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六十九章 指桑骂槐

汉末三国传奇 第六十九章 指桑骂槐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刘备率得胜之军退回新野,夏侯惇闻报大喜,与李典、于禁等置酒庆贺,单等主公曹操自引大军前来,报此败兵之恨。刘备回至新野,免不得亦置酒与诸将贺功,并将捷报传至襄阳,等候刘表示下不提。列位看官!你道既是那刘表主动派刘备北伐许都,又明明知其大获全胜,却因何不乘机大起荆州之兵继之,成就不世之功?刘备只谓刘表胸无大志,徒好虚名,并不以朝廷社稷及刘氏江山为念,以致失此北伐良机,却不知此时因荆州颇多内忧外患,刘表亦是无法分身他顾,展足奋翼,此乃实情。刘表之内忧外患,偏又无法对刘备言讲——所谓内忧,便是刘表当年受董卓举荐,初到荆州之时,几无立足之地,全靠蒯越及蔡瑁等人帮辅,这才打下荆襄九郡。如今十数载经营,刘表虽然贵为荆州之长,但军政大权尽握于蔡氏等荆襄大族手中,是以不敢轻离外出,怕一旦在外征战失机,巢穴复为他人所有,悔之不及;所谓外患,却是东有孙权,西有刘璋,均对荆州虎视眈眈,令其不敢轻举妄动。

刘表与那江东孙氏乃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自是不需言讲,便是那益州刘璋,也与刘表早就失和,时刻欲图侵占攻伐,却不为他人所知。早在兴平元年之时,益州牧刘焉病亡,其子刘璋即位。刘表乘此时机,派别驾刘阖策反益州将领沈弥、娄发、甘宁,使其背反刘璋,自己欲效那黄雀在后,趁其乱吞并益州。沈弥等虽然起兵反叛,但先后都为刘璋所败,刘表未及发兵求,此数人落得个个寄身荆州,进退失据。而益州刘璋探明数起内乱底细,皆为刘表挑唆,于是内心深恨刘表,即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驻军巴东郡朐忍,自此与刘表为敌,随时预备袭夺荆州。刘表深知赵韪智勇双全,乃是大将之才,自忖手下并无良将是其敌手,是以自己不敢轻离荆州,以免被赵韪抄了后路。以上皆是刘表心中隐忧,诉说不得。

自从曹操迎献帝迁都许都,刘表虽遣使奉贡,但却北与袁绍结盟,失其大略。治中邓羲劝谏刘表弃袁结曹,刘表不听,邓羲于是辞疾而退,从此终世不仕刘表。当时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出走南阳,因攻打穰城身中飞矢而死,刘表即派人招诱张济余部,贾诩说服张绣屯兵宛城与刘表联合,方为刘表北方藩属,得保荆州十数年平安。其后张绣听信贾诩之言,对曹操降而复叛,继而复降,其与刘表的联盟亦便散而复合,继而复散。张、刘联军曾多次败于曹操手下,刘表故此深惧曹操,不敢与之为敌。兼之荆州之地人情好扰,四周战乱不止,蛮夷贼众又互相煽动生事,更使得荆州沸荡动乱。刘备率众来投之时,刘表刚派步骑一万攻下西鄂,立足未稳,亦是不敢北伐之因。另刘表平定荆南之时,与交州牧张津渐生仇隙。在刘备驻军新野之时,亦正逢张津对刘表连年用兵。建安八年,张津被部下杀害,刘表即遣赖恭出任交州刺史,又命吴巨为苍梧太守,以接替病故太守史璜。曹操闻讯,则以天子名义拜交趾太守士燮为绥南中郎将,领交址太守,董督交州九郡,旨在抗衡刘表。故致荆州西有刘璋虎视,东有世仇孙权,内部且又不宁,因此三个缘故,刘表不能北伐,亦不可苛责也。

且说刘备虽经博望坡大捷,终因兵力不足而退守新野,北与南阳及汝南相拒,两下相安无事。刘备已知联合刘表北伐希望渺茫,于是只能自力更生,一边于新野招兵买马训练士卒,一边令陈到打探卧龙先生行踪。不料陈到只是敷衍应付,却不用心去寻,光阴似箭,刘备在新野县忽忽数载,困于荆州北隅而并无建树。这一日江北探马来报,说曹操扫平河北四州后未还许都,已率军远征柳城。刘备闻报大喜,计算路程曹操非年余而不能南返,乃急率赵云与陈到飞马前到襄阳求见刘表,劝说刘表起兵袭击许都,成就大业在此一举,良机难得易失。刘表见刘备来到,高兴异常,在厅中置酒款待,却不纳其出兵之策,亦不说明其中内情原因。刘备虽然心中焦急如焚,但也只能暗自嗟叹,在酒席之上却不敢形之于颜色。

稍顷杯盘罗列,山珍海味满席。刘表满面春风,请刘备在上首坐了,令蔡瑁令置一席,在厅下陪赵云等同饮。刘表因见刘备怏怏不乐,遂笑道:“贤弟今日精神不振,何也?兄让你见一个故人,必能提兴欢饮。”即转身命侍宴官道:“去请许先生前来,说有故人相候。”侍宴官领命下殿,约有半刻即引一文士进殿入厅。那文士登堂入室,向刘备一揖到地,朗声笑道:“我道是哪个故人,却是玄德使君,大汉皇叔光降!未知皇叔还识得小可否?”说罢已至席前,也不待刘表相让,即坐在刘备左首,随意至极。刘备仔细看时,见来者却乃是吕布帐下谋士许汜,当年在徐州时常相会面,向有国士之名。但因其曾与陈宫背叛曹操于前,为吕布谋而不忠于后,且喜求田问舍极爱赀财,刘备向来不喜与其共语。想是吕布被曹操缢杀于白门楼之后,其不能为曹操所用,因刘表喜好结交名士,故此辗转来至襄阳。刘备心中虽然不喜,但今即同为刘景升座上之宾,也只得起身见礼,虚与委蛇一番。

那许汜也不看刘备脸色,只顾吃酒啖肉,口沫横飞,高声与刘表共论天下之士。刘表因刘备在坐,故此于席间请问徐州人物,谈到伏波将军陈登,说闻其人乃是世间大才,非常人物,可惜未能与会,实在可惜。许汜见刘表如此推崇陈登,大大不以为然,昂然说道:“以某观之,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难入儒林之雅。”刘表目视刘备,面带微笑不置可否,意思待其发表意见。刘备平生极爱陈登,但不便当面驳斥许汜,见刘景升以目相视,便借此话题转问刘表道:“明公觉得许君所言何如?”刘表沉吟道:“某不识陈元龙之面,难以断言。某谓许君不会背后议人之非,但又闻陈元龙名满天下,似非骄狂之士。”

刘备见刘表言不及意,于是转而直接问许汜道:“公所说陈元龙豪横骄狂,可有所据而言?”许汜酒已半醉,冷哼一声道:“如何没有?我昔日因避战乱路过下邳之时,曾顺道造府拜见陈元龙。元龙虽也置酒相待,但于席间良久对某不理不睬,宴罢更是无礼至极,自顾上了大床去睡。某远来之客,就只得睡在下床。待客如此,此非骄狂之士,却又谓何?”刘备因刘表不纳自己良策,以至错失千载难逢之机,本来就窝了一肚皮恶气,此时听许汜如此评判陈登,遂借题发挥,将酒杯往案上一推,起身直斥许汜道:“早闻阁下有国士之名,连我兄号称荆襄八骏之首,亦奉你为上宾。而今天下大乱,万民黎首还望先生忧国忘家,救世扶危,助我兄兴复汉室,成就大业。但闻阁下自到徐州时只会求田问舍,聚敛家财,耽于享乐,铜臭盈怀。今日见之,君之高论只知寻章摘句,而毫无可采之策。陈元龙能忍耐你说完已属不易,又怎会待公如宾?倘若换作是我,则会高卧百尺高楼,而置公睡在地上而已。又怎会有陈元龙海量,只是上下床之区别乎?”许汜不料刘备如此激愤,一时无言可对。

刘表这许多年来,从来只见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此时见其愤慨难当,大异以往,恐怕许汜脸上难堪,不由得便要打个圆场,举杯各劝一巡,归座对刘备笑道:“贤弟如此推崇那陈元龙,得无有些谬赞?”刘备于是借酒发挥,侃侃而谈道:“弟幼时向以卢植尚书为师,后自涿州起兵以来,虽然无甚成就,亦可谓阅人无数。像陈元龙这样文武兼资、又具胆色志向之人,却是罕见。弟观陈登之才盖绝天下,大概只能在古代圣贤之中找到与其并肩者,今人皆难以与他相提并论也。”刘表听他如此讲论,不由愕然,一时喜又不是怒又不得,只得劝酒。当日只是清闲,并不涉及军政,不欢而散。刘备自引赵云回到新野,心念陈登不已。

这一日,刘备正与关、张二弟在新野饮酒,忽报刘表有书信至,言称旧日黄巾降将张武、陈孙共谋造反,在江夏掳掠。请刘备领三万军前去讨伐,兵符由信使转付,领兵即行,无需面辞。刘备见刘表肯付自己兵权,便知其对前番面斥许汜之事并不见怪,便欣然领命即行,引关、张、赵云三将兵发江夏。张武、陈孙闻说刘备来伐,遂引兵来迎,两军对垒只战了一阵,二将便被赵云、张飞各自刺死,不耐三五个回合之战。赵云夺了张武所骑宝马的卢,献于主公。刘备即招安张、陈余党,平复江夏诸县,班师回归襄阳。刘表出郭迎接,见玄德所乘之马极骏,问是的卢宝马,不由称赞不已。刘备见兄长喜欢,慨然相送,刘表大喜,骑回城中。蒯越见而劝道:“此马何来?主公不可乘坐。昔先兄蒯良最善相马,某亦颇晓此道。马经有云:‘目有泪槽,额生白斑;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说的便是此马。”刘表深信其言,次日与刘备贺功,因在宴前说道:“昨日承惠良马,深感厚意。但贤弟乃是征战之将,不可无好马骑乘。为兄常居宫中,留之无用,可惜了良驹,敬当送还,请贤弟勿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