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二六九 大理复国(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二六九 大理复国(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8:37 来源:笔趣阁

时迁带着商队进入大理城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大理城从来没见过这么庞大的商队。时迁没有宣扬自己的商队来自西夏国,而是说来自西北的京兆府,大理国的商人觉得更加神奇。

大理国在云贵高原腹地,从中原到达大理要经过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西南夷(就是后世贵州省)各地,西南夷是各种部族聚集之地,很多部族蛮化未开,行路十分危险。所以抵达在这里是非常艰难的。相反从蒲甘国、交趾国到这里到相对顺利。因此这里蒲甘国、交趾国的商人倒是比中原的商人多上一些。

时迁进得大理城想找一个商会衙行之类的将货物卖出一部分,但是他发现城里商会不少,但是没有来自中原的商会却没看到。时迁寻了半响,甚是失望。时迁觉得奇怪,还是叶二娘告诉他,城中只有一个中原的巴蜀商会。时迁闻听大喜,于是就把自己的驼队带进了巴蜀商会的小院。

巴蜀商会的规格跟中原的商会衙行无异,其实就是一个专门服务于来往商贾的客栈。商贾们可有在这里住宿、交易。通常商会所在客栈的掌柜的往往就是这一带有声望和信誉的商家,而且经常担任商会的会长,他不但可有帮助不同的商人达成交易,甚至可有提供银钱的借贷。

中原大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商会,有按照地域划分的、有按照行业划分的,这些商会的存在在当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出现在四川的商会中,后来专门发行、交易的纸币的商会出现了,这种商会称为“会子”所。不过到了如今“交子”已经急剧贬值了,现在坚挺的纸币是西军的“军票”。

巴蜀商会的会长的姓刘名珂,这个刘掌柜是最早开通巴蜀到大理商路的商人。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巴蜀到大理的道路难上加难,所以这个刘掌柜开辟并且垄断到了四川到大理的商路。在这条商路上经过的客商,只有插上他们刘家的旗子,才能顺利到达大理。所以原来他们家还是贩卖一些货物,如今只是贩卖他们家的旗帜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时迁他们一进城刘掌柜就知道了,他心里非常奇怪,因为这种商队没有插着自己家的旗帜,如何从中原来到大理的呢?是否开辟了其他的商路,如果开辟的是四川到大理的新商路,那对自己的商业利益影响可是巨大的。如果还是沿着传统的商路,那他们怎么过来的呢?这上路之上光是百夷山寨就有20多个,还有自己的弟弟刘琦在会川府金家沟还有一座大山寨,如果没有自己家的旗帜,他们即使能够过别的山寨,也是过不了金家沟的。

刘珂暗中寻思:别是金家沟出是事情了吧。他早就派人去城之打听,看看这只来自中原的商队进入那家衙行交易。没想到,这个商队居然直接就像自己的衙行来了。

刘珂当时就以为时迁就是来找茬,立刻让店内的伙计都做好准备,如果一言不合就动手火并。

时迁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走在街上,不少衙行的伙计都热情的拉着时迁去他们自己的衙行住宿交易,但是时迁不为所动,直接将商队带入了巴蜀商会。进入这个衙行后时迁就觉得不对劲了,这里吧的伙计眼神都是冷冷的,目光闪烁,面色也不好看。

时迁久在江湖,当然有所察觉,可是他们进大理城怕守城官兵盘查,把钢刀都放在了点苍山,只是带了一些铁尺、匕首防身,而且自己带的50个精锐的锦衣卫刺客也只是带了20人进城。

时迁进入衙行后不由自主的摸怀里的匕首,同时用目光询问叶二娘。叶二娘也不知道缘由,她出大理的时候是先去的四川,但是她是打着替德太妃去峨眉山烧香还愿的名义离开的大理,并没不知道商会的各种关节。

刘珂见时迁将100多匹滇马赶近了院子,每一匹马上都装满了货物,心中更是感觉时迁是来挑衅的。于是他先命令伙计关上大门,然后冷冷的说道:“这个马锅头(大理国赶马队的首领称作锅头。)那里来到,来此作甚。”

时迁看重这一脸冷冷的刘珂心中就有气,道:“老子从那里来官府都不曾管,哪里轮到你这衙行掌柜在呱噪。”

刘珂道:“别的商队我却不管,只不过走过金家沟的都要听我的吆喝。”

时迁奇道:“金家沟是什么地方,我们这一路尽翻山了,却不曾走过沟。”

刘珂道:“胡说,你们巴蜀过来,怎能不走金家沟。”

时迁道:“你着掌管好生无礼,古人道:条条大陆通长安。这金家沟关我屁事。”

刘珂一听不是从自己的弟弟刘琦那里过来的,放心了不少,既然不是走自己商路,自己也无从管辖,只不过要是真的开辟了新的商路,自己也要打探一番,如果能够入上一股,那也是财源滚滚的。

于是刘珂立刻换了一脸笑容,道:“误会、误会,我还以为你们是闯了金家沟过来的呢?我也奇怪,要真是从那里过来,我怎么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来,来,里边请。伙计们,打扫上房,杀猪筛酒,招待贵客。”

刚才那些满脸杀气的伙计们立刻热情起来,纷纷过来牵马、卸货。时迁趁着刘珂没有注意,突然向前一步,从怀中拔出匕首架在了刘珂脖子上,道:“都住手,今日不说清楚,立刻结果了你。”

那刘珂也没想道时迁突然发作,顿时被时迁制主。此刻衙行的伙计纷纷拿出了拔出了杀猪刀、铁锹、木棒,时迁带来的锦衣卫抽出了铁尺、匕首。

刘珂也是久闯江湖之人,此刻他冷静了下来,道:“好汉诺是真要取我性命自管下手,不过这晴天白人,只怕你也走不脱。”

时迁指着这些伙计,道:“我本来好心到你这里交易,让你赚些银钱,不想你却向陷害老子。”

刘珂道:“天地良心,你要是没走金家沟,我害你作甚。”

时迁听了,一把推开刘珂,道:“金家沟却是没走过,不过说不定今后要走。”

刘珂见时迁放了自己,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长衫,长出了一口气,道:“敢问贵客,从那里而来。”

时迁见刘珂又问自己这句话,只不过加了贵客二字,也就不想争执了,道:“我从西宁州,穿过卢甘国,沿着吐蕃和大宋边界一路南下而来。”

刘珂见状大吃一惊,道:“兄弟,岂不是自己新开了一条商路。”

时迁闻听,点了点头,道:“是不是新开的我不知道,不过即便如此又能怎样。”

刘珂道:“兄弟,首次到这个大理国,有些事情咱们细谈。来咱们上房屋坐。”说罢又吩咐伙计上好茶照顾贵客。

刘珂把时迁请进了上房,道:“在下姓刘,名唤刘珂,是巴蜀商会的会长。还请教贵客的遵行高明。”

时迁道:“在下时迁,西北人士,久在西北行商,这次是初来大理国,还请刘掌柜多多关照。”

刘珂道:“阁下是西北人士,我家也是秦州的,说起来还是咱们也算是老乡了。”说着遍说起了几句家乡话。

时迁虽然是山东人,但是久在西北,因此西北方言也是流利的很,两个人用西北方言聊了起来,自然亲近了不少。

刘珂给他介绍了大理行商的关键就是商路,也说明了商路的经营方式。最终他也提出要跟时迁共同经营从西宁到大理的商路。

刘珂道:“正如时贤弟所讲,如果从西宁州到大理的商路人烟稀少,只需在沿途要害之处建立几个补给站就可以控制商路,今后行商要想走商路就需要交一些买路钱,那是就可坐收利润了。”

时迁道:“这么说巴蜀道大理的商路就由刘兄掌控了。”

刘珂道:“不满兄弟说,这条商路是我和舍弟花费数年工夫开设的,沿途的每一个百夷土寨我们都一一拜访,每年都奉上相应的礼物,这才保正这商路的畅通。只要走这商路,必须从我这里购买商队的旗帜,否则这条商路各家土寨都可能拦截商队。”

时迁这才恍然大悟,道:“要是没有旗帜,土寨也无法阻拦呢?”

刘珂道:“舍弟刘琦,素有勇武。我们在金家沟聚集了300喽啰,平时如无我家旗帜的商队路过,我们也不在乎做一些无本生意。”

时迁道:“怪不得,我进入商栈你等看我的眼神都不对了。”

刘珂道:“还请兄弟多多包含。”

时迁道:“商路只是好说,我愿与刘兄共享。我这里带来了不少货物,还请刘兄帮忙发卖。”

刘珂一听时迁愿意共享商路,心头大喜,道:“货物的事情,贤弟放心。有多少货物都包在我身上。只是不知贤弟带来什么货物。”

时迁道:“请刘兄跟我来验验货吧。”

刘珂来到院内,看到时迁带来的货物眼睛都直了。他道:“去年我得到一只延安府产的玻璃杯,就卖出了几十贯的价格。如今你带来的这些玻璃茶具、镜子、细盐、香皂、火柴都是都是珍贵的货物有些东西我闻所未闻,这些东西不用寻找其他的马锅头,我就全包了。”

时迁大喜道:“如此多谢刘兄了,我还要采购一些货物,也要麻烦刘兄了。”

刘珂道:“这个更加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只是不知道兄弟要采买些什么货物。”

时迁道:“我先在大理城内转一转,看看什么东西值钱。还想认识一下,当地的商家,也好相与。”

“相与?”刘珂楞了一下,随即反映过来了,感叹道:“离家多年,连家乡话都忘记了。好,我今天就请大理城中又名的掌柜,不是相与,在望海楼摆宴,给贤弟接风洗尘。”

当他晚上,在洱海边的望海楼,刘珂大排筵宴给时迁接风,时迁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精美的玻璃茶具、玻璃镜,骨瓷,以及展示火柴和香皂的用法,特别是那些白细如雪的精盐出现的时候,大理的商各位老板都陷入了疯狂,纷纷要跟时迁交易。

时迁却是笑道:“这些货物我都交给了刘掌柜发卖,大家跟他交易便可。”

时迁的表态让刘珂感动坏了,心中感激,暗道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