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图书馆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见

大唐图书馆 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见

作者:华光映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4:29:39 来源:笔趣阁

幽州首府涿郡城中,新任守将柴绍正在为一件事情发愁!

今年北地大旱,整个幽州,整个河北道都是灾区,前几日幽州西侧已经起了流民,好在当地崔氏答应了朝廷开仓放粮!

如今十日已过,崔氏放粮终止,朝中粮草已到,本来柴绍不应该着急的,但正是因为此事,柴绍却有些犯愁了!

已经派出了各路运粮队伍前往各处赈灾了,可是坏事就在这里,赈灾车队去时还好,非常顺利,当地百姓夹道欢迎!

但是车队回来的时候死活百姓们不让走,说离了车队我们吃什么?

最后竟然闹出了个大笑话,车队回来的时候,各地的百姓也纷纷跟着车队走,那意思很明显,跟着运粮车队至少不会饿死!

尽管运粮官已经明白告诉他们,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运来,隔几天就会去派送粮食,但是流民们不信呀,这个大灾年景的,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以往听都没听过的!

既然朝廷这么说,那就是说州府有粮食,大家都去堵着州府,守着州府的大粮仓,至少比饿死在家里强!

于是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巧合,各地的百姓看到逃难的流民,那些个过不下去的也纷纷加入,队伍越来越大,河北道几座大城三天时间,就已经都被流民围住了,人家也不闹事,就等着饭点官府派粮吃饭!

如此,各地又一次聚起流民之事,惹得李二大惊!

不是刚刚安抚下去流民吗?已经开仓放粮了,为什么十天之后流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了?而且是遍地起烽烟式的,只要是大城市都被流民围住?难道有人从中作梗?

为此事,李二立刻派出了心腹精锐信使去查探,得到的答案却令李二哭笑不得!

百姓中不乏乱世走过的老人,大家什么没见过,旱灾、蝗灾、战乱、瘟疫,只要是三十岁以上的人,基本上这几种苦难都经历过!

大唐立国刚刚十年,十年间还有五年都是在征战天下,大唐立国前是隋末纷争,连年战乱不断,那时候所有东西都是靠拼杀抢来的,十年的战火,期间天灾**无数,谁在乎过百姓?谁在乎过天灾?

天灾来了收成不好?只要不是自己治下,死的不是自己地盘的民众,哪路反王会管?

如果是自己地盘出事,那好,为了生存,我们可以去拼杀,去抢夺,同样不用担心,无非就是胜败的问题!

所以无论如何,苦的都是受灾的下层百姓!

当天灾遇上战乱的时候,谁管过百姓们的死活,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等等,只要能活下去,基本上谁都会干!

即便是天灾之时,没有遇到战乱,朝廷面对大灾大难,或是祭天求告,或是各地开仓放粮!

但是粮食也很有限,基本上没过几天朝廷也撑不住了,最后大家还是要逃难,逃出受灾的家乡,逃到那有粮有水,富饶丰收的地方,熬过了灾年季节再回乡,这是老人们一致的观点和看法!

今年倒好,谁见过大灾之年,朝廷将粮食送到村上,让各家各户呆在家中就能度过灾难?没人相信,与其相信这么一个荒诞可笑的谎言,还不如早早趁着还有口粮,出来逃难的好!

所以各地大城都被围了,李世民案头三天不要,就堆满了议论此事的奏章!

这事在李世民看来,也好也不好,不好的是民众们还没有信任大唐朝廷!

好的是,民众们没有完全不信,至少还在尝试着相信,要不然他们就不是逃难到大城四周,而是一路集体南逃了!

对于此事,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发愁的,就这样吧,百姓们喜欢距离城池近些就近些吧!反正在哪里都是放粮!当然,若是外围所有百姓都聚集在一起了,还省去了运粮的麻烦呢!

可是皇帝这么想,各地被围的主官可不这么想,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每天还要管他们吃饱,所谓无事生非,若是这些人聚在一起闹个乱子怎么办?

人越来越多,万一有人生个疾病,最后闹出了瘟疫怎么办?所以,接到皇帝的敕令后,有见识的官员再次上书此事!比如说柴绍!

就在柴绍为此发愁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有终南书院的学子求见!

当来人出现在城主府的时候,柴绍愣住了!

这,这不是自己的儿子吗?

原来这两人正是被白凡派到幽州的柴氏兄弟,柴哲威、柴令武!

二人本来负责到幽州各地传授压水井的使用和维修,并且跟着朝廷一起关注灾情,帮扶民众的!

现在灾情到了此时,打井之事已经不用再做了,只剩下安抚民众!

可是民众们都是经历过灾难的老人,哪里会听朝廷的言论,最后二人见挡不住流民聚集,只能往州府而来!

自从二人入学之后,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自己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要带兵打仗,父子聚少离多,上次见面也还是在年节之时,后来幽州平定,柴绍就被外派了,两个孩子已经半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

柴哲威年级十五岁,柴令武才十岁!

两人经过两个月的历练,褪去了一身书生气,身上成熟干练了不少,即便是年仅十岁的柴令武,也有着不同寻常孩子的成熟气质!

柴绍初一相见,差点没认出来,这两个真的是自己的两个纨绔孩子?

“孩儿拜见父亲!”

两人立刻跪下给父亲磕头!

柴绍回过神来,赶忙上前拉起两个儿子,四下围着看了又看,看完之后满是欣喜!

“好好好!终南书院果然是孕育人才的宝地,白先生果然厉害,许久不见,为父都快认不出来了!

此时你们看着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长安纨绔了,看得出来,你们已经长大了!不错,是我柴家的种!

听说朝廷派你们出来历练两个月,快跟为父说说收获!”

三人坐定,柴哲威开口道,“起初师父派我们出来,只说是保卫华夏共赴国难的,但是真正经历了两个月,孩儿才知道什么叫做苦难,才知道百姓生存的不易,对于以往我们在长安浑浑噩噩的生活,孩儿感到颇为可耻!

就是二弟现在都不会去贪玩了,见到百姓有困难都会主动上去帮一把,还在这两个月里认识了许多同龄孩子,无事的时候还会主动教他们识字!

想来这就是师父派我们出来的真意,并非指望我们做多大的事情,而是让我们见识到平凡的生活,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一切!”

柴绍点头道,“不错,你们能够放下身段融入到百姓中去,而不是看不上受苦的百姓,为父很是欣慰,你们终究是我大唐的人才俊杰,不再是曾经的纨绔了!很好!”

柴令武开口道,“我们在书院平常就是这么和人相处的呀,什么都是自己做,见了老人要行礼问好,见了孩子要相让照顾,师父说了,人与人之间只有年龄差距,不分是做什么的,外面的百姓就好像书院的花匠爷爷、厨娘大婶一样和蔼呢!”

柴哲威也说道,“不错,在书院我们这样已经是习惯了,再让孩儿去呵斥指使他人,孩儿已经做不出来了!总是感觉非常的不好!很别扭!

书院里,师父从没有要过一个仆人丫鬟,什么都是亲力亲为,可是孩儿感觉师父却是这世上最为逍遥的人!孩儿非常羡慕!”

见到连自己的小儿子都能这样想这样做,柴绍完全服了,终南书院,单单凭此一事,就当为天下第一!

“父亲,孩儿此来是为父亲解决困难的,城外流民如此聚集也不是个办法,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哦?你有办法?快快讲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