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六十二章 于吉下毒

汉末三国传奇 第六十二章 于吉下毒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陈登闻报江东大军卷土重来,知道此次孙权有备而至,匡琦城小,必然守之不住,遂命舍了此城,并将城中百姓全部移入广陵,再次约会臧霸前来助战。臧霸听说孙权又来,不敢耽误,又领三千精锐星夜来至广陵,命人报入城去。陈登大喜,亲自迎至城外十里,与臧霸携手入城,再议守城之计已定。陈登先派功曹陈矫,快马至许都向曹操告急,一面亲自写书一封,将前次所俘近千名军士放归江东,令其捎书信呈报孙权。孙权识得逃回者尽是江东之兵,问过广陵城中虚实,知道陈登已弃守匡琦城,于是展开书信读道:“愚闻英雄处世,当恩怨分明。与孙氏有杀父之仇者,荆州刘景升也。我与孙将军划江而治,平素并无仇隙,且为友邻之邦。今将军弃杀父之仇而屡攻友邻,陈某窃谓不以为然。又闻孙将军虎踞江东,深为许都曹司空所患,早欲起兵攻之,而苦无争端借口。今将军再攻广陵,某因兵少不敌,只得遣使报急于许都,请求朝廷发兵来援,并与曹将军约以举火为号,共击将军。陈某自为一路诸侯,亦不愿曹操兵入广陵,侵我辖地;此乃将军逼我与曹公联合,于将军而计,实非所宜也。若将军弃攻广陵,而转向荆州,某必弃前嫌,以为将军呼应,望将军熟思之。”

孙权读毕陈登书信,展示于诸将,并与程普等人计议道:“陈登书中示弱,可见广陵城中守兵甚少,非我敌手。其言虽是有理,但我有兄长严令,既已渡江而来,不雪前番战败之耻,亦非英雄!”于是将陈登来书撕得粉碎,驱回来使,挥师直至广陵城下,连日攻打。陈登并不出城应战,只是依仗广陵城高池深之利,连日变换手段守城,令孙权无法得手。两下攻守胶着,不由过了七八日,江东军因攻城不利,死伤者极多,士气低落。孙权见久攻不下,一面计算日期路程,约计许都若是发来援兵,必于近日将至,心中更增焦灼。遂与程普商议,令韩当、周泰去江边准备战船安排退路,以免再似上次,败得凌乱不堪。二将领命,各引亲兵连夜往江边而去,却被广陵伏路暗探得知其情,射书入城,报知陈登、臧霸。

陈登览书大喜道:“此番又中我计矣,江东之军直如此不耐一战!”即请臧霸引部下三千精兵,潜夜自北门悄悄出城,先到东南十里外山林中埋伏,先在林中休息一天,以逸待劳,于明日夜间闻鼓而进;又命人出北门传令,明日酋时放火为号,以扰乱孙权之心。原来陈登早江东军围城之前,已暗中命人在城北许都救兵来援必经之地,聚积大量柴草,每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直排出十里远近,布列整齐待命。那城北埋伏军士见陈登令下,次日夜间果然点燃火堆,光照远近,并夹杂号角声声。半夜三更,那火光便似一条长龙,照亮天际。

孙权在江岸营中,接到探马来报军情,以为许都救军已到,忙命大军拔寨,后退三十里,免为敌人形成夹击之势。江东军奉命连夜移营,不明其理,心中十分惊恐。陈登在城头看见敌军移营,便知时机已到,下令城头击鼓,报知城外臧霸;一面大开城门,亲率大军出击。江东军正在移营之际,军士不成阵列,被广陵军两路夹击,立时大溃,死伤枕籍。由是陈登先以书信迷惑孙权,令其知道许都必有兵来,然后再次出其不意以少胜众,一举击溃江东军马。江东军只得慌乱南逃,多亏韩当、周泰率部来迎,簇拥孙权到江边上船,从容撤过江去,才不致如上次损兵折将。陈登见获全胜,遂止军不追,引得胜之兵回城,与臧霸庆功。

却说孙权败归江东,只得再次具书,令人报知兄长孙策,并将陈登之语转告。那孙策此时创伤未曾痊愈,闻此败讯转增气恼,非要带病北征,以雪前耻。张昭见主公如此,只得拼命劝住,一面使人寻请神医华佗,前来与孙策医治伤症,待病愈后再议出征。不想华佗已往中原去了,止有徒弟在吴,奉命前来与孙策诊治。其徒弟姓张,颇得师父华佗真传,诊视伤症后说道:“伤势倒是无妨,可以药到病除。唯有所中箭头上喂了毒药,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张昭以重金相谢,恭送张医去了,又将医嘱告知孙策,劝其静养为上。那孙策为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刻便愈,每日在府中纳闷,度日如年。将息到二十余日,忽报袁绍遣使陈震自河北而至。孙策着装坐起,令将陈震唤入问之,陈震呈上袁绍亲书,具言欲结东吴为外应,共攻曹操。孙策大喜,即日便聚会诸将于城楼之上,设宴款待陈震,并下出征军令,以鼓士气。正在饮酒之间,忽见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孙策怪问何故,左右回道:“今有神仙于吉,乃山东琅琊人,极有道术,在江东行医发散符水仙丹,救人无数。今从楼下经过,诸将恐失机会,故此皆离席下楼,前往拜之。”

孙策闻听大奇,遂与陈震起身,共至窗前凭栏观看。只见一个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城门前当道之中,正自安然受那百姓及诸将焚香伏道而拜。孙策见状大怒道:“岂不怪哉!正是乱世鬼神多,国衰灾异频。这是何方妖人,在我江东惑乱民心?快与我擒来回话!”左右侍卫见主公发怒,怕他旧伤复发,只得下楼,以礼将于吉请至楼上。于吉上得楼来,对孙策只是打个揖首,并不下拜。孙策见于吉在自己面前洋洋而立,不由怒叱道:“狂道怎敢在此煽惑人心!”于吉翻着一双怪眼,上下打量孙策一遍,嘿嘿笑道:“贫道早于顺帝之时,曾得三卷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以书中奇术代天宣化,普救万民,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说我煽惑人心?”众人听了大奇,心中默算自顺帝时至今七十余年,如此这个仙长怕不有百岁以上?于是尽皆赞羡,窃窃私语。孙策哪里肯信?愈加怒发,便起身上前,欲待拔剑。张昭忙挺身上前,佯斥道:“道人休得大言。此乃江东之主,何如此无理?你即自称身有奇术,若能诊明我主公之伤,且能医之,便饶你妄言之罪。”

于吉睁着一双怪眼,又将那孙策上下仔细相了一相,嘻笑道:“无非身中毒箭之伤,创伤虽愈,余毒未清,此事易耳。”即于袖中掏摸出一个小小葫芦,就中倾出一粒丹药,递与张昭道:“拿去将水化开,服之即愈,永不复发——但恐孙将军惧而不敢服之。”张昭将那丹药接在手中,目视孙策,不敢决断。孙策迟疑未决,左右诸将皆劝服之,陈震在旁亦劝。孙策冷笑道:“你即自称神仙,可立饮毒药一杯,再服此丹药,看看灵是不灵。”于吉哈哈大笑道:“将军到底是以自己之心,以度他人之腹,不肯相信医者之心。如此,以我丹药试某本身,亦不见功。可牵一犬来相试。”孙策亦欲试其法术,即命牵一黑犬而至,灌以剧毒之酒。那黑犬初时凶猛异常,毒酒入腹,即翻倒在地,口鼻流血,抽搐不已。

张昭见黑犬将死,急令侍者将那丹药掷入水中研化,当众灌入黑犬口中。过了片刻,那黑犬流血即止,翻身爬起,却不敢稍停,号叫着直奔下楼,左右拦之不住。张昭见之大喜,遂向于吉深施一礼,说道:“仙长神通,我等今见之矣。尚望再赐一粒仙丹,以救孙将军。则江东军民文武,皆感仙长之德。”于吉斜视孙策一眼,见他这次并不发怒,显然已是心动,遂笑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道家亦无处不行慈悲,此事极易。”随即又自那葫芦中倒出一粒丹药,与前之救黑犬者大小颜色无不相同,递予张昭掌心之中。张昭得了丹药,转身向孙策道:“将军身系江东万民社稷之重,虎体至为紧要,望服此仙丹,我等之幸。”文武群僚一齐施礼相求:“将军服此仙丹,虎体痊愈,实乃江东万民之福,我等之幸。”

孙策见此等情状,这才舒了胸中怒气,令将丹药研开,当场服下。你想那孙策也是血肉之躯,被那毒箭折磨了数十日,岂有不想痊愈之理?只是气不过手下将佐对那道士如此恭敬,而那于吉又如此疏狂罢了。服下丹药之后,不过片时,只觉身安体泰,一股清凉之气直透五脏六腑,连那中箭创口之处,也开始麻痒,似乎再无疼痛之感。楼上诸人见孙策脸色转为红润,精神焕发炯无病态,不由大喜拜倒,山呼将军洪福齐天,又谢仙长道术通神。孙策也便换了一副脸色,赐于吉上座,以酒相敬,口中尊为仙师,并请其随军效命,为将士疗伤。于吉微笑应诺,由是满座皆欢。次日孙策送走陈震,请其回复袁绍联盟共击曹操,陈震拜别而去。孙策即发大兵,直至长江南岸,孙权率众相迎,俯地痛哭请罪。孙策精神振奋(却不知是服了于吉慢性毒药之故),对孙权抚慰有加,即令筹集战船入水,来日进兵。

适逢江南大旱,烈日如火,岸高水低,战船尽皆搁浅于沙滩。孙策只得屯军于长江南岸,期盼大雨降临,直待水涨时方能下船。于是数万大军暴露于烈日之下,更是炽热难耐,怨气冲天。可煞作怪!若是往年这个季节,江南必是暴雨不断,只是今年滴雨皆无,长江中沙洲暴露,浅水处亦离堤岸数十丈远近。这一日孙策坐于大帐,心情焦躁,令中军出帐,去催促各营将士加快速度,速速整船列阵,令三军两日内务必移营到船中,待江水涨时便开赴江北。中军得令,飞也似地去了,半天却不见回转大帐复命。孙策心中奇怪,兼且热得在营中坐不住,遂带了两个卫兵,亲自出帐,到江边视察。不料来到江岸看时,这一怒非同小可,气撞顶梁——原来因为天旱水浅,那些大小战船都搁浅在江滩上,此时自己明明军令已下,却并无人去推拉战船入水,整理战阵。而有一人昂昂然高坐在帅船之上,正在高谈阔论,远远看去,正是那道士于吉。许多将士都围在于吉身旁,听得如醉如痴,也不顾天上烈日高照,汗下如雨。适才所派出的中军官也赫然在列,肃立恭听,似是浑忘了自身使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