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七百一十三章 风波暂息 仙粮大火

大唐图书馆 第七百一十三章 风波暂息 仙粮大火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峨眉派得了九阴真经,在华山论剑也没少出风头,所以在白凡有意无意暗示下,几天之后,峨眉掌门发出通告,峨眉遵奉侠义大道,认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立身宗旨,得了魁首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青城大义,派出一百门下精英弟子,远赴倭国擒回整个绿林的敌人——邪神。

一时间天下再次被邪神的问题勾起了神经,不过这个时候,邪神已经从一个政治人物的旋涡之中,悄然转化成了一个武林人物,在大家看来,邪神出身黑道绿林,因为偷袭仙粮而远遁倭国,由现在白道绿林魁首的峨眉派带人追缴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运用射雕英雄、华山论剑等计划,引导大唐绿林,同时转移邪神问题,至此方才算成功,至于最后邪神何时归案,最多只是在绿林之中议论一番罢了,没有人煽风点火的话,短时间内闹不起来了。

此次华山论剑是在春耕之后进行的,虽然是一场轰动全国的盛事,但不得不说,由于时代经济的限制,这也只是富人圈子里的东西,很少有穷苦百姓关注这个,一来费钱不讨好,二来不少地区仙粮刚刚到手,百姓们恨不得日夜跟田地同吃同睡,哪有心情关注别的。

当然了,因为论剑比武开了赌赛,也有不少人想要碰碰运气做个发财梦的,可是赌场的风险太大,加上这一场论剑多次爆冷门,所以许多人都被赌赛坑惨了,血本无归者也有不少,这里面的典型人物就是太上皇李渊了。

有赔钱的,就有借着冷门赚钱的,这里面武士彠就是代表,另外还有一个笑话因此产生,说有一个穷困老头孤注一掷参与赌局,没想到运气爆棚,场场买中,最后一跃成为土豪了,大家羡慕不已,说什么比赛前,是老大爷带着老大娘来碰运气,比赛后就不一样了,大爷还是那个大爷,可是身边的大娘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大娘了。

对于这些情况,白凡是不太在意的,不少血本无归甚至因为赌博倾家荡产的,都埋怨白凡,可是这毕竟是人们嗜赌所至,再说钱财落到白凡手中,至少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再不济那些无家可归的还有丐帮托底呢。

三个月的论剑大会之后,那仙粮也渐渐成熟了起来,大唐仙粮第二次丰收在望,皇帝李二这次又要失眠了,仙粮之火已经点燃,从此大唐扩张将会一马平川,吃喝不愁,加上战士骁勇,武器装备先进,天下谁人能敌?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仙粮果然丰收,无数百姓为之欢呼,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老人们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若是这些东西放在当年饥荒的时候,恐怕自己的家人也就不用被饿死了。

孩子们能够第一次真正敞开了吃顿饱饭,小脸上菜色尽去,无不洋溢着欢喜的光彩,只要是种植仙粮的家家户户,即便是只分到一亩粮种,也在秋收之后破例张灯结彩,收获的时候,真的比年节还让人兴奋呢。

为此,许多家百姓全都自发的供奉着越王冯盎一家、墨家、蓝田侯的长生排位,是他们耗时三四年打造大船出海,死里逃生带回这救命仙粮,值得全大唐百姓铭记。

根本不用朝廷宣传,百姓们口耳相传的就传遍了天下,仙粮的产量直接让全国百姓眼馋,同时也传到了四夷的探子耳中,于是乎,四周的蛮夷无不胆寒,完了,恐怕大家的末日不远了。

高句丽的渊盖苏文立刻召集群臣,大唐仙粮丰收,稍加积累就是数之不尽的军粮,作为现如今大唐头号死敌的高句丽,将会很快面临大唐的兵锋,该如何对策?

“大对卢,大唐有仙粮,且极其高产,这是好事呀。

我们可以派人去买进,就算买不到也可以去平民那里窃取,只要弄回国内,我们也可以种植吧,如此一来,我们国内也解决了饥荒问题,再行招兵买马,还怕他大唐?”一名大臣建议道。

不错,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高句丽多年来的发展就是靠着中原上国,中原乱世的时候高句丽去打劫,盛世的时候称臣偷师,可以说这是屡试不爽的办法。

渊盖苏文沉吟片刻,摇头道:“计谋是好计谋,可惜恐怕为时已晚了。

大唐仙粮二次育种成功,下一次就是全国普及种植,只要全国收获一季,那么就有了灭我高句丽所用的全部军粮。

当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扛住前隋杨广三次进攻,就是因为他们远征资源匮乏,最终引起了国内民乱。想那杨广为了攻击我高句丽,在沿线建立了三个巨大粮仓,筹备了好几年,最终劳师远征也不耐久战,败退下去。

现在大唐不一样了,有了仙粮,根本不用屯粮,每到一处,即便是县府粮仓也能短时间供应大战了。

我们即便是偷来粮食学着种植,恐怕也至少需要三年方有成效。”

不得不说,渊盖苏文的眼光是十分准确的,大唐根本不会给高句丽喘息的时间,而且他没有料到一件事,那就是仙粮虽然高产,但是不会种植的话,在高句丽想要普及丰收,三年根本不够。

“看来只有求援了。”渊盖苏文沉吟道。

于此同时,四周各国,百济、室韦、契丹、靺鞨、回纥、倭国、西突厥、吐蕃,全都收到了大唐丰收的消息,有远见的为之担忧,没远见的只能流着口水羡慕。

皇宫之中李二已经笑开了花,千百年来,天下百姓对于交粮税问题一直都有所抵触,没有一家不想尽办法的省下一点是一点,为此每年征收粮税的时候,因为账目,百姓跟收粮官员没少发生争斗,甚至流血事件都有不少。

但是今年不同了,种植仙粮的百姓全都抢着上缴粮税,没有丝毫缺斤短两,甚至不少百姓还主动提出愿意多交一成呢,无他,就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座粮山,已经不在乎这点东西了。

“朕打算明年仙粮推行全国,不知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议政殿内,李二召集了一群文武进行小型讨论,仙粮乃是大计,需要早做打算。

众人齐齐点头,推行全国那是迫在眉睫了,即便是朝廷想拖一拖,百姓都不答应。

“陛下,仙粮此次丰收,各地均得以满仓,老臣计算过,明年推行全国的粮种绰绰有余。

只是,有了这仙粮,大唐其他问题就显出来了,大唐由于多年战乱,形成了地广人稀的缺点,人口分布不均,许多地方大面积的荒田无人耕种。

明年育种只需要两成今年的收益就可以了,可是根据臣的计算,大唐真正可种之田,是能够吃下五成粮种的,这两者之间的缺口就在人口。”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