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无趣的一战

大唐图书馆 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无趣的一战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百济熊津城下的大战没有持续多久,最终耨萨延寿丢下一地尸首,仅仅带着亲卫三百仓皇逃回了高句丽,而其他高句丽士卒跟新罗士卒全部被擒。

新罗公主颇为傲气,扬言要找大唐皇帝陛下申斥,侯君集可不客气,这位将军是大唐除了牛进达将军之外第二仇视异邦的将军,直接将金胜曼打入囚车,押往长安治罪,若不是听说这女子的姐姐跟蓝田侯有些绯闻,侯君集直接砍了都不带眨眼的。

事后侯君集派兵直接接管了百济跟新罗的地盘,并且跟大唐回信要精干大臣前来治理,大唐海军暂时负责新地盘的戍边工作,同时在边境响应大唐的安民政策,建立起粮山接纳投诚的高句丽百姓,到了如今的形势下,高句丽真的可谓是四面楚歌了。

北方一众将军听说猴子(侯君集外号)在南边抢军功,纷纷找大帅李靖申斥,可是李靖和杜如晦商议过后,竟然非常赞成侯君集的作法,高句丽四面被围,若是仅仅北方一处可逃,那收拢百姓的速度可就非常慢了,毕竟南边的百姓想要北上是十分艰辛的,九死一生都不止。

“高句丽是大唐的战略目标,不要说军功大小之事,早一日完成大唐灭国大计,我等使命早一日完成,这是军国大计,不是要尔等争名夺利的功利场。

想要军功,灭了高句丽,日后往西有打不完的仗等着我们。

高句丽安民计划初步成功,自今日起大营二十万大军开始分兵,各营将士分头行动,按照既定计划,赶到预定位置,本帅要高句丽防不胜防。

哪支队伍接收的百姓人多,哪支队伍军功就高,哪支队伍损失人手大,哪支队伍就要受罚减功。”

众人齐齐应诺退去,半日之间,二十万的唐军大营,仅仅只剩下两万大军驻防在此,其他全都被分出去了。

按照既定方案,现在高句丽已经防不住百姓溃散逃荒了,可是高句丽手段强硬,在要道各处埋伏大军设卡,用杀戮的手段震慑百姓不让叛国。

这时候就是大唐军队出现的时候了,大唐军队直接分成十队进入高句丽,为高句丽百姓肃清大道,高句丽就如一个四处漏水的袋子,不足二十万的军队,还要负责守城,根本就堵不住十几个地方泄露。

正如李靖等人预料的一样,渊盖苏文已经上火了。

因为耨萨延寿溃败而回,一路自南到北可以说非常显眼,百姓没有见到大帅带回粮食,反倒是丢盔卸甲好不狼狈,任谁都猜到了南下运粮失败了,那就是说,前日朝廷所言,从百济借粮全都是假的了。

于是比第一波更加凶险的流言来了,整个高句丽战乱四起,基本上每个地区,每个城池都有百姓爆发民乱,高句丽士卒为了平叛,杀百姓已经杀得手软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高句丽那些大世家大贵族们,原本百姓们爆发只为粮食过活,第一批只是抢劫卖粮食的,之后卖粮食的抢光了,就抢富户大户。

最后大户也被抢光,所以就轮到了真正粮草充足的大世家大贵族,于是乎,这些人出于自保,全都开始大肆募集私兵护卫,基本上每一家都养了至少上千的护卫,有的大家族甚至养了几千护卫。

这就是所谓的乱世,乱世有粮自然就有实力,手上有粮食就能出粮食请来人,当初中原前隋大乱,太原李家就是这么发家的,太原募兵,奇袭长安开仓放粮召集大军,强势崛起。

渊盖苏文真想拿刀砍死耨萨延寿,一把年纪了还不知轻重,这一次民乱爆发全都是这厮一路张扬所致,打了败仗还如此宣扬,你为什么不去死?不去死?

没办法了,最后一招,开仓放赈吧,平息民怨之后,就是抢也要把粮食抢到手,同时西去的要道全都要派兵堵上,投敌的口子绝对不能开。

所以渊盖苏文告令安市城的乙支武德将军,出城奇袭大唐军营,抢了他们的粮山,不惜一切代价。

乙支武德如坐针毡,守城都战战兢兢,还敢去主动进攻?

可是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势,国内再没有粮食,一个月之后就是严寒,恐怕百姓们就要被冻死,在死之前肯定是全国性的暴乱,甚至国将不国。

当晚,安市城十万守军全都出动,不要命的直扑李靖大营。

可是仅仅五里之地,李靖两万守军还有无数粮草,岂能不做防备,早就在营前二里方圆埋遍了地雷,只要你们不怕死,就往前踩,二里方圆恐怕足够你十万大军埋骨了,连挖坑都省下了。

当然了,还留了一条醒目的窄道,标明了是迎接投诚百姓的,不然他们被炸死就误会了。

乙支武德非常幸运,因为他带队冲在最前面,同时也走的是这条安全通道,虽然已经被两边的炮火炸懵了,可是悍不畏死的意志让他本能的带着军队士卒冲在最前面,他知道,作为主将,此时只能如此了,不然他一退,就是全军溃败,然后就是高句丽举国败亡了。

当乙支武德带队冲进了李靖大营的时候,回身看去,没有十万黑压压的军队,只有不足两千的残兵,其他人一半被炸死在营外,一半人被地雷炸破了胆子,几万人四下溃散而逃,恐怕这辈子都不想再当兵了。

老李靖和杜如晦带着两万大军慢慢悠悠的走了上来,将这高句丽最后的稻草团团围住。

高句丽十万大军一夕而亡,守都城的五万新召集的新兵被耨萨延寿废在了南边,也就是说,从这天开始,高句丽再没有军事力量戍边卫国了。

看着视死如归的乙支武德,老李靖突然回头对着杜如晦道:“克明,老夫打了一辈子仗,突然觉得就今天这一仗最是无趣,就好像是一个大人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孩一样,无趣无趣,你们这一计,直接把我们一帮武将变成了百姓运输大队。

算了,也不用问这厮是什么人了,直接放了他们,让他们给渊盖苏文带句话,其他人可以投降,但是大唐不接受他渊盖苏文的投降,在王宫等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