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八四 勤王乱象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八四 勤王乱象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折赛花用铁血手段控制住了胜捷军后,开始的整军备战。她深知太原的部队根本无力跟金军野战,因此她开始加固城墙、囤积粮草、准备守城器械。同时开始游说西军的嫁到这里姑娘,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现在就可以先到陕西的娘家躲避。一时之间城中的气氛紧张起来,不少百姓准备开始逃难了。

这样又过了七八天,金军南下的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朝廷也下令各地厢军要要起勤王之师,到东京保驾。勤王就是皇家有难,起兵救援靖乱的意思。可是朝廷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其他任何的安排都没有。这种命令在折赛花眼里就是乱命,要是天下人马就这么乱哄哄的去东京,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也没有统一的后勤保障,到了阵前就是送死,自己不可能遵守的。

折赛花看得非常明白但是大宋朝各地将领就不一定认得清晰了,朝廷赦书一下,各地的官员都行动起来了,纷纷催促自己治下的兵马都监、兵马提辖们带兵进京。这些武将们心中自然不悦,但是毕竟大宋朝以文制武,武将们也是无奈,在不停的催促下,各地厢军陆陆续续的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往东京磨蹭。

由于各地的勤王之师后勤也都是一片混乱,粮饷辎重也准备不足,这些勤王兵马就开始“就地筹饷”起来,所谓的就地筹饷就是纵兵劫掠,因此很多地方金兵还没到,中原大地就开始乱了起来。

种师中最近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先是接到了种师道在西域建国的消息,自己又被封为了大将军、安国公,是西军主要将领中受封爵位最高的将领。不过种师中也不是特别的兴奋,他知道种师道必然要建国立业,对此他谈不上支持或者不支持,在他内心深处他是不想造反的。种师道建国的事情让他有些矛盾。

紧接着种师中接连收到了锦衣卫的传讯,金人大举南下中原了。后来折赛花又发来消息说是童贯邀请他去太原府,但是童贯目的并不明确,希望他不要理会。就在各种各项消息集中在他这里的时候,他又接到了朝廷让各地官员进兵勤王的消息。

种师中很想缓和西军和朝廷的关系,毕竟这境外建国几乎与谋反无异,原本他想等童贯到了延安,就在童贯面前低个头,然后给朝廷上一个请罪折子也就是了。没想到童贯还没到延安府,就出了金兵南下的事情。

种师中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带领人马去东京救驾,在古代功高莫过救驾,如果真的能解决朝廷的危局,那朝廷只要一道赦书就有可能可以承认种师道在西方建立的华夏国,那对于种家、甚至整个西军都是大有裨益的。

种师中作出决定以后,立刻召集各地西军向潼关聚集,自己也亲自带领人马够奔了潼关。西军现在陕西二路的人马虽然都是留守部队,但是这些年西军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这些留守部队的留守部队的集结速度也远超其他各部的宋军。种师道西征后在陕西留下了3万地方部队,这次种师中带走了2万人马,其中包括5千骑兵,出了潼关直奔东京而来。

种师中到达潼关的时候,童贯的儿子童川也在潼关。童川带着童贯给他的折赛花的书信,就一路够奔延安府而来。本来去延安府走吴堡寨更近,但是太原道吴堡寨的路途崎岖难行,因此他选择了走太原到京兆府的官道。他刚走到潼关就得到了金军南下,西军准备出潼关勤王的消息,童川也明白现在事态紧张了,因此他就在潼关停了下来等待种师中。

种师中看到了折赛花的信件,但是太原府和延安府是有信鸽通信的,种师中得到的消息远比童川早的多。他此时已经知道童贯已经回东京了,于是他带着童川本东京而来。

种师中与其他各地的勤王之师到处抢劫百姓不同,他是真心的救援东京的,他出了潼关日夜兼程赶路。潼关距离东京一共700里路程,种师中催促人马倍道行军,只用了8天就赶到东京汴梁。

种师中到了汴梁一看,此时大宋朝廷已经乱做一团了。道君皇帝匆匆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赵恒(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然后匆匆带着蔡京、童贯等人逃走了。如今朝廷换了年号为“靖康”。

几十万号称勤王的将士进入河南之后就止步不前了,有的还上书跟朝廷索要军饷,有的干脆驻扎在险要之地据守,有的则到处劫掠,有的时刻准备逃跑。真正到达东京的只有种师中的2万西军和河北大将姚平仲的3000多人而已。

姚平仲原本也是西军出身,而且是西军的虎将,红面紫须,平时使用一条30斤重镔铁枪,有万夫不当智勇,其地位当初跟高怀远不相上下。但是他却没有什么背景,不属于西军的任何一家。可是这个姚平仲却心高气傲,想自立门户自称一家。当时的西军归童贯统帅,要想自立门户自然就要跟童贯搞好关系。但是这个姚平仲却很不会“做人”,他瞧不起童贯,认为童贯是一个阉人,根本不配统帅西军。

童贯在当年确实对西军不错,起码粮草军械都不曾亏欠,五品以下官员任命,从来都是西军统帅上报后,童贯在枢密院备案,然后统一保奏。所以西军上下种师道、刘光世、折可求等人都对童贯有着一丝感激。这种感激到今日还是存在的,这也是童贯和西军之间不愿意撕破脸的原因。

但是姚平仲却处处跟童贯作对,有一次童贯带领西军打败了西夏军,那次战役姚平仲力斩十八敌军,立了大功。童贯高兴之余问姚平仲要什么赏赐,姚平仲却道根本不需要赏赐,只是想见见皇帝陛下。

这件事当时惹怒了童贯,当时西军很多将领也都劝姚平仲,但是姚平仲就是死犟脑筋谁也不听。后来皇帝召见西军将领,童贯带着种师道、刘延庆等人觐见,故意将姚平仲排除在外。

随着童贯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姚平仲就逐渐的被排挤出了西军了。这些年他一直仕途不顺,如今也只是做到了武安军的承宣使也就是一个正四品的官员而已。童贯接收幽州的等六州的时候,临时征调郭武安军守卫幽州,但是很快又给他调走了。这次金军南下姚平仲觉得机会到了,他倒是真的想利用这次机会,建功立业。

姚平仲甚至早于种师中来到了东京,当时道君皇帝着急难逃。朝中的太常少卿李纲是主战的大臣,他立刻找到种世仁,请种世仁帮忙。

种世仁自从来到东京后就做一个太平侯爷,平时也不用上朝。按照种师道的安排,他主动交好朝中的康王赵构,另外一个就是李纲。他平日除了跟李纲、赵构来往外,就是联系西军这些年调到东京的将领,其中重要的就是宗泽,还有一个叫王渊的。

王渊也是出身于西军,他跟姚平仲正好相反,为人圆滑,跟谁都是一团和气,是一个老好人。在西军横龙川大战之前就调到东京汴梁作为禁军的枪棒教头,但是由于善于为人处世,他很快在禁军中得到了提升,如今已经是禁军的指挥使,手下有万余士兵。但是也许就是这种八面玲珑的性格,导致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自己人,也都不会与他走的过近。

种世仁最近有些心惊肉跳的,因为他也接到到乐醉仙居李掌柜的传递给他的消息,种师道在西域建国了。种世仁生怕朝廷一怒之下将自己斩首,但是他这些年在东京混迹,也发现了朝廷的懦弱。比如这次大军西征,朝廷也没敢追究他们,他逐渐明白了只要是西军强大,自己就能平安。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心神不宁,他倒不是怕道君皇帝杀他,他是怕蔡京等人进谗言。不过种师道建国的消息目前貌似还没有传到朝廷里,这让种世仁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李掌柜现在是东京锦衣卫的总负责人,他利用醉仙居为据点,大肆了笼络朝廷官员,大笔的银子使用出去,让这些官员在各种场合为西军站台。尤其是那些见钱眼开的如张邦昌、刘豫之流的官员,在锦衣卫的大笔的银子的收买下,一开始在处理西军的问题成方面逐渐成为了蔡京的对头。现在在各个方面都跟蔡京对着干起来,成为朝廷的另外一股子势力了。

这两股势力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都吵的不可开交,但是对于金军南下的问题上却达成了一致,就是金军不可敌也,可以割地赔款只要金军能够撤兵怎么都行。甚至道君皇帝认为东京汴梁已经很不安全了,他执意要南下巡幸江南,去探访百姓的疾苦。

就在此时,李纲找到了种世仁。种世仁此刻这在书房品茶,见李纲到了,道:“伯纪(李纲的字),来来,尝尝我的茶叶。这茶使用梅花上的雪水炮制的,别有一番风味。”

李纲道:“侯爷,这天都要塌下来了,你还有心思喝茶?”

种世仁见李纲神色焦急,道:“伯纪,如焦急忙却为何来?”

李纲道:“官家要南下巡幸百姓你可知晓?”

种世仁道:“我也听说了,这朝廷大事,我一个闲散的侯爷是不能干预的。”

李纲道:“陛下南巡乃亡国之道也。此关键之时,我等应拥立新君,抵抗金军才能保大宋江山。”

种世仁一听心中大骇,他手中的茶杯啪的就掉在了地上,道:“李纲,你这是要造反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