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九章 杀人无形

汉末三国传奇 第九章 杀人无形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且说刘备等在桃园中聚饮闲话,酒过三巡,众人起身更衣,顺便观赏桃林风光。赵云却将云长独自唤到林外僻静之处,从怀里拿出兵书二册,专付与云长道:“哥哥休怪小弟直言,前次黄公山下一战,我师父左慈先生见你虽然勇力不凡,但武艺未精。而今师父命我护送张苏二客前来涿郡相会,特将此本门王敖老祖兵法相赠,助兄成就千秋功业。”关羽闻听此话,一张赤脸愈加红了,微愠问道:“那王敖兵法有什么好,能成就俺千秋功业?”赵云笑道:“关兄虽勇,对前代江湖之事犹恐尚有不知。那王敖祖师乃魏国邺城人,与鬼谷门始祖王禅本是一母同胎双胞孪生,生于冀州曲阳,不知其父,但知其母。二人降生之后,刚刚落草,便忽被一条斑斓猛虎衔驮而走,其母被吓瘫在地,唤人追之不及。那猛虎窜沟过涧,先将王敖弃于黄公山石门洞,后将王禅放于云梦山鬼谷。此皆天地缘法,非人力能为。”

云长道:“自先秦诸子以来,鬼谷门群贤毕出,关某向来神往。但关某系一勇之夫,对于纵横谋略并非所长,尊兄携宝而赠,恐怕所托非人了。”赵云挥手制止云长,说道:“兄长不必过谦,且听兄弟说完。那猛虎却是奉了道祖太上老君之命,将王禅、王敖兄弟二人衔至二山。于是兄弟二人均得仙人点化,各自修道,所得功果不同。王禅老祖首创鬼谷门,专授纵横谋略治国之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得之;王敖老祖却创兵家门,专授攻杀战阵诸般兵器武艺绝技,白起蒙恬韩信项羽得之。我师父左慈仙长得传王敖老祖兵法,并广有道术,实兼鬼谷和兵家两门之长。王敖老祖兵法凡有十册,每册除行军之法之外,又著刀法、枪法、锏法、戟法、棍法、棒法、槊法、锥法、戈法、矛法各一套,仙家之法精妙绝伦,非常人能习之。此二册兵书专讲刀法和矛法,师父令关兄自选一册,另册传于翼德。你二人需时时精习,不可等闲视之。刀法及矛法习得精熟,阁下二人必为万人敌,可以匡扶汉室于倾危,倘以助恶,则必获天遣。另据师父言道,我未上山之前,有太平道掌门南华子到山上来访,说他本门有个师弟于吉,收了三个冀州徒弟,名唤张角、张宝和张梁,必将酿就今日之乱。为防止张氏兄弟无人可制,南华子通过俺师父左慈,已将戟法兵书授予五原人吕布,可谓我门大师兄。但师父说吕布此人唯利是图,并无匡扶汉室之心,剿灭张角之后,必为我门叛徒。关兄以后在阵上与那吕布相遇,当加倍小心。戒之戒之,不复烦瞩。”云长听了赵云此一番言语,心中大喜,将那两册兵书再拜而受,珍而重之地纳入怀中,二人复又转回桃园。

这一顿酒直从未时喝到酉时三刻,主客尽欢。诸人宴罢,张、苏二客和赵云谢别玄德兄弟三人,各道珍重,分别散去。当夜无话,次日一早,玄德便找来城中打铁良匠,命其依照弟兄三人意思画出图样,约定斤量,连日带夜打造各自趁手兵器。刘备造双股剑,重三十六斤,云长造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重六十四斤,又各置全身铠甲。兵器打造完毕,又有附近豪杰闻讯陆续来投,共聚五百余人。关羽和张飞二人将赵云所赠刀矛之法勤加练习,不觉使得精熟,马上步下无不如意。玄德遂引众乡勇,先到本郡来见校尉邹靖,说明来意。邹靖以礼相见,将兄弟三人引见幽州太守刘虞。那刘虞也是汉室宗亲,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当下问明玄德宗派出身大喜,遂命他兄弟三人率领部众日夜训练,等待厮杀。不过数日,人报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刘虞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直至大兴山下与贼见阵交战。张飞挺矛刺杀贼酋邓茂,云长刀劈程志远,不必细说。关张二人自得老祖兵法以来首次上阵便见功效,心中不由暗喜。

刘玄德旗开得胜,领兵大进,又用计解了青州之围,首战便立下非凡战功。青州太守龚景犒赏三军,摆酒款待玄德,席间说起近闻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胜负未分之事。玄德得到卢植确切消息,心中如何不喜?当下酒宴既罢,遂辞了龚景,与关、张二弟引本部五百人竟投广宗,至卢植军中,入帐施礼,具道来意。卢植大喜,即谓玄德道:“贤弟来得正是时候。我今围困贼首张角在此,胜券在握,无需贤弟相助;倒是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隽对垒,未知胜负如何。你可引本部人马前去颍川联络他二人,约期共同剿捕各路黄巾。大丈夫建功立业,便在今日,贤弟须要用心,若是立下大功,某向朝廷举荐你兄弟三人,定当重用。”玄德领命,复引军星夜投颍川而来。卢植遂独率一军,在广宗城外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制造云梯,只待约会颍川皇甫嵩、朱隽,来日发起总攻。

再说那号称大贤良师的天公将军张角,一边困守广宗,一边调度天下诸路兵马。耳闻各路军屡战不利,不由心中闷闷不乐,苦思无甚善计,每日忧虑不已。这日夜近三更,张角在衙中无法入眠,正闲坐厅堂观看《太平清领书》,寻思欲以道术破敌,反败为胜。看到神倦精疲之际,不得要领之时,忽觉灯影闪动,眼前已经多了一人。张角抬眼看时,见来人身材高大,一身道家装束,鹤发童颜,看不出有多大年纪。张角本身便是道家,又见此人能于重重护卫下不动声色进入内衙,不由肃然而起,揖首道:“道长何来,有何见教?”

那道人也不还礼,施施然竟自在上首安坐,指一指桌上的《太平青领书》,问道:“此书是何人所传,你习得几成,又拿来何用?”张角见他问得有些来历,虽然恼他无礼,也不得不强忍怒火,耐心答道:“蒙仙长下问,此乃我太平道门至宝,是我师父南化老仙所传。弟子虽然愚钝,但也习得颇为精熟,故今用来拯救万民,脱离苦难。”那道人微微冷笑道:“传你此书者乃野道于吉,贫道才是太平道派掌门南华子。当年贫道中了你师父激将之法,将这治病救世的功德让与他做,不想他却传了给你这妖人。说甚么拯救万民脱离苦难,若非你兄弟贪心不足,怎使得这百万黎民未脱瘟疫之难,又罹无尽刀兵之苦?”

张角闻说此人自称南华子,又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惊疑不定。但他自恃手握重兵,如何肯在这个老道面前灭了威风?当下也冷冷道:“天道地道人道,无非无道让于有道。而今汉室气运已绝,黄天当立,王气旺于冀幽二州,正应在贫道我的身上。我也不管你是真的南华子,还是假的南华老仙也罢,若来帮我成其大业,便封你个国师,待事成之日封疆裂土,共享富贵;若是不自量力,前来坏我大事,需知我道术通天,只恐让你来得,去不得了!。”

南华子直被张角气得笑了起来:“你这个东西真不知死,如此逆天而行,还大言甚么天道地道人道?你若就此解散叛众,随我回山接受门规惩处,贫道怜你修道不易,还能留你一条性命。若不思回头,还要再造杀孽,说不得了,贫道今日要替太平道清理门户。”张角听得冲冲大怒,不由恶从心头起,见那南华子空手未持兵器,胆气愈发壮大,回身从案上抽出宝剑,左手掐个剑诀,右手长剑直向南华子当心便刺。南华子见状,知道难以善罢,轻轻叹了一口气,身形转动,却如一阵轻烟般到了张角身后,伸右手二指,在他陶道穴上按了一按。那张角吸了一口冷气,只觉全身酸麻,再也动弹不得,口中亦不能发声。南华子再也不理张角,随手拿了桌案上的三册《太平清领书》,扬长出门而去,院中竟无一人出面拦阻。直到次日清晨,亲兵进来送饭,才见张角已倒在中厅地上,口角出血,早已死得透了。

再说广宗城外官军大营,对于城内发生的惊天之变并不知情。次日平明,卢植正要点齐兵马攻城,营外忽报灵帝天子特使驾临,却是黄门官左丰代天巡狩,前来各地视察军情,经过广宗。卢植闻是朝廷派来钦差,急忙亲到辕门迎接钦使,接入大帐以礼相见,欲将左丰让至客位待茶。那左丰却不懂军中规矩,对卢植稍稍还礼,然后对亲兵搬来的座椅却洋洋不以为意,游目四顾,见那中军帐居中有张虎皮交椅甚是气派,便竟直上前坐了。卢植见他坐了自己帅位,只得再次施礼,坐又不是,立又不甘,一时僵在当地,含怒不发。

那左丰见卢植面色不悦,遂发出一串冷笑道:“卢中郎,咱家虽在深宫陪伴天子,却也闻你大名。若非皇帝听了何大将军一力举荐,你们这帮党锢之徒如何得以解禁重新启用?既蒙圣恩,便当尽力为国,灭贼除害。自黄巾贼众叛乱以来,皇帝委尔等重任,已有半载,不见尺寸之功。皇帝忧心如焚,命在下前来探看军情,酌情回奏。似你这般空费饷银,劳师动众,贼势有增无减,可让在下如何向皇帝回话?”那卢植是个刚直性子,见左丰话头不善,心中不快,说道:“自卢植领兵以来,仰仗皇帝洪福,诸将用命,已将贼首张角围困孤城,即将授首。上官所谓劳师縻饷,未见尺寸之功,不知此话何来?若上官信得过卢某,就请回营稍歇,待某分派诸将,三五日内即可攻破广宗,擒杀张角,那时方见卢某所言不虚。”

左丰本是个势力小人,哪里懂得兵法?见面一番敲诈,无非是想索取贿赂而已。如今见卢植毫不知趣,故作听不懂自己言外之意,不由大怒,脸上却不动声色,当即不阴不阳地说道:“在下只是替皇帝传旨,战事究竟如何调度,还是需要请旨定夺。卢中郎既然已经围城多日,能否攻下广宗擒拿张角,也不争在这三两日。在下这就回京复旨,请卢中郎休得妄动,且在营中侯命,等圣旨钦裁罢。”说着拂袖而起,带着一众随从离开大营,怏怏而去。

卢植听了左丰一席不阴不阳的话语,早已气炸连肝之肺,勉强将其送出营门之外,归帐后当即便要起兵攻城。但因不知城中底细,又恐违了圣旨,更待刘备合兵消息,只得忍气按捺,按兵不动。只说左丰勒索不成,遂立刻罗列卢植罪状,派心腹快马具折回京,向朝廷告了一状,说卢植高垒不战,惰慢军心。那左丰是十常侍的心腹,自然一告即准。朝廷闻报震怒,不分青红皂白,即遣中郎将董卓前往广宗,代掌卢植职权,并将卢植押送回京问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