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九十三 危机四伏

穿越之玩转大宋 九十三 危机四伏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种师中和折赛花见种师道脸色苍白,目光呆滞,不由得心生恐惧,以为种师道旧疾复发。种师中急忙唤种山道:“快去请神医安道全。”

种师道摆了摆手止住了种山,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天下大乱,始于马植。”

由于种师道在不同的场合或多或少的说过中原三五年之内必有“大乱”,没想到这个“大乱”就在眼前了。

折赛花居然有些兴奋,她觉得西军重整乾坤日子到了,于是道:“伯父,既然如此,您就下决心吧。如今西军是兵强马壮,粮饷充足,只缺您振臂一呼……”

种师道冷静的看来折赛花一眼,道:“该来总会来的,这三五年总是要忍耐的。而且我军现在实力不够,利用这几年都空闲一定要练出一只可以和女真抗衡的强军!”

就在此时,时迁突然慌慌张张跑的了进来,道:“启禀大人,张择端大人带着圣旨来了,是给刘延庆大人的圣旨。”

众人都大吃一惊,如今西夏军还未撤兵,怎么朝廷开始对西军下手了?种师中和折赛花此时都是怒从心中起,其中种师中,骂道:“朝廷负我,一心要拆散我西军,现在党项蛮子还未退兵,就开始行鸟尽弓藏之事了?”种师中真的生气了,否则他也不会在折赛花面前骂出党项蛮子的话来。

种师道也很生气,但是他尽量冷静下来,想了想:“咱们报捷文书发出去不久,按时间推算应该圣旨应该没有这么快。先去看看圣旨说了一些什么?”

还没有等种师道几人起身,刘延庆已经慌慌张张的在种山的引导下走了进来。一般情况下刘延庆等西军官员要见种师道总是要禀报一下,今天刘延庆直接闯了进来,见到种师道他立刻跪倒在地,道:“彝叔救我!”

种师道对刘延庆越过自己私自联系童贯早就不满,如今他在构建西军也在逐渐的边缘化刘延庆的环庆军。毕竟未来要和女真人抗衡必须有一种如臂使指的核心部队,像环庆军这样跟自己离心离德的肯定不在种师道的考虑范围之内。

种师道见刘延庆跪倒在地,问道:“听说朝廷给了你一道圣旨,不知是什么内容。”

刘延庆道:“下官让猪油蒙了心,私自联络媪相谋求西军经略使的位置,是我之过也。还请大人不计前嫌,救我一命。”

种师道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你且起身,慢慢道来。”

原来,刘延庆接到了一道圣旨给西军经略使刘延庆,让他带领环庆军2万沧州集结,跟随童贯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刘延庆一听就吓坏了,他以为是种师道暗中操作让刘延庆去跟辽国的契丹军作战送死!

种师道也不明白朝廷为何下了这么一道旨意,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朝廷这个时候下达这种旨意恐怕连“猪队友”都算不上。难道朝廷跟西夏人有勾结,要致西军于死地。种师道从这个圣旨下达的时间来看,那时候也就是西军主力刚刚到京兆府,那时候西军和西夏军胜负未定,即使到了现在西军也只是在战略上获得了一点点的优势而已,也不敢说是稳操胜券。

西军刚刚回到京兆府,朝廷下达了调动西军北上征伐辽国的圣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朝廷中有人要置西军于死地。这个人是谁呢?童贯、蔡京还是其他什么人,但是起码有一点种师道是确定的就是童贯没有阻拦,这个是最可怕的,也就是说西军在朝廷中最大的支柱,现在已经不是特别信任西军了。

想到次处种师道对刘延庆道:“你以为是我使手段,请媪相调动你去北伐吗?”

“这……”,刘延庆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种师道于是就把自己分析的这道圣旨下达的时间跟众人讲了,在场的刘延庆等听了也是面面相觑,冷汗直流。

其实这次种师道等人事想歪了,要将置于死地不是童贯或是道君皇帝而西夏国皇帝李乾顺。这个李乾顺本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奈何国西夏国小民少,物产匮乏。自立国以来就夹在两个“超级大国”辽国和宋国之间求生存。后来西夏国发现辽国武力强盛是他们惹不起的,所以他们主要的“欺负”对象就是宋国。宋国的西军和西夏打了近百年,有胜有负。不过西夏发现只要跟宋朝作战之后,无论胜负只要一向宋朝称臣,宋朝就会以赏赐的名义给西夏“岁币”,也叫“岁赐”。宋朝每年以赏赐的名义给西夏岁币20万贯,包括茶叶、丝帛、白银等。但是宋朝从来不赏赐铜钱给西夏,就是怕西夏将铜钱融化制作武器。

西夏得来到岁币往往跟宋国交易需要的物资,比如说铁器、铜器、陶瓷等。为了更好的交易西夏成立的“一品堂”。这个一品堂不单单事给皇帝采办各种汉地的器物,还有刺探情报的职责。一品堂在中原的商栈就设在了东京汴梁,其实相当于西夏驻东京办事处。大宋朝廷对此事心知肚明的,但是从来没有限制一品堂在东京的经营行为,即使事两国交战的,岁赐断绝的情况下,一品堂还是正常的经商。

当李乾顺接到飞奴传书得知种师道大军进驻京兆的消息后,他就立刻下旨命令察哥率军南下与种师道决战。同时他也担心,在宋境内与西军决战再上演横龙川之祸。因此,他也同时命令在东京的一品堂贿赂朝廷的官员,让宋廷调走一部分西军。西夏军善用使用飞奴传书的,西夏的飞奴可以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兴庆府飞到东京汴梁,东京的一品堂接到了李乾顺的指示后就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贿赂的重点对象也是梁师成。

李梁嗣跟女真签订了海上之盟后,宋徽宗非常高兴,他立刻下旨次李梁嗣“赵”姓,让李梁嗣协助童贯根据海上之盟的约定调集兵马围攻幽州,进而收复已经从中原版图失去100多年的幽云十六州。

宋朝虽然跟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但是每一个宋朝皇帝都有一个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当李梁嗣报告辽国的几十万精锐北府兵已经在护不达岗让女真兵7000人打的落花流水,辽国的5个首都已经失去2个,而且守卫辽国南京也就是宋朝口中的幽州府的只有3万战斗力较弱的南苑府兵的时候,大宋君臣就觉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到了。

此时西军正在跟西夏军作战,并不是童贯不关心西北的战事,但是他们都认为西军是可以对付西夏军的,现在他们所用的精力都集中在北征幽云事情上了。不过童贯还是知兵的,毕竟曾经带领西军东征西讨的。虽然他更关心北征,因为如果他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就可以封王!但是他还是答应了种师道要求,让吴玠驻守和尚源,为西军留条后路。其他的对付西夏军事情他觉得种师可以做好。

童贯把在平定方腊重打过胜仗的禁军、河东军、北军、胜捷军以及其他的厢军,调集了20多路号称30万大军,是幽州契丹南军的10倍。此时童贯雄心勃勃,积极准备各种物资准备秋后出兵,一举收复幽州。

不过童川还是提醒了一下童贯,童川道:“父亲,征伐方腊咱们麾下这些部队少有胜迹,这次北伐没有西军参加,能取胜否?”

童贯想了一下,这些部队中真要是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自己的胜捷军了。其实这个事童贯自己认为的,实际上这个胜捷军比其他的禁军也强不了多少,只不过他们早年跟随童贯征战西北立了不少功劳。如今童贯的官职越来越高,他们的战斗力也就越来越低了。除了了胜捷军河东军军也还可以,在湖州跟十几万方腊军对峙过。北军的王禀守城还可以,要是攻城应该也不错吧。

童贯急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因此总是高估自己的部队,他对童川说道:“方腊贼兵百万之众,所用这些部队应对困难。如今幽州守军不足3万,我以十敌一万无失败的道理。”

童川道:“父亲所言极是,不过还是要带些西军更加稳妥些。”

童贯道:“我也知道应该调西军共同出征,可是如今西北军情紧急,如何可以乱调兵。西军可是我父子最后的依靠!”

童川无语,此时突然宫中的太监传旨让童贯进宫商讨北伐事宜。童贯急忙换好朝服进宫。徽宗皇帝也是好大喜功的皇帝,毕竟在他在位期间宋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如果这次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他名望就可以超过了太祖、太宗。可是宋徽宗并不知晓军事,这次梁师成接受了一品堂的贿赂,让宋徽宗调集西军跟随童贯一起北伐。

梁师成抓住了宋徽宗相要建立超越太祖、太宗功勋的心情,旁敲侧击的吹嘘西军多么勇猛,厢军和禁军多么无用,因此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调西军北伐。宋徽宗在治国理政方面是一个标准的昏君,他听从了梁师成的意见,这次招童贯进宫,就是让他调集西军一同北伐。

童贯一听徽宗的建议下了一跳,因为徽宗虽然好大喜功,但是一天到晚就是吃喝玩乐或者跟着道士炼丹做法,什么时候关心过国家大事。他第一反应就是蔡京要害他,但是他探问了几句发现此事真的与蔡京无关,而是梁师成的主意,于是放下心来。毕竟梁师成和他都是宦官,在很多时候利益是一致的。

童贯权衡了许久决定调一部分西军北伐,他觉得就算是西北失败了,西军还可以退守和尚源以待东山再起,而西夏国国小人少,不可能长期占领西北。如果自己收复了幽云十六州,那就立下不世之功,之后再次回师西进配合西军收复西北也不是不可以。何况即使调兵,西军在种师道的率领下也不见得会败。因此童贯就同意了调西军北伐,不过他还是担心西北的战事,只是调用了刘延庆的2万环庆军而已。

种师道等人并不知道其中缘由,只是以为朝廷要借刀杀人,消弱西军。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时迁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