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第24章 赵使咸阳

长平长平 第24章 赵使咸阳

作者:楚秦一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19 16:25:44 来源:笔趣阁

在武安发现了王城,这让王龁心惊肉跳,同时也充满了希冀。惊恐的是,这里如果有王城,那么驻守的兵力一定雄厚,必须要认真对待;希冀的是,如果攻破了易阳城……

王龁没有急于向武安的几座大城:午汲、武安、易阳……发动进攻,对午汲和武安,他采取包围的态势,对易阳及其周围的几座城池,则仅仅派兵监视,只要他们不出来,自己也不过去。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清剿从皮牢撤下来的赵军身上。但这很不容易,因为从皮牢撤退的赵军,其实就是武安邑民,他们一旦放下武器,就和一般邑民毫无区别。但如此庞大的力量,如果不加以摧毁,总如锋芒在背,令人不安。

一连十天,清剿工作毫无进展。最后还是上党尉李冰提醒道:“彼既无兵,则无兵矣,又何害焉?但安其民可也。”王龁遂留下李冰在武安安民,让王陵回上党,代理上党守,主持上党的政务,直到新的上党守到来。

李冰以王龁的名义,发布安民令:“秦之入武安也,盖吊民伐罪。凡吾邑民,勿助赵虐者,可尽归之,必无伤也。”令军中通赵音者,以及少数未跑出去的武安邑民四处宣布,陆陆续续,那些藏在野外、猥集于大城之下的邑民,开始回家。

回家的手续很简单:只要本城中有邑民证明,这人是这家的,而且家中没有藏武器,或交出武器,就可以回来。当然,必须负责邑中所屯秦兵的餐饮、住宿。经过十几天野地冻饿,不少老弱横死,能够回家,大家都有劫后余生之感。

李冰的这一着看上去十分有效。不过十来天,野外、城外的邑民几乎一空,散在各家的邑民也几乎对秦军构不成威胁,反而成为秦军的劳力。当然,最精壮的劳力目前都在武安的几座大城里,秦军暂时还只能将他们包围起来,无力杀伤。无论如何,武安的局面算是控制住了,王龁只要对付那几座大城就可以了。

初步在武安立住脚后,王龁开始思考下一步行动。他派军使飞报咸阳,表示秦军已经完全占领武安,请示进一步指示。在等待咸阳的指令时,王龁跑遍了武安的山山水水,对武安的地形、交通、人力、物力等项有了全盘的了解,并加固了武安的防线。但对那几座大城,依然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他觉得,秦赵之间很快就会有和议达成,保障部队能依和议安全撤回关中才是当务之急。

赵使正月十五从邯郸出发,一程程行来,到达咸阳时已经是二月初了。他按常规于早朝后进入咸阳宫,向典客府行人通报了自己到达的消息,呈上赵王的节符和玉帛。

日晡时,有典客府行人前来拜访,归还了节符和玉帛,询问他的来意,以及希望会见的人员,答应尽力安排。

过了两天,行人乘车来到馆驿,请使臣前往相府,但说,由于秦相应侯张禄忙于政务,一时脱不开身,如有所言,可与门下无名交流。使臣见此情形,便知自己的使命恐怕是难于完成了。但行人来请,又不能拒绝,只得上车,前往相府,回邯郸时便可报称拜访了相府。

称名无名的芒未将使臣请入塾房,分宾主而坐,行人就在芒未的下首坐下。

芒未自然是先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以及由于赵国背信弃义,而招致战火的现实,最后道:“今秦无他,愿以十万之师,申其请于赵王,王其听之!”

使臣也依据常规,回顾了两国友好历史,着重指出秦屡屡无帮犯赵的事实:“昔者无故而伐阏与,遂至邯郸城下。韩献上党诸城于赵,而秦强取之。今乃复陈重兵于邯郸,以挟敝王。敝邑曾不知何所得罪于大国?何以赎之?”

芒未道:“初者,平原君入于咸阳,愿献六城以和。今平原君归于邯郸矣,而秦之六城安在耶?是以讨之!”

使臣道:“臣之出邯郸也,未闻敝王有献城之诏。赵虽偏僻,所有城池或承之于先王,或得之于战伐,未敢轻弃。上党十七城,大国尽收之,而犹不足耶,而欲复得小城?”

芒未道:“臣闻,若夫君子,驷不及舌,信也。平原君面诺敝邑之王,王故索之,非无故也。与上党何干?”

两人唇枪舌剑,斗了大半天,不过就是轱辘话来回说。最后两人都说累了,芒未道:“贵使之入秦也,敢未游历。臣无状,敢为东道,而为君牵马。”

使臣也有些累了,茫然而应道:“岂敢劳累先生!”

芒未于是让西厩中备车。行人见会谈结束,也就与两人辞别。芒未驾上车,与使臣一同沿渭水河边,缓缓而行。

赵使随口问道:“先生之音,非秦也,敢问其处?”

芒未笑道:“臣幼在大梁,曾历于楚,复归于秦,是以非秦音也。”

赵使道:“先生之游广矣。若至邯郸,臣当为前导。”

芒未道:“秦军见在邯郸,君其导乎?”赵使大惊,不敢作声。

芒未道:“敢问贵使,秦军之出于邯郸也,邯郸田园荒芜,所失不愈于六城耶?奈何固守六城,而欲弃邯郸耶?”

赵使道:“臣亦闻,一夫不耕,或受之饥;ー女不织,或受之寒。今秦以十万之众出邯郸,关中受饥者几何?又岂六城之所偿耶?”

芒未道:“山东诸侯皆望秦赵相争,于中取利。秦固不与赵争也,但得其诺,无不可也。”

赵使道:“赵王岂不知山东诸侯皆望秦赵争耶?然割地求和,非所愿也。若不割地,他者犹可。”

芒未道:“非敢固求其地,盖赵之诺也,焉得失信?”

赵使道:“平原君为王所禁,君上为脱困厄,应口许之,盖保其性命,焉得为凭?秦王以君上为友而召之,至而禁之,能为信乎?”

芒未道:“臣敢秘语与子,应侯与武安君不睦。秦军在外,武安君无所措力,必为应侯所灭;若秦军早归,武安君则安矣!”

赵使道:“武安君之安与灭,孰利于诸侯?”

芒未道:“两虎相争,与诸侯利也。愿赵早献六城,秦军早归,应侯与武安君不相能,不相下,秦政必乱,必有可乘也。”

赵使有些诧异地望向芒未道:“应侯非汝君乎?奈何为不君谋,而欲其败也?”

芒未道:“武安君无罪而不得其死,虽臣亦心惊也!故愿吾主之谋不成。”

赵使道:“武安君,世号人屠。所屠山东之卒,曾以百万。山东诸侯,无不愿武安君早亡!若应侯能杀之,吾等皆愿助之。”

芒未长叹一声,道:“浅识之徒,未足与谋也!”

其实,赵使未必不知道,让应侯与武安君内斗,对诸侯更有利。但这事乃从芒未口中道出,未必不是秦人一计。作为赵使,他只能一口咬定,献城的事绝对不能做。至于武安君是死是活,等他回去报告赵王,另行定夺。

芒未沿渭水河边直驰到渭水桥头,下车过了桥,就是赵使住宿的馆驿。芒未将赵使送进馆驿,自己独自驾车回相府。

郑安平、陈四、芒未三人都在咸阳郊外有自己的府邸,还娶了妻,生了子。但那里距离咸阳太远,来回一趟乘车也要花一个时辰。张禄拜相封应侯后,就在咸阳城内拥有一座宽敞的府邸,张禄又没有多少家人,郑安平、陈四、芒未三人就在相府中,各自占据了一个小院,把家眷接到咸阳居住。妇人们在乡里的亲眷,多有借着这层关系,在相府里当上家臣、僮仆、妾妇的。张禄身体残疾,虽然当上秦相,被封应侯,却也未再娶妻。郑安平、陈四、芒未三个男人协助张禄处理政事,而他们的夫人则为张禄处理家务,算是半个当家的。小奴尤其展现出理家的才能,把张禄的府邸打点得整整齐齐。张禄暗暗称奇,觉得这一女人必有隐情。

盖聂早已成人。长平之战时,盖聂曾为秦王的贴身侍卫,曾经参与挫败过几起刺杀事件,叙功晋爵为不更,再往上一步就能成为大夫。目前,他被派往剑士营中,管理着十名剑士。盖聂天生习武的料子,又等名师指点,武艺超群,营中剑士没有不服的。

回到相府,芒未向张禄报告了与赵使会谈的情况。听说赵使没有丝毫松口的意思,张禄感叹道:“邯郸战事,未能定也。”

芒未有些困惑地问道:“邯郸之战,久则为利欤,暂则为利欤?”

张禄道:“久则有道,暂亦有道,惟道不同耳。今知其久,当出久之道也!”

芒未道:“久之道奈何?”

张禄道:“必也掠于邯郸之野,而绝其收。外联诸侯,令其勿救也。”

芒未道:“秦军十万,久困坚城之下,得勿危乎?”

张禄道:“邯郸粮多,十万之众,若无大战,其勿危也!”

芒未道:“若无大战,屯兵邯郸何谓也?”

张禄道:“但掠之而令无获耳!”

epzww.bsp;

80wx.bsp;

8pzw.bs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