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七百七十二章 策反

大唐图书馆 第七百七十二章 策反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看到大唐来人如此盛气凌人,高句丽崔氏子弟一方纷纷怒火中烧,怎么说我们也是高句丽数一数二的大贵族,高句丽跟大唐平等论交,你们即便是来说降的,也没有理由高人一等吧。

按住身后一众小辈的怒火,崔太大兄显然更加识时务一些,也更懂得贵族的生存之道。

沉吟片刻,崔太大兄开口道:“我崔氏祖上也曾执掌过高句丽王权,如今老夫位列太大兄一职,可比你大唐宰相。

但是成王败寇我等无话可说,我们崔氏不求大唐高官厚禄,不求公侯,只要得一伯爵之位,不受人轻贱也就罢了。”

这话倒是十分中肯,一国宰相投诚大唐,按理说这等就是有才之人,大唐陛下若是惜才,都会量才重用的,不过大唐,乃至以往的中原王朝也一样,封侯难,封公更难,封王非皇室不可。

这是从大汉时候就传下的规矩,想当年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终生不得封侯,死后才给了个侯爵。

比如大唐的老臣虞世南,这位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未来的凌烟阁二十四人之一,现在的爵位也不过是一个永兴县子爵。

大唐初立倒是封了一堆国公侯爵,这里面也有很大部分是李渊想要拉拢朝臣虚封的,毕竟国家还未全部一统。

所以说,崔太大兄的要求,可以说没有丝毫的过分。

不过听完之后大唐来人却再次哈哈大笑,其眼中甚至带着明显的轻蔑。

“按照大唐既定计划,尔等作为战败国的贵族,就相当于俘虏,即便是有大唐收拢百姓政策在前,尔等投入大唐,也就是比百姓稍强些的富户罢了,想做贵族,呵呵,基本上不可能。”

“你,既然如此,你们又何必前来羞辱我们?”一名年轻人不满道。

那人接着说道:“我说的,是你们自己去投诚大唐军队的结果。

不过,如今我来了,那就不同了。”

“难道你还能左右大唐的军部?”

“不,分封授爵可不是大唐军部所辖,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博陵崔氏崔敦义,家兄崔敦礼任大唐兵部侍郎。

我博陵崔氏族长派我前来,是因为尔等高句丽崔氏一族,乃是我博陵崔氏一个分支远走半岛传下一脉。

念在我们是同宗血脉,不忍你们遭了刀兵战火之厄,所以让我来说服诸位,随我降唐。”

原来这人是博陵崔氏之人,而且博陵崔氏和高句丽崔氏还有这样的渊源。

“我高句丽崔氏传自当年高句丽崔氏王族,跟你们没有关系。”一人反驳道。

“呵呵,那么高句丽王族从何而来?想必在场不会所有人都忘了祖宗吧。”崔敦义嗤笑道。

崔太大兄摆手道:“据族谱记载,先祖的确是东汉末年乱世时期自中原迁徙半岛的。”

“那又如何?你不还是想招降我们?就算你是博陵崔氏的,听说现在大唐,你们所谓的五姓七家说话也不是那么好使了,你还能拧过大唐军方不成?”一名老者说道,显然这人是个消息灵通之人。

“哼,我博陵崔氏如今在朝做官之人无数,大唐军方又如何?

你们若是投了大唐军方,那就是平头百姓一个,你们认为他们会放任你们这些高句丽的领头羊站在人前依旧掌权?还会让你们继续享受富贵?绝对不可能。

不过若是我们博陵崔氏出面的话,尔等是我博陵崔氏的分支,族长说了,他会亲自去朝廷说项,只要你们认祖归宗,享受待遇和爵位,自然是跟着我们崔氏一起水涨船高。

纵观整个高句丽,能让大唐区别对待的,恐怕只有高句丽王族高氏一脉。

你们若是认祖归宗,莫说一个伯爵,就是得一侯爵都不是不可能。”

崔敦义的话,直接让不少年轻人心下砰砰跳,眼下高句丽的确已经是支离破碎了,不少家族都在考虑退路,很显然,趁着现在还有价值,投降大唐才是出路,可是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投降了大唐,从此就与百姓无异了,所以还在犹豫不决。

现在好了,有了好的办法能保住贵族身份,何乐不为呢?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蠢蠢欲动的子弟,崔太大兄开口道:“博陵崔氏家大业大,想来不缺少我们这些化外蛮夷之地的分支血脉吧,不知道你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崔敦义看着这位高句丽崔氏族长反问道:“你觉得呢?”

“是我们的钱财?”

崔太大兄此时能想到的,可能只有钱财了,毕竟自己一脉是自高句丽之前崔氏政权的王族,几百年下来可是不少积累的,能让中原望族都觊觎的,可能也只剩下财富了。

“哈哈哈哈,爽快!

你说的不错,尔等认祖归宗就要受本家约束。

我们的条件就是你们家财的七成,另外,高句丽崔氏能够传承兴旺,肯定有不少杰出子弟,到了大唐之后,与我们博陵崔氏子弟共同接受培养,日后育出人才当一致对外,毕竟我们世家贵族的敌人十分强大,我们需要人才与之抗衡。”

“你是说,大唐蓝田侯白凡?”

“不错。”

“不行,万万不可,我们祖宗基业怎可拱手让人?他们一下就要走七成,我们子弟如何过活?”许多人议论纷纷。

崔敦义不屑道:“你们的七成基业很多吗?你们以为稀罕你们那点钱财?

不行就算了,你们大可去投了那李靖,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被搜尽家财贬为庶民?”

一句话让众人鸦雀无声,大唐军队会对百姓和善,可不一定会对高句丽官员和善。

崔太大兄开口道:“好了,既然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先过此劫保命,去了大唐多多学习,日后再挣出一份家业就是了。”

这话让崔敦义不禁对之高看了一眼,看来此人能够做到高句丽宰相,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带着高句丽崔氏认祖归宗回归大唐的文书,崔敦义隐身潜行出了平壤城,直奔辽东李靖大营而来,因为想要给高句丽崔氏博得一个好位子,就需要一份大功,很显然,如今渊盖苏文固城死守,到时候大唐军队攻击平壤的时候,主动做内应就是一份上好的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