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三一 守太原恩收王禀 保民生广聚粮草

时迁没有等到种师道派来的将军,反而等到了折赛花。折赛花本来以为种师中就是肩上中了一箭,应该无有大碍,没想竟然死在了天堂县。

折赛花到了天堂县大哭了一场,宗英劝了半天,总是要让他保住胎气要紧。折赛花自知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暂时收起了悲伤,整顿了兵马往潼关而去。

种师道在潼关接到了种师中去世的消息,心中也是非常悲痛,这些年种师道四处征战,种师中在延安府守城,解决了自己很多的后顾之忧。如今就这么战死了,对于他今后的大业也是一个损失。

种师道于是下令全军戴孝,命令种世义和种世礼去迎接种师中的灵柩。种师道在延安府给种师中和王进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忙完一切事宜之后,已经到了华夏三年的三月中旬,此时已经春暖花开了。

折赛花再次怀孕,这次怀孕期间正好赶上金军攻城又遇见种师中去世,期间各种事宜都需要他操心劳累。神情紧张的时候还没注意,如今精神一放松,立刻就病倒了。好在在延安府安道全、种世礼、黄药师等人都在,在这些医师的精心治疗下折赛花的倒是没有大碍。

这一日,种师道来到了折赛花的府邸探望。折赛花见种师道来紧忙迎了出去,见种师道急忙施礼,道:“我这身子不争气,到让爹爹担心了。”

种师道说道:“我儿辛苦了,我看这次回延安,就不回太原了。根宗英商量一下,就在西北安家吧。咱们毕竟已经建国了,你这堂堂郡主远在太原,为父也不放心。”

折赛花道:“我也有此意,只是河东只有太原府了,如果孩儿撤下来太原府何人能守卫,丢给朝廷吗?”

种师道问道:“那个王禀如何?”

折赛花道:“此人在秀州之时做事鲁莽,与咱们有嫌隙,对爹爹倒是有些惧怕。不过他守城倒是一把好手。”

种师道好像听说过这个王禀在历史守卫太原,金兵围攻太原,他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守卫太原200多天,后来城破不降,力战而亡,倒也是一个英雄人物。

种师道说道:“他如果识时务投靠咱们华夏国,我就给他一些支援,让他守卫好太原府就好。届时金军南下我们可以太原为饵,在太原城下全歼金人。王禀要是能立下功劳,今后封爵封官绝不吝惜,如果不投我华夏军,就随他去吧。不过要告诉他,如果脚踏两只船,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折赛花道:“我给王禀写信,看看他是如何应对。只是让他投靠咱们华夏军,他又如何应对朝廷呢?”

种师道说道:“为父在西域建国,给朝廷发过公文,请求册封。只不过兵荒马乱,这公文也不知道流落到哪里了,我已经命令张叔夜给朝廷又一次行文,请朝廷册封我为华夏王,督办西北诸军事。如果朝廷照准,我就以华夏王的名义保举王禀为河东军经略使。如果如果朝廷不许我这个王爷,我们就派兵取了太原。”

折赛花见种师现在居然如此“豪横”果敢,不在像几年前那样遇事犹犹豫豫了,心中大喜,道:“如此甚好。只要爹爹决心一下,我华夏大军就可横扫中原。”

种师道此刻忧心忡忡的说:“横扫中原,眼前河东路的近百万难民涌入了西北,现在粮食奇缺,我已经命人四处筹粮了,但是效果总归不好。”

这也是轮回,一年前西军缺少人口到处购买囚犯配军充实人口,如今人口多了,却是没有粮食了。

折赛花要说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要是论起经济民生可就是门外汉了。折赛花挠挠头,道:“总是让二哥四处采办就好,咱们在秦凤路、永兴军路不是有众多农场吗,难道那里产不出粮食。”

种师道在宣和三年陆陆续续在西北设立了农场,那些农场跟主要的是生产各种商品,比如玻璃、骨瓷、火柴、棉布、烧酒等等,不同的农场都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最终由西军到商队进行贩卖盈利,所谓的农场早就成了工场。即使还有种地的农场,也只是种植白薯,为华夏军酿酒、制粉条提供原材料。真正生产粮食的农场都在夏宁行省(原来西夏国)开设的农场。但是夏宁行省的农场开设时间短,生产效率低,出产有限。而且种师道第四次西征,也已经将夏宁行省的粮食调拨差不多了,哪里的所剩下的粮食基本上就是口粮了,如果再从那里调粮,只怕夏宁行省就要乱了。

种师道对折赛花道:“这些事情我儿就不必操心了,你只要把王禀之事处理好了也就是了。”

折赛花道:“爹爹放心,王禀之事我定能处理妥当。”

就在这时,府里的管家来报,道:“大少爷前来请安。”

这个大少爷就是折再兴,折再兴如今已经16岁了,在八剌沙衮(现在改名为东归州了)受伤之后就回到了延安府养伤,如今伤好了大半年了,现在的折再兴长得高高大大的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折再兴名义上是折赛花的长子,但是折赛花既没有生他有没有养他,他们只是记名的母子,再加上折赛花自己已经生了4个儿子,现在又怀孕,所以折再兴在她眼里更是算不上什么,两人感情淡的很,折再兴跟种师道倒是非常亲近,整日里爷爷长爷爷短的,种师道也经常说折再兴是他孙子辈第一得意之人。其实当初遇见折再兴(当时还叫杨再兴)之时,折再兴要是再小一些,没有高过车轮,种师道可能按照西军到规矩,将他收养也是有可能的。

折赛花平时跟折再兴很少见面,折再兴也是跟随种师道争战。但是折赛花给折再兴定了一个规矩,就是如果要是他们住在同一个城池之内,折再兴每日必须来给他请安。

折再兴每日里就是硬着头皮来折赛花的府里请安,他一天到晚琢磨怎么找一个差使离开延安府。这一日他跟跟好友种天豪聊天,种天豪从爹爹种世义口中了解道如今西北各路都缺少粮食,陕西宣慰使沈柏景开辟了一条道四川的商路,一个月内运来了5万担的粮食。这让折再兴有了想法,他想去四川买粮,一个是采购粮食为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另外就是离开折赛花去外面闯荡一下也好。

种天豪跟折再兴交好,种天豪岁让年长一岁,但是成了折再兴的小跟班。他听说折再兴想去四川筹粮,自己也要闹着前往。种世义可是知道这条商路的,这条水路顺流而下还是可以的,但是采购粮食逆流而上运到秦州却是难上加难。冬天秦州的东河封冻粮食还可以从冰面上运过来,但是一开河这粮食根本运输不过来了。

沈柏景就是利用冬季的窗口期运输过来5万石粮食,本以为这5万石,勉强够难民过冬,但是随着战事进行,跑到陕西难民超过了百万,这5万石粮食就不够了。沈柏景为了给家人一个前程,将成都了1000倾地都卖给了锦衣卫,全家齐心合力不计成本运来了5万石粮食,而且全家也就随即迁到了中兴府,同时让家中子弟准备今年的华夏国的科举。

如今东河河道已开,逆水行舟根本就不可能了,除非动用大量的纤夫。即便再等到冬季来临河水封冻,要是还用这条道路运粮,运粮速度虽然能够保证,但是运输成本非常惊人的,所以这条商路说起来就是属于“鸡肋”。

种世义跟种天豪反复讲了这条商路的情况,种天豪只是不听,非要跟折再兴一同前往。最终毕竟孩子大了,种世义也说不动他了,也就同意了。

原本种师道给了折再兴一个令牌,凭借这个令牌可以出入西军各营,后来折再兴凭借这个令牌跟种世义去了潞州,闹出了很多事情。所以种师道就把这个令牌收了回来。

折再兴找到种师道讨要这个采买粮食的差事,到了种师道的府里一打听才知道种师道去折赛花府邸探病了,所以才来道折赛花府里给折赛花请安。

折再兴给种师道和折赛花请安完毕,折赛花道:“我儿为何今日请安来迟?”

折再兴道:“今日跟天豪商议帮助咱们华夏军购买粮食的事情。”

种师道一听高兴了,道:“快快说说,让爷爷也高兴高兴!”

折再兴就把想去四川采购粮食的事情说给了种师道。种师道一听道:“这条商路只能在冬天运粮,如今春暖冰化这条道路已经不能用了。”

折赛花却是一愣,自古入川就是几条古道而已,都是易守难攻的险要所在,因此后人留下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的话语,就是说四川由于道路难行最容易形成割据政权。

折赛花道:“难道咱们有开通了一条新的商路不成!”

种师道就把沈柏景举家投靠,并且花费巨资开设商路的事情说了。种师道介绍完这条商路道:“这条商路也是鸡肋,只是冬季应急运输粮食可用。”

折赛花听了却道:“爹爹,这条商路虽然不能运粮,却可以运兵。”

种师道一听,愣了一下道:“此话怎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