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七二 西军子弟拓探蛮荒(一)

码头之上停住了四艘大船,这是准备远征北海道的船队。由于西军子弟要去北海道抓捕虾夷奴隶,为了防备这些小爷们出差错,张顺亲自带领100水师护送,李丹也抽调锦衣卫跟随。种世信、杨栓子、李俊等人亲自来到新港码头为这些子弟送行。

这让这些西军子弟有些不乐意,觉得这些大题小做,有些看不起自己。西军子弟推举种天雄去跟种世信“谈判”,希望不要这么兴师动众的。种天雄是种世仁的二儿子,西军第一次西征的时候他你年纪还小,并没有去归义城而是留在来老家清涧堡,这次种师道让种家子弟赴东瀛避难,也让种天雄一同前来。

种天雄今年已经17岁了,他哥哥天英、弟弟天豪已经在西军中崭露头角了,但是自己还是碌碌无为,他本想这次大规模的第四次西征他能够从军立下功劳,没想到被家人送到了远方的东瀛。种天雄由于没有归义城失败的包袱,所以很快成了这些西军子弟的领袖,因此也就被推荐出来找种世信谈判。

种世信在码头的一处公事房内召见了准备北上北海道的众人,他对王三道:“王大人,你是如何安排的。”

王三道:“五爷,我这次一共安排了4条大船,最小的都是1000料的,其中我和扶桑商人种花家乘坐第一条船开路,西军的子弟100人做第二条船。为了保证子弟们的安全,张顺亲自带领100水师,还有李丹带领20锦衣卫,一同乘船。第三条船主要拉子弟们骑的马匹和用具,还有他们随从。最后一条船备用,万一有什么风浪也要有个救援。加上子弟们的随从一共600多人。”

种世信听了就一皱眉,问道:“西军子弟们带了多少随从,竟然要坐满一条船。”

王三看了一眼李丹,李丹接过话茬来道:“每人最多带两个随从,主要是看护战马?”

种世信“哼”了一声,道:“当初在归义城这些纨绔就每日架鹰打猎,前呼后拥,讲究排场,才有了归义城之败。如今到了扶桑国竟然还有如此排场。100人出征竟然要200人侍候,竟然还要有马?这扶桑国山多水密,那里能够有战马驰骋的地方。如今跨海远征竟然带着如此多马匹,简直是岂有此理。”

李丹道:“只是带了50多匹,咱们西军的子弟们在西北骑马贯了,这次去抓捕奴隶,要长途奔跑,怕子弟们年龄尚小,跟不上队伍。到时候让他们轮流骑乘就好。”

种世信听了更是恼怒,道:“岂有此理!这样下去,还能历练什么,我们西军还有未来吗?”

栓子急忙和稀泥,他一脸堆笑道:“五爷严重了,咱西军后辈子弟中不乏良将,就咱们东渡扶桑的子弟们要是在中原跨马抡刀,也比朝廷的禁军强上很多。这些日子又在张顺那里练习操舟水战之法,现在这些子弟都有一身水旱两路的本领,未来定能为侯爷效力。只是这些孩子要是在北方的蛮荒之地有什么损失,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我看让他们带上10匹马也就是了,紧急之时也好能够传递个消息不是。”

种世信看了栓子一样,道:“好吧,不过那些随从一个都不许带。”

就在此时,有士兵来报,道:“种天雄求见。”

种世信一听,道:“来的正好,有些事情我要跟他当面说明。”

种天雄进入公事房后给种世信见礼,道:“给五叔见礼。”

种世信道:“天雄你来此何事?”

种天雄道:“五叔,既然要历练我等,为何还要让张顺带100士兵保护!我们都是西军子弟兵,都有报效之心,不需要他人保护。众子弟托我跟五叔请命,请五叔让我们单独出战,我们定能展示本领,立下功勋。”

种世信一听,道:“好,有志气。要想我们西军一脉连绵传续,就需要咱们西军子弟励精图治,练出一身本领。这次北行你们一个子弟竟然没人要带着2个随从,还有马匹,这算什么打仗历练,你以为是在老家打猎出游呢,还弄得前呼后拥的。”

种天雄一愣,道:“五叔,咱们出战总得有人给我们拿着兵器、甲胄吧,总得有人跟我们铡草喂马吧,这次我们只带了50多匹吗,每人不到一匹,拿在西北之时,家里的马棚有马数十匹,想骑那匹……”种天雄还在喋喋不休,往下说,看种世信已经脸色铁青了,于是急忙把嘴闭上了了。

种世信怒喝道:“住嘴!我种家祖祖辈辈披荆斩棘创建西军,方有今日之局面。若都像尔等眼高手低,行事纨绔,只怕国祚延续无望矣。”

栓子急忙劝道:“五爷,孩子们还小,不可苛求。”

种世信道:“所有随从都要留下,马匹只能带10匹。其余的勿要再论,多抓几个虾夷苦力,练出些本领再说其他。”

种天雄不服,道:“五叔……”

种世信不给他辩论的机会,道:“下去吧。到了北方的大岛,一些行动都要听张顺安排。”

种天雄无奈,只好退了出去。

种世信对张顺道:“张顺这次你既要让孩子们得到历练,也不要让他们损伤过甚。”

张顺为难道:“这个……”

种世信道:“我也知道你为难,不过这次只是抓捕蛮族,如果这些孩子连这个事情都做不好,未来前途也就堪忧了。你只要尽力就可,不要有什么压力。”

张顺这么一听才放心下来,道:“尊令!”

种世信又吩咐李丹道:“李丹这次你到了北岛,需要将北岛地图详细画出一份来。平西侯爷最重视地图了,还要在那立下标志,一边未来进一步探究。”

李丹道:“尊令。”

这时候栓子问道:“李立那里去了,怎么今日没有到。”

李丹道:“昨天说是发现了源为义家眷被杀一案的线索了,便去探查了。不知为何没来。”

王三一听右眼皮狂跳不止。

这时候,司行方走了过进来,道:“五爷,吉时已到,是否可以起锚开船。”

种世信站起身来,道:“好吧,咱们一同到码头,为我们的远行勇士送行。”

四条战舰组成的北行船队缓缓的使出了新港,王三在第一艘战舰之上远眺中原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他已经得知李立死了,毕竟是多年的兄弟,而且李立对待王三一心一意,这次惨死,只是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王三想到李立本来是想回到中原风光一下,这次再也没有机会了(李立想回中原见五五七回),心里不是滋味。他暗中道:若源义朝真是我的儿子,等我父子相认之时,定给你修建一座豪华祠堂,永受香火。

这是后种花家来到了王三身边,他递给了王三一把宝刀,道:“这个武士刀真是不错,是从花溪局让我给您的。”

王三结果了宝刀,这把刀就是当初源为义送给还是海商的赵良嗣,赵良嗣在东京送给了李俊,后来李俊有送给了李立。李立用这把刀斩杀小兰之介(斩杀小兰之介见237),现在有到了自己的手里。

王三问道:“这个花溪局手脚干净吗?”

种花家道:“大人放心,这是一个真正的忍着,只是拿钱为雇主办事,绝对的忠臣。”

王三道:“好吧!既然如此,就一切都结束了。”说罢,他就把这把宝刀扔到了大海里。

王三的船队北行数日来到了那个被后人称为“北海道”大岛,众人弃舟登岸一看,发现这个大岛不但面积广大,而且平原众多,与扶桑国本土大不相同。

种天雄见状,嘟嘟囔囔道:“要是早知有如此广大的平原,我们应该把战马都拉才好。”

张顺笑道:“天雄少爷,这次只怕不行了,咱们还需要亮亮铁脚板的功夫了。”

种天雄正色道:“休要称呼我少爷,我就是您麾下一个小卒,听您调用。”

张顺道:“好好,那你跟着我便是。”

种天雄道:“尊令。”

王三此刻走了过来,对张顺道:“张将军,那个商人种花家说这里的虾夷以捕鱼打猎为生,很多部落都在河边、海岸附近,非常好找。”

张顺道:“如此甚好,那就让让种花家带着他的卫队去寻找部落,我们就在此等候消息。”

王三道:“如此甚好,我这就让种花家去办。”

张顺带着人马在有水源之处安营扎寨,并派人看护好大船。种花家亲自带领自己新成立的护卫队去寻找虾夷部落了。

对北海道的控制,背后是史学家成为中华殖民战争的开端。任何权利的崛起,对于在其周围的势力都不是好事,面对强势的政权,很多人无法摆脱被奴役的命运。虾夷人就成了中华崛起的一块绊脚石。多年以后,由于大量的虾夷人被送到而来西北,这里的虾夷族几乎被被灭族。由于这部分人是第一批成规模到达中原的外国奴隶,被人被中原人成为爱依奴人(也称阿伊努人)。到了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已经成为世界上主流文明之时,少数生活在北海道的爱依奴人成了中华文化最忠实的推崇者,他们自视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完全融入的中华大家庭,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历史、语言和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