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三 种家四虎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 种家四虎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0 21:32:50 来源:笔趣阁

西军的主要将领只有总教师王进不在白虎堂内。王进是西军的总教习,西军的很多将领都或多或少的在他那里学过一些的功夫。就连种师道和种师中见到王进也要叫声“王师傅”。此时王进带着种师道的四个干儿子及500士兵已经奉种师中的命令将种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以防不测。

种师道和种师中有五个儿子,但是这五个儿子实际资质平庸,很难统领西军。为此种师道又在军中收了四个干儿子,种氏昆仲的意思是未来不论他们的五个孩子谁接掌西军,那么他们的四个干兄弟都可以成为其重要的帮手。

种家的四个干儿子可是不一般,人称种家四虎。

老大种世龙,种家人称他为老五,外人称他为老大。其人力大无比,手使开山斧,属于急先锋的类型。

老二种世虎,勇武不在种世龙之下,手使铁骨朵,骁勇善战。这个铁骨朵就是一种长柄的锤,锤头并不大,像一个没有开的荷花骨朵。这个铁骨朵整体也就20斤左右,但是能够挥舞起来的人并不多。小说中经常说的动辄几百斤的大锤是不存在的,几十斤的也是罕见。不要小看这个铁骨朵,不论是西夏的铁鹞子,还是折家军的铁甲连环马,这些铁甲军寻常刀、弓箭可能伤不到他们,但是铁骨朵要是在他们身上打一下,那可是致命的。

老三种世彪,这个老三是色目胡人,手使亮银枪,属于马快枪急的人物。种世彪是官称“八爷”。外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快马胡三,久而久之叫他胡三人就愈来愈多了,但是当面还是称他为“八爷”。

胡三的身世就与众不同,是早年种师道跟西夏人作战的时候战场上捡来的遗孤。西军多跟西夏和草原各部争斗多年,多少也染上了游牧民族的习惯。比如在西军中抢来的新娘地位是最高的,西军的女儿大多嫁到了河东军,但是他们夫人却很少从河东军迎取。不少人就是去西夏、草原甚至四川、青塘等地劫掠。如果战争中能够捡到不高于车轮的遗孤,那是一件喜事。西军肯定会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将这些遗孤养大。超过车轮女孩当然抢走当夫人了,男人只要高过车轮就杀了。因为不论是西军还是草原上的其他民族,都认为高过车轮的男人就算是成年了,有思想了,养不熟了。与其养大了成为仇人,不如杀了完事。

胡三在战场上被捡回来的时候还是在襁褓中,身边只有一个汉族风格的长命锁。由于是跟西夏作战,大家都以为这个孩子是西夏人党项族或者从长命锁看可能是西夏掠去的汉族的后代,因此种师道也就高兴的收养了。但是随着孩子长大,发现这个孩子是色目人。虽然是黑头发吧,但是深目高鼻,与众不同。种师道到没有歧视这个孩子,相反更是视如己出,把他交给了王进调教。胡三的学武术的天分非常高,尽得王进真传。王进有两个最得意的徒弟,除了胡三另外一个就是在东京汴梁作教习的豹子头林冲。两个人的武功还是林冲要高一些,林冲号称西军的第一高手。可是胡三的枪法也是不弱的,毕竟骑兵中使用长枪的非常少。

骑兵大多数都是用马刀,这个习惯从西汉逐渐形成骑兵这个兵种后,一直到二战结束骑兵退出历史舞台,骑兵的主要武器就是刀。马刀可以借助马匹冲击的高速,在骑兵使用很小力气的情况下,给敌人以重击。

在冷兵器中长枪的威力要远远的大于单刀,一般的有“三箭不如一刀,三到不如一枪”的说法。但是骑兵中极少用枪,因为还是骑兵的所依靠的还是高速度,如果枪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刺中敌人,固然可以给敌人重击,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把枪在瞬间拔出来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松手,否则如果抓中枪杆不放,很容易导致骑兵手臂的骨折。因此骑兵即使用枪也是用的标枪,身上背着几把标枪。刺中敌人后立刻抛弃。真正能用枪作战的骑兵少之又少,而胡三就是其中之一。胡三用枪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快”字,刺中敌人后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回来,这是他的绝技。即使这样胡三平时作战的时候也是带着一把马刀,防备枪抽不出来时候备用。王进的另外一个高徒林冲也用枪,但是与胡三完全不同。林冲力气大,在马上经常用枪当棍使。要是单比用枪的技巧,在马上林冲还真不如胡三,在步下林冲的枪法可是不输于胡三的。

种家的四个干儿子最厉害的还不是胡三。而是人称“九爷”,种世豹。种世豹是个神箭手。中国古代汉族族人射箭比不上草原民。草原民族男人从小就练习射箭。汉族军士却需要专门的进行训练。宋朝由于缺少马匹,就更加重视军队的射箭训练,西军尤甚。一般的情况要是训练一个在步下射箭的合格士兵,也要1年时间。也就是说训练一个合格的步弓手需要1年时间。那要训练一个合格的马弓手呢?宋军骑兵就少,马弓手也就是西军里有一些。因此这些马弓手都属于高级兵种了,一般要训练3年之久。在这方面汉族的王朝的军队,根本无法跟草原上精骑善射游牧民族相比。人们熟知的关羽,当年就是刘备军中的马弓手!整个西军也就是种世豹训练了200多马弓手。

宋军在和西甲军多年交战中缴获了西夏的一种弩箭。这种弩箭被宋朝的能工巧匠改造后成了宋军“以步御骑”的神器,也就是著名的“神臂弓”。神臂弓其实严格意义上算不上弓,而是一种弩。相对于一般的步兵使用的弓,这种神臂弓射程特别远,杀伤力也大。射程可以达到300步。一般的步兵用的弓可以射80步。极好的弓箭手用“一石”强弓也仅仅能够射100步,所谓的百步穿杨就是如此。马上的射箭的需要用专门的马弓,如果说步兵用的弓称为强弓的话,那么骑兵用的弓可以说是软弓了。这种软弓一般也就射30多步。后世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时候,蒙古军队有一项绝技,用的就是佯装败退,然后骑在马上反身射箭,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这种射箭方法被称为“蒙古歹”。蒙古歹的射箭的射程只有20多步,但是就是这20多步就成为了欧洲和中亚重骑兵的梦魇,同时也造就了蒙古轻骑兵无敌的神话。

神臂弓也有缺点,就是本身非常重,经过宋朝能够巧匠改造后也有近20斤,而且射速慢。装填需弓手要用脚踩住弓背上的铁环,用全身的力量才能拉开弓弦。所以神臂弓有“御敌每每只发三失”的说法。意思是神臂弓手每次上战场最多只能射三箭。因为射速慢往往射完三箭,敌人就冲到面前了。即敌人没有冲到面前,射完三箭也没有力气拉弓了。神臂弓虽然有这么多缺点,但是却是大宋抵御北方骑兵的利器,神臂弓手也是非常难培养的。宋军规定,神臂弓手败阵是没有罪的,但是遗失神臂弓是死罪。因此在宋军打败仗的时候,神臂弓手都是“毁弓而逃”。也就是这个原因,神臂弓的原型虽然源自西夏,但是除了大宋,其他各国都无法仿制。

神臂弓的特点决定了神臂弓手都是在步下射箭的。种世豹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可以在马上使用神臂弓,当然了他也只等在马上射上一两次,毕竟在马上用脚拉开神臂弓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种世豹在马上可以用强弓射箭,也就是步弓手的弓射箭,而且射程可以在马上做到“百步穿杨”,这个就非常厉害了。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弓手一次也就能射十几只弓箭,射多了对弓手手臂的肌肉损失还是很大的。但是种世豹在马上挽强弓能够连续射18支破甲的重箭。就凭这这一身弓箭的本领,种世豹可以百步之外取人性命,是种家四虎的第一高手。

种世豹由于超强的武力率领的种家军中最精锐的怀德军。怀德军驻地就在折可求镇守的秦州府的黄铎堡。但是他们比折可求更接近西夏,如果折可求是跟西夏交战的先锋,怀德军就是先锋中的先锋!怀德军一共5000人,骑兵2000人,步兵各3000人。原本种家军骑兵最多,后来收复陇右地区的时候,西军取得“横龙川大捷”,也算是为大宋开疆扩土了。其实历史上宋朝面积鼎盛的时候就是宋徽宗年间收复陇右的地区后,但是后来好景不长,就发生了靖康之耻。陇右收复后,朝廷设立了陇右节都护府,一个是守住这片新开拓的土地,另外一个也是要分化西军。首任陇右节度使就是原来种师道的部将高怀远,而高怀远核心的8000骑兵就是从种家1万骑兵中选拔的。

陇右节都护府成立后,种家的1万骑兵就变成了2000。种师道为了集中使用这最后2000精锐,就把他们全部拨到了怀德军,由种世彪和种世豹率领。怀德军的另外3000步兵,也是整个西军中最精锐的步兵,就由大将鲁达、种世龙、种世虎率领。在这关键的事情,种师中还是毫不犹豫地将5000怀德兵都调到了延安府。

此时王进和种家四虎就是率领着1小营共计500怀德军,把帅府包围,就怕出事情。其他的怀德军则在城外监视各路赶来“探病”的西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