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一一三 取秦州(二)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一一三 取秦州(二)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吴麟看过朱五的信后,先让李氏兄弟休息,然后就跟时迁商量起来。吴麟和朱五也算是熟悉,当初在湖州就打过交道,而且后来朱五以旗牌官的身份进入军机处还有他吴麟的一份推荐。所以朱五对吴麟还是非常尊重的,两个人也有一些交情,吴麟认识朱五的字迹,这封信是出自朱五亲笔无疑。

朱五在信中说杨志在秦州的百姓中拉拢一些人,萧让在汉军中也拉拢一些人,约定在月圆之夜起事,一同反出秦州。希望吴麟能够派兵接应,如果起事成功可以里应外合,收复秦州。

吴麟在跟朱五交往中觉得这个人确实聪明,但是要是论起起军事计谋比折赛花差的太远,就是比起自己也差上很多,不知道为什么种师道确实非常看重他。吴麟对此非常的不理解。以往种师道看人奇准,但是朱五在秦州的失策,也是让人决定这个朱五其人有些言过其实。

朱五这个计策在吴麟看起来简直是漏洞百出,比如煽动汉军和百姓起义。秦州虽然有只有5000党项军,但是西夏军种的汉军很多就是原来西夏国的正是军队。察哥也非庸将,他扩军不可能让新扩充的军队战斗力超过他的嫡系部队。另外百姓能有多少的勇气去跟荷枪持刀的军队对抗。吴麟征方腊看到了战俘营里的方腊义军在西军面前的反应,那些西北的百姓能够比方腊的义军多多少血性?如果真是那样,种师道也不会法出“宁战死,不为奴”的号召了。鼓动百姓对抗西夏军很大程度上也是妄想。

让西军去接应,里应外合取下秦州,看起来很美好。但是西夏军又不是傻瓜,西军靠近秦州的时候,只怕西夏军就会紧张起来,全军戒严。要是那样恐怕城中的汉军和百姓连起事的机会都没有,又谈什么收复秦州。

吴麟把自己对朱五计策的担忧跟时迁说了,时迁本来就是一个探马出身,对这些事情当然不懂,但是他知道种师道能够把吴麟安排在渭州的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对吴麟能力的认可。当他听完吴麟的分析后,道:“这些东西我本不懂,宣慰使大人也只是让我协助你,主要是防范西夏军东进。至于怎么防范,如何用兵,还是有吴将军决断。”

就在此时,外边又有人来报,说是秦州府又有人来下书,吴麟和时迁对视一眼,都是莫名奇妙,于是招下书之人见面。

那下书之人竟然是咩保吴震的亲兵,原来咩保家族在盐州投降了折赛花之后。就派人给咩保吴震写了封家书,说明了盐州的情况,并且让他尽快投降西军。咩保吴震在西夏军中本来位置就十分尴尬,再加上他祖上本来就是汉人,因此就起了降宋的心意。于是修书2封,一封书信去了盐州,另一封就来到了渭州。

吴麟看了这封信后,问时迁道:“此是可信否?”

时迁道:“来之前,军师提到过咩保家族长给咩保吴震写信的事情。”

吴麟想了想道:“我到有一计策,无论朱五和咩保吴震之计是否可行,都有极大机会攻取秦州。”言罢,他就小声将计策告知了时迁。

时迁听后连声称赞,道:“我就亲自去会会这个咩保吴震。”

吴麟听罢赶紧阻拦道:“切记不可大意,朱五招降庞万春之事不可复演。你可先潜入道城中,找到萧让,让萧让代替你去见咩保吴震。”

时迁听后也觉得有理,遂不在耽误,当晚就随着李二和李三返回了秦州。第二日吴麟将咩保吴震的亲兵叫了过来,告诉他先行返回秦州,并且跟他约定了信号,说是近日必然派人前去联络。随即他又将秦州的情况以及自己的计策简单的写了一个便笺,放了时迁带来的盐州的飞奴。

诸事安排以毕,吴麟不在犹豫,他留折遵道守住渭州。自己亲率领3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秦州进发。林冲、鲁达等皆兴高采烈的,因为终于有仗可打了,唐四五却是愁眉苦脸的,他一心请求老天,让他这一战能够活下来。另外大家都没有关注的就是2个小孩也偷偷的混在来队伍中,他们就是杨再兴和种世义的儿子:种天豪。

西军将领都在渭州有家宅,种家也不例外。但是种家的老家在清涧堡,这里的宅子不大,平时由主管商队的种世义打理。种家第三代以“天”字排辈,名字按照英雄豪杰、威震四海排序。种天豪是种世义的长子,今年只有12岁,他平时非常向往种家的众位前辈在战场上厮杀。这次鲁达前来带来了杨再兴,当种天豪得知杨再兴只有11岁,却能够数次登上敌军城楼非常羡慕,主动招杨再兴交往,一来二去的就熟络起来。这次吴麟带领人马兵发秦州,并没有带他们两个人,但是种天豪还是偷了家里的2匹马和杨再兴悄悄的跟了过来。

时迁跟随着李二和李三回道秦州,本来他二人是逃出去的,进城会很难。但是现种的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党项兵也管不过来了。他二人逃走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这次回城萧让早就买通了看城门的汉军,他们把回来时骑的马寄存在城外的一户人家,人后化妆成为卖柴的,没怎么费事就混了了秦州。

时迁见到了萧让,这个萧让加入锦衣卫是种师道亲自批准,本来种师道设置锦衣卫的时候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过目,但是锦衣卫扩展速度太快,这条规矩也就名存实亡了。时迁见到萧让道:“当初宣慰使大人命你寻找李二、李三,没想都找到这里来了,如果这次能够收复秦州,我为你请功。”

萧让高兴道:“多谢指挥使大人抬举,在敢不效全力。”

时迁问道:“你现在联系了多少汉军?杨志那里由多少人。”

萧让道:“如今城中各营都有谣言,说九月十五杀蛮子。汉军已经确认百余人可以起义,那时候一呼百应定能事成。至于百姓那边,杨志负责,他是上官,小人并不知晓情况。”

时迁心中不悦,暗道:怎能如此仓促,如今距离月圆之夜只有5天时间,如果李二、李三不能把信送到渭州,亦或渭州不能派兵来援助,这个起义不就是像小孩过家家一样吗?想到此处时迁叹了口气道:“吴大人已经派援兵来秦州了,5日内必到。而且西夏军中的咩保吴震要向我西军投诚,我这里由吴麟大人的一封书信,明日你去交给咩保吴震,让他按计策形式,5日后倒反秦州。”随即他又低声的耳语了几句,然后就悄然离开去寻访杨志去了。

第二日,萧让找个理由,来到了咩保吴震的大帐。按照事先的约定,萧让很容易就跟他的亲兵对上了暗号,然后就被咩保吴震请进了大帐。

咩保吴震自从把消息送到秦州后,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他不知大西军是否会接受他的投诚。没想都西军很快就来了使者,而且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使者居然是汉军营的士兵,如今军营人心不稳,尤其是汉军营,更是人心慌慌,看来西军已经渗透汉军营很深了。想到此处,他心里非常庆幸,他感觉现在的情况下再效命于西夏军已经没有前途了。

萧让把时迁给带来的吴麟的亲笔信交给了咩保吴震,咩保吴震看了吴麟的信后非常高兴。他对萧让说道:“萧兄弟,这个信中说让我听从锦衣卫的调配,于5日后子时起兵,西军必来接应。可是具体需要我来做什么。”

萧让道:“让你的士兵反穿号坎,我西军已经潜入城中了。皆是右臂缠白色纱布的就是自己人。咱们起事后,务必向城南冲杀,打开城门迎接西军进城。”

咩保吴震道:“如此甚好。届时以什么为号。”

萧让道:“届时我潜入城中的西军必然四处放火,就以火光为号,一起动手。”

在萧让跟咩保吴震商议的时候,时迁也找到了杨志。杨志如今在被掳掠的百姓中威望还不小,也混了个小官做,当然这些百姓不知道他是西军的锦衣卫。杨志时常在百姓中散布朱五编的各种谣言,弄得百姓人心浮动。他见到时迁后自然也是十分激动,把时迁拉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跟时迁聊了起来。时迁现在是锦衣卫的副指挥使,算起来是杨志的上司,杨志见了时迁面刚刚要施礼,被时迁拦了下来。时迁问道:“你那边情况如何?”

杨志把情况跟时迁介绍了一下,时迁感觉跟萧让那边的情况差不多。于是就把吴麟定下的夺城的计策也交待给了杨志。告诉杨志5日后,以火光为号,倒反秦州。

杨志听了时迁的吩咐,道:“此计甚是妙,只不过要是咩保吴震只是假意归降又当如何?”

时迁见杨志还是有些见识,道:“吴大人早由计较,如果咩保吴震真的归降那算是最好,如果不是吧,你们在城中的安排就是死棋,那些跟着你们起事的百姓和汉军就是党项蛮子砧板上的肉。那时节就趁乱,把朱五就出来,然潜伏在城中。西夏军经过一场大乱后,士气必然更加衰落,届时吴将军自由破城的妙计。”

杨志这才听明白,自己和朱五等设计的计策在吴麟眼中什么也不是。还好咩保吴震要投诚西军,否则自己和朱五设计的所谓计策也就是在秦州城闹腾一番,然后让西夏军的刀下多几条冤魂而已。杨志祈求这个咩保吴震是真的投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