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二三零 陇右风云(三)

穿越之玩转大宋 二三零 陇右风云(三)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时迁等人走后,欧阳东就留在了西宁州。他又装作天地会的信徒到了城西李庄探访了几次=次,那个无生老祖倒是常见到,只是一直未发现李振的踪影。他住的地方让时迁给做了记号,时迁说锦衣卫一定能顺着这个记号找到他的,虽然这个记号欧阳东怎么也看不出来什么蹊跷。

欧阳东一直在西宁州等了20多天,也没有见锦衣卫的人找他。这天他再次探庄的时候,居然发现了李振。欧阳东大喜,可是他不知道如何跟锦衣卫联系,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萧让和王炳找到了他。

欧阳东大喜道:“二位大人,我已探得贼窝巢穴,咱们即可提调人马杀过去,剿灭天地会,活捉李振。”

萧让道:“我们也只是带来了10几个人而已,日夜奔袭而来。”

欧阳东道:“那便如何是好。”

萧让道:“是否发现匪首。”

李振道:“我在城西李庄勘察20多天,只是在这一两天才发现李振。”

萧让道:“这个李振神出鬼没,四处游走,发展会众,想必不会在一处常驻。只要见到贼踪盯住人即可,等待大队人马到来之时在做道理。”

萧让顿了一顿接着道:“李振兄弟你带着王炳再去一趟天地会的巢穴,指认出李振。我领着人外围打探、接应,并联络大部队。”

李振见到锦衣卫安排的如此紧密不禁万分佩服,随机带领王炳等几人去了城西李庄。

城西李庄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子,李振来到这里也是机缘巧合。自从在肃州黑水河村遭遇西军围剿后,他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会众就被西军绞杀殆尽,只是带着玉玺和几个随从一路向西狂奔才逃出了西军的追杀。他们剩下这几个人叫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也是没有办法。察哥也走丢了,李振想找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李振本能的觉得西军从东面来,因此他就一路向西逃去。好在李振等几人马够快,再加上西军刚刚平定西夏国,国内一片混乱,所以李振等几人直接逃出了西夏国境,进入了原来黄头回纥地区,这个地区现在就是高怀远管辖的陇右地区,只不过李振到的是陇右的极西之地哪里宋军的管辖极弱,他在那里居然遇见了庞万春!

庞万春在野三坡一战获胜后,觉得西夏国已经不能保了,因此他带着1000多人避开大路穿过了陇右的极西之地,进入了黑汗王国的且末地区。黑汗王国也称东喀喇汗国,这个汗国现在也不是什么强国,也是回鹘人(这个回鹘称作也称葱岭回纥,信奉真理教,跟高昌国的西州回鹘不一样)建立的国家,建立之初还是很强势的。但是后来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西喀喇汗国四分五裂,东喀喇汗国也是弱国。东喀剌汗国派兵征缴了几次,结果被庞万春杀的大败。后来东喀喇汗国艾哈迈德只好对庞万春进行了诏安,庞万春及其部下得以留在在了且末城。

庞万春留在了且末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不是李振,而是宋清。宋清跟庞万春说他带着32个好汉跟随耶律大石到了西域的东喀喇汗国的北方,宋清说耶律大石的一个随从耶律永也是受到了仙人的点化,传授了《九阳真经》,兴辽军如今十分强盛,相约庞万春南北夹击共同瓜分东喀喇汗国。

庞万春对于什么《九阳真经》根本就不信,他觉得那个耶律大石就是在模仿种师道而聚拢人心而已。庞万春对于瓜分东喀喇汗国更是不感兴趣,他如今手里只有不到2000人马,弓弩手200人而已。这点人马自保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想灭掉一个国家简直是痴心妄想。

不过庞万春对于宋清带来的几箱金币和几箱“火葫芦”倒是非常感兴趣。这几箱子金币是耶律大石劫掠东喀喇汗国府库所得,那个火葫芦更是神奇,只要一拉引线投出去,这个葫芦就可以化成一团火球!根据宋清说,这个“火葫芦”就是按照《九阳真经》中的记载制造的。

最终庞万春决定看在金币的情面上,明年(当时还没到宣和六年)象征性配合耶律大石一下。不过庞万春明白,如果真的跟东喀喇汗国撕破脸,只怕自己在且末前途也受到威胁。毕竟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他怎么也不相信就凭借自己和耶律大石的那些残兵能够灭亡一个国家!因此,他答应宋清出兵后,就开始给自己找退路了。

可是他在的位置东面是陇右地区和高昌国,西面、北面就是东喀喇汗国,南面就是吐蕃各部和卢干国,那方面都不是他一个只有不到2000人马部队能惹得起的。现在要想长久立足,还是要招兵买马,但是东喀剌汗国是信封真理教,语言不通、相貌各异,招兵实在是困难。也就在此时李振带着几个亲信来投奔他。

李振和庞万春故人见面也是唏嘘不已,李振和庞万春就相互诉说的分别以来的情况。庞万春对于李振创立的天地会非常感兴趣,他希望李振能够在回到西夏用天地会的名义招募信徒送到且末,充实他的队伍。

但是李振觉得西夏国西军的锦衣卫非常厉害,与其在那里开堂口招信徒,不如在陇右地区直接招募。庞万春也觉得不错,于是他就拿出宋清给他的金币作为活动经费,在陇右地区开设堂口,以舍粥、舍药、开坛**等方式招募教众。当教众完全接受了天地会的教义后,就将这些教众送到且末加入庞万春的队伍。李振在陇右开设的最大的堂口就在西宁州,不为别的,只是西宁州的人烟还算是稠密一些。

李振看着日渐增多的会众心中非常高兴,他让那个冒牌的老祖宣城“等贵贱、均贫富,有饭同吃”的思想,同时有舍粥、舍药的,这个西宁州附近不少的贫苦百信都踊跃加入这个天地会。加入天地会后,李振在逐渐的给他“洗脑”,让他们相信西方就有他们向往的“有饭同吃”的极乐世界,等加入的人完全相信了,就将这些人送到且末城庞万春手中。到了且末这些会众就身不由己了。

最近2个月李振已经给庞万春送去500多会众了,当然这些会众有男有女,不过精壮的男子就有200多。他负责把会众送到西宁州以西800多里的一个分堂口,那里有很多的其他地区的会众,庞万春派人把他们接到更远的东喀喇汗国。天地会的会众们都希望早日能够西行,因为他们相信李振找人装的天地无生老祖把且称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在那里。

李振刚刚又送了30多人去了那个分堂口,800多里路一来一回他也要走上20多天。这也是欧阳东20多天没有见到过李振的原因。李振没有想到,他刚刚一回来就让欧阳东认出来了,而且欧阳东把这个李振也指给了王炳。

由于欧阳东总是来城西李庄听老祖**,听得次数多了,开始有穿着红袍头裹黑巾的会众让他入会了。欧阳东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只是一味的推脱。

这一天他和王炳再一次来到天地会的堂口听法,王炳没有来过几次,并没有人注意。但是欧阳东来的次数多了,这次再次被人拦住了。一个会众拦住欧阳东道:“兀突那汉子,你都来了多少次了,莫不是只是混口粥喝。今日若不入会就不要听老祖**了。”

欧阳东这次也不知道用什么借口了,用眼神看身边的王炳。王炳道:“这位大哥,入会有甚好处,能天天喝粥吗?”

那个会众道:“岂止喝粥,白面馍馍随便吃。没看见这里写着‘有饭同食’吗?”

王炳笑道:“有这等好事?我便入会。”

那会众上下打量了王炳一番,道:“看起来眼生等很,你是何人?”

王炳道:“我是这位欧阳东的表弟,做生意亏了本钱。听说这里可以每日喝粥,就过来讨上一口吃食。如果入会能吃白面馍馍,那岂不是更好。”

那会众对王炳“呸”了一声,骂道:“入会都是要信奉天地无生老祖的,岂是你一个混吃的腌臜可以入的。”

王炳一脸谄笑道:“我也信那个老母……”

那会众道:“什么老母,我日你老母!”

欧阳东一见那会众骂人,也开口骂道:“你这汉子好生无理,要入会我二人就通入。要不入我二人就不入,为甚骂人。”

那会众道:“骂人?老子还打你呢。”说着,这个会众举起鞭子就打。

他的鞭子刚刚举起来,就感觉他的手被一个人拽住了。那会众一回头,确是李振。他急忙对这李振道:“香主,有两个只想白喝粥的家伙,我想教训他们一下。”

李振道:“你们说的我都听见了,要入会是好事。给他们二人都发一身衣服,给他们讲讲入会的规矩。”

那会众不情愿的领着王炳和欧阳东来到老祖庙的一个偏殿,给他们登记了名字,又发给他们一套跟自己一样的衣服和2个白面馍馍。不甘心道:“去跟家里人说一下,明天酉时到这里参加入会仪式,加入天地会就不能乱跑了。要在天地会里做事,每天都有白面馍馍吃。明日酉时入会,莫要迟了。”

王炳一听心中大喜,嘴上却说:“现在入会多好,可以早一天吃上白馍。”

那会众不耐烦的说道:“滚。”

王炳道:“我家婆娘也想吃白馍。”

那会众道:“想得美,先喝几天白粥,听听老祖**再说。快滚,再不滚蛋小心皮鞭子。”

王炳和欧阳东回到了西宁州,王炳将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萧让,萧让道:“太好了,明日便可剿灭天地会,抓住李振。”

王炳道:“我看他们穿红袍的会众不下百余人,咱们人手只怕不够。”

萧让道:“此事勿忧,今天王进师傅和高怀远大人已经带领500轻骑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