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一一零 归义军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一一零 归义军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种世信辞别了胡三,带领2000人马离开了玉门关进入了高昌回鹘国。经过辛宗义的介绍,见到了归义部的首领胡晗,这个胡晗真是一个汉人和胡人混血的后代,这个部落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长得深目高鼻,相貌于胡三相似。胡晗热情的接待了种世信一行,他们的热情开始让种世信特别不自在,他很害怕这个归义部对他西军图谋不轨。但是当胡晗给他讲了归义部的来历后,就打消了种世义的顾虑。

高昌回鹘也称是西洲回鹘。唐朝的时候这里曾经是强大西突厥的领地,西突厥对国中的各民族统治都是非常残酷,后来各个受压迫的民族形成了联盟。这个反抗联盟被称为“兀儿”、“回纥”或者“回鹘”,只是由于各部落的方言发音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团结”的意思。

后来唐朝强大了赶走了突厥人,回鹘各部就臣服于唐朝。唐安史之乱后,逐渐的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这时候回鹘就强大起来了,成了汗国。但是这个回鹘汗国是一个相当松散的部落联盟,各个部落大一点的称汗,小一些的称首领。后来回鹘汗国分裂成了三大联盟,黄头回纥、高昌回鹘、葱岭西回鹘。三个回鹘国之间也是相互征讨,这也是六年前黄头回纥和羌人与西军作战,他们宁可想西夏求救,也不向高昌国求助的原因。

葱岭西回鹘在更西的土地上成立了喀喇汗国,这个汗国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各族人口众多十分强盛。但是这个喀喇汗国要求全体各族民众都要信奉真理教,因此国内也有矛盾。本来回鹘人是信奉佛教或者摩尼教。摩尼教也就是拜火教或者明教,起源于更西边萨珊波斯国,江南方腊就是借助的摩尼教起义的。喀喇汗国依仗自己的国力强劲,四处征讨,不但要求各国进贡金银,还强迫各国改信真理教。因此喀喇汗国在这里并不受各国的尊重。

归义部是原来唐末的归义军的后代,唐朝灭亡以后,归义军也割据了沙州、瓜州等地,成为了一个地方政权。这个地方政权最终亡于西夏,归义军无法与强悍的党项军抗衡,无奈退入了高昌国。高昌国的可汗,原本也不愿意招惹如日中天的西夏国。却也不愿意跟归义军闹翻,于是接纳了归义军,让他们为自己驻守东部边疆,抗击西夏军入侵。归义军无法只能为昌国打仗,到如今已经近100年了。他们在这近100年来跟当地各部族通婚,逐渐的形成了归义部,但是他们还是说汉语,信奉佛教。归义部一心向往中原母国,当年是归义军强盛,时不时向中原王朝进贡,请求册封,但是如今归义部落在跟西夏争斗的时候越来越弱,别说去中原,就连自己的牧场和人口都经常遭到西夏军队的洗劫。

胡晗说道此处已经泣不成声,道:“我部如今只有控弦之士2000,实在无力与夏国对抗,我们的牧场已经从玉门关往西退了100里了。前些日子听说母国的大将突袭了沙洲和玉门关,我部十分高兴,本来应该提酒担羊犒劳大军,但怎奈不知详情,多亏了辛宗义掌柜前来联络,才能见到中原母国的将军,因此甚是欢喜。还请将军在此扎营,共同抵抗夏军。”

种世信听说他们由2000控弦将士,心中有些吃惊,要知道整个西军中的马弓手不超过全部骑兵的十分之一,如果有2000控弦将士,按照西军的比例岂不是有2万骑兵。要是真有这许多人马,害怕用得着怕西夏军吗。种世信暗香:干脆就借了这些兵马重夺沙州也就是了。于是他问道:“首领大人,我军的情况想必辛掌柜也跟你说了,我军也是为了牵制党项人才千里西征的。如今党项军势大,我军不得不后退。您刚才说有控弦之士2000,不知总共军队有多少。不如你我合兵一处,复夺沙州。”

种世信不能跟他们说是西夏国,因为这里比西夏更西。要让他说夏国,他从小就跟西夏打仗,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他想说“党项蛮子”,但是“蛮子”这两个贬义字在这里会不会引起麻烦,所以想了半天才对西夏军称为“党项军”。

胡晗听了吓一跳,随即就想明白了,尴尬的笑道:“大人,我们部落成年男子全民皆兵,由于从小放牧打猎,因此每个人都能射箭,这个与中原军队不同。”

种世信这才明白,道:“倒是我唐突了,现在我军有5000人马。如今在玉门关有3000人,我这里有2000人。玉门关有我八弟种世彪守卫。如果能够守住自不必说,如果不能守住便将人口都迁徙贵部,增加归义部的实力。”

在草原上人口就是意味着实力,胡晗听闻此言自然高兴,但是他也不希望西军战败,如今有西军驻守玉门关对他们来说还是安全了很多。

种世信又说道:“我大军驻扎会多有耗费,不过我们在沙州府库劫掠了不少布帛、茶叶等货物,还望首领大人给指一条商路,我们也好换些钱粮度日。”

胡晗道:“这个放心,我们这里虽然比不上中原,但是国都高昌城也是繁华的所在,这些货物尽可以在哪里交换。”胡晗对西军劫掠毫无违和感,因为在草原上劫掠和放牧是一样的,都是获得财富的手段。

诸事商量以毕,胡晗热情的为西军安排营地和分配牧场,当然这些牧场都是靠近西夏国方向的。诸事安排以毕,胡晗大排筵宴招待西军。这些归义部的部众都能歌善舞的,席间胡晗也兴奋的挑起了了舞蹈。西军开始还是比较腼腆,后来也就加入了这场狂欢中。

种世信无意中看到胡晗脖子上挂着的一个长命锁非常眼熟,也就随口对胡晗道:“首领大人,你的长命锁倒是眼熟,倒是我们汉家工匠的手艺。”

胡晗道:“这个不可能,这时我们部落的工匠几十年前的制作的,当时只是制作了2只。”

种世信笑道:“这个像是我八弟的长命锁。”说着他仔细端详了一下胡晗的长命锁,接着道:“没错,我八弟的是金子打造的长命锁,你这个是银子的。”

胡晗听了一下子抓住了种世信的手,道:“你说什么?你哪个兄弟?”

种世信也觉得有些蹊跷了,这个锁也简直是一摸一样,再回想起胡三的模样,也许真的出自这个部落。于是他说道:“我八弟并不是我的亲兄弟,是我父亲在跟西夏军队作战的时候战场上捡到的孩子。我们西军都有这个规矩战场上捡到的不高过车轮的孩子要自己抚养,这个孩子我兄弟种世彪,他的模样倒是跟贵部的部众相似,而且捡到他的时候就是带着这个金色长命锁。”

胡晗听了非常激动,抱着种世信道:“你说的种世彪今年多大了。”

种世信道:“捡到他的时候他还在襁褓中,那是26年前的事情了。”

胡晗听了满面流泪,道:“佛祖保佑,我又见道我的侄儿了!”

种世信问道:“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晗就把26年前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到了说了出来。他们兄弟二人都有一个他们父亲打造的长命锁,他们的父亲希望他们能够把这个长命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26年前归义部的首领是他的哥哥胡永。归义部在他哥哥的带领下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但是面对西夏军的劫掠也是没有办法。这一年胡永得了一个儿子,满月的当天天,胡永非常高兴的把这个待在自己身边多年的金锁亲自放到了孩子的襁褓中,用以祈求孩子长命百岁。没想到当天西夏军就袭击了他们的营地,胡永战死,孩子被抢走。因为西夏军和很多草原民族也有抢走不高过车轮孩子抚养的传统,因此胡永的孩子也就给抢走了,从此了无音讯。

胡晗治理部落的本领不如哥哥,这些年在他的领导下,归义部的规模越来愈小,最要命的是如今他年进60旬,膝下却无儿子,只是中年得了一女,眼看自己岁数越来越大,部落无人继承,有衰败下去的危险。

种世信听了暗暗称奇,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对胡晗道:“这个也好办,我招我八弟道此与你相认,要真是令兄之子,你们也算是叔侄团聚了。”

胡晗此时决心以下,他心中暗想:不管他是不是我大哥的儿子,只要是有长命锁我必然认他。反正现在部落没有继承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草原上弱肉强食,他死后部落早晚被其他部落吞并。因此他急忙说道:“我有些等不及了,我要亲自去见我的侄儿。”

种世信无法拒绝,所以也就安排好了部队,第二天只是带着几个亲兵和胡晗一路打马扬鞭直奔玉门关而来。玉门关与胡晗的牧场不到100里,他们又是一人多马,当天就赶到了玉门关。

胡三听说种世信只带着亲兵赶回来了,以为出事了,急忙出来迎接。他们兄弟在总兵府外相见。还没等他们说话,胡晗就抱着胡三大哭起来。

胡晗第一眼看到胡三就认出来了,这个胡三跟他死去的大哥长得一摸一样,他当然高兴了,毕竟自己部落有了继承人了,于是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胡三倒是被弄了一头雾水,随即种世信和胡晗跟他解释一番,胡晗和胡三二人相互看了对方的长命锁,叔侄二人这才相认。相对于胡晗的激动,胡三也虽然高兴,但是没有特别的感觉。毕竟他从小在中原长大,学的都是中原的文化,他对别人背地里称他为胡三,都不是特别高兴。所以对这个首领儿子的身份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很巧,而且自己的父亲居然也是姓胡,看来自己胡三的这个名字是落实了。

胡晗立刻表示要让胡三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毕竟自己的年纪大了,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种世信。这个建议一出二人都傻了。胡三表示自己在中原长大,而且在西军任职也是朝廷命官无法接替首领职位,种世信更是说自己已经有妻子了,更不能草率再娶。胡晗只是不许,三人僵持住了。无奈,种世信推说这些事情还是交给父亲种师道决断。胡晗对这种推脱表示愤慨,中原离此数千里,而且中间有西夏国相隔,什么时候能有回信!

种世信于是就放飞了2只从秀州就一直带在身边的红血蓝眼的信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