些年北方的融共土司崛起,他们时常南下越过金沙江劫掠旦当县附近村落,阮氏家族损失惨重。阮氏联合当地的村寨向旦当县官府求援,请求官府出兵保护百姓。没想都官府只是不理,不但不理而且自从高智昌当权后还加大了对当地汉民的盘剥,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阮氏家族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头领名唤阮争,这个阮争人称阮七郎,操舟架船是把好手,挥刀弄棒更是精通,他将村子里的几十位后生组织起来,闲时操练武艺,保护百姓。

这日一阮七郎在金沙江上凑巧救了华云平,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有了一支汉人武装进入了金川。阮七郎听到后大喜过望,他早就想跟融共土司的金川兵见一个高下了。因此就跟华云平商量进入金川相助折再兴。

华云平将折再兴现在面临的困难仔细告诉了阮七郎,阮七郎一听就明白了。定然是折再兴不明地理定是上了鸠摩智的当了,现在只怕已经身处险地了。

阮七郎和华云平一商量还是从水上接应折再兴,于是带领全村的几十名后生,驾驶着所有的渔船来到了水浅浪小的白鹤滩。阮七郎本来准备在这里抛锚登岸,去接应折再兴,也是无巧不成书,正好赶上折再兴败退到这里。

折再兴听了来龙去脉后,站起身来向阮七郎深施一礼,道:“多亏了阮义士相助才得活命,大恩不言谢,来日定当报答。”

从白鹤滩的活命的华夏军还有40多人,这些人见状也都纷纷施礼道谢。阮七郎推辞道:“将军休要多礼,我们的都是汉家儿女,应该相互照应。”

其实折再兴还真不是汉人,他虽然是江南人事祖上却是百夷苗裔,不过他常年跟随西军征战,血液里早就融入的中华民族的概念了,因此此刻他听着却是非常舒服。他道:“这话说得好,咱们中国人应该相互照应。”

在当时华夏军各族都中逐渐以华夏或者中国自称了,而在其他区域,中国特指中原地带。阮七郎祖上本是山东人氏,所以他也接受了这个称呼。阮七郎道:“好,咱们都是中国人。”

阮七郎道:“既然咱们都是中国人,那请中国人帮助中国人一回。”

折再兴道:“这次误中贼人奸计,我这就回大中国城,整顿军马,再入金川,定然帮助尔等扫平融共贼兵,保这里一方平安。”

阮七郎道:“那样最好,不过如今旦当县之毒更甚融共土司,还请将军替我等做主!”

折再兴听了一愣,道:“此话怎讲?”

阮七郎道:“此地县令名唤何涛,是权臣刘珂的远房亲戚。听说靠着送礼给刘珂买了这旦当县的县令职位,到了此处盘剥百姓,如今四乡八镇已经民不聊生了。听说如今大理国南北都有战事,这厮又要加捐加税,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还请将军振臂一呼,给我们一条活路。”

折再兴吓了一跳,道:“你这是让我带着你造反!?”

阮七郎道:“也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我们沿着金沙江边的24个村子,都有将何涛赶走之心,只是空有志向,却无人领兵之将。将军能带兵讨伐金川,定然可以带领我们讨伐何涛。”

折再兴暗道:我带兵恐怕也不怎么样,从巴蜀到金川是败多胜少!想到此处他不在言语。

林天豹低声道:“三弟,你一人就可敌过百人,这小小县城能有多少人马,不如杀尽城去取了何涛的脑袋,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折再兴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咱们名义上可是大理的官军,如何能够造反呢?”

此时华云平突然道:“少将军,这里听说闹土匪。”

折再兴一愣,问道:“哪股土匪,我怎么不知道。”

华云平道:“哪股土匪都行,什么闹翻天,一直撞,听说融共的金川也经常来骚扰地方……”

折再兴一听就明白了,他对阮七郎道:“你去召集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乡勇,就说有土匪洗劫县城,你们要进城剿匪。”

阮七郎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小人不明白。”

折再兴道:“听我吩咐便好,早晚赶走了何涛。”

阮七郎道:“如此待24村多谢大人恩德了!”说着就要下跪。

折再兴伸手搀扶,道:“你是我等恩人,为恩人解忧也是应该的。”

折再兴转身对华云平道:“你去带着几个人去县城打探一番。”

华云平问道:“打探何事?”

折再兴道:“你去打探一番,看看这何涛的官品如何。若是还算是不错,就将他赶走算了,若是一个贪官墨吏,哼……”折再兴做事了抹脖子的动作。

华云平点头道:“我这就去。”

折再兴随即点了点残兵,自己带着近500人进出大金川,如今算上自己也不过剩余48人,真可谓十不存一!

折再兴道:“诸位兄弟跟我受苦了!今后若得富贵,定不相忘!”

众人也面向折再兴,拱手道:“愿随将军建功立业。”

折再兴如今早就没有的当场了豪气了,道:“好吧,诸位先随我住下,修整一番在做道理。”

折再兴在阮七郎的安排下暂时在石溪村住了下来,折再兴心情有些沮丧,自己一身本领却是屡战屡败,也不知适合道理。

华云平去了两日带来了消息给折再兴,折再兴听了了华云平的消息不禁怒道:“这里竟然有如此的贪。今日便进城,除掉此贼子。”

华云平道:“咱们既要扮成匪人,就应该起个绰号才好。”

折再兴想了想道:“咱们就叫轰隆隆!”

当日折再兴带着从金川败退出来的残兵大摇大摆的来到旦当县城。那县官何涛见城外来了一支残兵心中大骇。他急忙命人关闭城门,亲自登上城墙,查看情况。

何涛见城外这群残兵人数虽然不多,而且衣甲残破,兵器不全,但是却散发出来一股子杀气。

何涛心惊胆战的问道:“尔等何人,来此何事?”

折再兴大步向前,道:“我等皆是大中国城的士兵,到此剿匪,中了贼人的奸计,败退到此,快些开城,放我等入城。”

何涛知道最近大理国都不太平,遇见残兵也是正常,在这他听折再兴也是西北口音,也就信了他是来自大中国城的士兵。于是他颤微微问道:“贼人在何处?”

折再兴道:“贼人并没跟来,你还是快些开城,我等都是为国作战,才落得如此地步。若不开城,休怪我等无情。”说罢,就将手中的竹枪挥了一下。

何涛见折再兴如此豪横,也就不敢怠慢,他急忙吩咐道:“开城,让他们进来。”

折再兴看到旦当县城大门打开,信中大喜,他悄悄的对众太保道:“一会看我眼神行事!”

何涛下得城墙面对折再兴道:“敢问诸位哪路人马,谁人麾下,我也好禀明上官,送各位归营。”

折再兴冷笑道:“在下轰隆隆,公道大王是也。”

那何涛一听,吓得倒退数步,穿身就跑。折再兴手持竹枪,朝他背后狠狠戳了过去,那何涛当时毙命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