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五六七 遇纷争杨栓子无奈 避灾难种世信东行

李俊看着火光冲天的平安京心中五味杂陈,这次跟王三闹翻了,又烧了了平安京,他也不知道如何向杨栓子交代了。

此刻他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低头不语。众人见李俊如此,也不敢说话,当场一片寂静。半晌,李俊突然站起身来,道:“集结队伍,咱们去松原,将那个两面三刀的加藤元碎尸万段,抢回白河上皇。”

宋江此时也是有些后悔,他要是不贪恋财物一直护卫在白河上皇身边也许他就不会被加藤元劫走。但是宋江还是保持着理智,他知道此时若是跟加藤元闹翻,只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暴。

宋江道:“李大人,休要意气用事,就凭借咱们这几百人,即使能够拿下松原也要损兵折将。咱们远道而来,谁还不想弄个衣锦还乡,如果在这里消耗,只怕未来平西侯爷也会怪罪。”

张顺也道:“出云国一战咱们虽然获胜但是也损失千余人手,如今实在不可打消耗战。”

李俊叹了口气道:“那我们就回去?”

宋江想了想,道:“如此狼狈回师也不是好主意,不如咱们先占领小浜,那里距离平安京很近,又是良好的码头,正好咱们水师驻扎。然后在向杨大人禀告事情来龙去脉,以免杨大人听信一面之词。”

宋江所说的一面之词当然是王三必然向杨栓子的禀告,而且王三想必不会说李俊的好话。

李俊道:“我要派出快马,赶到王三之前向杨大人说明情况。杨大人是锦衣卫指挥使,更能打探消息,定能分辨是非。”说罢,他看向张顺道“司行方在哪里,快把他叫过来,让他去给杨大人送信。”

张顺假装不知司行方的去处,道:“司行方不是跟您进城了吗?”

李俊道:“胡说,我整日都没有见过他。”

宋江更是不知道司行方的去处,不过他觉得不重要了,道:“司行方锦衣卫,去哪里都有他的道理。我看还是让松本大郎辛苦一趟吧,未来如果需要我去找寻司行方,让他帮助大人解释。”

李俊素知宋江和司行方交好,二人曾经相互救过对方性命。于是感激道:“多谢宋兄弟。”

宋江在中原商队地位有些尴尬,无权无职,对于他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宋头领、宋将军、宋大人,这次李俊又来了一宋兄弟。宋江也是无奈,暗道:什么时候改成“送金银”,就好了。

宋江道:“我看还赶快写一封书信,交给松本大郎,然后咱们到小浜港驻扎,等待下一步命令才好。”

李俊一听有理,急忙写了一封书信将发生自平安京的事情详细的叙述了一番,将信件交给了松本大郎,松本大郎快马加鞭直奔石见山而去。

松本大郎的骑马根本就不怎么样,他的的速度怎么能赶上李立和司行方的速度。王三也写了一封书信,将平安京的事情描述了一番,然后请好友李立亲自送给栓子。司行方并没有跟着王三一起撤退,而是在平安京周围观察了一番,他本想进城与宋江汇合,现在王三和李俊的矛盾几乎都摆在了明面之上了,他也不想掺合了。

司行方在平安京周围游走,想先到张顺那里,然后一同进入平安京。但是他还没有到达张顺的营地,平安京内就大火冲天了。

司行方一时之间也不敢贸然入城了,不久他在城外发现了一只队伍,拉着拉着数百辆马车,从平安京出来往西北而行。司行方从深深的车辙种看出来,那车上一定是装着满车金银铜钱,于是他不敢怠慢,悄悄的跟在车队后边尾随。

司行方一行跟随了20多里,正好看到有人掉队,司行方立刻擒住了此人。司行方仔细询问之下这个人竟然是加藤元的家将。司行方在扶桑国已经待了一年多了,对于扶桑话已经熟悉,因此二人交流并无障碍。

仔细审问之下,司行方从那个武士口中得知,是中原人点燃了平安京,他们劫了国库的部分金银,保护着白河上皇去松原避难。司行方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于是他也不找寻宋江了,杀死了这个武士后,打马扬鞭回到石见山报信。

栓子将李俊、王三派出去后觉得自己耳边清静了不少,他一面命令李丹仔细调查源为义家眷被杀之事,同时关注这石见山银矿的开采。

李丹多方查证,对于源为义家眷的死亡毫无头绪。不过石见山银矿的产量却是大幅度提升了。原本这次栓子从中原带来不少采矿冶炼的高手,在栓子的组织下,这些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栓子这几天估算,就石见山一处,每年产生白银可以打60万两。这对于缺少银子的中原王朝来说,那绝对是一笔巨款。历史上中原王朝也是非常缺银子了,所以在宋以前商人的交易都是以铜钱为主,直到明朝的欧洲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南美洲的银子大量的涌入了中原,中原才逐渐迎来了银本位时代。

栓子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商人,就算加入锦衣卫,也就是在打探消息上有了一些见解,但是对于治理地方还是一窍不通。如今商队虽然控制了一些地方,但是治理起来让他手忙脚乱,再加上王三、李俊二人不合,他有一种无法把控局面的感觉。

就在这时李立将王三写的发生在平安京的回报交给了栓子,栓子一看当时就瘫坐在了椅子上,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李立见栓子摊到椅子上,急忙过来想搀扶,道:“大人无恙否?”

栓子道:“去请李丹过来一同商议。”

李立见栓子并无大碍,急忙转身去找去请李丹。过来一会儿李立、李丹带着风尘仆仆的司行方也来了。

栓子派司行方跟着李俊的,想必也他也带来了李俊的消息,于是问道:“是不是李俊也有信件前来。”

司行方就把他遇见的情况前前后后跟栓子说了。栓子听说李俊竟然放火烧了平安京,而且还将已经控制起来的白河上皇给放走了,心中更是不悦。

李丹加入锦衣卫后就跟随在王定六的身边,多少受到到了王定六的影响,相比李立和司行方他做起事情更加心狠手辣、行为果断。

李丹道:“这个李俊手中没有什么兵权还如此嚣张,大人应该多多留意。必要之时要有必要手段。”

栓子那里敢决断这些事情,他垂头丧气道:“如今咱们都在海外,怎可同胞相残。我看还是用飞鸽传书报给侯爷吧。”

林丹道:“这万里之遥,还面对茫茫大海,这飞鸽传书只怕也不靠谱,何况飞鸽传书传递信息太少了。”

栓子道:“那就多放几只飞鸽,反正留在这里久了只怕这些鸽子全都不认得路了。再说了这些消息都是王三一面之词,李俊还没有将消息传来呢,我看再等等,看看李俊怎么说,反正他现在舰队也是空架子,主力水师都是张顺的手下。”

李丹见栓子不敢决断,自己也不好多说,于是道:“好吧,我这就去安排信鸽的事情。”

又过了2日,松本大郎来了,带来李俊的信。李俊自然在信中详细写了平安京城内的事情,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同时指责王三带走了藤原家康才导致平安京大乱。现在他带着水师驻扎在小浜港,他请求栓子将部队都交给他指挥,并且暗示离开中原之时种师道就是这么安排的,他可以带着部队打破松原城,将白河上皇送到石见山。

栓子看了李俊的信件后,满脸愁容,不知所措。在一旁李丹轻声问道:“大人,如之奈何?”

栓子无力的摆摆手,道:“再议吧!”

就在栓子愁眉不展的时候,李立突然兴冲冲的来报,道:“大人,大喜事。侯爷派船队来啦!”

栓子一听大喜道:“谁来了?到哪了?”

李立道:“是新港来的消息,好像是五爷来了!”

“太好了!”杨栓子知道五爷种世信一直管着西军的后勤,对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比自己强之百倍。而且他还是种师道的亲子,管理一团乱麻的扶桑国只好适合。

杨栓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道:“快备马!跟我去迎接五爷。”

栓子带着人马来到了新港见到了种世信,但是他觉得种世信脸色不好,开始以为他是长期坐船不适应海上的颠簸,细一打听才知道种世信是来到扶桑避难的(种世信避难之事见307),种世信带来的3000多人,有1000多都是西军子弟,甚至种师道刚刚出生的幼子种世玺都在其中。

栓子一听就傻了,他以为西军在中原失败,这些人是逃亡道海外了呢。仔细打探之下,才得知是种师道在西方遇见了强敌,只怕不敌才让这些西军子弟到扶桑避难。这些包括种世信在内西军子弟都在归义城有过耻辱的经历,因此心情都不太好。

栓子问道:“五爷,当初在西北做生意的时候就多蒙五爷关照,您也不必欺瞒与我,咱们侯爷自从宣和二年开始攻无不取,这次西征怎么能做如此安排呢?”

种世信道:“如非遇到强敌,怎肯让我等海外避难?”

栓子道:“现在西征战事如何?”

种世信道:“出海之时倒是听了不少好消息,好像高昌州都被咱们围了,现在不知如何了。你这里怎么样?”

栓子长叹一声道:“这一言难尽那。”随即他就把王三、李俊二人不合的事情跟种世信讲了。

种世信听了沉声道:“若西征战事不利,更多的西军子弟会来扶桑避难。因此这里万万不能乱!”

栓子道:“既然五爷到了,就请你掌管全局吧。”

种世信想了想也只有这样了,于是道:“先将李俊、张顺、宋江等人召唤过来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