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十五 方腊行踪(一)

穿越之玩转大宋 六十五 方腊行踪(一)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21:48:37 来源:笔趣阁

王重阳非常好学,自从加入西军后,看到种师道有空就缠着学习制造显微镜事情。种师道也无法,现在西军中只有远在延安的单如圭才能制作玻璃。至于凸透镜、凹透镜种师道根本就没让单如圭制作,所以显微镜根本就无从研制。

不过种师道还是非常看种这给小道士的,他先交给了王重阳一些透镜的成像原理,由于无法做实验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但是王重阳学得却是津津有味。后来种师道又让王重阳研究怎么制作驱蚊香,并告诉他寒热重症病因就是由于蚊子带来的一种叫疟疾的病毒感染的人类而形成的,现在驱蚊只能用燃烧艾草,使用不方便,驱蚊效果差。种师道希望他能够制造一种像道观、寺庙烧的香那样的驱蚊香,以方便使用。王重阳对这个也是非常感兴趣,于是投入到了驱蚊香的制作之中。

安道全和种世礼开始研究阿芙蓉膏、青蒿汁和酒精的医用的途径,特别是阿芙蓉膏,种师道严令他们要注意可以治病的范畴和用量,万万不可使人成瘾。

方腊放弃了睦州后仿佛消失了一般,童贯非常着急,他现在不敢班师回朝。因为如果方腊东山再起,道君皇帝知道在东京杀死的不是方腊本人,就落下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那可不是他童贯能够承受的。于是在军中疫情刚刚控制好以后,他就命令侦骑四出,到处打听方腊残部的消息。

种师道也知道童贯的忧虑,虽然西军现在是全军思归,但是方腊没有彻底的消灭,童贯是不会让西军回师的。于是种师道不但派出了侦骑,而且让锦衣卫营全部出动,打听方腊的消息。同时利用这个时机,指示种世义,以杭州为中心,全面布局江南的商业。

王三开始了自己的行商生涯,由于他当过刘光世的亲兵,又做过掘子军营的营官所以种世义直接给了他一个商队。西军的商队真的要做生意,赚得利润要要按比例上交,属于自负盈亏多劳多得的模式。不过要赔钱了,各家都会给予接济。

王三的商队有30多人,主要是贩卖茶叶,这30多人很多都是西军退役的士兵,也有一些是当地招募的伙计。王三走了几趟货,就是利用钱良给提供的渠道,从杭州附近收购了一些茶叶,然后运输到了江宁。西军的商栈就是一个中转站,商栈收购各家商队运来的货物,然后再分配其他商队贩卖别处,每个商队都有锦衣卫驻扎,商栈也成了锦衣卫交换各种情报的据点。

原本王三以为这个行商是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一做起来才知道这件事并不容易,杭州到江宁并不远,他们贩运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贩卖了两次根本就没怎么赚钱。而种师道交待他找找红铜和阿芙蓉来源的事情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至于买个方肥红铜的那个叫马植的海商,更是无从查起!

所经历的一切让王三有些烦,这天他想到,最近钱良正在杭州修建忠烈祠,便决定找到钱良讨教一下生意经。王三托人找到了钱良,请他在杭州的以山外山酒楼吃饭。这个酒楼也是西军的产业,名字还是种师道亲自起的。

王三在酒楼之上等了好一会,看见钱良顺着楼梯走了上来,他立刻起身,笑着对钱良道:“钱大哥,这边座。”

钱良原本是王三手下的苦力,看见也就月旬不见的王三从一个趾高气昂的营官管带,变成了跟他笑脸相迎商人,变化的还是很大的。这种变化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他赶忙抱拳还礼道:“王三哥,你客气了。怎么今日找兄弟有何贵干。”

王三把钱良让到了桌子边坐下,亲自给他斟了一杯酒,说道:“还是请教一些生意经。”

钱良道:“这个容易,你说。”

王三道:“这一个多月,我带着商队30多人贩运了2次茶到江宁,可是算了下来净赚也就10几贯钱。这30多人,人吃马喂的如何能得长久?”

钱良一听笑了,到:“三哥,这人离地贱货离地贵。杭州到江宁才有多远,要是能够把茶叶贩运到东京汴梁那才能转大钱。”

王三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是西军商队的规矩是贩运什么货物自定的,商栈会发一个清单只要清单上有货物一律收购,如果没有的,要是商栈认为能赚钱的货物也收购,但是商队的路线是固定的。我这个商队的只能将货物发送道江宁。本来可以从江宁的西军商栈运送一些西军产的玻璃、骨瓷、肥皂之类的回杭州。听说原本西军大商人栓子负责运送这些稀罕玩意从西北到江宁,但是不知道为何,这些货物一只紧货,我这两次都是空手而回。”

钱良道:“这样也对,固定商路免得同行压价。那就你们采购货物的源头上边管不管。”

王三道:“这个倒没人管,到那里采购都行。”

钱良道:“这个就好办了,可以更远的地方采购茶叶。比如说武夷山或者祁门县。”

王三道:“这两地的茶叶有何不同。”

钱良道:“这武夷山的茶属于岩茶,产量的,贩运的人也多,你的商队有30多人足可以去一次。那里茶叶便宜,一定多贩运一些才有大利。祁门县属于歙州管辖,那里产绿茶(祁门红茶是清朝以后才有),那里的绿茶产量低,价格贵。去年方腊作乱歙州也受到了影响,茶路都断了……”

王三立刻找到了商机,道:“这祁门的商路既然断了,也就是说那里积压下了不少茶叶。我可以低价买到大批量的在江宁这边可以买的很高的茶叶了?”

钱良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茶叶不同其他的货物,讲究是喝新茶。特别是当年的茶,所以祁门那边去年积压的茶叶就是贩运这边也不简单能够卖高价。”

王三道:“今年江南初平,商路应未曾恢复。我的商队有10几个西军退役士兵,自然能保护商队一路平安,我要是提前到达祁门,恢复商路,岂不是能获得大利。钱兄可在祁门有相与?”

钱良道:“倒是认识几个人,这样我给你写上几封信,以免你买到往年的陈茶!”

王三大喜道:“多谢钱兄,小二快笔墨伺候。”

钱良写完了信,王三像宝贝一样揣了起来。道:“来,钱兄,兄弟敬你一杯。”

钱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觉得嗓子像火烧一样,接着一股暖流顺着嗓子流变了四肢百骸,让他无比的舒服。钱良从来没喝过这么好的酒,问道:“好酒,这是什么酒?”

王三道:“这个酒店也是西军开的,这个酒是小种经略相公炼制的酒精调制的,名字叫‘五粮液’,整个杭州就此一家有卖。酒虽然贵了一些,但是招待老兄那是正好。这酒肉钱我都付过了,事不宜迟,我就告辞。这次要是贩得好茶叶回来,再请钱兄喝美酒。”说完,王三匆匆离去了。

钱良想叫住王三,再聊两句,但是王三匆匆而去。钱良自言自语道:“这个美酒运到那里可以卖出大价钱……”一边说一边看着王三的背影遗憾的摇摇头。

王三带着商队匆匆的赶往祁门县,这一路上也是遇见了几股方腊的残兵。但是西军的商队都是配有西军退役的士兵组成的护卫的,商队不可以携带宋军的制式兵器,但是朴刀还是可以的有的。西军商队的朴刀不比方腊残兵的武器差,路上遇见的残兵,也让王三杀散了。

遇见残兵反而让王三高兴,因为一般的商队是不敢走这样的官道的。王三商队到了祁门县靠着钱良的信,找到了当地的茶庄的庄主收茶。由于方腊的起义,这里受到了很大波及,商路全都断了,今年的茶叶比往年价格低了三成。王三发现祁门茶叶在杭州、江宁也是紧缺的货物,价格起码比往年的高上三成。这里外的差价,可以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王三等人收了十几车茶叶,非常高兴。唯一让他遗憾的是他知道四轮马车的载货量大,但是这些马车都在日夜不停的向西北转运战俘和各种战利品,自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四轮马车了,要不然他能贩运更多的茶叶。这次收了十几车茶叶都在当地雇佣普通的大车,江南缺马,这些大车都是用骡子、驴子拉的,走起路来并不快。整个商队只有1匹马,还是由于自己有锦衣卫营百夫长的头衔又和王定六熟识,从西军那里弄来的。

王三一行人不着急押送着货物往江宁,因为这里的从江宁方向来到商队根本就没有。祁门县属于歙州,王三的几个亲兵弟兄这几日,心情大好就商量这到歙州城里取逛逛。歙州城在经历的方腊起义的兵祸之后,恢复的并不怎么样,街面上也不热闹。王三领着众人在歙州城转了转觉得没什么意思。在茶馆歇脚喝茶的时候,他们无意中说道歙州城好生萧条这类的话,让茶馆的茶博士听到了。

茶馆里的茶博士都是些健谈的伙计,他听到王三等人的聊天后,笑着对他们说:“这几位客官,听你们的口音是外地来的吧。”

王三道:“正是,来这里贩茶的。”

茶博士道:“这就对了,我们歙州虽然遭了兵灾,但是并不严重。”说道此处他压低了声音道:“客官,你可知那个方腊就是歙州人,他的兵马在此虽然说劫掠了一番,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对老乡下手不是。这里平时还是很热闹的,正是今天是十五,城东帮源洞有庙会,大家都去赶会了。”

王三一听,问道:“这个帮源洞有何奇妙之处,能够让诺大个歙州城人烟稀少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