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二六 千里转战回中原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二六 千里转战回中原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种师道听众人分析的有理,可是总是觉得哪里不对,他突然想到金人可能是两路分兵的。于是他说道:“不对,金人绝不会这么用兵,他们可能两路分兵,一路围困太原,另一路直奔东京!”

众人一听,具都大惊,道:“若是如此如何是好。”

种师道也无助坐在了椅子上,道:“天意!天意!”

种师道觉得此时华夏军已经无法到达中原了,不过历史上东京是第二次才被金人攻破的,第一次他们只是跟宋朝廷要了很多金银财宝,就北归了。于是种师道说道:“王定六,不论你用什么方法,让留在中原的商队、锦衣卫都化整为零,以游击之法骚扰金军,阻拦其南下即可。还有给安国郡主送信,让她无论如何死守太原城等待援军。西军各部留在原地皆不可轻动,等我回到延安府再做安排。”

朱五道:“王爷,如果道君皇帝要是下了勤王的旨意又当如何。”

种师道说道:“如今留在中原的士兵如何能够与女真人抗衡,若是贸然出动,徒增伤亡尔。”

诸将一听,种师道这话如同要跟宋廷决裂一般,但是他们都觉得这个很平常了。王定六道:“遵旨。”

种师道又道:“命令大军每三天行军200里,加速东归。都散了吧,王定六留下。

在平时3天也要走180里,现在要求3天走200里,实在算不上什么强行军,不过要连续行军8000里路,这个速度也是不慢了。诸将都知道这样走四个月,对于士兵也是不小的考验。因此各自下去安排了。

种师道把王定六留了下来,秘密的跟王定六道:“你速去高昌州,用那里的信鸽给安国公发去密信,让他无论如何不可取东京勤王。然后你便火速前往中原打探消息,将各种消息发过来。”

王定六道:“王爷放心,下官马上动身。”

第二日,种师道带领西军加快了行军速度,一路之上西军已经建立了数十个的驿站,这些驿站早就不向西域运送粮食了,相反的秀州三策中的押运之策,还将华夏军劫掠来的财物和苦力(华夏军将士大量的农庄还是在夏宁行省、陕西二路境内,那里是非常缺少劳动力)源源不断通过商队运往中原。而这驿站也就成了商队的歇脚之处。另外也有一些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驿站周围,建立了一些农场,有些占据交通要道的驿站,开始聚集了一些百姓在哪里交易商品。虽然驿站建立时间不长,有些驿站已经慢慢的向城市方向发展了。

这些驿站现也为大军迅速行军提供了支持,驿站的粮食不多,但是大军到了驿站附近起码水源也是有保证的,如果驿站周围居家百姓多,还可以采购一些粮食。现在华夏军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粮食。以前还可以用秀州三策的筹粮之策收集粮食,可是如今这些地方都是华夏国的土地了,怎么也不能自己抢自己。

驿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传递各种消息,锦衣卫传递消息平时是一天100里,然后加急200里、400里最多是600加急。一个驿站正好是100里,所以每到一个驿站,都会有各种的消息传递过来。

王定六走后,时迁就负责收集各种消息,然后整理后在给种师道做决断。随着大军的东归,各种消息金军南下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传递了过来,果然正如种师道所料金人是分两路南下。

种师道的大军走了一个多月,大军进入了高昌州。还道想在高昌州。还有几日是元旦了(古代的春节就是元代),就要进入华夏三年了,所以种师道就命令大军在高昌州休息几日。等待过年后在回程。

种师道在在高昌州休息的时候,竟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远在塞北的种世龙却传来了一个令三军振奋的消息,就是种世龙在王进的儿子王彦的帮助下到达了传说的中的苏武牧羊的北海,并且越过了北海到达了种师道所说的北俱芦洲!而且种世龙降服那个产铁蹄马乞颜部落,跟他们征调了300匹铁蹄马。

这次给种师道送信的就是种世龙派出了10个骑手,骑着60匹铁蹄马,一日500速度,连续跑了30天,从北俱芦洲一直跑到了高昌州。

华夏军诸将这次西征,看到了高昌马、伊犁马、汗血马甚至大理军骑得滇马,各种各样的战马都见识到了。甚至现在在华夏军的心目中,文相马已经不算什么了特别珍贵的马匹了。但是当将士们见到这种铁蹄马的时候还是不住的称赞。

这种铁蹄马就是王定六平时称作的坐骑,整个华夏军只有王定六有3匹,所以王定六能够一天行军600里,现在种世龙送来了这么多好马,骑马对于军中传递消息还是非常有用的。

种师道看中的并不是这几十匹战马,而是更加看中的种世龙给他画的北俱芦洲的地图,这张地图虽然潦草但是也有了后世西伯利亚的样子了。西伯利亚的是后来欧洲人给起的名字,细思是“西伯人的土地”,西伯人就锡伯族人,是组成后世满洲八旗的一只,种师道穿越之前天朝五十六个民族之中还有锡伯族。只不过那时候锡伯族人大多数就是聚集在了新疆,是乾隆年间从东北签到新建戍边额,当时朝廷说80年就可以回到东北故乡,但是随着清朝国力的摔落,锡伯族就永远的留在了新疆,西伯利亚也就没有了锡伯族的踪迹。但是从锡伯族的起源来看,西伯利亚也应该是天朝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宋朝的时候那里还不叫西伯利亚,也没有什么锡伯族。那里有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一个称为辖戛厮、另外一个称为斡朗改,这两个大一些的部落早年间还给辽太宗进贡国得到了辽国的册封。其他就是一些零星的小部落了,由于这些部落多数住在林森之中,当地人称呼他们为林木部落。

种世龙还送来了一张白熊皮,这让诸将都是非常兴奋。因为当初高昌州种师道向将士们讲述四大部洲的时候,说道了北俱芦洲有白熊、南瞻部洲有袋鼠、东胜神州产黄金、西牛贺洲土地肥沃,当时将士们多少有些疑虑,这次看到了从没见过的白熊的皮,诸将对种师道更加信服了。而且诸将也对未来充满的希望,他们倒不是想去冰天雪地的北俱芦洲,而是更想去西牛贺洲和东胜神州。

最让种师道高兴的是种世龙收服了这个个叫乞颜的部落,这个部落的300多名勇士加入了华夏军。当然这件事情种世龙并没有特别的提及,起码在种世龙眼里这个乞颜部远远没有那张白熊皮重要。不过种师道可知道,这个乞颜部后世可是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的。

种师道为了鼓舞士气和兑现当初的承诺,当着三军将士下了眀旨意:第一就是赏赐种世龙和王彦铜钱各万贯(到达新土地并带回,赏钱万贯是种师道定下的规矩,李俊从日本返回来已经得到了这个赏赐。),第二,加封种世龙为平北侯,可以再北俱芦洲选地建国。第三,由于种世龙第一个到达四大部洲之地,为了特别奖赏可以再北俱芦洲直接建立王国,而不是公国!第四,王彦被封赏二等平北伯,可以在北俱芦洲建立侯国,对于王彦刚刚从军不久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种师道的旨意与其说是奖励了种世龙和王彦,还不如说是给华夏军诸将都打了一针兴奋剂。种师道眀旨一下,整个华夏军欢声雷动,大家都觉得有了奋斗的目标了。包括种师道在内,没有人认为中原的女真大军能够有什么威胁,毕竟就连西辽军都成了华夏军的手下败将了。

种师道下令赐酒赐肉犒赏三军,华夏军在高昌州一片欢乐中迎来了华夏三年。刚刚过年锦衣卫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宣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完颜宗望率东路金军,自平州侵入宋燕山府路。十二月三日,完颜宗翰的西路金军,也攻陷宋朔、武州,即刻进入宋河东路,直奔太原而来。

种师道觉得跟预想的一样,金人果然两路南下攻打宋国。种师道思忖再三觉得还是不能急速东归,如果不计一切后果东归,到了战场之上也成了疲惫之师。

华夏三年正月初三,种师道按照计划,留吴震和刘光世镇守高昌州,自己带领大军直奔延安府而来。种师道就接到的消息都是有时间的,他看到前线的消息只要十几天就传过来了。所以根本就没有着急,他感觉一起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从打败了西辽军的后,种师道多少有些自满了。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威胁到他这个从千年之后穿越过来的先知!

种师道穿越以来,还算是顺利,出了有千年的知识,还得到贵人相助(李修缘),因此短短5年,就裂土建国了。但是他没有意思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先知”的东西越来也少,而误判的内容却是越来越多。比如其实历史上没有宣和七年,实际上华夏三年已经就是靖康元年了,此时种师道完全不知道东京和太原都被围困了。

种师道能够迅速的得到战场上的消息,主要是由于华夏军的先进的信鸽系统。可是信鸽传书也是非常不稳定的。高昌州有鸽站,中原的信鸽可以飞到高昌州,但是出了高昌州后只有残破的归义城有鸽子站了。现在得到的消息要从高昌州或者归义城快马送到种师道的面前,况且从中原飞回来的鸽子,是放一只少一只,飞到高昌州的鸽子不会自己飞回中原的。需要快马带回中原,以前这项工作由商队完成,现在大战一开,商道断绝,送信鸽也就停止了。所以从中原往西飞的信鸽越来也少,种师道得到消息也就越来越慢。

同理,种师道发往中原的消息也是通过信鸽和快马两个途径发出,信鸽发出的消息虽然快,但是携带的内容有限。而且信鸽发出的消息也不是非常可靠,比如种师道让种师中不要去东京汴梁勤王,种师中就没有接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