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九七 东京保卫战(四)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九七 东京保卫战(四)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7:21 来源:笔趣阁

张邦昌一听大喜,本来他刚刚为拿出去10万贯金钱难受,现在又让他负责筹集给金军的赔款,这足可以让他大发一笔横财的。

李邦彦却心存不满,本来这次议和是他“千辛万苦”的去金营争取回来的,如今有发财的机会却便宜了张邦昌。虽然他和张邦昌的关系不错,两人在政见也相同,但是毕竟张邦昌是当朝丞相,自己太宰虽说名义上与丞相品级相同,其实是低了一些。如果他们二人一起筹集赔款,只怕大头都会让张邦昌搂走了。在宋朝丞相是有实权的,宰相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敬称,李邦彦为太宰,也可以被称为宰相,但是实际权利比张邦昌还是小了一些。

李邦彦急忙奏报道:“陛下,金人让2日后要请丞相和一位亲王去金营做客。这筹款之事张大人恐怕难以胜任。”

张邦昌此时把李邦彦的祖宗十八代的女性亲属问候了一遍,张邦昌急忙跪倒在地道:“陛下,老臣体弱多病,若勉强去金营,为国尽忠算是荣耀,耽误了议和大事,那就不值了,李大人为太宰也是宰相,又去过金营,知道如何与金人打交道,还是李大人亲自前去为好。”

钦宗皇帝见张、李二人竟让相互倾轧起来,心中不悦,道:“张、李二臣皆朕之左右手,需在京中准备议和大事。可有其他朝臣愿意去金营一趟。”

此刻朝廷之内突然静悄悄的,不少大臣都看向了李纲。李纲早就心灰意冷了,他已经对大宋君臣完全失望了,看来这大宋江山恐怕要落入他人之手了,对此李纲赶感到无能为力。他见众人都看自己,无奈的垂头丧气地,道:“老臣愿意赴金营。”

钦宗皇帝闻听,大喜道:“爱卿真乃为朕之股肱之臣,朕便加封兵部侍郎挂太宰衔,作为我大宋国钦差大臣,出使金国。”

李纲锤头丧气的道:“遵旨。”

李邦彦道:“还需选择一位亲王共同前往。”

李邦彦话音未落,亲贵们杀人的目光就投向了李邦彦。不过这次李邦彦却没有害怕,他知道这些亲贵们都是知道吃喝玩乐的废物点心,在朝中没有半点实权。因此他并不惧怕。

钦宗皇帝想了想道:“就让康王为国解忧吧。”

康王赵构目前还在软禁之中,并没有上朝。诸亲贵听说要让康王前去,都长出了一口气。此时种世仁眼珠转了几转,心中泛起了想法。

种世仁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要是平常钦宗皇帝都可以不理这种空头的侯爷,但是今日不同,如狼似虎的2万西军就在东京城内,所以种世仁的地位自然提升了不少。

钦宗皇帝道:“平西侯,你要要给康王讲情吗?”

种世仁道:“非也。臣以为这东京守卫非李纲大人莫属,臣愿意代替李纲大人出使金营。”

种世仁一说,众人皆惊。大家都知道种世仁跟康王关系不错,但是没想到种世仁竟然愿意陪同康王送死!李纲更是惊讶,因为就是在前一段时间,种世仁还因为自己在兵谏之时没有支持康王登基,跟自己生了离析。今日竟然要替自己去金营,不知是何道理。种师中更是不明所以,眉头紧皱。

钦宗皇帝也不想让李纲去送死,毕竟李纲刚直不阿,立主抗金,也是他需要的能臣,而且种世仁发动兵谏就是要立康王,既然这两个人要去金营“送死”,就让他们去了也好。于是道:“爱卿既然愿意为国分忧,朕也加封你为太宰,陪同康王出使金营吧。”随即钦宗皇帝宣布散朝。

散朝之后,张邦昌、李邦彦立刻显示出了少有的高效率,他们率领着御林军,频繁出入诸大臣的府邸,索要金银。如果大臣们无法交出金银,张、李二人就开始强行抢夺官员家中的金银器皿,然后统一融化城金砖银锭。一时之间,东京汴梁城让张李二人折腾的乌烟瘴气,乱成一团。

百姓们知道朝廷再跟金军议和,原本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如今又看到,朝廷的御林军查抄个大人的府邸,百姓们平时常常受到这些大臣们的欺凌压榨,此时都怀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情在各位大人官邸前微观,殊不知他们自己将面临更更为惨痛的经历。

种师中回到府中就将种世仁叫了过来,有些埋怨道:“溪儿,你深入虎穴勇气可嘉,但是你是我种家长子,作出如此决定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

种世仁道:“叔父大人融禀,赵官人指派康王出使金营,我才临时起意,冒险陪康王入金营。”

种师中道:“这是为何?”

种世仁道:“叔父,我观如今朝廷君臣,比起道君皇帝重用六贼之时还要荒唐,这大宋江山只怕难保了。”

种师中道:“我也看出来了。虽然大宋江山难保,但是我们西军去向无忧。真有那么一天,我带领大军返回潼关便是,尔父的西征主力也不日回归,届时咱们家正好可以割地称王,然后在再整顿武力,东征驱除鞑虏,重整乾坤。”

种世仁道:“此事若成最好。不过在咱们重整乾坤总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之嫌。我在接替平西侯职位之时,父亲大人跟我说到了东京多多交好2人,便是李纲和康王。”

种师中吃了一惊,道:“阿兄多次说过中原要大变,如今大便来临,难道阿兄早就预见李纲和康王能助我种家城大事。”

种世仁道:“这个我不敢说,但是这些年跟二人交往过程,发现李纲刚正不阿,是个正直之臣,只是不通人情、不懂军事,却是能臣。家父已经称王,李纲之辈正好为家父所用,只要用人得当也就是了。那康王在诸王当中最为果敢,颇有帝王之相,如果金人灭掉大宋,女真人少,不能在中原久住,必然扶持一新帝登基。如今康王有机会进入金营,若能被金人扶持为帝,我是保驾之臣,又跟康王交好,未来定可把持朝纲。”

种师中听了一惊,道:“没想到,溪儿竟然有如此见识。不过即使金人立了康王为帝,那也是伪皇帝、儿皇帝,保他何用。”

种世仁道:“叔父之言差矣。若能把持住朝纲,我种家就有了用天子之名征讨四方,只要打败金国,恢复天下,让天下百姓都看到是我种家重整了乾坤,那时节请康王行禅让之事,天下可定也。”

种师中听了,觉得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但是也并非不可行,于是点头道:“你此番出使金国要万事小心。”

种世仁毕竟没有种师道的见识,他的想法很丰满,但是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充满了不确定性。要是种师道在他身边,肯定不会让他这么做的,但是此时种师道还远在玉门关。

正在种师中和种世仁商量出使金国的时候,门卫禀报说是李纲求见。种世仁道:“今日李纲在朝堂之上顶撞大官家,受到惩戒,想必对朝廷有些不满,若真是如此,正好招揽一番。”

种师中道:“此人耿直,看看来意再说。如果能投效我种家最好,不能也不可能强求。”

李纲来见种世仁是表示感谢的,毕竟是他主动代替自己出使金营。去金营这种危险之事谁也不愿意招惹,何况李纲和种世仁在推举谁当皇帝上还有矛盾。

李纲给种师中和种世仁见礼过后,道:“今日平西侯爷能够替下官去出使金营,不胜感激。”

种世仁道:“李大人哪里话来。这些年你我相交非浅,何况东京的守卫更需要大人上心。”

李纲叹了口气,道:“如今官家和诸大臣一心只想议和,东京早晚落入夷狄之手。”

种师中此刻道:“如真是如此李大人有何打算。”

李纲道:“一起困守孤城,不如铤而走险,或有一生。若此计能成,必可退敌。”

种师中和种世仁原本以为李纲会唉声叹气抱怨几句,然后他们就可以行招揽之事,没想到李纲竟然想出了退敌之计。

种师中也来了兴趣,问道:“计将安出。”

李纲道:“这也是我找侯爷的原因。这金人在牟驼冈,那里有大量的马草。后天王爷和康王待闸大量金银去宋营,金军自苦寒之地来,这些金银是原来赐给辽国岁赐(辽国称岁贡)30倍,这金山银海的放在面前,他们肯定会沉迷其中,放松警惕。此时我军派兵火烧草料场,定可大获全胜。我军偷袭之时侯爷和康王在金营之中,还望能接应一番。”

种师中一听,大失所望,道:“李大人,你是评话听多了不成。此地出城到牟驼冈一马平川,无山无川,五沟无壑,军马一出城就会被发现,如此贸然出击万难成功。”

李纲道:“所以要用险招。可派遣精锐夜间行军,狼奔鼠行,悄然而至,定可成功。”

种师中只是觉得此时风险太大,摇摇头道:“依坚城,待援军才是万全之策,金人远来,粮尽自退,然后掩杀才是上计策。”

李纲见种师中反对,只道种师中担心种世仁的安危,才不敢发兵。李纲于是不在争论,又跟种氏叔侄聊了一会,也就告辞了。

种师中看着李纲的背影,摇摇头道:“此君实在难以招揽。”

种世仁却担心道:“他可别真的去劫金营,那可真的麻烦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