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八零 海参崴是神圣不可分割之

张龙道:“我们从金国出发后带了一些信鸽,陆陆续续的都放了,现在还有最后的3只。”

洪七道:“是飞哪里的信鸽?”

张龙道:“一只飞黄龙府,另外两只飞延安。只是关在笼子里快一年了,不知道还认不认识回巢穴的路。”

洪七叹了一口气,道:“现将金军南下的消息发送出去吧,这个是最重要的。3只鸽子都放了吧,关在笼子里一年的鸽子要是不放也就废了。”

张龙道:“尊令,按照大人的意思行事。”

石宝问道:“大人是只身来此,是为了寻访我等吗?”

洪七此时才想起了胡老汉,道:“我也是阴错阳差才来到这里。”说罢转身回到山坡之上将胡老汉一行人请了下来。

胡老汉听说是洪七在中原的朋友,警惕之心放松了不少,毕竟在这海外之地能说中原汉话的都没有几个。胡老汉带着30几个老少走下了山坡和石宝等人见面。石宝看到山坡之上下来了30多人,虽然是老的老、小的小,但是看着他们手中画戟和身上背着的硬弓也是惊讶不已。石宝暗道:若真是动起手来,只怕今天自己都不能全身而退。

不过石宝见胡老汉等人都是猎户装扮,但是手中的画戟、长弓可不是一般的猎户能装备的了得。于是问道:“洪大人,这些莫不是锦衣卫吗?”

洪七道:“这是救我的恩人,会宁府猎户。我们一路逃难至此地的。”

石宝立刻脸上露出狐疑之色,他把洪七拉倒一边道:“大人,这普通的猎户能够使用这种制式大戟吗。我们在江南与官军对抗之时,破州府无数,在厢军武库之中都不曾见过如此武器。”

洪七此刻经过石宝的提醒也是警觉起来,不过他觉得胡老汉也不会对自己不利。毕竟他们救了自己,而且还给自己取了3个娇妻。想到此处,他拍了拍石宝的肩头,低声道:“还是你心思缜密,我便去问一个明白。”

洪七走到胡老汉面前,道:“老伯,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请教。”

这胡老汉此刻倒先阻止了洪七的话语,道:“七郎,我看你视这几位好汉为属下,这些人显然不是金人,恐怕你也不是来历也不简单吧。我并没有害你之心,你也休要瞒我!”

洪七一听暗自惭愧:这石宝、胡老汉都看出对方不简单,唯独我却没有想到这些。

洪七道:“胡老伯,我却是被金人掳掠到军中的,但是我在也确实不是乞丐,而是官府中人。我乃西夏国国主之锦衣卫密探的指挥使,这位便是西夏的护**师。我们来到金国秘密打探消息,不想被金人发现冲散,今日才再次相聚。”洪七没有提效命种师道事情,因为那样解释的太多,现在西夏国归种师道控制,所以这么说也没错。至于石宝,他被封了好几次护**师,再当一次也无妨。

胡老汉道:“这石宝真是西夏国的护**师?他身后的持着棒子的武士都是高丽人?”

洪七这次听出胡老汉不一般了,在逃亡的时候胡老汉就说如果金人追赶的紧急,就赶出逃往高丽国,按理说一个山村猎户是不应该知道高丽国的事情的,今天他又一眼认出石宝带的人是高丽国人,心里也怀疑起来了。

洪七道:“老伯是久居会宁府,为何知道高丽国之事。还有手中持有的画戟,我在军中都不曾看到过,老伯及族人怎能使得。”

胡老汉听了哈哈笑道:“如此直率倒是好事,既然都是自家人我就现将我族人来历说一说,以打消你等的疑心。”

原来胡老汉祖上并不行胡,而是姓郭,是山西人士,据称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分支。祖上跟随着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过高丽国,也是立下赫赫战功,他们跟随薛仁贵东征的时候,那时节唐军军威神武,军中使用陌刀、画戟的等重兵器的比比皆是。后来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弱,紧接着就是五代十国的中原混乱,到了宋朝士兵已经不如唐军威武了,陌刀逐渐失传,画戟也只是作为官府的仪仗队使用,失去了实战作用。

胡老汉唐末为躲避中原的战乱,就迁到了幽州避难。他们到了幽州之后,自觉没脸姓郭了,于是改姓胡,意思就是在“胡人地方生存”的意思。因为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就是胡人,起兵的地点就是幽州,所以在胡老汉的祖辈看来,幽州已经是胡地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祖先的荣耀,族人还是可以使用画戟的。而且他们也世代传讲高丽国的事情,他们心中高丽国国小民弱,如果幽州再乱了,就去高丽国避难。

后来幽州对于归属了辽国,辽国契丹人早期对幽州的汉人的压榨还是非常厉害的,直到跟宋朝签订了檀渊之盟的萧太后萧卓当政的时候,才提出“以汉法治治汉人,以国法治契丹”的政策,从此幽州的汉人地位才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胡老汉的祖辈并没有等到檀渊之盟的签订,就受不了契丹人的压迫,又进行了迁移,最初他们想去理想中的高丽国安家,但是他们阴错阳差来到了女真人的地盘。当时的女真还是非常弱小的,所以女真人接纳了他们。

胡老汉的族人跟女真人打成了协议,就是他们由女真部落庇护,但是成年男子要帮助女真人打仗。女真打仗七成以上的男人都用狼牙棒,是当时辽国各部出名的勇士。在辽国统治时期的胡氏族人手持大戟配合女真人作战,其勇猛程度并不弱于女真人。

原本胡氏一族只是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不想事与愿违,女真部的完颜阿骨打掌权后,开始率领女真人大杀四方,很快将胡氏一族的青年男子都征调一空。后来金朝建立后,胡氏家族由于立国一些功劳,所以没有完全被编入猛安谋克,但是成年男子还是要从军的。

从唐朝末年到如今,已经200多年了,胡氏家族只是想安静的生活,但是不断的被征调,不知多少男儿战死沙场,直到如今胡氏家族也只有这数十家人。如今听说金朝要攻打南宋,胡老汉感觉加入金军的几十个成年男子只怕回不来了,而且随着战事的进行自己的族人被编入猛安谋克参加战争的肯能行很大,因此他们商议后,就觉得再次迁徙到高丽国或者没有人烟的地方去,安安静静的生活繁衍。

随着胡老汉娓娓道来他们族人的来历,洪七陷入了沉思:如今西军上下皆是好战之辈,都想在种师道的带领下建功立业,取得一场大富贵。为了达到目的,大家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己甚至不远万里来到这人迹罕见之处。而这个胡氏家族,只是为了安安静静生存下去,几百年来东迁西走,也是逃到了这个蛮荒之地。世事弄人,现在他们竟然在此地相遇了。

石宝也听了胡老汉的言讲,不过他完全不同意胡老汉的想法。他对胡老汉道:“这位老者,此言差异。若您的家族还是如此行事,只怕永受盘剥。”

胡老汉奇道:“我们不愿与人争执,只求安逸生活,难道都不行吗?”

石宝道:“安逸生活是不能够向他人祈求的,需要自己还争取。”说着用手凌空批了一些,做挥刀状。

石宝接着道:“我看您的族人虽然有老有少,但是皆是勇士,不如加入我们队伍,跟我一起博一场富贵。”

洪七明白石宝阴毒很辣,不知道这又是想出什么幺蛾子。急忙拦阻道:“且慢?胡老伯,如今虽然天下大乱,是我中原男儿雄起之时,但是人各有志,我也不愿强求。若老伯只是想带家人找一片安静乐土,我洪七他日奏明朝廷,定可庇护你族人平安。”

胡老汉一听大喜,道:“朝廷若是真的许我不战,我愿做一顺民。”

石宝此时冷笑道:“侯爷要传播中华文明,这中华文明可不是做顺民。”

洪七道:“只要老伯立下功劳,我就禀告侯爷,陈明利害。”

胡老汉不知道一会儿朝廷,一会侯爷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听说要立下功劳,又担心起来,道:“需要我等立下什么功劳,难道还是要征战吗?”

洪七想了想,又看到石宝身后的那些拿着棒子邋遢的高丽兵,道:“只要将这些高丽兵训练出个模样来即可。”

胡老汉道:“咱们一言为定。”

洪七道:“一言为定。”

石宝见状却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可惜了,可惜了。”

洪七安排好胡老汉,又对石宝道:“那赵虎在何处。”

石宝道:“大人,我们从高丽带出了10万百姓,但是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千余人。我将这些人马一分为二。我带领500人先行,一路之上打些草谷。赵虎带着另外500人守护百姓,缓缓而来。”

洪七明白石宝嘴里的守护百姓,就是驱赶百姓,那跟不上的恐怕就被杀死了。

洪七问道:“你这一路前来,这里是什么所在。”

张龙一听急忙把地图拿了出来,道:“我们一路走,一路画图。这里应该是原来契丹管辖的渤海国所在,但是现在却似乎无人管理。”

锦衣卫在种师道的要求下是及其重视画地图的,洪七接过张龙绘制的地图一看,发现这里已经离开高丽国数百里了,而且距离大海很近。他有拿出自己画的地图,两张地图对比,石宝觉得这里应该是金国的会宁府和高丽国的开京中间的一个地方。

洪七问道:“你们劫掠的村子叫什么村子。”

石宝道:“我们跟他们语言也不通,只知道他们村子好像是‘晚子’。我们审问了那里的村民,废了好大力气才弄明白,他们说山里有路可以去会宁府,所以我有将手下的500人分成了数队探路。”

洪七道:“会宁府肯定去不了了,咱们就在这里驻扎下去,渡过这个冬天再说。这个地方也不要叫什么‘晚子’了,也太难听了。这里距离海边近,我看就叫海参崴吧。”

洪七带领几万人就在海参崴驻扎了下来,他们砍树盖房,堆石垒墙,这里远离金国和高丽国势力外,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里居然建立起了一座名叫海参崴的城池,成为了华夏国神圣国土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