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四六七 刘彦宗避祸会宁府 宗望南下困磁州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大雪住了之后,整个大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等大雪停了,牛皋等人早就不知所踪了。

刘彦宗面对此景不知所措,这次出战死了一个王爷,而且敌人还被放跑了。本来蒲察的死就跟他刘彦宗脱不了干系,再加上这档子事情,宗望甚至不用找借口就可以将他斩杀。

完颜安国的那些亲兵卫队更是不知所措,现在敌人不知去向,要是按照猛安谋克的规矩他们都是难免一死的。

安国的亲兵队长战战兢兢的问道:“大人还是快派出探马去探探南军的去向吧。”

刘彦宗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自己手里毕竟还有幽州军马,如果能探听到宋军的去向,最终歼灭这支人马,在宗望那里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刘彦宗刚刚要派出探马,这时候远处飞马跑过来一个旗牌官。这个旗牌官正是宗望的身边旗牌官,这个旗牌官来到刘彦宗面前举起了大令,道:“宗望王爷请安国王爷和刘大帅到真定府大营答话。”

刘彦宗听了大吃一惊,道:“宗望王爷这么快就到了?”

那旗牌官翻了一下眼皮,道:“王爷大军每天倍道而行,那像你们每日行军30里。安国王爷在哪里?赶快接令。”

刘彦宗眼珠一转,道:“刚才突降暴雪,安国王爷可能是追击敌军去了。可以先将大令给我,我去寻了安国王爷后再回真定府大营。”

那旗牌官四周看了一圈,没有发现安国王爷,于是就将大令递给了刘彦宗,道:“快些寻找,莫要误了时辰。”说完打马扬长而去。

刘彦宗接了大令心生一计,他对着中士兵道:“将士们,你们都是安国王爷及本帅的亲近之人,安国王爷为国捐躯,我等又没有全歼敌军,回到真定府也难逃一死,不如跟随本帅回到会宁府。完颜昱是本帅至交,就算是当今皇帝陛下也跟我一同征战过,如果我们能够到会宁府,总能得条活路。留得头颅,才能为国效力。”

众人一听嘤嘤嗡嗡的议论了一番,其实面前什么情况他们也都知晓。期中一人问道:“此去会宁府关隘重重,我们怎么到达那里?”

刘彦宗道:“宗望王爷正好送来大令,凭此令箭谁敢阻拦!咱们这就寻找幽州大队人马,调集营中所有马匹,日夜兼程北上,无人能够赶上我们。”

安国、刘彦宗的亲兵觉得也只好如此了,于是他们扭转回头来到了幽州兵马驻扎的临时营地,此时这个营地已经是一片混乱了,由于幽州兵的猛安谋克的首领们都不是女真人,所以他们对于部队的约束力差了很多,此时这些士兵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不过摄于猛安谋克的严酷的军纪他们没有敢自行逃跑。

刘彦宗回来了似乎给这些将士们带来了一定能的主心骨,幽州兵的猛安谋克的军官们都凑了过来,一边打听前方的战况,一边询问下一步的进军线路。

面对询问,刘彦宗手下的士兵都是闭口不谈。刘彦宗也只是命令众军官将自己谋克里的战马都集中过来,他们一人多骑追击敌人。

幽州军的军官只觉得他们刘彦宗的命令有些奇怪,但是并不敢违抗。他们还是将自己谋克中的战马都贡献了出来。幽州军骑兵比例在金军中并不高,但是万余人的队伍中战马也有千匹之多。

刘彦宗见战马已收集完毕,对几个猛安谋克的首领道:“安国王爷已经战死,宗望王爷已经到了真定府,你们立刻带着安国王爷的尸首回真定府禀告宗望,就说我刘彦宗带领人马去追击敌人,给安国报仇。”

说完,他带着幽州军所有的战马和300多勇士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群幽州兵在这里目瞪口呆的看着安国的尸体涅呆呆发愣。

宗望接到蒲察和安国等人上报来到奏报之后,得知宋军孱弱无比不堪一击。尤其是在河间府蒲察300人就完胜宋军3万大军,得到这个消息后宗望决定不在等待了,否则南征的功劳就落不到自己的头上了,后来接到蒲察的死讯,更让他更在幽州待不住了,因此他结束了休整,率领10万即刻南下。

宗望大军倍道而行,幽州距离真定府不过500里,他们仅用4天时间就来到真定府。到了真定府本来觉得会赶上安国和刘彦宗攻城,但是他们到了真定府发现这里城门大开,进入城池中发现已经是一座空城,整个城池中的百姓都没有剩下几个。

宗望急忙抓来了几个百姓寻问一番,才知道知府刘韐命令百姓四处避难去了。面对刘韐弃城而逃宗望也是无奈。他这一路之上并没有遇见幽州军,因此他急忙派出探马四处打探幽州军的去向。

幽州军和环庆军交战的地方距离真定府并不远,很快探马就打探到了消息。宗望也想了解现在这只宋军的战况,特别是对阵这支宋军是不是就是杀死蒲察的那队人马,因此他命令旗牌官拿着他的大令去调安国和刘彦宗。

旗牌官回报说是安国去追击敌军去了,稍后便回,宗望也没有在意。他在真定府等了半日,直到太阳快下山才等到了稀稀拉拉回来的幽州兵。

宗望久经战阵,他一见这些士兵没精打采的样子就知道出事情了,连忙派人前去询问,才知道安国战死,刘彦宗裹挟了幽州军的全部战马不知逃往何处了。

宗望闻之大怒,道:“刘彦宗这条老贼,竟然失了主帅弃军而逃,实实在在是罪大恶极,传我的将令,全国搜索此贼,将其就地正法!还有这些幽州军也是可恶,传令在真定府外全部斩首。”

银术可急忙阻拦道:“王爷且慢。刘彦宗虽然可恶,但是总不会投降大宋,如今真定府已经拿下,此处距离东京汴梁不过700里,而且是一马平川,正是我军长驱直入,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分散精力抓一老卒,得不偿失也。还有城外的幽州兵,正好让他们跟随大军南下,作为蚁附攻城的先锋,以赎买他们都罪过吧。”

宗望点点头道:“那就放了刘彦宗吗?”

银术可道:“我觉得刘彦宗带着您的大令,有裹挟了那么多马匹,他是想逃到会宁府,找陛下寻求庇护。毕竟这老贼当初是跟着老王和当今圣上一同作战的,到了会宁府陛下也许念在当年的交情饶他一命。”

宗望听了更为恼怒,道:“陛下!陛下!要不是粘罕那个家伙,还不知谁是陛下!”

银术可急忙阻止,道:“大王慎言,此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宗望也知道失言了,他对左右道:“尔等都是本王股肱,应知本王心意,不可对外乱言。”

诸将齐声道:“是。”

宗望又问道:“那下一步应如何行事呢?”

银术可道:“可给陛下上一道奏折,奏明刘彦宗之事。咱们大军应该迅速南下,直取东京!”

宗望道:“好,就按你说的安排。”

宗望随即写下了一道奏折,弹劾刘彦宗陷害同僚(蒲察之死算在了她的头上)和丢失主将、弃军逃跑等罪,这些罪过每一条都可以致宗望的死罪了。然后命令完颜娄室为先锋关,大军一路南下。

宗望大军南下,大宋各地厢军望风而逃,金军连续攻破了河北数十个州县,顺利的到达了邯郸。邯郸守将倒是跟金军打一场比较激烈的攻防大战,但是在金军的猛攻下,尤其是幽州兵不要命的攻击下,这座2000年没有改名字的邯郸城仅仅守卫了3天就告城破。

邯郸守将兵马督监名唤孙立,也是有几分勇战的,平时使用一条铁棒,上马之时还携带一柄短钢鞭。他本想在军中有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如今厢军**不堪,他也是有心无力。能守住邯郸3日,已经是奇迹了。

孙立遂带领残兵败将退往了磁州,磁州距离邯郸很近,过了磁州就进入河南境内。孙立到达磁州之时,磁州的守军已经逃跑了,无奈孙立只好接管了磁州的城防。孙立到达磁州后,觉得此城简直是无险可守,因此决定先搜刮一些粮草,然后再行南逃。

可是刚刚到达了磁州后,朝廷居然新派来了一个磁州知州,此人正是原来西军的老军师宗泽。宗泽在东京是鸿庆宫的提举官,一个闲的不能再闲的职位。金人南下以后,大宋朝廷乱成一团。可是真正的想抗金的却寥寥无几。

道君皇帝一心想向江南逃跑,众臣苦苦阻拦。最终道君皇帝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赵恒在一片愁云中登基座殿,而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则带着蔡京等人难逃避难了。

也是赵恒走运,他刚刚登基就传来了牛皋发来的所谓“大捷”的消息,牛皋也是开窍了,他一路南撤一路骚扰金军,然后将战绩变成所谓的大捷上报给朝廷。宋军到处都是惨败,也就是牛皋的大捷给钦宗皇帝带来了一些希望。

钦宗皇帝立刻发下旨意奖励牛皋,并且赐给牛皋一面“精忠报国”的锦旗。然后下诏命令各地军马到东京勤王,同时在朝廷中启用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相,兼管枢密院组织抗金事宜。

李纲是朝中主张抗金的少数人,他一上任就开始加固东京城防,整顿东京禁军,东京汴梁的面貌总算是有些改变了。李纲素知宗泽是通晓军事,因此请宗泽复出统帅大军抗金。宗泽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情况,认为先守住东京的门户磁州最为要紧,因此就接任了磁州知州职位,带领5000禁军匆匆赶到了磁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