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26章 定计决战

长平长平 第26章 定计决战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9 16:25:44 来源:笔趣阁

被任命为代理南阳尉的叶掾,在巡查方城的空闲,见到一群商人路过,便叫过来询问情况。那商人道:“微庶等自大梁来,将往宛城。”

叶掾道:“吾观商众百余,皆出大梁者乎?”

旁边两名商人立即应声道:“微庶乃郑商。”“微庶乃陈商。”说的也都是官话。

叶掾似乎很有闲心,也很有好奇心,问道:“一梁、一郑、一陈,相隔数百里,以何结伴而行。”

为首的那名梁商道:“微庶等顺鸿沟而下,可至于陈。乃得与陈兄同行。至隐阳,得见郑兄,遂乃结伴。”

叶掾道:“此前汝等皆无所识乎?”

三人道:“但行商耳,素不相识。”

叶掾道:“既无所识,而乃同行,得无所惧?”

梁商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吾等千里逐利,若无兄弟相助,朋友相帮,焉得为也。”另外两人也是连连点头。

叶掾道:“梁王其无恙乎?”

梁商道:“微庶等日逐饮食,非巨商大贾所比,焉知王事!”

叶掾道:“虽未目睹,或耳闻之。”

梁商道:“闻秦王遣大军击邯郸,平原君遗书梁王,欲以为救。邯郸商路值遇兵灾,多有梁商踊跃而动矣。”

叶掾很有兴趣地问道:“战乱之起也,百业不兴,何梁商独动耶?”

陈商道:“岂独梁商,陈商亦有动者。”郑商也在一旁边点头。看来能看出其中商机不止梁商一家。

那名梁商解释道:“兵之起也必有灾,必有祸,此所谓兵祸、兵灾也。能救灾祸,必得其价。向闻秦人入邯郸者,竟十万,非少时所能断绝也。兵构祸连,其灾必大,其用必众,而得待其价也。”

叶掾道:“皆言商人见利忘义,诚哉斯言也。彼被兵灾,不思急救,而于中取利,岂不痛心?”

那些商人都是人精,见叶掾如此说,都是一番义愤填膺表情道:“诚如大夫所言。世所谓奸商者,盖此也。吾等小本,道千里而求衣食,虽无大利,可得心安!”

叶掾道:“既有平原君书至,梁王得无救乎?”

梁商道:“时值春耕,农皆归田,商皆在道,焉得救!”

叶掾道:“此言是也。不误农时,国之本也。焉得因兵而废之!”

郑商道:“吾观邯郸之灾,未得了结。秦人十万居于野,邯郸焉得耕耶?春不得耕,秋焉得获?百万之户,无噍类矣!”

那名陈商倒反过来问叶掾道:“大夫之观秦赵,可和于春乎?”

叶掾不答,反问陈商道:“先生之意何如?”

陈商道:“王皆智者,复有良臣,必知不误农时,国之本也。当于数日内解兵,以归于农。故欲就中取利,恐成空耳!”

叶掾道:“先生之言,诚老成之见也。秦赵构兵,非两国之福也,乃天下之所愿也!”

三名商人一起问道:“何谓也?”

叶掾道:“天下诸侯,无不望秦赵相争,两败俱伤,而后于中取利也。就如彼奸商,亦望之矣。彼之奸计,焉得逞也!”

三名商人一起拱手道:“大夫之言,诚至矣!”

叶掾复问郑商道:“韩王其无恙乎?”

郑商道:“秦赵之争,实由韩之上党起。韩人瑟瑟,不可终日,惟待罪耳!”

叶掾道:“赵人其使于韩耶?”

郑商道:“未之闻也。”

叶掾道:“汝亦知上党之事乎?其状何如?”

郑商道:“闻秦将伐韩也,韩王惧,乃献上党以和。而上党守拒不从命,誓守上党。王乃令冯亭理上党,冯亭乃献上党于赵,以拒秦兵。王闻之,亦无之如何矣。遂有上党之祸也。”

梁商道:“吾闻之市井,韩王与冯亭谋数日,乃出上党,献上党于赵,而令两雄相斗。若无韩王之允,冯亭安敢献之!”

陈商道:“非如是也。上党之于赵也,乃其母脐也。有上党,赵乃壹也;无上党,赵分为二。纵冯亭不献上党于赵,赵亦必取之!焉知非赵强夺之,而冯亭无所措耶?”

郑商亦点头道:“诚如是言,诚如是言!赵觊觎上党,非止一日。一旦献于秦,非赵所能忍,必相争也。所谓献城于赵者,不过因其势耳!”

叶掾转向陈商道:“闻楚十年生息,皆复旧观,将兵指故国,有乎?”

陈商面色一变,急道:“绝无此事!……微庶闻楚王自秦归也,深念秦公主及二子,视姬妾如无物。群臣进艳,而王无睹。至今三年,未幸一女,未产一子。诚国之厄也!”

叶掾似有些意外地道:“果有此事?”

陈商道:“国内遍传,未知真实。”

叶掾道:“诸侯与秦敌者,赵之外,惟楚耳!赵复请援于陈乎?”

陈商道:“未之闻也。”

叶掾道:“春申君其无恙乎?”

陈商道:“春申君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楚事一决于君。今春申君广招门客,以与平原、信陵相抗也。”

叶掾道:“复得门客三千乎?”

陈商道:“然也!”

叶掾道:“三公子皆得门客三千,岂天下智士成千累万哉!但得其名,未见其实耳!”三名商人自然唯唯喏喏,不敢多说什么。

叶掾似自言,又似对三人言道:“若春时罢兵,则罢矣;否则,当至邯郸城下也。”

叶掾在方城急切地等待邯郸的消息,而邯郸则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

在咸阳得到王龁的战报后,与赵使的谈判几近破裂。秦人必索六城,而赵使坚决不松口。最后只能请秦王遣使往邯郸,面呈赵王。

赵使一改赴咸阳的磨蹭,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只用了十天就返回了邯郸,报告使秦的结果。

听到秦王提出的议和条件,赵臣立即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条件不算苛刻,可以接受;一派认为,此议一开,秦必年年勒索,永无止境,不如直接拒绝,以绝后患。朝臣议论纷纷,但赵王始终未决。

朝罢,赵王与平原君、平阳君,上卿廉颇共同议事。赵王道:“今秦军十万,坐困武安,若其不得出,六城不入可也。”

廉颇道:“武安虽险,秦已据之。今臣已得军二万,据洺水以拒之,或相拒二三月,难持久也。”

赵王道:“邯郸亦起军十万而守之,可乎?”

廉颇道:“若邯郸起军十万,臣敢保邯郸不失,未得拒秦于武安之外也。何则,无山川之险也。若十万赵军与秦相斗于城下,赵人残破之余,恐非秦人之敌也。”

赵王道:“吾起兵二十万以拒之,可乎?”

平原君道:“长平之役也,殁邯郸精壮十五万。今邯郸城外,户少十五万,耕之不足。复征精壮二十万,则邯郸三失其亩,明春必饥也。”

赵王道:“若得保邯郸安宁,寡人岂计岁获之失也!”

平阳君道:“农者,国之本也。邯郸,国之都也。邯郸失耕,社稷之害,宗庙不安,万民饥寒,必有死者相籍于道也。愿王计之。六城之失,固非小也,然愿谋其大者!”

赵王道:“寡人所患,今日秦至则割六城,明日秦至复割几城。宁不割至邯郸耶?”

平阳君道:“今赵新败,力气未充。但得休养,士卒复充,岂容秦猖獗!”

赵王道:“上党已失,邯郸,鱼肉也,岂休养之所有哉!必一战而惊秦心,令其断念于邯郸,乃得休息!”

廉颇道:“王之言是也。自上党至邯郸,虽经行山道,而易行无险,军数日而至邯郸。其三五而至,时时示警,未若一战而克之!臣愿得赵卒十万,与秦周旋于城下。愿王请诸侯之兵,而击之外。破秦必矣!”

平原君道:“诸侯兵纵至,亦当在秋后,其能当之?”

廉颇道:“臣愿以死战之,必勿令邯郸失也。”

平阳君道:“诸侯能救者,才几何?”

平原君道:“魏最近,与赵亲,若请之,救必至也。楚最强,虽远,亦当请。楚人深恨秦人,亦当至也。燕人与赵有隙,愿遣使以固之,勿令乘虚。齐人但自保,亦以使结之,勿令动也。韩人……若归之以上党,其亦当至。”

赵王道:“凡救赵者,赵亦助之复得其故地,不敢自利!”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廉颇道:“赵人久战之余,焉得复战?”

赵王道:“吾赵独战秦,其失几何?助诸侯战秦,其得失若何焉!卿其详计之!赵纵驱秦离于邯郸,秦力犹完,明岁或再至。若助诸侯复其失地,诸侯四出,秦地日蹙,邯郸久安,其得失复几何哉?”

平原君道:“王意既决,臣当遣使入诸侯,预以为计。”

赵王道:“发兵十万,即由廉卿总领,攻伐战取,一任卿意,寡人无所间也。”

廉颇道:“秦人若欲入邯郸,必先断吾头!”

平阳君道:“邯郸战祸,田园荒芜,来年之饥,当预为之备。”

赵王道:“此无虑也。但遣军入诸侯与秦战,则食可得也。”

平阳君道:“邯郸战起,愿王暂移驾他城,以避秦锋!”

赵王道:“寡人高卧宫中,看诸卿破秦!”

epzww.bsp;

80wx.bsp;

8pzw.bs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