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六七五 防宗望宗弼献妙计 练火器兵发海参崴

宗弼道:“何处?”

完颜昱道:“去年高丽国大乱,李资谦、拓俊京作乱,后来听说有一伙悍匪闹事,弄得百姓流离失所。今年开春,在原来渤海国的靠近大海的地方,突然聚集了数万高丽人难民,在那里建立了不少村寨,这不正是练兵的好场所。”

宗弼道:“渤海国?那里不也是我们大金国的土地吗?怎么能容他国人占据。”

此刻完颜晟突然道:“我朝初立,很多地方都没有有效的管理。这个难民地方还是我们的地方官狩猎的时候,无意发现的。如今已成规模,却不向国朝臣服纳贡,而是自成一体。其实即使你不回来,我也要派人征讨了。只不过如今会宁也是空虚,无可用之兵,故而耽搁下来。”

宗弼道:“陛下勿优,我正好带人去征讨这些高丽人,同时看看这火器的效能。”

随即刘彦宗又让李振演示了火鹞子的战法,这个火鹞子就来源于原来西辽军的火葫芦,只不过李振也不知道“导火索”做法,这个火器也需要用明火点燃。不过火鹞子体积要比火葫芦大很多,投掷出手后,火鹞子的两个翅膀还可以扇动几下,增强投掷的距离。由于体积大,装药多,威力也被火葫芦大,但是同时制作也麻烦了很多,而且不容易携带。一般情况下单兵也就带1只火鹞子。通常是背后背一只火鹞子,最多是怀里再多揣一只而已。不能像原来的火葫芦或者西军仿造的掌中雷,可以方便的挂在腰间。

完颜晟、宗弼等人看了又看了一会,都看不出来这些火器却是否为战场利器,因此想早日看到实战效果。

完颜晟吩咐道:“就请宗弼安排早日安排剿灭高丽人的诸事吧。会宁留守的各王爷、元帅的猛安谋克都由宗弼提调。”吩咐完成后,就起驾回宫了。

第二日完颜晟刚刚用完早膳,就有内侍官来禀报,说是宗弼求见。完颜晟料想是宗弼跟他商量用兵之事,于是吩咐道:“宣他进来。”

宗弼见过礼后,道:“陛下,臣想将调兵方案奏明,请陛下定夺。”

完颜晟道:“如今会宁府那里还有兵马可调,除了御林军也只有完颜昱那个猛安谋克了,你可将那个猛安谋克带走,然后加上你的那铁浮屠,定当万无一失。”

宗弼却道:“陛下,小小高丽难民何须如此多的人马,我只带着完颜昱的和刘彦宗的人马就可以。这我自己的三千铁甲军就留在会宁府,归陛下调遣了。”

完颜晟听了有些不明白了,道:“这可是我朝最精锐的勇士了,为何不调到军前。毕竟秋后就要南征,如今只有几个月了。”

宗弼道:“陛下,这最精锐的武士更应该留着对付宗望。”

完颜晟道:“此话怎讲?”

宗弼道:“刘彦宗所说的上中下三策其实有些道理,咱们既然选择下策,就要做最坏打算。李振造的这些火器真的能改变战事结果吗?我听说当初西辽军也是被种师道杀得全军覆没,他们的火器要远超过现在的一窝蜂和火鹞子。”

完颜晟有些不知所措,道:“这!这便如何是好。”

宗弼道:“我跟华夏军见过几仗,虽然都不是主力,但是能看出来华夏军却也是强军。不过如果我跟他们拼死决战,虽不敢说获得全胜,但是他们要是打败我的20万大军也是不容易。只是如此一来,宗望就大有可能打破汴梁立下泼天大功。”

完颜晟听了后脸色阴沉,道:“如此一来,他就用可能把持朝纲,行不臣之事。”

宗弼道:“所以我将这3000千铁甲军留在陛下身边。这个猛安谋克都是咱们女真勇士组成,当年咱们7000人在护步达岗一战打败辽国北院精锐10万,一举奠定我朝根基。当年我们衣甲不全、兵器不足,尚有如此勇战。如今我这3000铁甲军骁勇更盛当年,如果在放在中原攻城拔寨可能显示不出优势,要是在这白山黑水之间战场冲杀,恐怕没有对手。如果万一宗望有不臣之举,这3000铁骑就是最后依仗!”

完颜晟一听,感动道:“宗弼,忠臣也!若能一统天下,朕绝不亏待于你!”

宗弼道:“为国效力,理当如此。另外,还有一事,也应提前筹划。”

完颜晟道:“爱卿奏来,朕皆准之。”

宗弼道:“这南国虽弱,可是有亿兆百姓。当初辽国太宗皇帝也攻下国汴梁,终究没有能在中原立足。我军虽强但是却兵源稀少,当然猛安谋克制度让我的人马总是不少,但是其中女真勇士却无法增加。

如今我已经从云州挑选了未高过车轮的男孩万余人,请陛下将他们安置在白山黑水之间,派人加以照料。让他们按照我们女真人的生活方式渔猎长大,十数年后,就能练就一只万人的女真勇士部队。女真不过万,过万则无敌。等这只部队练成之后,定可席卷天下,统一中原!”书中暗表,陆登之子陆文龙就在这个万人队中。

完颜晟一听喜道:“此乃立国之根基也,如今我女真勇士进入舍去了毡帐,住进了暖房,享受了荣华,却失去了血性!若能练成这只军队,则国无忧矣。爱卿尽可安排,要粮要钱我一律诏准。”

宗弼一听心中大悦,道:“陛下英明,臣前方征战无忧也。”

宗弼将金弹子留在了会宁,带着他那个铁甲骑兵的猛安谋克保护完颜晟。自己只是从这猛安谋克中选择了1个谋克300骑兵由雪里华西率领,在加上刘彦宗的谋克,完颜昱的猛安谋克,一共不到4000人马出了会宁府南下直奔海参崴而来。

洪七在黄龙府让另外4个锦衣卫跟住宗弼,自己南下去了幽州。这四个人一路晓行夜宿尾随宗弼的人马到了会宁府。会宁府跟其他金国城市不同,这里虽然是金国的京城,但是城市非常小,也没有什么汉人。这4人要是进入会宁府打探消息,恐怕当时就能被人认出来。他们几个人只好再会宁府周围潜伏下来,当他们看到金兵出了会宁府南下,几个人判断了一下,觉得金兵的行进方向是高丽国,因此立刻把手中了2个信鸽给放了出去。这就是王定六就此得到金人出兵高丽国的消息来源。

这几个锦衣卫跟着也没想到,金人南下只是走了2天的路,转身就往东而去。这次他们看出来了,现在金人的进军方向正是海参崴。这几个人都吓呆了,海参崴虽然有数万百姓,但是也只有胡老爹一个冬天练成的2000多使用棒子的护卫而已。

这几个锦衣卫见情况不妙,立刻抄小道跑回海参崴报信。不过最近海参崴也加强了力量,由于金兵进入高丽国占领了开京,大臣尹彦颐、赵正先后逃往了海参崴。

尹彦颐自诩是聪明之人,他经常出使外国觉得自己见多识广,他觉得妙清等人不是金兵的对手,倒是海参崴一定有高人在。毕竟他们的首领石宝,能够在10万高丽军围剿之下脱身而去,并且建立的城池。要是投靠了石宝肯定能保全活命,等高丽国局势稳定后再做安排。

故而尹彦颐并没有跟着妙清去西京,转而逃往海参崴。赵正觉得尹彦颐见识不凡,因此也稀里糊涂的带着家眷根正尹彦颐而来。

赵正是武将带着的护卫也是年轻,虽然万尹彦颐早几个时辰逃出开京,但是赵正很快就追上了尹彦颐的家眷,两家逃难的队伍合成了一支,又一路收拢了一些散兵,最终凑齐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直奔海参崴。

等尹彦颐到了海参崴一看心里凉了半截,他开始以为这里真的建立了一座城市呢,没想到这里在方圆几十里内建立了30多个村寨,村子300人为一个单位进行生产,这300人村子就称为为“堡”,每个堡里有堡正一人,也有由几个“堡”组成大村寨。石宝每个堡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大家分工协作进行从事生产。

石宝见到尹彦颐后也没有特别的询问就收留了他们,但是将他们的随身财物全都搜刮一空,统一分配了。并且将他们带来的300人直接组成了一个堡,分配道了一个东溪村的村寨里,尹彦颐还让石宝做了堡正。

尹彦颐被分配的这个寨子是一个比较大的寨子,原本有9个堡组成,如今算上尹彦颐、赵正这个堡正好10个堡。这10个堡的有一个总的堡正,名唤晁盖。

这个晁盖是大宋国山东人,后来流落到了高丽国,此人生的高高大大的深得石宝信任。

尹彦颐没想到自己到了海参崴没有得到什么重用也就算了,他一个高丽国的大臣,如今竟然要受一个草民的指挥。但如今人在房檐下也只好低头人命了。

晁盖每日分配给尹彦颐的工作出了扑鱼、种地、采集、砍柴之外,就是从尹彦颐的堡里抽调了不少年轻的后生参加护卫队的训练。

由于这里的食物是统一分配的,如果干不完分配的任务就得不到足够多食物。开始尹彦颐和赵正还不习惯这里的规矩,但是被饿了几顿后,就乖乖的开始劳作了。

今天分给尹彦颐和赵正的任务时上山采集蘑菇、野果、木耳等能入肚的食物。平日里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官老爷们这回真是受了最大罪。累了一天的他们总算规把定的数量山货叫了上去。

此时村子里几口大锅开始冒出了蒸汽,如今每日只是野菜、山货充饥,偶尔能分到一些粮食。即使分到粮食也就扔到野菜锅里煮层糊糊,这种食物也就保证不被饿死而已。

尹彦颐端着这碗也不知是什么食物的东西唉声叹息。赵正见到问道:“尹兄,你这是怎么了。”

尹彦颐道:“哎,贤弟,愚兄害苦你了。”

赵正端着那碗烂食物,喝了一口,道:“哪的话,我觉得这里不错,大家安心劳作,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之事。你看这倒是一片祥和。”

尹彦颐看了一眼四周的百姓,道:“不祥和又能怎样,咱们两手空空除了干活还有办法吗?”说着也无奈喝了一口食物。

赵正道:“怎么样今天的事物不错吧,听说晁堡正打了一只野猪,咱们今天饭里多了不少猪油!”

尹彦颐看了看了一脸满足的赵正也又是长叹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