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七五 杀虎岭下除大虫

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七五 杀虎岭下除大虫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7:21 来源:笔趣阁

那个锦衣卫也慌乱起来,他也不知道这么大的队伍经过为什么没有飞鸟,道:“这都是李大人安排的,与我何干?”

王旗牌道:“哪个李大人。”

“是我!”李良嗣催马从树林中走了出来。

众人一看是李良嗣,这才放下心来。牛皋等人收起了兵刃,宗泽则疑惑道:“赵大人,你们在这里。不少传言你已经战死在河间府了吗?”

李良嗣道:“宗泽大人,赵值已经死了,我现在叫李良嗣。”

宗泽疑惑道:“此话怎讲?”

就在这时候队尾急匆匆跑来了一个士兵道:“几位大人,金军追上来了。”

众人又都紧张起来了,刚刚定下神来的秦光弼尤其紧张,他甚至有些颤抖的说道:“快,快走。”说完,转身就要跑。

牛皋一把把秦光弼从马背上拎了起来,丢在了地上骂道:“你这孬种,真给禁军丢脸。”

宗泽也是脸上无光,他瞪了秦光弼一眼,道:“跑什么跑!这里山高林密正好埋伏起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把所有的弓箭手都集中起来,听我调遣。”

秦光弼被牛皋一提一摔疼的直“哼哼”,他本想耍耍禁军老爷的威风,可是他看到牛皋凶神恶煞一般的样子,把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这时听到宗泽的吩咐,急忙爬了起来,招呼起了禁军的弓箭手,禁军经过磁州一战死走逃往亡,原来3000多弓箭手,现在只剩下了500多人,不过好在还有30多张神臂弓在手。

宗泽指挥下众人都隐藏在密林之中,他们等待不多时幽州兵就跟了上来。这些幽州兵大部分是步兵,解珍现在是这支队伍的最高统帅了,他是可以有马骑的,但是解珍根本不会骑马因此还是步下带着队伍匆匆西行,自己的马匹则让给了顾氏女。

别看顾氏女是一个女流之辈,倒是能够骑马的。他们抓住了几个掉队的宋军,知道了宗泽的逃跑的方向。解珍的意思是先停下脚步,派人给术烈速送信,让他赶快派援兵来,但是顾氏女报仇心切,不肯停步,此时她骑着高头大马,挥着举着双刀,不断地催促着幽州兵快些行军。

那些幽州步兵刻已经是跑得气喘吁吁了,顾氏女见幽州兵行军缓慢,在马上高声叫骂:“你们这些猪猡快些跑,要是放走了宗泽,老娘先砍了你们。”

藏在林子里的孙立借着微弱的月光,一眼就看出了骑在马上的顾氏女,他急忙对着宗泽道:“那妇人就是此次倒卖磁州城的主谋,就是他唆使解珍打开了磁州城门,引金狗入城。”

宗泽一听大怒,道:“这个妇人何许人也?”

孙立道:“解珍的亲戚名唤顾大嫂,有个外号叫母大虫!”

宗泽道:“好一个母大虫,此处正好叫杀虎岭,就在此地要了这贼妇人的狗命。”说罢她见顾氏女带领幽州军已经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于是给秦光弼一个手势道:“射死那骑马之人。”

秦光弼此时也端起了一架神臂弓,嗖的一箭就射向了顾氏女。这一箭虽然没有射中顾氏女,但是却发出了一个信号。宋军此时乱箭齐发,顾氏女瞬间就被射中了几十箭,命丧当场。

顾氏女为报私仇而枉顾国家大义,实乃汉奸也,死有余辜。不过在民族意识没有觉醒之时像顾氏女这样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历史上为元朝入住中原立下大功的耶律楚才,灭掉南宋的张弘范,帮助清军出入关的吴三桂,抗日战争中的汪精卫……中国历史上这种人物不在少数,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客观的恶性肿瘤。种师道一直强调中华文明,就是要让国人觉醒,建立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感。

此时幽州兵已经大乱,解珍也在大腿上中了一箭躺在地上不停的哀嚎。几个老兵驾起了解珍就跑,这些老兵心里清楚,只要解珍不死,他们跑回去就没事。如果解珍死在了这里,他们只能是跟宋军拼死决战或者四散逃去,而不能再回归军营领罪了。

牛皋、王旗牌跟金军交战多次,从来没有见过金军如此迅速的溃败,甚至就没见过金军溃败。这次只是射死了顾氏女金军就溃败了,他们也不知道其中有什么蹊跷,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追击。

最终宗泽道:“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咱们还是快撤。”

牛皋道:“咱们便去伏牛山吧。”

王旗牌本想阻拦牛皋,可是如今牛皋话音已出,王旗牌已经来不及阻拦了。于是点点头道:“也罢,咱就到那里暂时安身。”

宗泽却道:“这伏牛山又是什么所在,如今丢失了磁州,应该去东京汴梁,请官家再组织人马,复夺失地才是上策。”

李良嗣道:“如今宗望大军已经将东京团团围住,我们根本无法靠近。”

宗泽一听更是着急,道:“此刻就更应该进京勤王。”

李良嗣道:“勤王诏书早就昭告天下,也没听说哪路人马敢接近东京。现在咱们不过剩余数千人而已,不如先到伏牛山暂住。那里距离东京也不甚遥远,等战局明朗再说。”

王旗牌也道:“伏牛山暂时安全,如果现在贸然前往东京,粮草兵器都无法凑齐,也就是徒增伤亡而已。”

秦光弼一听伏牛山安全,急忙道:“对对,咱们先去伏牛山安身。”

牛皋看了秦光弼一眼,说不出的厌恶,他一催战马道:“走,回伏牛山!”

牛皋带领人马离开了杀虎岭走了半日,发现并没有追兵。宋军人马苦战了一夜,如今是人困马乏,再也走不动路了,于是下令就地宿营。

人马安顿下来,王旗牌便来寻访牛皋。王旗牌对牛皋道:“伯远,刚才你让军马回伏牛山有些莽撞了。”

牛皋奇道:“这是为何?”

王旗牌道:“伏牛山,是王爷钦定的抗金之所在,那是不服大宋朝廷管辖的法外之地。可是我看宗泽老军师不愿意跟随王爷重塑乾坤,秦光弼、孙立直流又是朝廷军官,只怕到了那里也不好管理。若伏牛山出事,可是坏了王爷的破金的大业啊。”

牛皋听了也皱起了眉头,他道:“我原想宗泽大人原本就是西军的老军师,应该很乐意追随王爷建立功勋。这秦光弼等人虽然贪生怕死,但是总比顾大嫂、解珍这等汉奸之流要好很多,毕竟他们还是敢于跟金军作战的。”

王旗牌忧虑的摇摇头,道:“还是通过锦衣卫将这些事情上报吧。”

牛皋道:“听说王爷还在西域,这个报给谁呀?”

就在二人在商议军情之时,突然有士兵前来禀告,说是李良嗣和宗泽二人吵起来了。牛皋和王旗牌不明所以,急急忙忙前来查看。

宗泽现在是磁州知州六品的文官,他还是非常忠于大宋朝廷的。李良嗣原来是赵值可是朝廷大员一品龙图阁大学生,就算是到了真定府,也是河北宣慰使,妥妥的封疆大吏。但是当宗泽听说李良嗣放弃了朝廷,投靠了华夏军,还占据了伏牛山做起了山大王,非常恼怒。他觉得李良嗣不应该跟华夏军胡闹,应该报效朝廷。而李良嗣则认为如今朝廷奸佞当道,国事微弱,只有种师道能够重整天下,再建乾坤。

牛皋本来与宗泽并不熟悉,见二人吵的厉害也不知如何来劝阻,只好给跟王旗牌使眼色,让王旗牌劝解二人。

王旗牌道:“二位大人,都罢却雷霆之怒。我说两句。”

宗泽、李良嗣见状都是一抖袍袖不在说话了。王旗牌道:“王爷已经在西域建国,这也是改不了的。是非曲直并不是我辈俗人可以评判,天下百姓心中自然明了。如今金军南下,我们更应团结一心,共抗强敌才好。若自己打起来,只怕行亲者痛、仇着快之举。”

王旗牌的话让宗泽和李良嗣二人暂时闭了嘴。

牛皋见状,急忙道:“老军师,晚辈早就听说您当年在西军运筹帷幄,帮助王爷抗击西夏,如今西夏国灭,老军师应该以大局为重,帮我等抗击金军,就百姓于水火。”

宗泽道:“救百姓于水火,更应该举兵南下救援东京。如果东京城破,官家蒙羞,朝廷都不保,这覆巢之下无完卵矣。”

牛皋道:“如今我等这些军马能跟金军铁骑抗衡吗?无非徒增伤亡而已。我等应顺天而为,以游击之法对抗金军,等王爷大军到来。”

李良嗣道:“伏牛山水帘洞乃易守难攻之地,华夏王早就在那里秘密经营数年了。足可以抵御金军来攻了,正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所在,我们正好在那里大展宏图。”

宗泽冷笑道:“我乃朝廷命官,岂能啸聚山林做响马。那伏牛山可抵御金军来攻,想必也是不服王化之地,老夫是不肯去的。”

李良嗣道:“若不去伏牛山,能去哪里。”

宗泽道:“你们自管走你们的阳关道,老夫便要会东京勤王。秦光弼、孙立集合队伍,给我回东京。”

宗泽的吩咐完毕,原本以为秦光弼和孙立立刻就会集合本部队。没想到秦光弼和孙立却面露尴尬之色,他们可不想去东京汴梁赴死。

宗泽气的胡子直颤,道:“尔等也要学乱臣贼子吗?”

这时候王旗牌沉思了一会道:“老军师,东京不去也罢。咱们还有一紧要之处,还请军师移驾。”

宗泽问道:“何处所在。”

王旗牌道:“如今中原大乱,百姓流利失所。可是陕西二路还是平安无事。那里的百姓也是大宋百姓,也需要咱们前去护卫。金军这次分两路南下,一路宗望带领10万大军,自幽州出发直取东京。另外一路则出云州南下,听说现在已经攻破了潞州,准备直取进攻太原了。要是太原破了,攻击京兆府也说不定。老军师也是咱西军老人,熟悉西北态势,如果攻击京兆府,必然先攻打潼关,所以我请老将军跟我去潼关驻守如何。”

宗泽想了想,道:“也好,我就去潼关。只是这厮(一指李良嗣)却不可同往。”

李良嗣道:“我在伏牛山也是抗金。只是你还有河北义军都总管的名号,能否把印信给我我好招募义军,对抗金兵。”

宗泽哼了一声,道:“这个伏牛山不是在河南吗?能用河北义军的印信?”他虽然嘴上嘲讽,还是把河北义军都总管的印信交给你了李良嗣。

当下牛皋、王旗牌和李良嗣分兵。李良嗣继续以伏牛山为核心用游击战对抗金军,牛皋、王旗牌、宗泽等人则去了潼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