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三十六 杭州鏖战(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十六 杭州鏖战(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方腊攻取杭州的时候杭州的官军是弃城而逃,方腊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胜利。因此杭州的武库完整的落在了方腊的手里。此时武库里的弓弩箭矢、滚木雷石在城墙上一堆堆的放着。还有不少起义军背着神臂弓,甚至有几十张三弓床弩也放在了城墙上。只是起义军能够操作神臂弓和三弓床弩的士兵甚少,要不然这些重武器可以装备更多士兵。

三弓床弩也**子弩是宋朝时期射程最远的武器,最大射程能有恐怖的1000步,弩箭像标枪一样,威力巨大。但是这种床弩及其笨重,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射速也慢,从拉弓道射出箭矢至少需要5分钟。这种远程攻击武器没有谈不上准头,命中率去完全靠运气。三弓床弩最有名的战例就是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守弩兵士惊见辽国大将巡营,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凛,萧挞凛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种师道综合考虑三弓床弩的优缺点,在组件神机营时候放弃了这种笨重的武器。

今天方腊看到了城头上的三弓床弩,又眼望了一眼城下至少800步开外的在骂阵的站列得密密麻麻的西军,方腊道:“给孤家射上一箭!”

几个义军士兵立刻转动绞盘,把巨大的床弩拉开,专门有士兵用栓柄卡住绞盘,另有士兵把标枪一样粗细有三个箭头的弩箭装上。一切准比完毕,另外一个士兵举着锥子,狠狠的把栓柄砸开。弩箭在巨大弓弦的反作用力下“呼”的向西军飞了出去。

种师道带领西军正在城下骂的欢,突然间一只巨大的三头弩箭直接就向他们的大阵飞了过来,西军士兵一阵慌乱,好在这次义军只是射来一只弩箭,西军士兵还是躲开了。这只弩箭从天而降,钉在西军的军阵之中,弩箭钉进地面又一尺多,箭杆还在空中左右摇摆发出“嗡嗡”的声音。随着弓弩落入西军的大阵,引起西军的慌乱,杭州城头的义军,响起了一片嘲笑声,还有人喊起了“圣公万岁”!

弩箭落地的位置离种师道也就30多步,种师道催马来到弩箭边,一手把弩箭从地里拔了起来,看着杭州城头嘲笑西军的起义军不由得怒从心头起。然后对种世智道:“让神机营发一枚轰天雷,压压贼军的气焰。”

神机营没有配备床子弩,可是西军是有床弩的,但是床弩从高处向下抛射威力最大,其次是平射,但是现在如果西军用床弩对城头攻击属于是仰射,射程打折扣不说,威力也是大减。如果不能射到城头上可以,折了西军的威风。因此种师道让神机营用轰天炮还击。

种世智直接就把神机营的李老憨叫过来了,指着城头方腊的大旗对李老憨道:“李老憨,能不能打中那个大旗。”

李老憨舔舔嘴唇,道:“200步内我没问题,可是这距离有800步,这个是轰天炮最大射程。我只能保证达到城墙上,打那个大旗我可不敢保证。”

种世智道:“达到城墙就行,如果你能打倒那个大旗,进城后我给你挑娘们儿。”

李老憨一跺脚道:“你瞧好吧。”说着他就指挥起他常用的那台轰天炮,他拿起标尺比划了半天,不断地更改配重。折腾了好一会,他才下决心对助手道:“放。”

随着李老憨的话音落地,一个轰天雷在天上画出了一个优美的曲线,向城头飞去。不知道是李老憨打得准,还是运气好,这颗轰天雷正好落在了方腊的大旗杆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护旗的几个起义军士兵被炸飞了出去,那个旗杆也徐徐而倒。

西军士兵一看方腊的大旗倒了,士气大振。万余士兵齐声高喊:“万胜!万胜!”

折赛花自种师道身边说道:“士兵士气可用,不如一鼓作气拿下此城。”

种师道看了看从胜捷军那里拿来的攻城器械,最好的也就是一些钩梯、大盾、半截船而已。用这些器械攻城就是过护城河都要有一些损失。要是攻城只能是用最原始的赴蚂攻城而已。这种攻城是对于攻城一方是最残酷的,也是损失最大的。

种师道说:“我军攻城器械还没有打造齐全,如果一拥而上,势必造成士兵伤亡。我们西军的命都是金贵的。先回营,磨刀不误砍柴工,建造云梯和攻城车。”

听到种师道这么说,诸将大都不解,士兵的命怎么就金贵了。西北穷苦,民风彪悍,要是招兵还不是一招一大把。打仗死人是正常的,一将成名万古枯,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今天小种经略相公相公是怎么了。

折赛花提马拦住了种师道,小声说:“伯父,成大事不可有妇人之仁。”

种师道立刻明白了这个又是自己从21世纪带来的价值观,和当时人的价值观的区别造成的。在宋代人命真的不算什么,只要让他们冲进杭州劫掠,死一些士兵又算什么呢。

种师道脑子飞快的想了一下,对诸将说道:“我等远在江南,兵员无法补充。如果附蚂攻城损失过大,媪相许我们独占杭州10天,要是其他人非要进来我们如何阻拦!”

众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在争辩了。西军带队回应了。

方腊在城头非常奇怪,西军怎么就突然撤兵了,莫非是有什么阴谋。他命令方杰等武将加强城防,莫要让西军偷袭。围绕杭州的一场巨大的攻坚战就要拉开序幕了。

次日种师道主持军机处会议,商讨攻打杭州的策略。种师道对众人道:“今后需爱惜士兵,尤其我西军将士,不可轻易行蚁附攻城之事。”

折赛花道:“昨天的撤军显示经略相公的仁爱之心,只是杭州城就在眼前,诸将都想早日破城,如今有何计策。”

种师道昨天想了一夜,其实古代攻城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当年无敌的蒙古铁骑围绕着襄阳打了10多年,蒙古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也是死在了重庆的钓鱼城。18世纪后装火炮都出现了,但是曾国藩的湘军围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两年多,最后还是靠挖地道炸开城墙攻入了城中。因此,对于杭州这座大城,种师道还是相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城。至于怎么实施,种师道还是想听听军机处人的意见。

种师道把自己的想法跟众人说了,军机处的几位将军互相对了一下眼神。吴玠首先道:“相公此计神妙,只是我军常在西北,虽然不缺少精通挖地道的人才,但是此地多水,土地松软泥泞,如果挖地道恐怕还要请当地的工匠指导才是。”

种师道对王定六说:“你在附近寻找善于挖洞的工匠,以重金许之。另外要想法跟混入杭州城内的锦衣卫联络上,如果能在城内制造混乱内外结合也可加快破城。”

王定六道:“方腊已经隔绝的城内外交通,我已命令时迁想法再次潜入城中,去其他锦衣卫汇合。只是潜入城中也难将消息传递出来。”

种师道自言自语道:“要是有信鸽就好了。”

说道了信鸽,突然吴麟想到点什么,说道:“经略相公所说的信鸽是否就是西夏军中用来传递消息的‘飞奴’?”

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鸿雁传书的故事,但是信鸽比较成熟的用于军队却是西夏国的军队。西夏地广人稀,很多当时就是用信鸽传递消息,称之称“飞奴”,不过西夏的信鸽使用还是比较初级,也没有让后人重视。

种师道头脑中原本种师道的记忆中有“飞奴”的概念,只是没有把这个事情看成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吴麟提起来,他才意识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信鸽了。

种师道回道:“正是这个飞奴,要是咱们能驯养信鸽就好了。”

吴麟道:“禀经略相公,我这几日跟五公子闲谈,得知他得了一对本地产的红血蓝眼鸽,根据五公子讲,这对鸽子非常有灵性,能够日行千里,飞回老家。不过这个鸽子老巢在秀州,五公子这几日正在训练,想让这对鸽子能够随时飞到自己身边。”

种师道喜道:“世信有如此灵鸟,你让时迁带着这对鸽子入城,必要时放出鸽子传递信息。派专人在秀州的鸽巢守候,若有消息立刻快马送到军前。”

折赛花也说道:“咱们一边挖地道,也要积极打造诸如投石机、攻城车、云梯等攻城器械,也要开始攻城,双管齐下才好。”

种师道想了一下道:“也好,让工匠立刻打造攻城器械。另外在距离杭州城墙600步的地方搭起数十座土台,把咱们的三弓床弩也搬上土台上与城中贼军对射。另外轰天炮也要不停的对杭州城攻击。还有派人给延安府送信,让魏定国尽快多做火药和轰天雷,火速送往前线,我估计杭州之战后,我军的火药就省不了多少了。”

吴玠借着说道:“这蚁附攻城之法,可以由还没有送走的苦力营和本来要放走的老弱战俘担当。我军可以驱赶这些俘虏在前,如果能攻下城池最好,如果不行只是消耗些贼军的兵力和箭矢也好。”

吴玠是西军中最善于攻守城池的,他深知城池攻防的要略。蚁附攻城虽然残酷但是也是最能消耗守军资源的,守军资源耗尽,士兵疲惫之时,城池也就危险了。

种师道听了吴玠的建议,立刻想到了当年成吉思汗西征,面对中亚各国的城池,蒙古人都是驱赶俘虏,甚至当地的居民作为先锋攻城的。这种残酷攻城之法种师道觉得非常不人道,尤其是攻守双方都是中国人。但是当他想到,昨天撤军之时,折赛花一个女流之辈都劝他不要有妇人之仁的时候,他明白此时该下决心了。毕竟西军将领还是想早日攻破这繁华的杭州的。

种师道说:“既然诸将都想早日攻城,那就按照吴玠说的办。明天开始先让战俘和苦力营把城南的护城河填了,然后催他们攻城,消耗贼军。同时加快攻城器械的打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