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一二 太清宫徽宗上香

穿越之玩转大宋 五一二 太清宫徽宗上香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宋徽宗第二日收拾了一下准备去太清宫降香,刚刚收拾停当,就听到亳州城大街上乱乱哄哄的,宋徽宗眉头一皱,刚要差人去问,童贯慌慌张张的跑过来了。

童贯见到宋徽宗急忙奏报道:“陛下,城中有些混乱,百姓皆言金军就快到了,纷纷开始逃难去了。就连那本地县令张甲昨夜晚也不知去向了。”

宋徽宗眉头一皱,道:“这些无知之辈,不知真武大帝要降福也。爱卿休要理会他们,准备太清宫降香一切事宜。”

童贯见宋徽宗一意孤行也是无奈,道:“陛下这城中太乱,陛下前去降香,这诸位娘娘们可否移驾道城外安静所在暂住。等待陛下降香之后在做安排。”

宋徽宗摆摆手道:“你尽管安排就是了。”

宋徽宗的话正合童贯之意,他急忙将宋徽宗的妃子们安排到停靠在码头的船上。然后命令御林军护驾,宋徽宗一身道袍,文武大臣随架,这支降香的队伍又一次慢慢悠悠的出了亳州城东门,向太清宫而去。

童贯在队伍之中骑着马前后照应,他凭借着多年的领兵经验已经嗅到敌军的味道,因为这周边逃难行色匆匆的百姓是不会说谎的,金军应该是很近了,只是现在的御林军连合格的探马都排不出去了。

童贯催马来到了高俅的身边,道:“太上皇的仪仗都安排好了吗?”

高俅道:“王爷放心,太上皇的旗帜、伞盖都留在了亳州城,还有7000御林军也在亳州。”

童贯点头,暗道:但愿金军不会今日就到亳州。否则这7000人就要祈祷那个真武大帝的保佑了。

徽宗皇帝带着3000御林军和文武大臣一行队伍浩浩荡荡直到接近午时才到太清宫,太清宫紫虚道人已经在宫门口等候多时了。紫虚道人看到有一支人马举着各种道教的执事,却穿着官军衣着的不伦不类的队伍向太清宫而来,就知道这是宋徽宗降香的队伍来了。

紫虚道人急忙赶到宋徽宗的车辇之前,手持拂尘行礼,道:“贫道紫虚参见道君太上皇。”

宋徽宗急忙命人撤去车帘,在内侍官搀扶下走下车辇,对着紫虚道人道:“真人免礼,朕此刻也不是什么太上皇了,请称呼朕为宣和主人。”

紫虚道人吃了一惊,见宋徽宗言语如此不着调,他便偷眼看了宋徽宗一眼。只见宋徽宗头戴九梁道巾、身穿杏黄色八卦仙衣,一身道士打扮。可是从脸上看去却隐隐的又一层“世俗”的烟火气,尤其是双脚没有穿道士常常穿戴的水袜云履,而是穿了了一双厚底无忧龙靴,让人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

紫虚道人并没有敢接宋徽宗话茬,只是赔笑道:“陛下请。”

宋徽宗跟着紫虚道人进入了太清宫,随即在紫虚道人的指引下开始降香做法事。诸大臣看着宋徽宗虔诚做法事,也都装模作样的跟着宋徽宗烧香磕头,不过他们各个都心怀鬼胎,面露惊慌。

宋徽宗降香已毕,心情大好。随即赐给了太清宫一套玻璃烧制的道教法器,还有若干钱财。赏赐完毕,宋徽宗对紫虚道人道:“真人,朕要测上一签,看看前程吉凶如何。”

紫虚道人大喜,暗道:你要不测签,我也得让你来测,否则童贯大人就不会饶过我。想到此处,紫虚道人急忙命人把签筒取了过来,道:“陛下,请。”

宋徽宗拿过签筒摇了几下,一只签就掉在了地上。紫虚道人拾起了那根签看了一眼,对身边的道童,道:“去,取解签的道符来。”

道童随即取来了解签的道符,紫虚道人打开道符,道符之上有四句诗,曰:

中原蒙尘埃,皆因北豪强。

诺要兴百业,东巡到润扬。

宋徽宗看了看这张道符,道:“此为何解。”

紫虚道人道:“此乃天机,贫道并不甚解。从符上看,是求签之人若要家业兴旺,应该到一个叫润扬的地方。”

宋徽宗想了想,他也看明白了,北方豪强肯定是指的金国,可是这润扬在那里呢。到了润扬就可以化解现在苦难吗?他思前想后,也想不出来这大宋境内那个地方叫润扬。

童贯见宋徽宗一脸的愁容,急忙凑过来道:“陛下这签不好吗?”

宋徽宗摇了摇头道:“你看看吧。”说着就把这个道符递给了童贯。

童贯看了一眼,道:“陛下,大喜啊!”

宋徽宗一愣,道:“喜从何来?”

童贯道:“古来镇江府就称为润州!”

宋徽宗一听也是喜上眉梢,道:“朕登基之前就受封镇江府,镇江府在长江南岸,北岸就是扬州。这是道家祖师指示朕要道那里去重整大宋江山!”

童贯此时偷看了紫虚道人一眼,微微带了点头。蔡京何等聪明,他从童贯的细微的表情就看出来了,这个道符上的解语多半是他和紫虚道人勾结伪造的。不过如果真明确能够到镇江府也是不错的,于是奏道:“陛下,此乃道家祖师指点,不如遵从圣意,早日东巡,到镇江府整顿兵马,再造乾坤。”

宋徽宗道:“朕早年为端王之时就在镇江府就番,看来此地为朕之龙兴之地也。朕今日就遵从道家祖师之意,东巡镇江。”

童贯听后大喜,这正好应了他的意思。宋徽宗安排好诸事,就在太清宫用些素斋。紫虚道人早就安排妥当,当下就取出斋饭,让宋徽宗享用。

宋徽宗自认为的了祖师的“指点”,大宋江山复兴有望,确定了要去镇江,因此心情大好,胃口打开,就在太清宫用起膳来。

宋徽宗正在用餐之时,童贯接到了准确的消息,金军的追兵来来,据此亳州不过30里。童贯听了这个消息后并不十分慌张,毕竟南逃诸事都已经安排妥当。他对有些惊慌蔡京等人道:“诸位大人休要慌张,赶快准备车帐,够奔涡水码头。亳州自有御林军抵挡金军。”

蔡京一听倒吸了口凉气,暗道:好狠的童贯,这亳州的7000御林军只怕就要惨死在金人刀下了。但是此时也顾不了很多了,他急急忙舍了自己的轿子,找了一辆马车爬了进去。诸大臣都有样学样舍了轿子,抢夺马车。这些马车本来都是拉着徽宗皇帝赏赐给太清宫礼物,车辆并不多,但此时众人顾得体面,争先恐后的往车上爬。

众人抢车,有的人竟然相互打了起来,看得众御林军目瞪口呆。宋徽宗正在静堂之中吃斋,突然听到外边打乱。宋徽宗一皱眉,问道:“外边何事喧哗!”

童贯这时冲了进来,对着宋徽宗道:“太上皇,不好了,金军快到亳州了。”

宋徽宗一惊,猛地站起身来,道:“不可能,有祖师保佑,金人不可能到这里。”

童贯道:“陛下,赶快起驾吧,金人具都是饮毛茹血的野人,可不懂什么道家礼数!”

宋徽宗一听这才知道害怕,于是道:“快快起驾!”

宋徽宗在童贯的搀扶之下,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宋徽宗见自己的仪仗队已经大乱,众文臣争相抢夺车帐,武将倒是都骑上了战马,只是各个面露惊慌。宋徽宗也顾不了这些了,在童贯的保护下爬上了自己车辇。

童贯高声道:“起驾。”低声对着赶宋徽宗的车辇的车把式道:“跟我走。”

童贯催马在前面带路,宋徽宗车辇紧紧跟随。众文臣武将跟着宋徽宗的车辇形成了一字长蛇队伍,乱哄哄的向涡水码头而去。

完颜昌自从接到宗望的命令带兵南下追踪宋徽宗的命令后,带领自己猛安谋克一路南下,他看可不像宋徽宗的队伍那样慢慢腾腾的,而是一路疾行,穿州过县无人敢挡。

中原的富裕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完颜昌的队伍一边南行,一边劫掠。本来他们南下是一人双马,很快其中的一片战马就驮满各种战利品。于是他们开始劫掠各地牛、马、驴、骡等牲畜,这些牲畜直接驮财物或者拉平板车装财物,这个队伍迅速的扩大,3000人的队伍中牲畜超过了1万匹,拉货物的大车更是不计其数。

队伍扩大了,速度倒是慢了下来,完颜昌到了太康县的时候,队伍已经无法前进了。完颜昌干脆让队伍驻扎了下来,并且派出探马探查宋徽宗的行踪。

完颜昌的队伍在太康县驻扎,自然在这里大肆的劫掠一番。太康的百姓沿着祸水或者乘船或沿河而行,沿着这条河流就往亳州逃命,正是这些难民的出现倒是给童贯和张甲等人带去了金军就在附近的消息。

完颜昌的探马都探听的路程都要放出百里之外,亳州距离太康不到200里,所以很快完颜昌的探马就探听到了宋徽宗的仪仗出现在了亳州。完颜昌闻之大喜,要是能够抓住宋徽宗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因此完颜昌只是留下了一个谋克在太康县看守这财物,自己带着剩余人马倍道而行,直奔亳州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