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传奇 > 第五十二章 子龙聚兵

汉末三国传奇 第五十二章 子龙聚兵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3:32:08 来源:笔趣阁

自此关公一面每日上朝当值,一面在貂蝉督导下苦习夺魄**,渐有成效。过了数十日,又让糜芳化妆成平民模样,潜出许都,转道青州前往河北地带,去打听皇叔下落。按下关公不提,且说刘备依附袁绍于冀州,袁绍待之甚厚,时常相聚,谈论曹操军备情况,时刻寻机要攻打许都。刘备在河北停留月余,当初在徐州打散士卒得知皇叔下落,逐渐陆续寻至,慢慢集结于冀州。前来投奔者竟有谋士简雍,言明糜竺已在南阳胡车儿军中,并说服胡车儿整军相候皇叔,自己却是闻讯前来与主公会合。刘备大喜,便与简雍日夜商议脱身之计。袁绍闻说刘备在冀州收降纳故,军力渐有复振之相,不由心怀疑虑。时间长了,又听部下挑拨,竟对刘备复起杀心,只是恐惹天下议论,一时未及动手。转眼到了建安五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派来使节,到冀州拜见袁绍下书,说欲脱离南阳守将胡车儿,率众叛归。

袁绍观书大喜,遂与部下商议,派何人前往联络刘辟。谋士田丰与刘备向来交好,趁机向袁绍进言,可使刘备南下会合刘辟,顺便招集当日徐州离散之关羽、张飞等部将,以挠乱曹操之后,使其腹背受敌。袁绍闻之大赞,便又即刻放弃杀心,反召玄德商议,请其率本部兵马,借道青州沿东海向南,前去与刘辟合兵,寇略许都以南,与冀州对许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刘备早与简雍共议脱离牢笼之计多日,此时见机会到来,不由大喜,知道是田丰暗助之功。于是欣然领命,告辞袁绍回府,打点兵马粮草,来日放炮出兵。不消三日,兵马到达邺城。刘备在城外安下营寨,自同简雍进城召见县令,拿出袁绍兵符,催收粮饷。县令见了主公大令,自然曲意逢迎,赶忙派人连夜备办。刘备与简雍当夜即宿在城中馆驿。

当夜定更时分,刘备正与简雍谋划此去汝南行止,忽然驿卒来报,有一年轻雄伟大汉求见皇叔,因不明其身份不敢随意放入,正在门外立候。刘备听得驿卒描绘来者形容,不由心中一动,忙和简雍迎出馆驿,见门外果然站着一个大汉,一身软靠戎装,头上却戴了一个斗笠,遮住大半张面孔。那大汉身后立着一匹白龙宝驹,浑身上下并无一根杂毛,鸟翅环上挂着一条丈二烂银枪,在月色之下熠熠生辉,冷艳不可方物。刘备见了那枪马,心中惊喜,却又不敢唐突,当下抱拳道:“不才涿州刘备,敢问壮士前来相见,不知有何见教?”那大汉见到刘备,情不能已,却不回礼,一把扯住刘备手腕,又回身四顾一番,确定无人窥视,即将刘备和身后的白龙马一并拉进馆驿。回身掩上大门,顺手摘下斗笠,纳头便拜,泣不成声道:“天可怜见!子龙听从师父之命,在此相候多日,果然得见皇叔。因我在邺城颇多相识,尽都是袁绍部下,故此遮了脸面,适才失礼,皇叔休怪。”刘备见果是赵云,心中酸楚,也不由流下泪来,连忙双手相搀,泣道:“果是子龙,想煞刘备,几乎今生不能相见。”

简雍在旁见了,心中亦喜亦悲,忙道:“子龙来了,那就好了。此处不是讲话所在,请到内室说话。”刘、赵二人连声称是,刘备叫来驿卒,命将白龙马牵去后槽饮喂。三人携手揽腕,进入内室,重新叙礼,分别落座。刘备急切问道:“自上次徐州一别,与子龙七年不见,刘备真是梦里也想,不料今日于此地相会。我在许都听闻公孙瓒兵败身亡,担心子龙下落,却无处抓问,真是心急如焚,不可终日。子龙快说,你这是从何而来?”

赵云见刘备真情流露,心下感念,遂欠身答道:“往事一言难尽。某自与皇叔徐州别后,复又回到邺城,随白马将军前后与袁绍数战,胜败未分。其后双方言和,适逢家兄不幸病故,某回乡理丧,又被师父留在山上学艺五载。后来方知,师父早料到白马将军必然败于袁绍,恐我在军中,徒逞血气之勇丢了性命,这才以授艺为名,强留我在身侧,不使我下山。师父听闻皇叔与曹操作战不利,弃了徐州,这才令某前来邺城相候,道是在此定能相遇。师父命我今生相随皇叔,共扶汉室大业,不料果然得见。皇叔无恙,实乃赵云之幸!”

刘备赞叹不止,回顾简雍道:“左慈先生真乃世外高人,处处安排妥当,又难得子龙如此忠义。刘备得此虎将相助,大业必成,此生再无遗憾矣!”简雍便向刘备道贺:“皇叔否极泰来,又得豪杰相佐,何愁大业不成。”三人且说且笑,几乎一夜不眠。次日天明,邺城县令已将粮饷备齐,请刘备到衙,当面交割已毕。刘备押送粮队出城,令简雍前面带路,自与赵云在粮车之后。赵云低声道:“主公此次到汝南受那刘辟之降,带了多少军马?”刘备苦笑道:“本初命我南下,却不肯不分我一兵一卒,故此只带了本部徐州兵两千余人。”

赵云摇头道:“太少。那刘辟本是黄巾出身,心胸狭隘,见我兵少,则必轻视于我,恐生他变。请主公先行出城回营,若是信得过赵云,某在邺城却颇有一些相识的旧部勇士,早就不满袁绍,只恨不得明主相随。我且留在城中半日,必引他们出城相随主公。”刘备大喜,以手抚赵云肩背道:“子龙于我患难之时来投,自此以后便是生死相交,休说那信与不信的话语。此处毕竟属于袁本初地盘,子龙此去小心。招不招来兵勇不妨,你却定要全身出城,前来与我相会。”赵云满口应承,在马上将手一挥,以帽遮住前额,竟自飞驰去了。

刘备遂与简雍将粮饷押至大营,令粮官即时分派到每个军士,随身背负行军,以免辎重迟滞行军速度。分拨军粮已了,已是日上三竿,刘备令三军列队,只待赵云归来即刻开拔。众军不知何故不行,不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简雍即令伍长在阵前立起一根丈二旗杆,并向三军宣喻道:“巳时三刻乃出征吉时,众军稍待,勿许喧哗。”众军闻听此说,这才止了议论,只等巳时三刻发兵。正在此时,却见南边尘土飞扬,一骑绝尘而至,望着阵中旗号叫道:“前面军兵听者,可是大汉皇叔刘玄德的兵马?”阵中诸军都是徐州老兵,有眼尖者早就认出来人,急忙向刘备禀报:“报主公,来者似是糜芳将军!”刘备惊喜不置,忙迎上前去看时,不是自己舅子,却是哪个?那糜芳也早认出姐夫刘备,急忙滚鞍下马,爬伏上前,双手抱住刘备大腿而泣。刘备也不由双目泪下,问道:“你这一向却在何处,又是怎生寻到这里来的?我那关、张二位贤弟,现在何处?”却不问二位夫人下落如何。

糜芳礼罢起身,将张飞败走不知去向,关公降了曹操并受偏将军职印,如今着自己来寻访主公下落的经过说了,言语间对关公颇有讥诮微辞,对关公降汉不降曹之事,却略过不提。刘备深知关公为人,得知关张二位兄弟未死,心中自然喜欢,虽然对糜芳所说言辞不悦,也就不再追究。糜芳说了以往备细,即问主公因何在此列阵,欲往何处。刘备因糜芳是心腹亲眷,此事不必瞒他,也就将欲往汝南联络刘辟,今密谴赵云回邺城招募本县兵士之事说了。糜芳思索片刻,忍不住咕哝道:“某在徐州之时,也曾见过这个赵子龙来,便是主公奉北海孔文举之请,为了相救徐州,向公孙瓒借来的那员裨将。此等人物,怎能信他?”刘备强忍怒气,问道:“因何不能信他?”糜芳冷哼道:“他即先从袁本初,又半路弃之,而去随了袁绍的对头公孙瓒,本来是个有始无终的;如今见主公兵不过两千,怎肯回来助你?某料他这是寻个由头去了,不肯再回来矣。我们自去也就是了,何必在此久候于他?”

刘备听他在那里絮絮叨叨,大不耐烦,忍不住怒发,低声喝道:“休得在此嚼舌,满口胡说。似你这般专爱在背后说人,怎能成得大事?方才你言语间对我二弟关羽颇有微辞,因你远来辛苦,我便不言;此番又如此评判子龙,真是长舌妇人见识。且不论我与关张三人有同生共死之约,便是子龙也与我谓患难之交,绝不相负。今后不得再有如此之论,你可知否?”糜芳见刘备发怒,只得诺诺连声而退,自去寻找在徐州相熟的将士,打打招呼说说闲话,心中却是不服。书中暗表,糜竺与糜芳兄弟,本是徐州富商,向从刺史陶谦,后来跟随刘备。那糜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但不擅长谋略。刘备一直待其以上宾之礼,倍加宠信,无人能比,但从未试过让他统御军队。糜芳却与共兄不同,生性跳脱,胸襟狭隘,却熟习弓马,善于骑射。刘备爱其勇猛,且是内亲,这才常使其与关羽保护家眷。但关羽向来傲慢轻士,又塑料素常不喜糜芳为人,是以二人始终不睦,糜芳对关公常有微辞,也是毫不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