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零六 建国大礼(四)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零六 建国大礼(四)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8:37 来源:笔趣阁

张叔夜见阿布纳斯尔都没有砍价,暗自叫苦,直说是自己买亏本了,但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是无奈的事情。

二人随即谈定了细节,然后草签了条约。这个协议称作《西域条约》是《石见国条约》之后中华崛起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平等协议。

协议签订之后,阿布纳斯尔匆匆返回了安集延向桑贾儿报信,只有桑贾儿认同这个协议并且签字盖章后,把协议送回来华夏军“用宝”(盖章)后才能生效。

桑贾儿走后,楼兰州的张久亮、伊斯马尔、李俊喜等也都来了,建国的各种条陈也随即公布。诸将都盘算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爵位,整个八剌沙衮都是喜气洋洋的。

文官们来到了八剌沙衮后,先后公布了建国的《赏爵条陈》、《四大部洲建国条陈》、《军衔条陈》以及《退伍条陈》。其中军衔条陈公布不久后,就把各主要的将领的军衔定了下来。

种师中为大将军军衔、折可求、刘光世领衔上将军、折赛花、吴麟等将军领衔副将军,杨志、吴震等领衔偏将军,这个军衔一经公布西军上下也是起了一些波澜。

种师道就是想看看诸将的反应大不大,因为这个将军名号随着征战还可以提升,重要的是马上要进行的封爵。有了爵位就意味着是贵族了,还可以在海外建国了。如果军衔大体能够接受,未来赏爵也就顺利了。

军衔公布之后,种师道暗中派人打探,结果返回的信息还算满意。只有少数人对于刘光世授上将军军衔有些微词。刘光世的军功毕竟不多,但是他是西军创始的三大家之一,所以也说的过去。有些人对处于对高怀远的补救,封赏高宠的军衔有意见,但是现在高怀远已死,高宠毕竟是犯错之人,不加处罚已经是恩典了。这次给一个副将的军衔也是有些高了。

现在高怀远已死,高宠显然没有达到高怀远的地位,当初勉强算作西军四大家的高家显然已经不存在了。高家的骑兵部队已经被分散道各营了,最重要的是高宠押送高怀远的灵柩去了延安,根本不在军中。所以这个授衔的小波澜也就过去很快就过去了。

对于种师道定下的五等十级的爵位,种师道赏赐还是非常谨慎的。他决定现将现有的从军的将军找出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分别赏爵,这样如果无争议就可以顺利的将爵位赏下去。

种师道宣布的公爵只有一个就是种师中,种师中被授予了安国公。侯爷受爵的两人,折可求授予平东侯、刘光世授予武毅侯、折赛花授爵安国郡主待遇与侯爵同。

侯爵虽然没有明确的划分等级,但是在当时习惯上还是以“征镇安平,东南西北”为顺序对爵位定一个高下。一般情况下“征”字很少被授予,因为有“礼乐征伐出自天子”之说,如果各一个人授爵中有“征”字,则表明这个人就有了军政大权。所以这个“征”授予非常罕见,即使有最多多也就授予“征*将军”之类,很少把“征”授予公侯之位。

这次折可求的平东侯还是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平”字虽然比“镇”、“安”要低一些,可是这个“东”却是方向中的排名第一的了。对比一下朝廷授予种师道的平西侯起码高了两个等级,刘光世只是占了刘延庆这个西军三大家的光了,武毅侯属于一个杂牌的侯爵了。到时候折赛花的爵位不低,毕竟“安”比“平”高,“国”又高于“东南西北”四方,所以授予的3个侯爵,应该是在太原府的折赛花的爵位最高。

伯爵中也只是暂时授予了3人,其中吴麟设定为一等镇西伯,这个伯爵位置跟侯爵就差不了多少了,种世虎为二等镇东伯只是比吴麟低了一点点,武松为三等忠义伯就属于杂牌的伯爵了。

子爵暂时授予了三人,但是子爵就就没有名号了。了远赴东瀛扶桑国的栓子授予了一等子爵,杨志授予二等子爵,吴震为三等子爵。

男爵授予了二人即辛宗义、李俊。男爵的授予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男爵可以不是在职的将军,只要为西军和华夏军作出过贡献就可以。

辛宗义和李俊的称号都是“敕封男爵”,也就是说他们子孙还可世袭一代成为“恩封男爵”,男爵虽然不能在海外建国,但是也可以有自己领地,所以这种封爵也让所有围绕在华夏军周围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华夏军不断的进取。

爵位封赏一经公布,华夏军上下都是算计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爵位。比胡三和种世豹他们的功劳肯定要比种世虎大一些,所以一个一等伯是少不了的,只不过是个名号问题。王定六、时迁等人则捉摸自己怎么也要比栓子、武松等人要高一些吧,能不能到二等伯不好说,但是一个“征镇安平”的字号少不了的。

而且诸将都觉得只要华夏军不断的征战,自己的爵位就会不断的增长。种师道这种“画大饼”的方式,倒是让华夏军充满了进去之心。不过凡是都有例外,现在八剌沙衮的华夏军中有两个想法跟别人不一样。一个是刘光世另外一个就是欧阳东。

刘光世现在是不想征战了,他就盼着种师道早日称帝。如今他得了一个上将军的军衔和一个武毅侯的爵位。那个军衔他是不看重的,早晚他要退出华夏军,安享富贵。这个武毅侯的爵位还是非常重要的,他也知道要是论军功,他远远达不到封侯的标准,而且他也不想在争取军功了。他盼着种师道干脆跟宋朝廷撕破脸面,干脆称帝。如果那样哪怕再是杂牌的爵位他也能的一个公爵,那样到了海外就可以建立一个王国了,自己真就可以独享富贵于一方了。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拥立种师道西域称帝。

另一个就是欧阳东,欧阳东这次在华夏军西征的过程中立了大功,不但将西辽兵在楼兰州的情况探查了出来,而起只身一人去讹答剌城就挡住了西辽国西逃的去路。这些功劳放在一起,再加上种师道对锦衣卫相当看中,所以他这次军衔到一个牙将是肯等的,说不定会授予一个男爵甚至三等的子爵。无论是谁看起来他的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不过欧阳东却早就想辞去军职退出行伍了,如今又有几个月没有看到胡姬了,也不知道她情况。现在欧阳东所得的赏赐已经不少了,他就想拿着这些赏赐,买上几个奴隶,找一块土地开一个农场,陪着胡姬安度余年了。

欧阳东把自己的想法跟王定六说了,王定六一听吓了一跳,他觉得欧阳东是不是疯了。于是他把欧阳东叫道了面前,问道:“欧阳东,本大人亏待你否?”

欧阳东诚惶诚恐道:“大人对我天高地厚之恩,哪有轻慢之说。”

王定六道:“如今正在授军衔,赏爵位,你在西域屡立战功,预计军衔可到牙将军,爵位可授男爵,大好前程你却不要了。”

欧阳东道:“大人,小的自幼在西北苦寒之地长大,跟随西军东征西战已经二十有一年矣。家中父母离世,跟我军兄弟四人,如今只有我安活在世,一同参军的兄弟十不存二三也。如今在大人麾下总算是攒下些家当,更应该回归田里,娶妻生子,延续血脉,否则哪天战死沙场,只怕我欧阳一脉就将断绝。”

王定六听了有些不解,因为西军就怕将士们怕死不敢战场拼命,所以在西北招兵的时候都是独子不招,家中有老人的必须要有子嗣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其他的孩子才能参军的。所以在西军中都有幼子在家抚养老人,其他孩子除外谋生的传统。比如当初的神炮手李老憨参军,但是他的两个兄弟李二和李三都在家侍奉老母。这种幼子在家的制度,西军中称为幼子守炉灶制度。其实草原各部也有这个传统,被称为“斡亦斤”。

王定六问道:“你们兄弟四个,家中没有守锅灶之人吗?”

欧阳东道:“原本有的,但是宣和三年察哥入寇永兴军路,我全家都被党项人杀了。”

王定六一听,也是颇感无奈,战事一开百姓伤亡也是无数。于是他叹了一口气道:“别说什么党项人了,军师(折赛花)就是党项后裔,现在西夏国已经说汉语、识汉字,党项早就和我们没有区别了。这次吴震也要封爵……”

欧阳东道:“小人并不憎恨他人,只是想求后半生安宁。”

王定六道:“也好,你就写一个条陈,我给交给侯爷。这《退伍条陈》也已经公布了,按照条陈你也可以退伍了。”

欧阳东道:“条陈小人已经写好,还请大人转交。”

王定六结果欧阳东的条陈看了看,大抵通顺,于是把欧元东要退伍条陈递交给了种师道。

种世虎被封为了二等伯,他知道这个爵位只是暂时的,未来就冲他是种师道义子的身份,只怕也是一个公爵妥妥的,所以他还是心满意足。但是想起来这次安集延大战,曹正的事迹。作为一个天朝遗民,400年不忘故国,抛家舍业支持华夏军。种世虎也上了一道条陈,不但阐明了曹正的功绩,还想给他求一个爵位。

虽有张叔夜协助,建国大礼的纷繁复杂,种师道也是繁忙无比。此时刘光世、欧元东、种世虎的三封条陈放到了种师道的面前,却也让他为难。种师道想来想去,还是找来了军机处诸将前来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