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105章 合阳

长平长平 第105章 合阳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9 16:25:44 来源:笔趣阁

有人跑回城里,取来一罐淡盐水,扶着马邑主的头,缓缓喂下。马邑主经过这一段时间休息,加上这一罐盐水补充,渐渐恢复过来。

兄长和妻兄焦急地坐在他的两边,替他擦拭着额上冷汗,小声问道:“秦军在侧,当何如?”

马邑主虚弱地问道:“彼将军何令?”

兄长道:“令吾等着衣往会。”

马邑主道:“吾无能为也,愿俟贤者!”

妻兄道:“城中勇士惟主耳,何俟?”

马邑主道:“彼将军艺高,吾无能胜也……”

兄长问道:“何以角力?”

旁边一名马邑人道:“盖胜者为王!”

一直沉默的马叔道:“将军既胜,吾主亦伏拜,未可失信,当奉之为王!”

马邑主道:“可再战否?”

马叔道:“吾主既无能为,他者何为!”旁边的马邑人也都默认了马叔的话。

马邑主又看看兄长和妻兄,两人都垂头丧气,叹息不已。

马叔道:“彼空手即能胜吾主,况兵利甲坚,何能再战。惟当奉之,以保全城。”

马邑主道:“冀氏处当何以报?”

马叔道:“吾观彼军,意不止马邑,冀氏必无逃也。吾主勿忧!”

马邑主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自行活动,便道:“着衣!”

一群年轻人跑出去好远,把马邑主脱下的衣服给抱过来。——马邑主在原来的队列中脱掉衣服,但却在秦军阵营前被缚,引得马邑人一拥来到秦军营前,从空场的那头跑到这头,脱下的衣服也没人管,就扔在那头了。马邑主慢慢穿上衣服,略坐了片刻,对兄长和妻兄道:“吾等同往秦军一会!”

两人搀扶着马邑主站起来,往秦营那边走。由于语言不通,马叔也跟来,充作翻译。蒙骜早就换好衣服,带着一众大夫在阵门前观看。秦军只退后了三十步,并不遥远,那边略大声点的交谈这边都能听见。见马邑主过来,蒙骜也叫上两名公大夫,三人一起迎了上去。

两边在阵地中央相遇,相互见礼后,相对坐下。马邑主俯首,蒙骜俯首;兄长和妻兄俯首,两名公大夫也俯首。两边开始交谈,偶有只言片语传来,两边士兵只能听懂自己这一边人说的话,马叔的翻译总是轻声细语,两边都听不见。到后来,两边越说越兴奋,声音也越来越大,秦军这边听见蒙骜说,他会在每个家庭都安排一名士兵作为守护,不用额外给养,只跟着那户人家吃饭就行。马邑主也感动得连连称谢!最终,马邑主和蒙骜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表示马邑归顺了蒙骜。

紧张地观察会谈情景的两边士兵,各自听到自己这边人的谈话,只听不懂对面人的话。总的来说,马邑主的声音比较大,而蒙骜的声音相对温和。秦军这边自然知道每个家庭都有一人守护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把那一家收为臣仆。不过亲营的士卒是没有这个待遇的,他们不能驻城,只能在野外露宿。

蒙骜下令后军跟上。留下一百人接管马邑,其余人在马邑周围暂歇。马邑主让杀了一匹马,犒劳大众。蒙骜似乎关心地问起城里、城外的情况,马邑主等人几乎知无不言。蒙骜从马邑主这里了解了安邑与上党商议的情况,但马邑主也不清楚,但知道两边的人到过这里不下十来次,最密集的时候几乎隔一天一次。最近几天少了,好像没有人来了。安邑的人都是自己过来,上党来的人则一般有合阳的人陪同。

蒙骜一直以为马邑的北边只有冀氏,经过马邑主的介绍,原来在冀氏的东边约四十里还有一座城邑,名叫合阳,实力仅次于冀氏,约有五六百户人家。从马邑至合阳约有六七十里。从马邑溯少水而上,可以见到一条自东而来的支流,这条支流就通往合阳。而冀氏则还要再往上一点,有一条从西边来的支流从那里汇入少水。两条河流的交汇点就是冀氏。

马邑主指画口述,旁边的人纷纷出言补充,把马邑周围的地势介绍得十分详细。大家虽然是农民,但都知道行军打仗地形最重要。现在将军是自己人了,总不能让他因为地形不熟打败仗!凡属大家知道的,那怕一个小的山洞都提供出来。

至于往安邑方向的道路,马邑人知道得不多,大部分人会沿少水而下至端氏,再转向安邑;但也可以从山里走一条河谷出山,直接到达翼城。

聚餐后,马邑人和秦军共同入城,秦军以整齐的军容穿城而过,在马邑向导的指引下,秦军主力沿少水而上,在合水与少水的交汇处安营,切断了冀氏、合阳、马邑之间联系。只有留守马邑的一百人留在马邑中。

马邑主因为角力输了,依约奉蒙骜为王。他招集了马邑各家家长,在城主府前举行了奉拜大礼。蒙骜率领各大夫接受了马邑主奉上的土块和粟米。然后在各家的拥戴中,一百秦军士卒进入马邑各家,成为“守护者”。蒙骜请马邑主派人前往合阳和冀氏,宣布马邑归顺秦国,并劝两城开城。随后,他率领各大夫立即前往大营,部署对合阳和冀氏的作战。

秦军的军营距离冀氏不足二十里,距离合阳也不足四十里。秦军的到达首先引起了冀氏的极大恐惧,他们关闭了城门,并派出使者,押运着粮草,到秦营询问大军的意图。随军的马邑人向冀氏人介绍说,马邑由于在与秦军的角力中败北,已经奉秦将为王;现在秦军将攻略冀氏,如果冀氏不能开城,马邑将不再与冀氏结盟。

冀氏使者把这一消息带回城中,城中立即响起了示警的鼓声。由于两地相距不远,冀氏的鼓声可以隐约传到秦军营中。

蒙骜到达秦营时,已经黄昏。秦军公大夫向蒙骜报告了冀氏城来使的经过。由于冀氏到合阳必经秦军营地,蒙骜命人在附近的山中埋伏,擒拿两边往来的信使。这天夜里,天气晴朗,天上有一弯新月。站在山头,四面一觅无余,甚至可以望见远处冀氏城上星星火光。从冀氏出来的人完全暴露在秦军瞭望的眼中,无一漏网。但另一面,合阳则山峦阻隔,那边的动静秦军一无所知。

由于连续夺取了数座城邑,秦军的士气很高。他们在少水两岸分设了两座营栅。半夜,秦军瞭望发现大约四五里外的山脚下出现了一片黑影,立即点火示警。蒙骜赶到山头观察,发现那支部队已经完全转过山脚,当即命令山下的两个营作好作战准备。自己率领一支十人的小队监视敌军的动静。

山下的敌军分成两股,一股爬向山头,另一股则沿着山道向秦军的营盘移动。蒙骜十分奇怪,山上点起了火,虽然有月光,但依然十分显目,敌军没有理由不注意到。既然自己的动向被发现,按理他应该立即停止偷袭,而不应该仍按原计划执行。

山头上有不少山沟,夏日草木浓密,藏上十来个人并不难,特别是在夜间。蒙骜严令这十人不许发出声音,匍匐在草丛中。这十人都是出来放哨的,随身只配备有一人来高的长戟,既没有弓箭,也没有长矛;他们把长戟隐藏在身后,用手握住刃部的下端。

这群人上了山,蒙骜大致估计了一下,约有百人。月光下他们十分谨慎地四散开来,向周围警戒、搜寻。警戒线的中间则是一名着冠的人,显然是一名军官,身后跟着十来个士卒,每人手执两个火把,并没有点燃。警戒的士卒草草完成搜寻后,向中间的军官报告,没有发现秦军。其实蒙骜等人就在离他们不足三十步远的草丛中。只不过由于他们人手不足,虽然搜寻了五十步,但中间有很大的空当。尽管如此,蒙骜他们也是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喘。敌军的报告声清晰地传来,蒙骜听出,竟然是赵音。

那名军官也没有认真地把搜寻当回事,全心全意地观察着山下。听了正面的汇报,仅仅只“喏”了一声,连头都没有回。

少时,听见那名军官说了几句什么,一名士卒点燃火把,双手举着,左手举过头顶,右手放平。一会儿,那名军官又说了几句什么,那名士卒将火把在头顶上来回交叉。山下立即传来呐喊声。蒙骜明白了,上山的是敌军的指挥官,他想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指挥这场战斗。

呐喊了几声后,那名军官察觉出有些不对劲:似乎只有自己部队的呐喊声,而秦军营中十分安静。他又说了几句,那名士兵的火把已经快要熄灭了,上来另一士兵,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把,换了个方位,仍然是左手高举过头,右手平举;待军官一声令下,士兵双手执火把在头顶交叉。于是山下又传来一阵呐喊声。

然而秦军营中依然十分安静……

可以明显看出军官心中的犹豫,他左右徘徊了一会儿,似乎下了决断,大声道:“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