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玩转大宋 > 一 重病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一 重病

作者:钱塘江潮信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0:35:24 来源:笔趣阁

北宋宣和二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入夜

快过年了,长安城也就是京兆府,灯火辉煌,卖卖酒肆、勾栏瓦舍,人流熙熙攘攘。北宋年间商业繁荣,虽然当今的道君皇帝喜好“花石纲”横征暴敛,但是这些赋税都压在的江南的百姓的身上。对远在西北的长安京兆府影响并不大。这里充满了过年的热闹!

但是在京兆府内最大的院落——陕西宣慰使府里的宣慰使童贯可是开心不起来。这个童贯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军权的太监了。他协助蔡京当上了丞相的职位,作为投桃报李,在京祝他当上了枢密院指挥使的职位,并执掌宋朝的西军、河东军和北军。一时间童贯权倾朝野,蔡京成为“公相”,童贯被称为“媪相”。

最近两个月江南的方腊闹得厉害,身为枢密院指挥使的童贯开始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童贯明白,自己现在的位置已经威胁到了蔡京了,所以现在蔡京一直想罢免他独掌朝权。这次方腊起义皆有花石纲引起,花石纲的事情一直是蔡京和朱勔负责,开始童贯就力主杀朱勔,招安方腊,平息叛乱。

但是如果这样做,等于打了蔡京的脸。蔡京当然不能同意,而且争招花石纲也是为了给当今的道君皇帝(宋徽宗信道,因此平日称他为道君皇帝或者赵官人)玩乐所用,因此蔡京在这一点上得到了道君皇帝的支持。二人都赞同要派兵征缴方腊。

军进行调兵遣将当然是枢密院的事情,童贯原本认为方腊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于是调动禁军和江南各地的厢军围剿,没想到宋朝到了宋徽宗的时代,军队已经烂到的骨子里。这次围剿不但么有获得胜利,还让方腊占据了江南20多个州县,如今已经准备称帝!

道君皇帝怒斥了童贯和蔡京,这时2人无法,暂时放下矛盾商量对策。最终二人商议还是要调动西军去江南平叛。大宋的西军不同于其他军队,那是跟西夏打了100多年的军队,这些军队有点像地方军阀,是宋朝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了。但是这支军队桀骜不驯,开始朝廷怕把这支军队调入中原引起汉末董卓之祸!但是现在也没有办法了,所以只好调动他们。

西军在当时分别镇守秦凤璐和永兴路的京兆、鄜延、环庆、熙河、秦州、泾源等地。分属于四大家族,主力为种师道和种师中兄弟、折可求、刘延庆、高怀远。四家合计西军不到8万人,对外号称10万。在西北就是这7万多西军对抗西夏国。四大家族中以种家人多势众兵马超过3万,高怀远原本出自种家,5年前在陇右横龙川战役中立功。朝廷为了表彰其功劳,其实也是为了分解西军,不让一家做大,就封高怀远为陇右节度使。

大宋开国为避免唐朝后期藩镇之乱已经不设立节度使了,但是陇右之地是西军从羌人和西夏人那里血战夺回来的,也算是开疆扩土了。历史上到了宋徽宗的时代,宋朝的版图达到了顶峰。于是在新开拓的陇西之地设立了陇右节度使。高怀远的人马并不多,只有1万人,但是其中有来自种家的8000精锐骑兵!宋朝自从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后,战马奇缺,就是西军中的骑兵也不多。这些骑兵不但是西军中的精锐甚至是整个宋军的精锐部队!所以高怀远的精锐骑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仲家军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西军有一半来自仲家军。

朝廷本想分化西军,所以四大家中高怀远的官职封的最高,但是高怀远在西军将领前杀马明誓,为种家马首是瞻,种师道才把种家骑兵调给了高怀远。不过西北贫瘠,西军的粮草给养都要依靠朝廷,而且西军百年来似乎只是关心一件事,就是跟西夏死磕,并无反叛朝廷之心。久而久之朝廷也就不管了。

要调动桀骜不驯的西军不是一个小事,所以童贯这次亲自从东京汴梁赶到长安,准备召集西军将领安排平叛事宜。但是让童贯郁闷的是,到了长安他就得到了一个消息就是西军最重要的领袖种师道病入膏肓。

童贯在官场打拼多年,他第一感觉就是这里有阴谋,是否西军发生了什么变故,种师道假装托病不愿意出征。因此他派遣自己的儿子童川打听其中的消息。

童贯是太监,和很多权威高的太监一样,坐上高位后就开始认干儿子。童贯只是认了一个干儿子,就是童川。童川平时就常驻长安城京兆府,一个是帮着童贯关注长安的买卖,另外一个就是监视西军的将领。

西军所在的西北四路都是贫瘠之地,因此西军将领大多数都做些买卖。一般西军有头脸的将领都将家眷安排在渭州、买卖开在长安。所以童川跟长安各家西军开的买卖的掌柜都很熟悉。

此时童贯正在书房不安的四处踱步,这时候书房门开了。童川急忙忙冲了进来。此时他也顾不得礼仪了,从桌子上拿起一杯茶就灌了起来。

喝了口茶,童川顺了顺气,对童贯说道:“父亲,我打听清楚了,小种经略相公是病了,而且还病入膏肓。现在长安城里的西军都人心惶惶的。昨天世义也急急忙忙地走了,长安的种家的买卖好几家都关门了!”

童川口中的小种经略相公就是种师道,世义是他的侄子种世义。种师道和种师**有5个儿子,按照仁义礼智信排名,分别为世人、世义、世礼、世智、世信。其中老大、老四和老五是种师道的儿子,老二和老三是种师中的儿子。

北宋年间中文轻武,但是在西军种正好相反,重武轻文。可惜种家的5个孩子在军中的威望都不怎么高,历次与西夏的战争种也没有立下什么特别功劳。这五个孩子如果说谁的战功还算显赫的话,也就是老二种世义了。仲世义,名浩字世义,是仲家第二代中武功最高的后辈,也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只是可惜,老二在陇右与西夏的战斗中伤了右臂,现在已经不能提刀杀敌了,因此安排在京兆府打理种家的生意。

童贯听到这个消息,愣了半晌,问道:“消息确切吗?”

童川说:“应该是确定的,跟咱们家合作到河东走货的小栓子也回来了,他也带来相同的消息。而且说是小种经略相公已经快不行了,连太原的河东镇守使杨可世都偷偷地赶去延安府了。”

听到此处童贯拿起了西军延安经略府给他发的公文看了看,自言自语说:“看来这个是真的了。”说完就陷入了沉思。

突然童贯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外面喊道:“来人。”

外面跑进来一个长随,垂首道:“听老爷吩咐。”

“快,发一封六百里加急给延安府,就说本相要去探病,快发。”

长随唱喏转身离去,童川却有些疑惑地问道:“父亲,小种经略相公虽然在西军中德高望重,但是毕竟是一介武夫,值得您跑一趟延安府吗?”

“你懂什么!”童贯怒斥童川:“明天跟我一起赶往延安府。”说完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童贯与种师道有着相同的烦恼,就是“后继无人”,种家的下一代资历一般,他童贯的这个“儿子”,童川也是难成大事的纨绔子弟。

童贯现在担忧的是一旦种师道死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统一指挥西军。名义上他童贯是西军的总指挥,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每次打仗只负责粮饷后勤,具体指挥都由种师道负责,自己从来不干涉。

种师道今年68岁,打了一辈子的仗,统领三军那是一把好手。宋朝不论禁军还是厢军都是有克扣军饷的传统,但是他童贯可从来是把8万军队的粮饷足额发放给西军,当然他跟朝廷要的粮饷是10万人的粮饷。而且西军的缴获他也从来都不多分,也不上缴朝廷,仅仅是拿了自己那份,其他的都赏赐给西军将士。

西军爱打仗主要因为是只要打仗就有钱。童贯厚待西军,主要原因是西军战功越高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就越稳固,毕竟朝廷中除了他自己还没有人能够指挥的了这些骄兵悍将。

如果这次种师道死了,他童贯必须立刻确立西军领导人。现在让他着急的是,这个人选他一直是不下来。西军派系林立,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今年快60岁了,而且这个人只是个守成的将军,要说统领种家的本部人马还可以,但是要是统帅整个西军恐怕不成。刘延庆倒是资格够老,的环庆军是西军中最弱的一直,让他统帅西军只怕不行。折可求(原名折克行)倒是个勇将,但是只是一勇之夫,缺少谋略,而且他祖上是党项人,统帅西军只怕不妥。虽然他的妹妹折赛花人称女诸葛,但毕竟是一介女流,而且早就跟杨可世的儿子定了亲,早晚要嫁到河东军去。想来只有高怀远了,但是这个将军有勇有谋,是个帅才。可是他的最精锐的骑兵都是出自种家,到时候能指挥的了种师中吗?

因此,童贯决定必须去一趟延安府。如果种师道死了,用自己的威望也要让高怀远成为西军统帅。毕竟西军不能散,也不能败。如果西军完了,他童贯在朝廷中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